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陸生的藝術概論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親愛的陸生同學你們好,聽說大陸疫情復發,請大家注意健康。這學期過得很快,許多經驗無法現場分享,有點可惜,幸好藝術是一輩子的學習,不是一門課的學習,希望大家善用各項自學管道,不要浪費時間... 課程結束前,聊聊"藝術的狀態"...

...

1. 一般而言,"藝術概論"是藝術相關科系的入門學科,好像最簡單,卻是最難教的。

通常,所謂"概論"大多是介紹這個學科的基礎知識內容,但很明顯,我的"藝術概論"並非如此... 除了少數(藝術)知識性的介紹之外,課堂上我並沒說太多道理,而是強調"體會",因為我認為,美感體會必須"優先於"知識累積,沒感覺的學習不僅無效,更傷害"學習"本身,違背藝術本意。因此,"藝術概論"作為一門基礎課的目的並非藝術知識的概論,而是教你如何認識"藝術"這件事,也就是(藝術)方法學。。

"藝術"是一件創造的事:創造感覺、創造想像、創造觀點、創造疑問、創造答案、創造再困惑與再質疑、創造想法與作法、創造一種表現感覺的方法、創造作品、甚至創造毀滅與再創造... 這就是藝術的狀態。

我很喜歡一句藝術教育的名言:We don't learn to make art. We create it. (我們並非學習去製造藝術,而是去創造它),希望你能分清楚make(製造)與create(創造)的差別... 藝術是一門很特別的學問,來自一種由內而外的(存在)展現,換句話說,我們始終在創造我們所學到的東西。

...

2. 正因如此,課堂上最費力的是如何讓同學擺脫傳統的學習習慣。我最常問的一句話是:"你喜歡藝術(這件事),還是喜歡藝術的交換價值?"... 想到曲家瑞曾說:"要先學會玩,不要先想贏。"

"班上有人會彈鋼琴嗎?"... 課堂上我問。有人舉手。

"太好了,說說你彈鋼琴的感覺吧?"... 我趁機追問,希望他多說一些。

"我在外面音樂班學的,最早是七級,現在是五級,聽說考過三級就可以去教鋼琴,所以我還在練"...

...

好熟悉的對話,若把"鋼琴"改成"英文"也是如此,難怪很少人知道"喜歡英文"是什麼感覺。

...

...

3. 其實,"藝術概論"課堂上所說的遠多於這裡所寫的,同學只能創造想像,舉一反三...

這幾週說的是"表演藝術",我找了兩個劇本請同學上台練習,同學認真彩排效果不錯。最後我們看了一部音樂劇"鐘樓怪人(Notre Dame de Paris)",就是去年失火的巴黎聖母院,故事來自法國作家雨果的小說,說的是"權力的暴力",我很高興有人看完後偷偷落淚...

這齣音樂劇已經二十年了,除了故事感人文字優美,詞曲/唱腔/舞台燈光更堪稱一流,最重要的是有五十首非常好聽的曲子。感謝好心人上傳 Youtube,依序五十首完整版,而且還有翻譯... 

如果你看完了這齣劇,你會發現,原來"權力的暴力"到處都是。

 

...

好啦,"藝術概論"的課程結束了,但"藝術"的生命才剛開始,希望你學到"學習藝術的方法"...

祝大家身體健康,期待開學見面。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陸生同學你們好,歡迎來到"藝術概論"課程。疫情關係,這學期好像過得特別快,期末將近,大家還是要注意身體。這幾週的課程是劇場與表演藝術。

...

1. 藝術的感覺是一個整體現象,這種感覺不僅來自藝術品(對象),還是一種物我合一的遭遇和體會,換句話說,藝術的感覺並不只是"喜歡"而已,更是一種"享受"...

"喜歡"與"享受"的感覺不同:"喜歡"是一種"對象"的說法,"享受"則是"狀態",享受自己 (如 I like it 與 I enjoy myself,或者可以說,"享受"就是"喜歡自己的喜歡")... 比較起來,視覺藝術有點像"喜歡"的感覺 (如喜歡一幅畫),時間藝術則像"享受"的感覺 (如享受聆聽一首曲子。我們很少說"享受一張畫")。時間藝術的作品在時間中鋪陳/展開/迂迴/轉折,這是時間藝術的魅力:戲劇性 (Dramatics)。

除了戲劇該有的戲劇性,任何時間藝術的作品都具備戲劇性,包括音樂/舞蹈/動態裝置 (甚至文學)... 視覺藝術給人一種瞬間凝固的"情緒",時間藝術則給人一段隨波逐流的"情境",觀眾必須用同樣的時間交換而來,因為只有在劇終的時候才能一窺作品全貌,而當一窺全貌的時候,作品就結束了。

...

2. 為什麼表演會成為一門藝術? 其條件為何?

"表演"是人類最早的藝術形式,起源於古代的儀式 (如古代皇帝帶著文武百官一起祭天)。儀式的意義除了內容,更有觀禮的作用,甚至是一種集體催眠,凸顯"看"與"被看"的關係...

"看"與"被看"同時發生,這是表演的條件,讓肢體動作帶有"扮演(play)"的味道:一種刻意安排的展現。因此,一個人在浴室唱歌並不是表演,除非你知道有人在偷看... 觀眾並不只是表演的旁觀者,更是表演(這個行為)的"構成者",正因有觀眾在場,才讓人的動作具備"表演"特質,進而成為一門藝術。

表演的動作是需要設計的 (如面向、語氣、走位、姿態或表情等,甚至連呼吸換氣都要注意),這是一門活生生的藝術,而這種經驗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

...

哈姆雷特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看看不同的唸法,各有重點:

 

...

哈姆雷特的經典獨白... 就算聽不懂內容,也可以感受演員的功力,他連呼吸都是表演...

 

...

3. "故事"是什麼? 如何產生?... "故事"的構成條件是什麼?...

許多書上會提到戲劇性(戲感)來自"衝突(conflict)",這個說法大致沒錯,但可能會引起誤解,以為故事越衝突暴力越好,其實不然,因為衝突只是事後詮釋的說法,一個好的故事並非為了衝突而衝突,而是讓衝突在"情理之內 / 意料之外"自然發生... 衝突並非對立,倒像某個"缺口",讓原本的預期有了阻礙 (如:該來的沒來 / 該走的沒走 / 原本預期的事沒發生 / 愛上不該愛的人 / 誤會 / 錯過...),這就是"哏",換言之,一件平順無奇的事沒什麼可說 (如小明喜歡小花,小花也喜歡小明),但是... (可自行想像)

通常故事會有"起-承-轉-合",其中的"轉"就是戲感所在... 此外,文字中常用的否定(疑問或條件)連接詞,如:但是、除非、儘管、難道、莫非... 等,都是具備戲感的語境,有興趣的同學可由此練習寫作。

...

