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架上畫 (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一張畫要畫成什麼樣子?",這不是事先能知道的事,而且最好不要這樣期待,因為,其實,大部分畫畫的時間是在處理修改,也就是"不要畫成那個樣子"。

...

天熱,獨自在家畫畫,驚覺,最近手越來越快,心卻越來越慢,快慢之間少了作品,卻多了"狀態"... 

"狀態"來自對抗,對抗習慣,不斷在手與心之間拉扯,重新布局,另闢戰場,不斷告訴自己:"拜託,這是一張畫,不是一個人"... 似乎漸漸發現,畫,就該有"畫"的樣子,而"畫的樣子"與"畫什麼"無關。

...

如果"畫的樣子"可以說成一個故事,筆觸好比敘事,永遠無法精準規劃。

存在論與唯名論的對抗浮現,True 與 Real 的紛爭再起,然而故事(本身)並不存在,(故事)必須被"說"出來,才能成為"故事";"畫什麼"也無法追問,直到停筆自然浮現... 彷彿某種宿命,要等說了"這一句"才會想到"下一句",非得先畫了"這一筆"才能看出"下一筆",完全空白的畫面無從判斷,也沒得修改。

"狀態"如此焦慮,來來回回猶豫著,時間在畫家手中只是覆蓋的先後順序...

...

"畫的樣子"並不是"畫什麼的樣子",不必擬真,休想再現... 

視覺是"映入眼簾"的表面作用,溫柔的覆蓋。唯有"可見"才能被看到。"可見"是薄薄一層物質性的存在,與筆刷的大小有關,與畫面的尺寸有關,與調色盤的形狀有關,與調色盤上顏料的配置有關,與用色的先後順序有關,與坐著畫或站著畫有關,與當時的光線和所聽的音樂有關... 如此唯一。

畢卡索曾說每一個小孩都是藝術家,但長大後漸漸喪失這種能力。此言或許在此得到驗證:小孩的直觀創造了"畫的樣子",而受過教育的大人似乎較關注"畫什麼"的樣子。

...

...

繪畫的"狀態"讓繪畫越來越困難,卻越來越神秘,好像某種歷經滄桑的回歸... 回歸原初的孤獨。

想起梅洛龐帝筆下的塞尚,也想起塞尚筆下的聖維多山。

...

事實上,當意識到"不要畫成那個樣子"的時候,心中會有一種又驚又喜的矛盾,因為舊的即將過去,新的卻還沒發生,甚至連個判斷標準都沒有,只好洗洗調色盤,換一支筆,換一種顏色,耐心等待下一個可能被再次修改的筆觸。

"狀態"總是這樣,迷迷糊糊打一場連對手是誰都不確定的仗,在試誤中尋找,在否定中摸索,還要對抗習慣。然而冥冥中卻漸漸發現,原來所尋已非繪畫,而是這個狀態下的自己...

也許,希望,走著走著就能發現心中那個"畫的樣子"。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熱,整理房間,拿出一幅去年畫的畫,端詳許久,決定替她增加一點涼意...

...

油畫的趣味在無窮無盡的覆蓋,這讓一張畫可以永遠畫不完,但這也是油畫的宿命,只能存活在(被)選擇與(被)取代之間,畢竟一張畫,在同一個時間,只能有一個樣子...

停筆不代表完成,只是不想畫了,至少當時如此。畫面上的簽名與年份讓人心虛,總不知何時會被覆蓋... 直到今天。只好拍照留念。

 

2019_0331 (2).JPG  2019.3.31

po 出一張已經不存在的畫,有點像告別...

事實上,當意識到這個畫面已經"永遠消失"的時候,有些難過,但荒謬的是,消失的並不是一張畫或一個人,而是那一天,畫畫的那一天,她優雅坐在畫面正中央,年輕的歲月,特定的瞬間...

如果拍照是為了紀念,這張不存在的畫,很像一種"照片"...

...

...

2020_0629.JPG  2020.6.29

一年多過去了,這兩張畫中間隔了65個人,還有一雙鞋...

