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看待"藝術"的作用不同,有人用來欣賞,怡情養性是也,有人用來裝修門面,附庸風雅是也,生意人用藝術投資,假文青用藝術耍酷,都行... 我用藝術來折磨自己,為了享受一種"折騰"的自由...

畫了三百多張,最近感覺還不錯,終於,好像,似乎,有一點點入門的感覺...

...

通常,為了等待畫面乾又不浪費顏料,我會在洗筆前,利用調色板上剩餘的顏料去胡亂拼湊另一張草稿... 畫草稿很輕鬆 (至少心態如此),隨便亂畫,顏色自由,是最愉快的時候,有時興起,會再添加其他顏料,越畫越快。於是,又為了等畫面乾又不浪費顏料,我又會再胡亂拼湊另一張草稿。

就這樣,我同時畫很多張畫,甚至多到十幾張,有些畫了好幾天,有些畫了幾個小時,有些畫了幾分鐘... 有趣的是,這十幾張畫會互相影響,我經常用新的感覺去處理舊的東西,再用舊的感覺畫出新的東西。

一張畫來回折騰,筆觸有新有舊... 這是我的折磨,我的享受,我的自由,也是每天工作十小時的代價。

 

事件122:入門

...

曾有人問我,現在 AI 技術發達,任何想得到(或想不到)的畫面都可輕易完成,VR/AR虛擬如真,不僅視覺設計科系退流行,就連演員(這個行業)都不需要了,為什麼還要費力畫油畫,還問我會不會擔心被取代... 我有點納悶,AI 確實厲害,但,不知AI會取代我什麼?...

有人看待藝術是"作品",我看待藝術是"折騰",作品可以被取代,但親身經歷的折騰卻很難複製,尤其是身體手感。也許這就是我認為畫畫的好玩之處... 其實,折騰是一種自由,享受自找麻煩的樂趣。

...

至於"入門"的感覺... 其實不太清楚,若有似無,瞬間即逝,只隱約覺得,相較於前幾年,畫畫的"視野"變大了,開始正常呼吸,我在畫"它","它"也在畫我...

看到以前看不到的,想到以前想不到的,偶爾會分辨,偶爾會選擇,偶爾知道自己在對抗什麼,偶爾又故意不要這樣,有的變輕,有的變重,有時感覺某種風格正在路上,偶爾懷疑,偶爾又有點興奮。

幸好一張畫永遠畫不完,每張都是習作,這讓我安心,總還有可以折騰的東西,等著下一個三百張。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事件簿
    全站熱搜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