4. 同樣是表演藝術,"戲劇(Drama)"與"劇場(Theatre)"卻是不同概念,前者來自文學,後者則是操作。換言之,若將"戲劇"比喻為故事,"劇場"就是如何讓故事在舞台上發生,也就是戲劇的執行,包括導演、表演、舞台設計、音效設計、燈光或服裝設計等,這是劇本之外的另一種創作,來自新的詮釋...

除了親自參與製作或觀賞,時間藝術(尤其是劇場)很難用文字說明,同學只能盡量想像現場狀況... 這幾週上課,我們還看了一部賴聲川早期的"暗戀桃花源",這是台灣小劇場的經典作品之一,據說這齣戲在大陸也很有名,也是許多學校話劇社團的入門功課之一。

 

...

好啦,疫情稍減,有空多看戲吧。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陸生同學你們好,歡迎來到"藝術概論"課程。天氣越來越熱,大家還是要注意防疫。這幾週的課程是"時間藝術",內容包含音樂、電影與劇場。

...

1. 相較於靜態的視覺藝術,"時間藝術(Time Art)"顧名思義是與時間相關的藝術形式,也就是以"時間"作為創作及欣賞的條件。通常視覺藝術(這件事)給人的感覺與時間無關,譬如"蒙娜麗莎"永遠是那個樣子,這類作品單位是一幅(畫)或一個(雕塑)。時間藝術以時間為載體,其作品是一段 (3分鐘的音樂或20分鐘的影像),也就是 in a period of time ,這是一種"在時間之中"的體驗... 換句話說,面對時間藝術,觀眾必須"交出時間"才能欣賞,而當演出的時間結束之後,作品就消失了。

"時間藝術"是一種藝術形式,也是一個美學概念,近年很流行的"展演"(Performance) 也是廣義的時間概念延伸,意思是把"作品的主體"交還給觀眾,畢竟"作品(的概念)"是透過觀眾才得以成立,因此從觀眾的立場看來,我們可以說,任何藝術形式都具備展演特質。

...

2. 這幾週我們從音樂出發,介紹音樂與聽(覺)的關係,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特質是"層次(layer)"的概念。

人的感覺是一個整體現象,不僅相互關聯,也相互影響。視覺與聽覺最大的區別,在於視覺是一種單一線性的感官,這與眼睛構造有關,也與光線直射有關 (通常我們一次只能看到一樣東西),但聽覺不同,我們可以同時聽到(前後左右)很多聲音... 生活中所聽到的聲音不只一種 (如人聲/車聲/電視聲/手機聲),它們同時存在,構成現代生活的"環境音",我們早已習慣這種吵雜。

雖然如此,我們對於一首歌的印象通常卻只有旋律 (如KTV唱歌),很少有人會聽到編曲,這是內行聽眾與外行聽眾的差別,因為編曲就是"同時處理"此時此刻的層次。

 

...

3. 許多人喜歡彈吉他唱歌,這也是層次的概念,譬如有人一彈吉他就不會唱,或一唱就不會彈,這種邊彈邊唱是需要練習的,一種身體與節奏的練習。除了創作之外,時間藝術的欣賞也是一種"共時性"的體會,譬如,管弦樂的樂器很多,編曲複雜層次很多 (管樂/弦樂/打擊...),層次越多音樂越厚。流行音樂的編曲也是如此,一軌一軌疊加,目前我們多用電腦處理 (sequencer)。

除了單色音的樂器 (提琴或笛)之外,許多樂器本身也是層次的組合,吉他和弦就是其一 (譬如大調和弦就是1 3 5同時出現),鋼琴的雙手十指也如此。此外,如果你會打鼓,你會發現人體四肢的奇妙分離...

基本上,時間藝術的感動來自身體,視覺藝術的感動多來自思考,因此,"時間藝術"比"視覺藝術"更容易親近,也更容易隨著節拍起舞。哲學家尼采曾把視覺藝術比喻為具體又光明的太陽神,而音樂則是隱晦又神秘的酒神,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美感經驗在人身上造成某種"悲劇的誕生" (參考藝術概論-3)。

 

...

4. 把"層次"的概念用在影片裡,同樣可獲得不少靈感,譬如畫面與聲音的搭配(或反搭配)。想像一下,畫面上出現戰爭的場景,配樂卻是貝多芬田園交響曲,或,一對情侶在月下散步,配樂卻是大白鯊... 這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就是時間藝術的"蒙太奇(剪接)"趣味。

視覺藝術的藝術家通常被稱為"畫家",時間藝術的藝術家通常是"導演",因為時間藝術的創作是立體的,建立在一個共時且不斷進行的序列(sequennce) 之下。音樂家手中的套譜如同導演手中的分鏡腳本,他們必須想像當小提琴在演奏的時候,長笛要吹什麼,或者,當鏡頭特寫男女主角在路邊接吻時,要不要加進的緊急煞車聲...    

 

 

這是一首層次漸進的曲子,音樂越來越厚實,來自法國近代音樂家拉威爾(Ravel)。

仔細聽聽樂器搭配的方式,也看看這首曲子的三種樣態:波列露舞曲 (Bolero) 。

...

相較於視覺藝術的"永恆感",時間藝術的作品是會結束的:散場代表劇終,掌聲代表落幕,除非你明天再來,但即便如此,你明天所看的是明天的戲,因為今天已過... 這種"當下感"讓時間藝術多少帶有一種"瞬間即逝"的宿命悲劇,但也正因如此,時間藝術的作品更貼近生命,尤其是活生生的劇場藝術。

有人說劇場在每天早晨死去,到了晚上又重生,希望你可以體會... 其實,任何時間藝術作品都具備"文學性"的美感,一種如詩般的立體透明/層次堆疊,起承轉合的流動讓人甘願隨著作品"載浮載沉"...      

...

好啦,祝大家身體健康。下次再聊聊劇場(Theatre)與戲劇(Drama)。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陸生同學你們好,歡迎來到"藝術概論"課程。最近疫情稍緩,但還是要多留意個人健康管理,希望大家都平安。今天我們要介紹一段"很靠近"的歷史,也就是二十世紀的藝術。

首先聲明兩件事:

a. 二十世紀對你們來說也許並不靠近,畢竟你們是二十一世紀才出生的新世代,但歷史是一種延續現象,許多觀念的影響環環相扣,尤其是瞬息萬變的現代生活 (與現代藝術)。換句話說,"現在"並不是現成的,因此,了解一段最靠近我們的歷史不僅必要,更是一種養分。

b. 歷史與史觀不同,前者是"事情的發生",後者是"事情的判斷"。藝術概論課程主要以介紹發生為主,希望大家保持好奇心,多知道一些事情,至於喜好與否則是你的自由判斷。換言之,你不一定要喜歡這些藝術事件或作品,但作為一個藝術相關科系學生,你應該要知道這些事。

...