驚覺,其實不應該說"這兩張畫",因為這並不是兩張畫,而是同一張。它們無法同時存在。

不知道是增加了涼意還是增加了歲月,覆蓋的結果,她歷經滄桑,看起來有些老,頭髮變長,而且還有一點發福,風韻猶存... 拍照,留住現在這個樣子,然後,等著再次被覆蓋。

...

"她"被覆蓋了,但並沒消失,好像一個精靈,永遠藏在下一張畫的背後...

也許我應該每年都替她增加一點歲月,或涼意。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24 Sat 2019 12:43
  • 靜物

那天第一次畫靜物,畫著畫著,心就靜下來了。回想當時的狀態,明明是熱死人的天氣好像忽然變得沒這麼熱,明明是西曬的窗戶也不再刺眼... 原來靜物不只是靜物,而是一種靜心...

 

2019_0806.JPG  

 

暑假一點也不輕鬆,南北奔波,訪視/備課/找房,還得抽空感冒/補牙。忙裡偷閒的閒特別珍貴,與其說畫畫,不如說調整節奏,透過觀察,讓自己隨時處於一種"歸零"狀態...

...

西方人從辨識的角度,將繪畫分為肖像、風景與靜物,這是內容的分類,甚至連畫布的規格都預先設計好。但材料終究只是材料,繪畫是一種"框景"的視覺凝固,畫什麼與怎麼畫才是重點。 

靜物的英文是 Still Life,但這是一句廢話,因為任何東西一但畫成了畫,都是靜物...

其實,Still Life 並不是某個東西的樣子,而是一種創造的節奏,藏在畫家的眼睛與手之間...

...

...

那天光線特別亮,在地板上框出一塊斜斜的長方形... 找出一雙破鞋,曬曬太陽...

當深咖啡色遇到淺咖啡色... 曬曬鞋,也曬曬心...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開始畫畫,畫架上總會有一張半成品,作為昨天與今天的連結,或剛才到現在的證據... 

畫架放在書桌旁,視線隨時被牽動:起床看一眼,拖地看一眼;開機看一眼,關機看一眼;聽音樂看一眼,彈吉他看一眼;出門看一眼,回家看一眼,就連吃飯也會端個碗過來看一眼... 

...

半成品與畫誰無關,有時是他,有時是她,有時是他或她... 

有些半成品的周期很短,一天之內就變為"成品",之後會放在鋼琴上晾著,此時,畫架上很快就會出現另一張半成品... 有些半成品的周期較長,它們會在畫架上待幾天,塗塗抹抹,修修改改,然而不變的是,當再被放到鋼琴上晾乾時,畫架上又會出現下一張半成品...

...

半成品與當時所聽的音樂有關,大多是構圖草搞,有的是色塊,有的只是一些怪怪的線條... 

眼睛盯著昨晚的半成品,今天的腦袋重新開機... "哇,我怎麼畫成這個樣子?"

...

...

嚴格說來,"半成品"只能從本體的角度被賦予意義,畢竟一張畫可以永遠畫不完,之所以停筆不是因為完成了,而是想留住現況而不畫了... 如此看來,半成品只對我有意義,好像驅動程式,與其說是那個客觀的"畫了一半"的東西,不如說是那種"會讓我想繼續畫"的東西...

...

畫畫的日子,"半成品"是一種存在狀態,卻漸漸成為生活主軸:看著,畫著,寫著,想著...

"不知怎麼了,似乎,這輩子總喜歡與半成品打交道"... 我停止打字,點燃菸斗,又看了一眼:

"某種動力吧",我用力吐一口菸... "也許,這輩子就是一個半成品。"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自把自己拿下來,有什麼感覺?"... 那天撤展前,我問她。

"感覺像是... 我要把我在你心裡的一部份帶走"... 她有點不捨的樣子。

 

...

... 

展覽結束,感謝大家捧場,不少人來"把自己帶回家",現場鬧烘烘,簽名,照相,敘舊,聊天... 我混在人群中,享受一種熟悉的陌生,既像主人又像客人,既是"我",也是"你我他們"...

