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小毛閱讀 (1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小北,今天天氣晴好,但過一會兒可能會下雨。我現在在想你,但過一會兒可能會更想。我師父說,世上沒有比天氣更難預測的東西了。我覺得他說得對。他總是說得對,小北,不管下不下雨,過一會兒我都會更想你。"... 李誕《笑場/扯經》

"人們不願相信簡單的事,似乎相信簡單的事,自己那點智商就被浪費了"... 李誕《笑場/困獸》

...

每隔一陣子,我會把散在家裡各處的書歸位,好像某種送神儀式,順便整理最近的心情,但我慢慢發現,這件事永遠做不完... 總會有幾段話在摺頁處讓我再次停留,翻著翻著又坐了下來,映入腦海的不只是書中情節,還有當時閱讀的感動,甚至想到很久很久以前的自己...

 

IMG_0210.JPG

...

李誕是大陸知名脫口秀藝人(笑果文化),也是雜文作家,因為喜歡他的段子,所以找來他的書瞧瞧,果然文如其人。也許閱讀文字更能感覺一個人。他寫過幾本有趣的書:《笑場》、《冷場》、《候場》... 李誕有兩句名言:"人間不值得",與"The show must go on"。這兩句話出自同一個人嘴裡有點矛盾,卻正是這種領悟,才能天馬行空揮灑自如,反正也沒什麼好輸的,好像薛西佛斯說笑話,又悲又喜...

想到伍迪艾倫。

幽默與搞笑不同,幽默很鬆,搞笑很緊。不必為了討好而討好,也不是強顏歡笑,更多時候是一種自嘲。一直很佩服這幫脫口秀演員,總能在狼狽生活中找到令人莞爾的新視野,不求撫慰人心,但求會心一笑... 也許幽默就是一面狼狽的鏡子,看你願不願意擦亮照照而已... 

...

"詩人在深夜會覺得自己特別像個詩人,他不知道,其實所有人都這副德行。"... 《笑場/我的大爺王大爺》

 

IMG_0213.JPG

...

也許是閱讀的關係,文字的幽默與口語不同。雖然"閱讀"讓文字也帶著聲音,但閱讀的幽默似乎更美。

"小北。"

"哎!"

"小北。"

"哎!"

"小北。"

"幹嘛?"

"我這樣喊你幾次,就覺得要哭出來了。"

...

之所以說是雜文,是因為這本書的內容多樣題材有趣敘事精彩,既像劇本又像小說,既有詩歌又有電影。原來不論台上台下,虛構歸虛構,文字終究還是李誕的最愛,如同他說:故事是假的,但情緒是真的...

不知道為什麼,這本胡說八道的書總給我一種"紀念"的感覺,說不上具體紀念什麼,彷彿某種失去的情感、某種狀態或能力... 也許紀念的是自己的年輕歲月...

"先留著吧,等過一陣子再放回去。"... 我聽見自己說。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學與影像的關係,一般常見的是"改編劇本",也就是文字先行(如先有小說),再透過編導的選擇與詮釋,以分場/分鏡/剪接等手法,將"閱讀式"的敘事變成"影像式"的敘事... 但這本小說卻相反,它先有電影...

如同是枝裕和自己說的:"這次我想要做的,不是將影像固定在印刷品中,而是把以電影形式的《下一站,天國》主題,進一步解放在文字這樣的領域。也因此,希望各位讀者能夠將這本小說當成一個獨立作品"... 這是一篇關於文字的嘗試,我發現更多趣味... 

...

...

通常,對文字感興趣的人所關注的並不是"故事情節",而是敘事方法,尤其在檢驗"觀影與閱讀"這兩種不同感受的時候... 對我而言,看電影的感受很直接,卻較被動,閱讀雖然比較慢,但"主動性"較強。

小毛電影:下一站,天國

 

20220602064303842867.jpg

...

p.6...

(左腳的腳尖好冷。大概只有那個部位在棉被外面吧。小時候我常常因為睡相不好,被母親責罵。)

里中詩織把失去知覺的腳縮回棉被,和另一隻腳的腳尖摩擦在一起,然後在床上把眼睛睜開一條縫。

...