1. 上回提到印象派繪畫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視覺體驗,到了後期印象派(梵谷、塞尚等)更發展出"色塊"的概念 (塞尚被稱為現代藝術之父)。"繪畫"的意義從傳統所講求的"精神寄託"回到"材質表現"的層面。因此,相較於文以載道的古典繪畫,二十世紀的藝術基本上沒什麼高尚意義,而是強調藝術家如何運用材料的直觀表現。換言之,人們看待藝術的眼光從以往的"議題取向"回到以個人為主的"風格取向",結果是:藝術家必須有自己的風格,這是一種實驗,也就是"前衛"精神 (Avant Garde)。

 

Paul_Cézanne_Jeune_garçon620.jpg

...

2. "藝術的意義被消解",這是個革命性的觀念突破,但要弄清,並非藝術變得沒意義,而是新的(實驗)意義取代了舊的(文以載道)意義,這種"實驗精神"讓許多藝術家勇於嘗試...

於是在"色塊"的影響下,二十世紀初的馬諦斯(Matisse)選擇色塊中的"顏色"繼續研究,發展出野獸畫派(Fauvism),同時期的畢卡索(Picasso)則選擇色塊中的"造型"繼續研究,發展出立體畫派(Cubism)。此時期的俄國畫家康定斯基(Kandinsky)也發展出抽象藝術(Abstractism)的理論。 

1200px-Matisse-Woman-with-a-Hat.jpg       Pablo_Picasso,_1910,_Girl_with_a_Mandolin_(Fanny_Tellier),_oil_on_canvas,_100.3_x_73.6_cm,_Museum_of_Modern_Art_New_York..jpg       Wassily_Kandinsky,_1910,_Landscape_with_Factory_Chimney,_oil_on_canvas,_66.2_x_82_cm,_Solomon_R._Guggenheim_Museum.jpg

Matisse, 1905                          Picasso, 1910                          Kandinsky, 1910

...

3. 藝術不僅離不開生活,更是嚴謹生活的一部分。二十世紀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分別帶來不同影響。

1910年代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許多人見證這個悲劇,開始對現代文明產生懷疑。藝術家尤其敏感,他們透過作品對世界提出控訴,表達某種荒謬/鄙視/不屑/嘲笑/絕望等想法,甚至宣稱"反藝術",這就是盛行於二十世紀前半葉的"達達主義(Dadaism)"。

Dada 是一個很"觀念"的藝術形式,讓人重新思考藝術這件事。Dada 的素材大多是"現成物",透過現成物"意義扭曲"的趣味,加以拼貼/重組/變形(這與立體派的概念很像)。藝術在Dada 眼中似乎又找回某種精神意義,但這個意義並非崇高偉大,而是對人類文明的嘻笑怒罵。

02 MarcelDuchamp Fountain1917.jpg       786217480_m.jpg

Duchamp, 1917                        Duchamp, 1919 

...

既然Dada 藝術家用"現成物的扭曲"來表達情感,回到繪畫,畫家當然也可以用"現成物的扭曲"來畫畫,加上當時(戰後)社會不安經濟蕭條,人們追求某種"弗洛依德式"的潛意識寄託,促成了1930年代的"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 "超現實"的意義來自"現實"的對比,所以超現實的趣味並不是憑空捏造的趣味,而是某種"扭曲的趣味",好像夢境一般。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創作形式很多,最常見的是繪畫與電影,但超現實的"畫家"其實很像"導演",在畫面上"導"一齣戲給你看。

41WUNAE85SL._AC_.jpg       rene-magritte-golconde_a-g-13173386-0.jpg

Dali, 1931                                Magritte, 1953

...

4. 人類好像永遠學不會和平相處,二十世紀中葉的地球更加混亂。1940年代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比第一次更大,死傷更慘,影響歐洲、亞洲與美洲,不同的是,歐洲與亞洲一片廢墟,美國趁勢崛起,不僅改變了全球政治,也改變了全球藝術... 這也再次驗證了"歷史是強者的詮釋"。

簡單說,自古以來我們所認識的"藝術"多來自歐洲的觀念 (如之前所說的希臘/羅馬/文藝復興/巴洛克/古典主義/印象派...),但因二戰的關係,許多原本歐洲知名的科學家及藝術家紛紛離開故鄉遷居美國,加上美國開放的移民政策,以及強大的科技與資本主義社會,很快就建立一套"美式"的藝術規則... 換句話說,二次大戰之前,人們所說的"藝術之都"通常是指巴黎,二戰之後,世界的"藝術之都"是紐約,這個改變也說明了藝術並不是生活之外的獨立事件,而是活生生的權力拉扯軌跡。

...

1950年代的美國出現一個名為"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畫派。這是美國引以為傲的"本土"畫派,雖然成員中有許多是從歐洲移民過來的畫家。他們各顯神通,風格不拘議題不同,但都以大膽表現為主,有些帶有某種"鄉愁"或"新生"的味道。這個畫派帶動了1960年代的美國盛事,也就是影響全世界的"普普藝術(POP Art)。

hb_57.92-1024x538.jpg      350421@2x.jpg

Pollock, 1950                          de Kooning, 1952

...

"普普藝術"的意思是"大眾藝術" (Popular Art),顧名思義與流行文化有關,目的是另起爐灶,把傳統由歐洲所主導的"藝術精神(High Art)"轉變為美國社會中的"生活符號(Low Art)",如瑪麗蓮夢露、可口口樂或康寶濃湯... "藝術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觸手可及",這種強調量產或複製的藝術形式不僅具備商業考量,當然也具備藝術的政治考量 (話語權之爭)...

對我而言,"普普藝術"並不是一個藝術議題,而是一個美學與社會議題,內容龐大複雜,有機會再介紹。

ZIgx10UlwlUZEPR-6gti3ueXdeOnk25OO2gRjztoEY8.jpg      hopeless-1963.jpg

Andy Warhol, 1962                  Lichtenstein, 1963

...