至今仍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我怎麼會幹這種事:莫名其妙開始畫畫,莫名其妙畫了一百張,莫名其妙辦一個展覽,又莫名其妙讓他們把自己帶回家... 總覺得,這件事,很"存在"...  

活生生的莫名其妙,莫名其妙的活生生,關於情感,關於行動,關於思念,關於緣分...

 

R0024612.JPG  

 

"放心,妳在我心裡的那一部分,是帶不走的"...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人說"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但直到驀然回首才發現,其實,人世間所有的久別重逢都是擦身而過,"一期一會"... 那天在展場與觀眾聊天,意外聽到這句話...

他是內行的觀眾,站在100張畫前面,看了很久很久,轉身對我說:"相機發明之前,人們用繪畫記錄人像,相機發明之後,許多人不敢照相,因為害怕靈魂被吸進去,你現在反過來做,把照片畫成肖像,好像又把靈魂吐出來。"... 我喜歡這個說法。

...

展覽近尾聲,最後一天的最後一件事,就是讓牆上的"本尊"親自將畫取下,"把自己帶回家"...

 

未命名-3.jpg  

...

一直不願太強調這次展覽的"意義",畢竟只是一個小小畫展,但還是很高興有人"識破"...

此事多說無益,只在回眸一笑,畢竟"存在"不是用來解釋存在的,而"遭遇"也無法說明遭遇... 

...

我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相識是為了"結"一段塵緣,還是"了結"一段塵緣,也許兩個都有,一期一會,誠懇是也... 希望那天你能來,把自己帶回家,感謝我們的存在,擦身而過...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13 Sun 2019 12:53
  • 畫板

展覽已過三周,第一次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外面這麼久,有一種遺棄的感覺,總是惦記著誰有沒有掉下來... 周末偶爾去看看,但其實也沒事,與其說"顧店",不如說陪伴...

 

DSCF3593.JPG  

 

從書店一樓走下樓梯,沙發背後的黑色牆上有一塊斑剝的木板,不太有人注意。這是我的畫板。

畫板不是拿來欣賞的,倒像某種支撐,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安靜支撐起這個場面,與這些人...

...

除了幾張較大的畫是直接在畫架上完成,這次展覽的所有"人"都來自這塊在特力屋撿到的剩材... 斑剝的邊線說明了當時作品的大小與位置,重疊的顏色則記錄作品的先後順序...

"這塊板子陪了我一年,應該給它一個位子吧"... 我想。

...

畫板正對著主牆,牆上的一百張臉也正對著畫板,白色小紅帽坐在中間,沉思...

總覺得,當很多"有感覺"的東西放在一起時,不知是誰陪伴誰...

 

R0024591.JPG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15 Sat 2018 23:55
  • 場佈

畫了一整年,忙了一個下午,原來只有一分鐘...

時間過得真快...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微涼的天氣適合做設計,展覽在即,把以前寫過的東西重新整理,取名"小毛的繪畫獨白":

 

文案1.jpg 文案2.jpg 文案3.jpg 文案4.jpg 文案5.jpg 文案6.jpg 文案7.jpg 文案8.jpg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不覺畫了一百張,有點高興,也有點茫然... 

高興的是好像開始了什麼,茫然的卻是不知道到底開始了什麼,有時甚至覺得連入門都不算。

也許是這種茫然令人高興...

 

poster.jpg  

 

時間是最好的救贖,等著被召喚... 去年此時我開始畫油畫,土法煉鋼,狼狽摸索,自得其樂。 

我把自己混進顏料,周旋在不同筆觸之間,卻漸漸發現,與其為了畫,不如說是為了看。

原來,畫畫是凝視的藝術,只有凝視才看得到... 一種孤獨的專注與平靜...

...

...

很奇怪,我生性疏離,不太喜歡人,卻對人的樣子很有興趣,尤其是人的表情。

於是,在沒有模特兒的情況下,我開始選擇畫臉書上的朋友。

一張張照片,從表情到手勢,從朋友到陌生人... 從認識到不認識的"你我他們"... 