小說由這兩段文字開場,之後,這樣的"括號"經常出現,既中斷又連續... 我不記得電影的第一個畫面是什麼,也忘了到底有沒有括號中這段類似第一人稱旁白的東西 (其實也不需要記得),但看到這兩段文字搭在一起,會心一笑,意思是:我知道他在玩什麼了... 這是敘事的魅力。

回想當初看電影的趣味,有很大部分是在演員面對鏡頭說話的部分。雖然是枝裕和的電影大部分是第三人稱敘事,但影片中亡者訪談的鏡頭卻讓人印象深刻 (想到黑澤明的"羅生門",堂上自述的部分),有一種紀實的味道... 有人說《下一站,天國》是一部很像紀錄片的劇情片,這是"採訪式"鏡頭的作用。

...

p.38...

渡邊先生在濃霧逐漸散去的腦中,把錄影帶倒轉,重新反芻昨天那位叫望月的青年人所做的說明。

(對了,我已經死了。)

...

人稱的轉變代表敘事"視角"的轉變,這在小說寫作中並不新鮮 (如對話),但這部小說的"括號"並不是對話,也不是獨白,有點像一種"沒有說出口",甚至"不用說出口"的聲音註解,純粹以文字(及括號)的形式存在... 雖然括號內多半是第一人稱自述,卻像第三人稱的上帝視角,緩緩說出"讀者"嘴邊的喃喃自語,彷彿這也是讀者此時此刻所想到的東西。 

小說的章節如同電影章節,以一星期七天為區隔,只是加上註解:星期一/迎接,星期二/回想,星期三/後悔/,星期四/關係/,星期五/責任,星期六/葬送,星期日/決心... 

 

2288ab97-857b-4958-bf07-b229327d1227.jpg

...

...

的確,這並不是一本"很像電影《下一站,天國》"的同名小說,因為除了相同的故事之外,素材與形式都不一樣,"玩法"各異... 這是另一個作品,一篇有趣的文字實驗,完全符合是枝裕的寫作本意...

我猜,是枝裕和應該是一邊看電影一邊寫的,否則小說的文字不會如此細膩,敘事也不會如此跳躍,但他並不是要把電影"寫"(還原)出來,而是在"看電影"的當下,實驗一種文字獨立的趣味,看到什麼就寫什麼,甚至有點像第一人稱的"口述影像",或,口述影像版的文字... 寫作的趣味更上一層樓。

如果可以這樣說,我覺得這是一本"有聲音"的小說,文字的"聲音"在讀者眼睛與內心之間,迴盪...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常,讀完一本小說會有一種"空"的感覺。一方面隨著文字"聽"作者把故事說完,另一方面則是靜下來回想這整件事,包括議題/結構/敘事方法,因而獲得更寬廣的理解與享受。這種感覺會持續好幾天,直到慢慢脫離書中場景,回到日常生活... 疫情期間在家讀書,最近看了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的"長日將盡"。

...

長日將盡 (或譯為"長日留痕")  The Remains of The Day

作者:石黑一雄 (2017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新雨出版社  /  翻譯:張淑貞

...

讀小說很像看戲,一頁一頁,一章一章,如同一景一景,一幕一幕,慢慢拼湊,慢慢建構... 時間是交換的條件,想急也急不來,直到最後一頁落幕,作品全然浮現,但戲已結束,只剩下回味與無窮的再回味。

故事描述一個六天的旅行,內容平淡,但旅行中的內心獨白卻非常精彩,堪稱第一人稱敘事的經典。

...

三百多頁的文字講述一個英國老管家的"空間與時間"之旅:空間是順著走的,眼前浮現一幕幕英國鄉村美景,時間是逆著走的,腦中浮現一幕幕回憶與反思,關於"偉大總管"的思辨。

...

"總管"是份神祕的工作,大內高手是也,尤其是(英國)傳統政商名流的豪門總管,有種"一人之下/百人之上"的味道,但這並不意味著權力跋扈,而是嚴格自律的責任... "偉大的總管"是一份帶著尊嚴的終身職,不僅世代忠誠於德高望重的主人,適時應付官邸內外大小事,還必須把自己隱藏起來,壓抑個人情感... 

偉大總管的成就是什麼?... 有人說是完全服侍主人,有人說是透過服侍主人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偉大的總管永遠站在第一線的暗處,親自指揮親自佈署,又不能搶了主人的風頭,甚至不能被看到... 

不知為何,突然想到劇場裡的"舞監"。

...

...

石黑一雄擅長描寫回憶,被稱為"回憶的作家",但與其說他擅長追憶,不如說他擅長用追憶的筆法描寫"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故事中經常出現兩種時序交錯,巧妙穿插,卻不影響現在的進行。

除了作者深厚的文字造詣,這個版本的翻譯也是功臣之一,譯文順暢優美,符合正統英國貴族的氛圍,也有老管家的穩重氣質,連回憶也帶著"鏡頭式"的追憶筆調,既口語又文學,讓人不知不覺一路看完。

...