除了標榜大眾文化或商業複製之外,普普藝術也開啟另一波前衛藝術實驗。1970年代之後,現代藝術的風貌越來越多,有人喜歡"地景藝術(Earth Work)",有人喜歡"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有人喜歡"極限主義(Minimalism)",有人喜歡"行為藝術(Happening Art)"... 同時,表演藝術 Performing Art (劇場、聲音藝術及現代舞等)也蓬勃發展,科技及影像藝術(Video Art)更掀起一波新的媒體形式...

好啦,這就是"西洋藝術史"的部分,希望你找到有興趣的部分,自行研讀。

...

祝大家身體健康,下次再聊。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陸生同學你們好,疫情持續,外面的世界很慌亂,但內心依舊要保持平靜,祝大家健康... 今天我打算單獨介紹一個我最喜歡的畫派,也是影響現代藝術最重要的一個觀念:印象派。

我喜歡印象派,不是因為它"偉大",恰恰相反,它一點也不偉大,甚至主題貧乏內容空洞,沒什麼特殊意義,卻正因如此,它把繪畫的"主體性"還給了創作者。繪畫不再是一個概念中的名詞,而是一個當下揮灑的動詞,內外交錯,又輕又重... 於是,在時間進行中,我們重新思考"藝術"這件事。

...

1. 上回提到十八世紀前後,近代人類文明的重要轉折:威權瓦解、啟蒙運動、知識爆炸、工業革命、大量生產、資本主義、民主國家、(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

在那個充滿各種理論的實驗年代,人們心中的"傳統價值"不斷崩解/重組/又崩解/又重組。舊的已然過去,但新的又還沒來,大家既興奮又恐懼,"世界"的樣貌越來越多樣,也越來越不確定... 科技改變了人的視野,也改變了人的視覺經驗,而威權消失也改變了傳統藝術作品的雇傭關係...

一個簡單的例子:照相機發明之前,傳統的肖像畫扮演重要的"紀錄"功用,尤其是紀錄皇家貴族,所以要畫得很細緻(畫得像才能拿到工錢),繪畫在此服務於"功能"。照相機發明之後,肖像畫作為紀錄的需求消失了,加上雇傭關係的改變,畫家面對同一張畫布,必須自找出路。這是藝術在自由意志(free will)下的新挑戰,有人害怕也有人為此興奮,當然也呈現新的意義,如"純藝術(Fine Art)"的概念。

順道一提,英文中的 Modern 與 modern 都是"現代",但意義不同。小寫的 modern 是一個普遍的形容詞,任何時間都試用。但大寫的 Modern 專指上述這個年代。一般的說法是工業革命開啟了 Modernism (現代主義),也有人說得更早,說是從文藝復興時代就開始了,主要來自"人的自覺"。  

...

2. 印象派的畫風出現於十九世紀下半,但印象派(這個詞彙)並不是事先規劃好的畫派,而是一群"落選"的畫家湊成的團體。他們的作品風格類似,卻都被官方拒絕,只好在美術館旁邊的小畫廊展出,臨時找了一張莫內的"日出印象"當標題,於是被稱為"印象的畫展"。這在當時是一個嘲笑的稱呼,因為這些作品的共通特色是筆觸凌亂模糊不清,有人說根本沒畫完,還有人說像未乾的壁紙... 

 

unnamed.jpg

 

但這個非主流的畫展卻越來越有名,人們開始重新思考"繪畫"是什麼?而"顏色"又是什麼?... 原來,顏色不是天生"長"在物件上的固定質性,顏色不但沒有本質,更是光線與眼睛相互作用(或相互欺騙)的現象。換句話說,"紅色的花"只是一瞬間的印象(甚至只是一個概念),"紅色的花"在太陽下所呈現的顏色每分鐘都不一樣,"紅色的花"到了晚上其實是黑色的。

繪畫回到單純的顏料關係,塗抹/堆砌/筆觸/覆蓋,繪畫的"物質性"取代了傳統的"意義",與內容無關。換句話說,蒙娜麗莎是一張"畫",而不是一個"人"。馬格利特的名言"這不是一個菸斗"(這是一張畫)... 想到年輕時在美國上人體素描課,老師一再叮嚀:"你不是在畫一個模特兒,而是在處理一個畫面"...

 

claude_monet_la_grenouillc3a9re_v9M3J_1200x0.jpg

...

3. 印象派關注材料的"物質性",也關注繪畫的"時間性"(他們經常與光線賽跑),雖然筆觸凌亂,卻讓顏料在畫面上"獨立存在"(譬如,"紅色"並不是為了畫"花",而只是畫面上的一塊顏色),因此產生了"色塊"的概念。在他們心中,所謂"繪畫",就是一堆色塊塗在一塊布上。於是,為了忠於平面素材,印象派之後的現代繪畫的共通性是扁平(flat)。這個"扁平性"並不只是內容空間感的扁平,而是一種回歸的態度。

陳丹青說得好:印象派畫出了時間,因為畫一張畫的狀態,比這張畫重要。

 

...

4. 藝術是個人創作的事,因此"畫派"通常不會持續太久(也不需要),尤其是現代藝術。印象派最初以莫內為主,但很快就解散了,之後帶動了"後期印象派"(梵谷、塞尚),成為現代藝術的開端,他們各自影響了二十世紀的繪畫與視覺藝術,包括之後的(立體派)畢卡索和(野獸派)馬蒂斯,還有更多當代藝術家。

 

...

...

順道一提,印象派不只是繪畫的運動,對現代音樂也深具影響,改變了傳統的音樂調性結構。

聽聽德布西(Debussy)的印象音樂,有一種很輕的感覺,但這種"輕"卻是很扎實的。這樣的音樂特別有"畫面感",常用於影像配樂,配上這些繪畫應該更有想像。

 

...

好啦,祝大家健康。

下次再聊聊二十世紀的藝術。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陸生同學你們好,疫情繼續,大家多保重。最近事情很多,春假/網路授課/期中考/畢業劇展等,上課方式及內容不斷調整,有點慌亂。幸好"藝術"是一個整體的美感經驗,並無先後順序之分,只要能在"最有感覺的時候"讓感覺多一點,足矣... 今天繼續聊聊西洋藝術史。

...

1. 延續上回我們說到文藝復興所強調的"人的覺醒",他們第一次發現自己是"人"(而非威權的工具),因此文藝復興之後的兩三百年出現了許多由"人的覺醒"所發明(創造)的東西,包括藝文觀念、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科學及產業等,世界越來越多樣,慢慢進入"現代"的開端。

還是提醒一句話,"歷史"永遠是"選擇紀錄"的結果,來自強者... 文藝復興之後的巴洛克(Baroque),展現了"人的覺醒"之後,十七世紀的強權華麗。

...

