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總有一天,只要數據夠大,AI 就能精準算出人的一輩子,包括你在幾歲的時候喜歡吃什麼,在某一天會說什麼話/做什麼事/買哪些菜,還能預測你何時會愛上誰/何時分手/幾歲退休/幾歲開始畫畫,或依據你的家族病史/DNA/生活型態/社交習慣/意外模式,動態修正,一步步告訴你在何時會生什麼病,何時離世...

這不是算命,也不是阿卡西紀錄,而 AI 所預測的這個"人"其實也不是你,是"你這種人"...

 

事件118:你這種人

...

所有現代科技中,"大數據"最讓我糾結,不願信其有,又無法信其無,又愛又恨,無言以對... 

其實,大數據改變的並不是科技,而是人,而"人"作為所有件事的主體,在我那個年代,被稱為哲學。

...

大數據是一個徹底的"唯物"概念,不僅把"世界"物化,也把認識世界的"思想"物化,前提是把"自己"物化。

唯物哲學認為世界(的全部)都是由"物"所組成,包括人的思想/感覺/情緒/意識等行為。在這個一切由原子所組成的物質世界中,萬事萬物皆有定理,一切因果有跡可循,就連生老病死也都只是原子的重新排列...

唯物概念奠定了現代科學的二元基礎,建立線性邏輯,也驗證許多"客觀"的宇宙真理。於是,科學家相信,心動的時候會臉紅,臉紅的時候會心跳加速,心跳加速的時候會手心冒汗,手心冒汗的時候會想吃甜食... 於是,個性是一種DNA,愛情是一種賀爾蒙,快樂來自多巴胺... 於是,總有一天,會有一種說法可以解釋為什麼"一個喜歡巴哈又學過建築玩過劇場的天蠍座男子在60歲左右會迷上肖像畫"...

"量化"作為一個詮釋工具,通常用來驗證事物的結果,無法解釋事物的源頭 (如"黃金比例"或"幸福指數"),但當超級電腦出現,也許就另當別論了,因為大量的數據會告訴你還不認識的自己... 當一切"變數"越來越細微而且可控,世界不僅可以預期,還能操控。這就是大數據的迷人之處,將原本質化的東西,透過特定議題無限分割,以量化的形式讓人閉嘴,無法不信,每個人都像一隻被(自己)制約的史金納老鼠...

...

遠遠看來,世界越來越像微積分,好比用一個無限趨近的概念來計算一塊曲線面積:大數據像極了"微分",生成式 AI 像極了"積分",前者將人類行為(透過各種議題條件)無限分割,後者將這些碎片化的數據分析歸納,還原、模擬或拼湊出下一個人類行為,藉以掌握(或掌控)"這個人"... "這個人"是你,但也不是你,因為在大數據眼中,"你"並不是一個人,而是在這些數據下的"一種人",畢竟只要數據相同,人就相同。 

看來希臘阿波羅神廟上的名言"認識你自己"要改寫了,因為,大數據似乎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

不知道在大數據眼裡,我是什麼樣的人,或哪一種人... 

總有一天,當數據夠大,AI 就能預測"我這種人"今天會寫這篇文章,而"你這種人"今天會讀這篇文章...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事件簿
    全站熱搜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