"長日將盡"也是一部改編的同名電影,但相信是為了票房,片中強化了這位老管家與另一位女管家的隱諱愛情,但其實這並不是一部愛情小說。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本書可以讀出很多滋味,除了內容,還有寫作,譬如這本"有故事的人"... 錄製這集 podcast 之前,我問尚恩可不可以談到我的部落格,他說可以啊,所以這是我第一次公開說說我的文字與書寫...

...

海德格說:語言是存在的家。說得真好。這句話的英文關鍵詞是 inhabit,意思是"進駐在語言之中"。

這句話經常陷入一個語意的陷阱,讓人誤以為語言只是一個客觀的房子(一個現成的空間),我們只是搬進去而已 (live in 或 move out),其實不然,因為這個"家"也是語言所形成的。我們只能在語言中去談論語言,如同我們只能活著來說存在... 因此,語言不只是溝通的"工具",語言本身就是溝通,我們並非透過語言去溝通"那個"世界,而是,我們所進駐的語言文字(本身),就是"我(存在)"的世界。

換言之,你如何運用語言,決定了你存在的方式;你與文字的關係,決定了你與世界的關係,甚至,你認得的字(詞)越多,你的世界就越大;你習慣使用哪些詞語(或句型),你就會習慣想到哪些事情。

...

因此,我們並非"想到什麼才說(寫)什麼",而是透過"說(寫)"這個動作,在我們字字斟酌 (苦心尋找詞語或尋找一種"說法") 的時候,"世界"才得以成形。這是言與思的關係... 語言"形塑 (shape)"思想,思想又回饋語言,語言與思想不僅同時發生,甚至根本就是同一回事,所以我們經常要等到話說出來(或寫下來),才具體確認我們所"想到"的東西。

事實上在語言(文字)發明之前,人類的思想是混亂的 (甚至不能被稱為"思想"),因為任何"思想" (包括感覺/創意/概念/心情/感動/質疑...),都必須在文字中才能具體成形。形塑的方式因文化而異,形塑的過程也因人而異,但不論你說哪一國話,都與單字/詞語/文法/結構/敘述/斷句/聲音/甚至標點符號有關...

於是,當 what to write 遇見 how to write,"寫作"就開始了。

對我而言,"桌上放了一朵玫瑰花" 與 "一朵玫瑰花放在桌上" 是不同的,不僅是主詞不同、視角不同、空間不同、敘事(立場)不同、故事不同,甚至因句尾發音的平仄不同,下一句的開頭也可能不一樣。

...

...

寫部落格是十年前一個美麗的意外,卻讓我開始專注生活的細微感受,而文字也成為我與世界的連接形式,持續練習中... 只是,有時不知道是我在寫它,還是它在寫我...

關於寫作,好玩的實在太多了,就慢慢玩吧... 只是,有時不知道是我在玩它,還是它在玩我...

 

 

https://wuhwaihsuan2011.pixnet.net/blog/post/110302670 (關於"言"與"思")

https://www.facebook.com/takaobooks214/photos/a.386900658104968/3778936632234670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個人都有故事,端看你願不願意說、願不願意聽、願不願意寫、願不願意讀,最重要的,願不願意問... 這是一本可以讓人想很多的書,關於故事,也關於寫作,輕描淡寫卻帶著滋味...

有故事的人-坦白講:《壹週刊》人物組著   時報出版

...

這裡有140個人,各用約500個字,說了140個自己的故事... 坦白講,他們就是有故事的人。

這些故事並不偉大,沒頭沒尾,有些甚至不能算"故事",只是生命中一個小小事件,卻選擇性被記得,選擇性被訪問,選擇性被說出,選擇性被紀錄,甚至選擇性被閱讀... 當這些"選擇"湊在一起的時候,故事就變得不平凡。這也許是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對說的人如此,對讀的人也如此,對寫的人更是如此。

...

於是,一個受過冤獄的62歲醫生說了他"一生的恐懼",一個嚮往電台主播的32歲郵差說了"人間在空中",一個努力賺錢還債的44歲女計程車司機說"苦過才知命好",一個嚐盡山珍海味還當過官邸御廚的56歲餐廳老闆說了"白飯的福氣",一個57歲的盲人按摩師說他太太"她一定很美"...

於是,一個13歲先天失明的小朋友說:南港山縱走有5826個台階,更寮腳山有4074階,中正山有5500階,這些都是我一階一階數出來的...

...