...

畫面喚起某人的回憶,構圖是他們存在的姿態...

筆觸是聲音,顏色是當天的溫度,檔案名稱則是想念的日期...

就這樣,視線帶著安靜的距離,來來回回,塗塗抹抹...

...

總覺得,肖像是一個禁錮的精靈,只有在凝視的時候,才被釋放出來。

原來,藝術家總是透過別人的眼睛,看到自己的世界。 

 

其實一張畫可以永遠畫不完,停筆不是完成了什麼,而是想留住什麼...

 

這是我第一次畫油畫,也是第一次辦畫展,一切還在摸索,請多指教。

 

 

小毛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23 Tue 2018 00:30
  • 洗筆

自從開始畫畫,晚上睡覺前就多了一件事:洗筆... 這個動作從一開始覺得麻煩,後來變成習慣,到漸漸成為某種儀式,甚至帶著敬意...

...

土法煉鋼的步驟是先用紙巾擦拭,將筆刷上的油彩擠出,然後浸泡在洗衣粉溶液中,來回攪拌,再以肥皂逐一按壓,最後放回洗衣粉溶液,浸泡隔夜,早晨再以清水沖洗一遍,用紙巾擦乾...

少則三五支,多則十幾支,工程浩大... 曾經有幾次忘了洗,隔天油彩乾了變硬,筆尖結塊,不僅難用,也更難洗,整天畫下來總是帶著歉意。

...

對於自己喜歡做的事,"工具"成為某種迷戀...

從唸建築系開始,美術社及五金行就是非常重要的靈感來源,尤其是看到可以改裝的半成品或零件... 對工具的想像總是大於它原有的功能,而材料也不只是"材料"。這種想像到了劇團時期更明顯,必須想方設法用最便宜的東西做最多的事。

...

"保養工具"有一種對話的感覺:跟自己說話,跟工具說話,也跟"這件事"說話... 悄悄話。

...

"洗筆"意味著今天的工作已結束,如同吉他彈過之後會拿絨布擦拭,菸斗抽完後會用通條清潔...

洗筆成為一種儀式... 我想是某種感謝吧...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一張畫可以永遠畫不完,之所以停筆不是因為完成了什麼,而是想留住什麼... 

... 

畫畫的日子在秋天特別有感,溫度與光線自成一種節奏,好像準備迎接什麼... 藝術當然不是目的,頂多只是某種存在手段,一筆一筆,在畫面上,建構一個屬於自己的秋天儀式...

重複的季節不能算新,只是不斷畫著,看著,想著...      

...

"油畫永遠不怕畫壞",這是初學者的心得,也許值得鼓勵,因為油畫是一種顏料覆蓋的遊戲,無窮無盡的加法... 事實是,從第一筆開始,畫面就是取捨與堆砌的戰場,塗塗抹抹的廝殺在意外中形成筆觸,進而決定留與不留,名符其實的 Try Error...

當想留下的東西越來越多,會有一種緊張又興奮的感覺,以為度過了撞牆期,正準備完成什麼,但隨之而來卻是更多的懷疑與不安:"就這樣嗎?"

...

"一張畫要怎樣才算畫完?"... 這個孤單的藝術問題一點也不藝術,卻回應了孤單本身,讓人重新取回"他人即地獄"的自由,因為答案不在畫面上,只是自己決定不畫了...

其實,藝術如同一個空缺,大費周章,為的是尋找那個想要填補的東西...

...

"是的,就這樣,不畫了,因為我想留住現在這個樣子"...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很羨慕畫畫有"技巧"的人,他們知道如何快速描繪形體,如何快速調出精準的顏色... 他們可以很快找到最適合的筆,很快掌握結構,很快畫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但總覺得怪怪的... "如果真是這樣,畫畫還有什麼好玩?"

... 

