最近在研究沙特的劇本"No Exit",說的是"他人即地獄",概念精準結構簡單又令人毛骨悚然,想到多年前曾讀過一篇笑話,叫做〈英文的 "I" 在中文怎麼翻譯?〉,非常有趣又值得深思,最近又出現在網路上...

...

...

有一個老外為了學好漢語,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拜師于一位國學教授門下。

第一天老外想挑一個簡單詞彙學習,便向老師請教英語 "I" 在漢語中應該如何說.......

老師解釋道:中國是一個"官本位"國家,當你處在不同的級別、地位,"I" 也有不同的變化,就象你們英語中的形容詞有原級、比較級、最高級一樣。

比如,你剛來中國,沒有地位,對普通人可以說:我、咱、俺、余、吾、予、儂、某、咱家、洒家、俺咱、本人、個人、人家、吾儂、我儂。

如果見到老師、長輩和上級,則應該說:區區、僕、鄙、愚、走、鄙人、卑人、敝人、鄙夫、鄙軀、鄙愚、貧身、小子、小可、在下、末學、小生、不佞、不才、不材、小材、不肖、不孝、不類、走狗、牛馬走、愚小子、鄙生、貧生、學生、後學、晚生、學生、後生晚學、予末小子、予小子、餘小子。

等到你當了官以後,見到上級和皇帝,則應該說:職、卑職、下官、臣、臣子、小臣、鄙臣、愚臣、奴婢、奴才、小人、老奴、小的、小底。

見到平級,則可以說:愚兄、為兄、小弟、兄弟、愚弟、哥們。

見到下級,則可以說:爺們、老子、大老子、你老子、乃公。

如果你混得好,當上了皇帝或王爺,則可以說:朕、孤、孤王、孤家、寡人、不轂。

如果你不願意當官,只好去當和尚或道士,應該說:貧道、小道、貧僧、貧衲、不慧、小僧、野僧、老衲、老僧。

最後一點必須注意,一旦你退休了,便一下子失去了權利和地位,見人也矮了三分,只好說:老朽、老拙、老夫、愚老、老叟、小老、小老兒、老漢、老可、老軀、老僕、老物、朽人、老我、老骨頭。

上面一百零八種 "I",僅僅是男性的常用說法。更多的 "I" 明天講解。

老外聽了老師一席話,頓覺冷水澆頭,一個晚上沒有睡好覺。

第二天一大早向老師辭行:學生、愚、不材、末學,退了房間,訂了機票,回國去了。

...

...

讀完不禁莞爾,但也也些落寞,想到那位老師所說"... 中國是一個官本位國家,當你處在不同的級別、地位,I 也有不同的變化..."

這是一種長久在權力關係下的自我認定,也就是自己的存在必須依靠他人的(優先)存在而成立,更是一種習慣以"角色"自居的存在態度,好像一旦沒有了別人,自己就不認得自己了。雖然人活著脫離不了社會關係,但凡事以"官本位"衡量,似乎也活著太辛苦了,同時也暴露出那種長久缺乏自信心的民族心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有的沒的
    全站熱搜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