2. 如果你很時尚,不難發現許多時尚品牌的源頭多來自"巴洛克"(或至少會這麼寫,某種歷史傳承的驕傲)。巴洛克是一個時期,也是一種藝術風格,精緻華麗的象徵,包括建築、音樂、時尚、繪畫與雕塑等。

最有名的巴洛克建築是凡爾賽宮,最常見的巴洛克裝扮是香港電影中"法官"的誇張形象(長袍/假髮/短褲長襪),最常聽到的巴洛克音樂是巴哈(音樂之父)還有卡農 (Canon)... 可想而知,那是一個富裕年代的美感秩序,精緻華麗,甚至到了後來有點"為華麗而華麗"的豔俗味道(如洛可可Rococo)... 但終究而言,巴洛克(的精神)培養了某種藝術創造的養分,開啟了後人"藝術創造"的覺醒,影響甚鉅。

...

3. 巴洛克之後,"人(的自覺)"越來越聰明,創造了許多"知識"上的事情,稱為"啟蒙運動"或"理性年代",意思是"擺脫神學迷信包袱,讓大家變聰明"(雖然這個說法備受質疑)。現代知識的分類大多來自於此(如現今大學的科系分類: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物理學...)。其中一個很大的影響是"民主制度"的誕生,產生史上第一批民主國家:美國(獨立宣言)與法國(民有民治民享/自由平等博愛)。

民主國家的誕生標誌著傳統威權勢力的瓦解,這個影響非常大。想想看,許多早期的古典繪畫多半是"雇傭關係"的產物,那些早期的畫家必須依賴威權才有"case"可做(如受雇於皇權或宗教),如今威權瓦解了,他們必須重新思考"藝術"這件事,到底是為自己而畫,還是為別人而畫?

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工業革命",改變了傳統手工的生產方式... 這個影響伴隨著政治威權的瓦解,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機器量產、資本主義、都市化與人口集中、產業分工、金融服務與經濟活動... "世界"進入一個多樣的年代,但又在工業化的量產中,呈現一種扁平(統一標準)的樣貌。

...

4. 經常有一種感覺,長期生活在威權下的人不知道威權為何,這是一種習慣,甚至會不知不覺鞏固這個威權。由此看來,文藝復興的人真了不起,發起一種自覺運動,引發後續這些有的沒的近代文明。

十八到十九世紀的歐洲世界很紛亂,各家學說雜陳,但也因此很精彩,醞釀許多藝文思維,包含文學、音樂與繪畫:古典主義繪畫、浪漫主義繪畫、寫實主義繪畫、古典樂派(貝多芬)、浪漫樂派(蕭邦)... 這些"主義"聽起來很厲害,但對藝術家而言意義不大,畢竟創作的當下沒什麼絕對道理...

這些"主義"大多只是史學家事後的分類,他們透過作品回朔藝術家的創作心態,譬如古典主義的畫家相信藝術必須"文以載道"(這句話應該倒過來說:那些相信藝術必須文以載道的畫家被稱為"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的畫家認為藝術是一種生活之外的"唯美寄託"(這句話也應該倒過來說:那些把藝術當成幻想寄託的畫家被稱為"浪漫主義"),寫實主義畫派則認為藝術必須忠於生活事物(同樣:那些關注真實生活事物的畫家被稱為"寫實主義")... 他們都對,只是各自不同。當然這只是最簡單的分類,藝術因為牽涉"技法",也會互相影響創作心態,同學也應有自己的觀點:"你心中的藝術創作心態是什麼?"...

欣賞一下巴哈(巴洛克)、貝多芬(古典主義),與蕭邦(浪漫主義)的作品,聽聽他們有何不同:

 

 

 

...

...

讀歷史的趣味是漸進式的,我們透過了解過去發生的事,慢慢進入十九世紀末的"現代藝術"的開端。

下次要聊一件重要的事:印象畫派。

...

大家多保重。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陸生同學,你們好,疫情依舊嚴峻,首先還是祝大家平安,乖乖待在家裡閱讀/思考/創作/感覺... 這幾週的藝術概論課程,我們要聊聊西洋藝術史。

...

1. 不知道你喜不喜歡"歷史",如果不喜歡,我想大多是考試經驗讓你害怕,導致你沒發現歷史的趣味而怯步,非常可惜,因為"歷史"很有趣,只要你有想像力,尤其是藝術史... 藝術史是一門專業的學問,有些甚至還牽涉考古學,但藝術概論不是藝術史專論,在此介紹幾個重要且有趣的年代。

首先要釐清一個觀念,何謂"歷史"?... A 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B 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被記錄下來。C 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被"選擇"記錄下來。很明顯,所有被稱為"歷史"的東西都是被選擇紀錄的結果,而且通常是勝利者的觀點,這些觀點可能是真相的一部分,但不是真相的全部,所以在讀的時候要保持一個彈性的好奇心,把自己放在"那個"年代裡,盡量去"想像"那個時代的生活,才能有所體會。

藝術史並不是獨立事件,而是全部歷史的一部分(包含文化史及思想史),所以要有一個大格局才能體會... 讀歷史要有一個"時間軸"的概念,才能把事情連起來。

這幾週的課程,我打算聊聊古希臘,古羅馬,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啟蒙運動,印象派與二十世紀。

...

2. 從"古希臘"與"古羅馬"開始,這是西方文明的開端。

一提到古希臘,你想到什麼?... 希臘哲學(柏拉圖)?希臘神廟(帕特農神殿)?希臘柱式(建築)?希臘神話(宙斯)?希臘悲劇(伊底帕斯)?希臘劇場(半圓形劇場)?畢氏定理(幾何學)?阿基米得原理(物理學)?黃金比例(美學)?奧林匹克(運動)?航海強權(經濟)?... 這些代表了什麼?

古希臘是我最嚮往的年代,想像一下那種的"文明盛世":大家豐衣足食披著長袍,各自專研自己的興趣:有人研究哲學,有人研究建築物的柱子,有人研究天上的神仙,還把神仙抓來編故事,有人寫了曠世悲劇,讓大家痛哭流涕面對生命,有人研究幾何數學和物理學,有人主張全民運動...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F%B1%E5%BC%8F

0.jpg

這些柱子各有名字,各有嚴謹的比例關係,你可能看過某些仿製品(如高雄漢神百貨或台北土地銀行),這些都是古希臘文明的象徵。前幾年希臘發生歐債危機,全歐洲都很苦惱,希臘人很不服氣說:"我的祖先在研究哲學的時候,你們的祖先還在爬樹"... 古希臘是如此樂觀/開朗/求知/豁達/優雅的遙遠年代,所以也成為西方文明"想像中"的共通祖先。有興趣的同學可自己再鑽研。

...