暑假忙著畫畫,也忙著訪視學生實習... 時間在空檔中總是特別珍貴,交錯的經驗互相拉扯,也互相加持,檢驗自己正在做的事,也檢驗自己正在做這件事的感覺。

 

2018_0717  

... 

"技巧"是一個功能性的詞彙,也是一個交換性的認識,必須針對"完成預期"的能力而言...

技巧的"好"或"不好"取決於預設的效果,甚至取決於這個效果的交換價值。西方人用"專業(pro)"稱讚技巧很好的人,意思是"可以靠這個吃飯"。雖然技巧的最高境界未必只為一碗飯或一份工作,但從一般認識經驗來說,技巧的交換目的取代技巧本身卻是一個普遍現象...

然而面對一張空白畫布,我卻越來越難下筆,似乎漸漸失去某種判斷標準,因為,做一件還不知道的東西,如何判斷技巧?... 

總是某種拉扯,在漸漸熟悉的同時,也意味著某種失去... 

 

2018_0804  

... 

繼續摸索,試著把每張畫都當成一個重新開始的遊戲,在熟悉中陌生,在陌生中熟悉...

畫畫如果真有技巧,大概就是耐心吧... 熟悉的耐心,陌生的耐心... 

土法鍊鋼的耐心…

 

2018_0730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張不是我畫的,它是一個禮物,來自我的初戀情人,三十多年來一直藏在櫃子裡,有刮痕...

那年,我23歲,她21歲。

 

memories  

畫古典油畫的人越來越少了... 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老派...

...

...

除了某種時尚的"懷舊情調",最近有人問我"老派"的愛情...

說不上來:

老派的眼光似乎與時間無關,也與他人無關,只喜歡自己在意的人與事...

老派的人不容易談戀愛,但一旦喜歡上了,就會喜歡很久...

老派的情感是一種把自己拋出的 trust,不只是接受的 believe... 

老派的愛情是給自己的 commitment,不是給對方的 promise...

老派的愛情包含了"疼",毫無保留,甚至不知不覺把命都交了出去...

...

就這樣吧,老派永遠獨立,不趕流行,因為老派的人,從小就很老派...

...

有人說:文青只有假的。有人說:文青只有老的... 兩個都對,但我較喜歡後者。

最近還聽到有人說:"要時髦就學老派..."

...

看來,老派真的回不去了...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不論畫誰,每一張肖像畫都是藝術家的自畫像,他透過畫布上這些人的眼神、表情與姿態,在現實生活中拼湊自己的臉... 

颱風週往返台北,帶一本最貼近的書,在沒有工具的情況下,我透過閱讀,在腦子裡畫畫...

藍圍巾男人一 

lucian-freud_1953585b  

...

同樣是平面上的一張臉,照片藏著過去,繪畫藏著未來;照片凝固當下,肖像凝固一輩子:

照片鎖定按下快門的"決定性瞬間",六十分之一秒的視覺內容,勾起人們想起拍照當時的情景,讓"欣賞照片"帶著一絲回憶,成為某種歷史經驗的再現或對比:"想當年..."、"當時..."

肖像畫並非紀錄瞬間表情,畫的也不是某一特定時刻的臉,因為"畫"與"被畫"都要共同經歷一段很長的時間,而畫室裡的情況每天都不一樣... 畫布上呈現一張臉,這張臉並不是回憶的臉,它包含很多表情,但通過藝術家的筆觸讓觀眾感受到的,卻總是那些沒畫出來的東西,一種未來...

...

"我希望我畫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只是一個單純的模特... 我不希望作品只是與真人相像,那只是一個複製品... 我希望可以將他們塑造出來..." (佛洛伊德在說到"塑造"時特別加重了語氣)

突然覺得,這張照片裡有三個人,卻又總是同一人...

...

...

自從開始畫臉,一直有一種感覺:"肖像"是一個掛在牆上被禁錮的幽靈,只有在被凝視的時候,才得以釋放... 原來,藝術家總是透過別人的眼睛,看到自己的世界...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張臉比真人大一點,據說畫了七個月。五年後,這張臉的主人把當時"被畫"的日記寫成一本書,名為"藍圍巾男人"... 讀這本書,看這張臉,彷彿可以感覺到當時畫室的電流...