3. 再次提醒,讀歷史需要身歷其境的"想像"... 

一提到古羅馬,你想到什麼?... 競技場?鬥獸場?水道橋?公共浴場?廣場?萬神殿?議會政治?凱薩大帝?日本電影"羅馬浴場"?... 這些又代表什麼?

不同於古希臘的樂天知命/吃喝玩樂或喜歡研究純粹知識(哲學/數學/物理學),古羅馬人比較實際,他們活得很"入世",關注自己的生活以及相關的"眾人的事",也就是很政治。他們很在意社交關係...

想像一下,什麼樣的人(群)會喜歡一起洗澡?他們在洗澡的時候又會聊什麼?...

因此,為了管理眾人的事,他們必須建造許多公共建築 (如上述這些遺跡多是可容納很多人的大型建築),但卻面臨建築結構的問題... 古代的房子多為石材的"樑柱結構"(如希臘建築),室內空間的大小取決於"樑"的長度,但石材的長度有限,所以為了撐起一個大屋頂,一般房子裡面會有很多柱子(如希臘神廟),導致能夠使用的空間並不多。因此,為了讓室內有更大的空間可用,古羅馬人給世界帶來最大的貢獻是發明了"拱(arch)",增加了建築物的"跨度"。("arch" 也是建築 "architecture" 的字根)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B%B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A4%E7%BE%85%E9%A6%AC%E5%BB%BA%E7%AF%89

拱的發明既是科學也是美學,它把原本"房樑"所承受的重量(剪力)透過楔形石塊改成壓力,一片片分散到兩邊的柱子上,形成較大的室內空間... "拱"的種類很多,如圓拱/尖拱/拱圈等,在建築的應用很廣,最有名的是十二世紀的歌德建築 (如巴黎聖母院)。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3%A5%E7%89%B9%E5%BC%8F%E5%BB%BA%E7%AD%9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otre-Dame_de_Paris

...

順道一提,關於建築物的方位/面向,東西方解釋有所不同,代表不同的世界觀...

當我們說"房子的右邊",西方人的觀點是人 (從房子外面看) 的右邊,所以其實是房子的左邊。東方人的觀點是房子 (本身) 的右邊,所以其實是人的左邊。這個觀察也說明了東西方哲學的"世界觀"的不同,一個是二元認識的"指認(世界)",一個是本體認識的"擁抱(世界)"... 這個差異很有趣。

...

4. (東)羅馬帝國結束後,西洋歷史有一千年的中世紀,人們通稱"黑暗時期",直到文藝復興時代。

一說到文藝復興,你想到什麼?... 達文西(蒙娜麗莎)?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米開郎基羅(大衛雕像)?米開郎基羅(創世紀)?拉菲爾(雅典學院)?佛羅倫斯大教堂?透視圖技法?... 這些又代表什麼?

也許經過一千年的(黑暗時期)無聊日子,文藝復興的義大利人好像忽然醒過來一樣,懷念起他們祖先的希臘輝煌 (如同許多不滿現況的人會開始"懷舊")。這是"文藝復興"的最初動機,企圖恢復古希臘文明,但他們做著做著,卻展現出另外一番更大的"人的自覺"。

西方文明受基督教的影響很大,這是一種長期在威權概念下的順從習慣,展現在教皇/君王/貴族/平民/奴隸等階級關係上。譬如,以繪畫而言,我們印象中的"古典繪畫"大多是宗教/君王/貴族/戰爭等議題,這些高尚的主題在文藝復興時代開始鬆動,雖然繪畫的主題依舊受威權影響,卻開始加進"凡人"的視野,也就是用"人"的觀點看世界,而且不斷企圖超越...

換言之,人類活了幾萬年,但直到文藝復興,人才開始有自覺,覺得自己是"人",而非"工具"。

文藝復興的藝術家多是"跨領域"奇才,繪畫/雕塑/建築/科學/醫學樣樣精通:達文西解剖屍體為了探究生命,還做了許多物理實驗,發明各類"飛行器"。他畫了一張以"人"為宇宙中心的圖,也研發新顏料畫了著名的"最後的晚餐"(一個"人"的背叛故事);米開郎基羅的"創世紀"描繪亞當(人)的誕生,他著名的大衛雕像則是來自一個聖經裡的小人物;拉菲爾的雅典學院描繪一群希臘智者在探究知識...

leonardo-da-vinci.jpg

...

文藝復興的"價值"並非那些有名的"作品",而是這些作品背後的企圖:一種"人"的價值覺醒。雖然"文藝復興"的最初動機是"復興",但結果卻遠大於此... 換言之,古希臘人固然囂張,他們可以讓天神下凡變成神話,但文藝復興的人更囂張,他們骨子裡是想把自己推上天,這個"企圖"影響了之後的巴洛克/新古典/啟蒙運動,也開啟了精彩的現代文明。

slide_1___Source.jpg

...

...

簡單介紹到此,希望你能有一個概略的認識...

在此推薦一個很棒的藝術史網站,可一併連到幾個主要美術館或藝術研究機構,大概你所想得到的藝術家或藝術知識,這裡都有,而且圖檔畫質還不錯。

http://arthistoryresources.net/ARTHLinks.html

...

用這種方式介紹藝術史,有點奇怪,也有點不足,但藝術概論只是入門介紹,抓到重點即可自行研讀。

祝大家健康,下次再見。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陸生同學你們好,歡迎來到本週的藝術概論課程,首先還是祝大家健康,沒事在家多閱讀/多思考/多感覺/多創作,今天我們要從觀看的經驗中,聊聊"視覺"與"視覺藝術"...

...

1. 這門課很強調經驗,尤其是檢查自己的感覺,所以首先要問一個笨問題:"看"是什麼感覺?...

如果"感覺"來自經驗的對比,不妨想想:張望與凝視有何區別?"看"與"看到"又有何不同?或者,我們的視覺經驗究竟是如科學家所言的 Seeing is Believing (眼見為憑),還是如藝術家所言的 Believing is Seeing (相信才看得到)?... 這裡涉及一個有趣的視覺迷思,因為我們總是把"看"當成"理解"的過程 (如"I see"=我懂了),甚至是一種探索/追問。於是,對於我們沒見過的東西,我們會說"看不懂"。

To see is to know,這是習慣天性,無可厚非,因為我們多用眼睛去"認識/遭遇"這個世界(包括理解/猜測/驗證/懷疑...)。但這個習慣卻存在一個循環風險,因為當我們知道了之後,"what we know"也會反過來影響"what we see",導致某種封閉侷限... 換言之,你習慣"只能"看到你知道的東西,你也"只想"看到你知道的東西,如同你也"只認得"你見過的東西,最慘的是,你也"只想"知道看到了"什麼"。

哈哈,這不是繞口令,而是提醒一個需要自我突破的觀看自覺。

...