再忙也要畫兩筆,再累也想翻兩頁,某種慰藉... 這本書寫得真好,這張臉,畫得更好...

...

畫家:Lucian Freud 

作者:Martin Gayford 

 

9787558601880    

...

畫了七十張臉,重複的日子在重複的動作中好像多了一些東西。其實,認識一張臉是"這"張臉,把這張臉畫出來是"另"一張臉,畢竟肖像畫的魅力不在臨摹或對比腦海中的認識,而是如何透過素材,在畫面上創造新的認識... 於是我決定不在畫中標識某人,為了某種自由...

我沒被畫過,除學生時期的人體素描課之外,沒有單獨畫過模特... 但,總是一種想像...

...

似乎是某種三角關係的臨界狀態:既要把對象當"人",投以真實的情感關懷與對話,又要把對象當"物",回到畫面理性的美感判斷,還要在這兩者之間參雜自己的介入,自覺地,自我對話,現場揮灑... 如此,人/物、人/己、物/己的動態關係持續互相影響。 

模特是一個"他者"的概念,但並不是一尊他者的雕像,他的"被畫"也是一種"畫",他與畫家之間有一種互相拉扯又互相推擠的張力,有機的碰撞:"看與被看同時發生,我看到他看到我的眼神,他的眼神也告訴我他看到我看到他的表情"...   

突然覺得是一種表演,模特與畫家的關係很像演員與觀眾的關係... 或者更像演員間的互相拋接...

...

...

遇到有默契的模特是過癮的,就算不說話也是某種安靜的信任,書中的關係令人羨慕:

"當畫家為肖像畫收集必要的材料時,模特也在不知不覺中向畫家提供了自己對畫家的觀察... 在'我'的肖像畫完成的時候,我會在腦子裡擁有一幅佛洛伊德的肖像"...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畫自己是不得已的,因為沒有別人... 正因為沒有別人,畫自己是一種距離,把自己當成"別人"... 正因為把自己當成別人,畫自己比較放心,因為不怕畫醜...

看自己畫自己過去的照片很有趣,不知今夕何夕,只記得某個時候的自己畫了某個時候的自己...

 

DSCF2324.JPG  

去年聖誕節前幾天的自己... (鏡中)

 

2018_0122_15243300  

今年一月二十二日下午的自己... (鏡中)

 

2018_0325_13523100  

今年三月二十五日畫三年前夏天拍片(晚安晚安)的自己... 

 

2018_0504_09181400  

今年五月四日畫兩年前冬天拍片(借命)的自己... 

 

2018_0522_16113500  

脖子以下是2014年秋天排戲(再見沙特)的自己... 

脖子以上是今年五月二十二日的自己... (鏡中)

 

2018_0530  

今年五月三十日畫二十年前第一次演戲(紅色伊底帕斯)的自己... 

 

2018_0625  

今年六月二十五日畫五年前上課的自己...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文學性"是指那種能讓一篇文字讀起來像"文學作品"的東西,"繪畫性"則是讓一塊沾滿油彩的布看起來像一幅"畫",甚至不是一張照片...

這些說法對觀眾而言都是廢話,卻漸漸逼視自己,畢竟我是第一個觀眾...

...

...

季節變化讓光線特別有感,彷彿替世界塗上一層防曬,我坐在桌前,視線在某一張臉上移動,筆觸在某一塊布上探索,腦子卻在其他地方,想著:"一張臉要怎樣才算畫完?"

心裡當然知道,這不是好不好看、美不美或像不像的問題,也不是"這樣畫"或"那樣畫"的判斷,甚至當我企圖回答的時候,立刻被自己打臉,喜悅持續不了太久... 就在這看似什麼都不是的瞬間,"繪畫性"向我提出質疑:"所以呢?... 然後呢?... 就這樣?..."

...