2. 由於觀看"內建"理解的需求,視覺就是一種"建構式(constructive)"的體會,好像加法一樣,透過視線來回搜索,慢慢堆積出一個"能被理解"的可見世界 (就算面對一張看不懂的畫,你也會理解為"抽象畫")... 你在畫面上"搜尋"你所認識的蛛絲馬跡,慢慢拼湊出對這幅畫的理解,才能讓自己安心。

觀看需要想像 (雖然這也是某種"理解"),卻是一種創造。如同之前提到牛頓"看到"蘋果掉到地上,發現了萬有引力... 真正的"看"不是東張西望,而是"看到",因為凝視是一種創造。其實對我來說,任何知覺都是創造。我有時會不戴眼鏡畫畫,刻意去感覺一種朦朧的視覺,很有趣。這個說法希望你能體會。

 

unnamed.jpg

...

3. 雖然眼睛所見之物都是視覺,但"視覺藝術(Visual Art)"這個詞,通常特指作品以"物件"形式存在的一樣"東西",靜態,佔據特定空間,如繪畫/雕塑/裝置等。這些作品具備形狀/質感/顏色等特質,因此視覺藝術又稱"造形藝術(Plastic Art)"... 雖然看電影也是視覺,但我們通常不會把電影/劇場或表演當成視覺藝術,因為藝術分類的對象不是作品(樣子),而是人的感受。這是美感體會的差別,以後再說。 

除非創作者"別有用心" (如前一陣子有一張畫在拍賣會上被碎紙機當場毀了一半),視覺藝術的"作品"通常可以放很久(十年/百年/千年),加上物件的具體存在,便於流傳/買賣/展覽/拍照/印刷/討論等,因此,對大多數民眾而言,"視覺藝術"幾乎就是我們對"藝術"的通稱... 譬如你可以問問朋友,請他們說說自己喜歡的藝術家,相信大部分會說畢卡索或莫內(畫家),因為對大眾而言,貝多芬是音樂家,不是藝術家。但其實我認為不需如此狹隘分類,對我來說,莎士比亞也是藝術家,只是創作的素材工具不同罷了。

...

4. 視覺藝術是"物件"的藝術,具備可見的造形並可流傳久遠,再加上視覺的"理解"作用,所以一般而言,視覺藝術的"美"是某種"理性"的經驗,可以細細琢磨/玩味再三... 相較之下,"聽覺"似乎比較"鬆"。

如果你會下象棋,可以把"視覺"想像成橫衝直撞的"車/砲",它們直線飛越,精準獵取。相對的,"聽覺"有點像迂迴的"馬/象",是一種圍繞的感覺... 兩種知覺在棋盤上交鋒,想到尼采筆下的"悲劇的誕生"。

尼采是有趣的近代德國哲學家,他的名著"悲劇的誕生",將視覺(繪畫)與聽覺(音樂)做了有趣的對比。他認為"視覺"具備太陽神阿波羅(Apollo)精神,是一種如白晝般的具體/清晰/光明/扎實/秩序的美感經驗,相對的,"聽覺"則具備酒神戴奧尼索斯(Dionysus)特質,是一種如黑夜般的隱晦/爛醉/狂喜/飄渺的美感,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知覺在人身上合而為一,充滿矛盾的悲劇美感... 

當然這只是尼采的說法,不知你覺得如何?... 但我是真的有這樣的感覺啦。

 

amnd11-apollonian-and-dionysian-2-638.jpg

...

好啦,細細感覺吧,感覺多了就會有靈感。祝大家身體健康。

下次再見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陸生同學你們好,歡迎來到本週的"藝術概論"課程... 疫情持續,請大家多保重,沒事在家多閱讀/多思考/多觀察/多感覺/多創作,本週要談一個大哉問的迷思,關於"創意"...

...

1. 上週上課,我問同學:"這次疫情給你最大的感覺是什麼?",有人說"自私",有人說"愚蠢" (當然還有別的,只是大部分同學沒回答,不知是沒感覺還是不想說)... 這些感覺來自不同面向,都是真實又深刻的體驗,若再加以處理,都可成為不錯的創作題材,也許是一篇小說或劇本,也許是一幅畫或一首歌... 想說的是,如果藝術的趣味來自"創造",那就是感覺之後的"行動"。

許多人覺得自己沒創意 (所以"只好"一事無成),他們迷信"創意"是一種"被給予的天分",所以只好等待降臨(或等待靈機一動)。這種說法看似謙卑,但其實只是放縱自己無所作為的藉口,因為創意並不是"知而後行"的前提,甚至不是一門知識,倒像某種"知行合一"的狀態,用我的話說叫做"體現"... 多年前我寫了一本400頁的書 (體現創意),就是在說這個,可參考部落格專欄。

...

2. "胡思亂想"並非創意,重要的是做法,因為創意必須在"行動"中才能被驗證,那些吃飽沒事幹,又經常抱怨日子無聊的閒人,不但沒創意,也不需要創意... 所以,Do something.

創意當然不限藝術,事實上,這次疫情讓我看到許多有創意的事... 譬如,由於隔離者不方便出門,有人發明"空拍機 + 紅外線體溫器",隔離者只需把頭伸出窗外就可遙控測體溫。有人將"google map + 口罩商店",造福許多排隊的市民。醫院裡有人將"機器人 + 紫外線殺菌",有效避免醫護人員感染... 

...

我的求學過程非常坎坷,唸過很多科系,也許正因"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我一直很佩服科學家的創意... 譬如,打從盤古開天闢地,所有蘋果都會從樹上掉下來。蘋果從樹上掉了幾百萬年,但為什麼只有牛頓"看得到"?還因此發現了大球吸小球的萬有引力... 水遇到高溫會沸騰,這也是自古大家都知道的事,但瓦特卻是第一個發明蒸汽機的人,進而開啟近代文明的工業革命... 另外,為了在畫面上畫出更真實的場景,文藝復興的畫家,從自己的觀看經驗中發明了"透視法",影響後代的寫實技術... 另外,為了忠實表現所見之物,印象派的畫家發現光線會改變顏色,從此開啟現代藝術的大門...

"創意"是一個動詞 (如同"藝術"是一個動詞),來自"感覺"與感覺的行動 (Reflection in action),因為牛頓並不是用"眼睛"看到蘋果掉在地上,而是用"心"在看... 換言之,牛頓的"看"並不是蜻蜓點水的"張望",而是某種"物我合一"的領悟 (如同之前所說的感動),是一種有感覺的凝視。這就是"體現創意"。

...

3. 同樣一門課,有人覺得津津有味,有人卻抱怨"沒學到東西",但教與學都是知識傳遞的過程,方式因人而異,各自負責... 但其實,這類抱怨大多是自己偷懶的結果 (如同某些偷懶的校長會為此責怪某些老師)。因為,對有創意的學生而言,上任何課都"可以"有收穫,看你怎麼學而已... 學習是一種創造,無能又無知的人才會把自己偷懶的責任推給世界,甚至要求別人為自己的平庸負責,同學以此為戒。

創意是"how"的問題,而不是"what"的問題,再爛的學校也有好學生,再困難的情況也有好點子,端看你的自覺態度... 創意的學生帶著創意的目光與行動,他們每天一睜開眼就有新發現,"世界"對他們來說永遠是新的... 創意的學生就算坐在馬桶上,都能悟出一番道理,都可以"學到東西"。

...

4. 賴聲川對"創意"的解釋:"把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東西,透過你的邏輯,被你串連在一起"... 

這個說法不錯,但只對了一半,因為那些被我們所稱為"有創意的事",都是已經發生的結果 (如前面所提到的許多"+"),而這個結果是不可複製的... 這裡涉及一個"事後詮釋"的迷思...

藝術教學的難處之一,在於老師們(無可避免)必須例舉一些前人的作品,譬如:"你看,梵谷很有創意,他把星星畫成這樣",或,"你聽,貝多芬很有創意,他把月光變成旋律"... 但這些稱讚都是廢話,不僅毫無意義,也無法仿效,因為真正讓梵谷成為"梵谷"的並非創意,而是他的認真與執著。反過來說,也只有他夠執著又夠認真,才能有"創意"去畫出那樣的星空。

多讀書當然是好事,但不要讀死書,因為知識(本身)並不是力量,求知所真正"求"的並非知識,而是前人的態度與方法。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喜歡讀偉人傳記,但我知道,就算我把"賈伯斯傳"整本背下來,我也不是賈伯斯,因為時空不同,因為沒必要,最重要的,因為我也不想成為"那個"賈伯斯... 這是學習者最重要的自覺態度,所以,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凡事不只要"見樹",更要"見林"。

...

...

"創意要怎麼學?"... 有人問我。

"創意不是學來的,而是被自己創造出來的,如同藝術"... 我說。

...

祝大家身體健康

下次再見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大陸同學,你們好,歡迎來到這學期的"藝術概論"課程,我是小毛老師。

疫情關係讓你們必須滯留中國,無法親臨上課現場,這讓原本以"體驗"為主的課程設計面臨挑戰 (但卻也是個有趣的挑戰)。於是,為拉近上課距離,我打算以書信的方式與你們聯絡,每週寫一封信給你們,告訴你們本週上課的重點,也會附上一些相關的文章/資料/網站,請同學自行閱讀/體會。另外,我在部落格中新增"陸生的藝術概論"專欄,將此信轉載,當翻牆成功的時候也可以看看,順便看看其他文章。

...

1. 相較於其他以知識累積為主的背誦或考試科目,"藝術"是一門很特殊的學問,特殊之處不在它是一門"知識",而是一種"體驗",這種體驗無法透過上課強行植入,不需要背誦,也不需要考試,只能由內而外有感而發,因為藝術的美感是一種需要被自己創造出來的感覺。 

"知道很多東西"與"感覺很多東西"是不同的,因此,藝術學習的第一步,就是拋棄依賴知識累積的習慣,把知識變成經驗,從自己切身的感覺出發,並嚴格檢查這個感覺...

事實上,雖然疫情造成不便,卻是重新檢查日常生活的好機會,那些平時習以為常的信念/習慣/價值/人際關係/信仰等,都在疫情中呈現不同面貌,這些都是深刻的創作題材。

這段時間也許是你這輩子遇過最特殊的日子,如果你夠敏銳又有行動力,我會希望你善加"利用"這場災難 (反正已經發生),化沮喪為力量,寫寫東西 (日記/隨記/小說/劇本),畫畫圖或拍拍照 (街景/社居/家景/房間),玩玩音樂或彈彈吉他 (作詞/作曲/寫詩)...

...

2. 既然藝術的美是一種自我創造的體會,這幾週上課的重點是"自我察覺",首先要自問"感動為何?"

"撇開藝術不談,從小到大,你感動過嗎?... 感動的感覺又是什麼?"...

事實上,當你真正感動的時候,並非表面上大哭一場,而是一種領悟,所謂"移情"。譬如,愛情電影讓你流淚的其實並不是故事情節,而是故事背後那個你所抱持的"愛情價值" (如對背叛者的憤怒,或對忠誠者的同情)。中文的"移情"恰好說明這個狀態。換言之,你不是"被感動",而是主動把自己"移"了進去。你創造了感動,如同創造一座橋樑,把自己投射在電影裡,跟著劇情起伏,反覆驗證那個你原本就有,但沒說,或說不出口的東西... 相反的,對於原本就沒有"愛情價值"的人來說,愛情電影是不會感動的。

畢卡索曾說:"每個小孩都是藝術家"。現代劇場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名言:"Love the art in yourself, not yourself in the art"... 如果藝術來自感動,藝術就是你與生俱來所"內建"的東西,只是也許你自己不曾發現,或在考試競爭的成長過程中(被)遺忘了,而這也是這門課所強調回歸"體驗"的原因。所以,慢慢體驗每天不同的生活,發現每天細微的不同之處...

藝術是一種語言,但不是文藻所教的那種語言,它說出(溝通)某種隱晦但深刻的感覺。

...

...

放心,這門課不是哲學課,而是"藝術概論"。這是一門最簡單卻最難教的課,之所以會在開頭說這些,是為了給這門課奠定一個學習基礎,希望你能體會。以後我還會介紹其他藝術議題。

好吧,既然防疫在家,沒事多閱讀,多思考,多創作,多感覺...

在此推薦兩個我很喜歡的視頻系列,他們是大陸知名藝文人士,一個是視覺藝術類的"陳丹青《局部》",介紹許多有趣又重要的中西繪畫及觀念,另一個是文學類的"梁文道《一千零一夜》",介紹許多重要的世界名著,Youtube上有,相信在大陸也有其他管道可觀看。

 

 

 

祝大家身體健康

下次再見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