似乎,"繪畫性"只能以否定的方式被提出,當確定什麼都不是的時候,可能就是了...

...

薄博的一層,又扁又平,與其說色塊,不如說"概念",存在筆觸與畫面之間,卻什麼都沒有... 趨近於極限的不存在,卻堅厚無比,不僅讓人深陷其中流連忘返,更支撐起令人驚艷的現代藝術。

曾寫過一篇文章"距離美學",關於審美的陌生形式與風格,如今在繪畫上漸有領悟,只能默默低頭,土法煉鋼持續摸索... 也許藝術的存在,就是為了持續讓人保持距離...

...

"一張臉要怎樣才算畫完?"... 

我不知道,只知道在決定停筆之前,塞尚畫了一百遍,畢卡索畫了一百一十遍,佛洛伊德畫了十一個月,同一張臉...

...

史坦:畢卡索先生,您為我畫的這張畫怎麼不像我?

畢卡索:史坦夫人,請放心,您會慢慢像這張畫的。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個月畫了六十張臉,有點意外,好像發現一個可以玩很久的玩具,卻還不知該怎麼玩...

...

從冬天到春天,從裹著棉被到偶爾需要開冷氣,從偏南的陽光到漸漸偏北,從畫中帶淚到畫中帶笑... 就這樣,從書房到客房,從鋼琴上到床底下,家裡突然多了六十個人,熱鬧無比。

畫面喚起某人的回憶,構圖是他們存在的姿態,筆觸是一種聲音,顏色是當天的心情,檔案名稱則記錄了想念的日期... 就這樣,視線帶著安靜的距離,來來回回,塗塗抹抹...

... 

跟所有好玩的遊戲一樣,畫畫是一種很累的休息:必須專注才看得到,必須放鬆才畫得出,如此折磨彼此,否定彼此... 如此嘲笑彼此,也如此成就彼此...

曾聽過一句話:"活著如果真的那麼美好,要藝術何用?"  聽來有些犯賤,但又無法反駁,畢竟畫畫就是沒事找事的一件事。那種被稱為"藝術"的東西不但一點也不偉大,反而一旦說出口就錯了... 也許藝術就是故意要把生命弄得更難,讓人陷入自作自受的樂趣,順便忘記原本的痛苦。 

...

...

經常有一種感覺:不管那是什麼,不論在任何年紀,當生命有一個內容的時候,生活可以變得很簡單純粹,一切旁騖都不值得抱怨。"世界"將因此為我所用,哪怕只是一瞬間的狂喜... 就這樣,仰息於天地之間,遊刃有餘之際,朝聞道,夕死可矣... 

從未想過開始畫畫,也從未想過竟會從肖像畫入手,更沒想過原本不屑的寫實筆觸,竟讓我慢慢體會出一種抽象美感。顏料堆砌的意義在"像與不像"之間,漸漸形成一種純粹的視覺判斷,彷彿一條若即若離的稜線,勾引我匍匐前進...

...

"應該會一直畫下去吧..." 

感謝老天,讓我我發現一個可以玩很久的玩具...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04 Sun 2018 18:27

天冷,獨自在家畫畫。煮一碗湯圓暖身。Youtube 隨機播出"飄洋過海來看你"。窗外火車經過。樓下傳來"修理紗窗紗門換玻璃"。遠方夕陽真漂亮... 畫著、吃著、聽著、看著,順便流下眼淚...

...

"白色慎用"... 一種輕的感覺悄悄飄過畫面。然而我知道,這個輕卻是札實的重。

我把自己交給此時此刻的溫度,然後聽到自己說:靠!冷得過癮...

如果欲望是個缺,知覺就是缺的入口,替我裝進一切的所見/所聽/所嚐/所感/所思/所在...

...

木心說:懂得不快樂的人更懂得快樂...

小毛說:懂得缺的人更懂得填補...

...

好一個莫名其妙的瞬間放縱,眼淚不知是喜是悲... 也許都是。也許無關悲喜。

畫畫... 總是某種"缺"的感動。某種"填補"的感動。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