讀這本書的感覺很像逛傳統市場,每一頁都有尊敬與不捨,看似輕鬆的閱讀卻帶著慶幸與慚愧,彷彿勾起生命中的某種體驗。這不是"同情"的問題,而是,我願意相信,讀者本身也是有故事的人。

雖然本書的出版理念是"用仰角看小人物,用俯角看大人物",但仔細想想,人物大小只是社會標籤,大可不必跟著走,倒是這句話提醒了一份敬畏的心,因為,通常,感人的故事永遠藏在仰角中,或者說,當我們學會用仰角看世界的時候,你我都是小人物。

 

 

https://www.facebook.com/takaobooks214/photos/a.386900658104968/3760465657415101/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一本精神病患的訪談錄,封底印著這排小字...

...

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問題,不需要答案,別指望有道理可供遵行,沒有心靈雞湯,當然也不會列入考題,卻讓我會心一笑:原-來-也-有-人-在-想-這-個...

簡單一句話倒像一個提醒,日常生活的小小中斷,來自"當發現自己最近沒什麼感覺"的時候...

於是停下腳步,環顧四週,也許會為此做出一個"階段性"的小小結論,自我安慰一番 (如"德不孤必有鄰"),接著意識到時間繼續,很快就開始嘲笑這個小小結論,於是再深呼吸一口氣,選擇下一個遭遇,拿起另一本書/或拿起吉他/或乾脆決定出去走走,看看路上還會想到什麼,然後回家煮飯,等著下一個遭遇...  

也許,對我而言,世界就是"不斷遭遇"的樣子,過去遭遇現在,現在遭遇未來,未來又變成新的過去,而且不論是遭遇或"被遭遇",總是帶著懷疑與否定... 而這,幸運地對我來說,都是一種選擇。

...

"世界有道理嗎?"... 我不知道這究竟是一個問題,還是一個希望,或者,"這世界需要道理嗎?"  只知道,也許當承認"沒道理"也是一種道理的時候,"我"的世界就擴大了,如同這本書。

 

 

那天與尚恩錄了一集 podcast,與其說在聊這本書,不如說是在聊這種"沒道理"的感覺...

聊著聊著,某一瞬間,突然有些分心,我感覺 podcast 好像是個不錯的玩具,也許會是一個新的遭遇...

 

 

https://www.facebook.com/takaobooks214/photos/a.386900658104968/3745878505540483/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迷上量子力學... 憑藉一點點大學讀過一年物理系的基礎,拼湊一種視野... 

這個視野在我有限的物理知識中是新的,因為當時大二的物理只學到古典力學,量子力學是大四的課... 回想起來,那是一段既困惑又清醒的日子: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卻會為了證明一個物理定理而興奮莫名。

大三轉到建築系,便一路走向人文科學,研究所更接觸了純藝術與哲學。原本以為從此與自然科學絕緣,沒想到竟會為了一本"量子力學"的書而重新燃起興趣... 讀著讀著,不禁感佩前人科學家的智慧,那些似曾相識的數學符號與公式在我眼前彷彿是有生命的,科學證據的背後隱藏著"人"的詮釋,而人的詮釋背後又隱藏著對宇宙的更大懷疑... 讀著讀著,心中浮現小小激動:"不管懂不懂,至少我還曾想過這些問題"...

...

不知道年紀大了是理解力變強了,還是想像力變強了,總覺得,量子力學的視野,很哲學。

...

"古典力學 vs 量子力學"的根本差異是對照"宏觀 vs 微觀"的物理現象,(前者)大到觀察天體運行,(後者)小到分析電子軌跡... 但科學家漸漸發現"宏觀的定理"無法解釋"微觀的事物",這個落差並非技術問題,而是觀念問題,可追朔自"二元認識 vs 本體認識"的視角差異,關於"存在"...

粗淺的理解:

一個企圖用固定的理論去界定(解釋)現象,一個則是承認"現象"與"觀察"的雙重不確定性 (如"矩陣函數");

一個是由上而下,"俯視"這個世界,另一個則是由下而上,"參與"這個世界 (如"薛丁格的貓");

一個相信宇宙萬物具有"可被規則化的"統一性,另一個則強調事物的隨機性 (如"量子糾纏");

一個相信"世界"是一個連續性的線性整體 (如因果關係),另一個則認為"世界"是一個非線性的時空結構...

...

更粗淺的理解:一個很現代,一個很後現代。

 

 

...

...

最近很奇妙,亂七八糟看了一堆很有感覺東西,包括張愛玲生平、精神病患訪談錄、貝多芬命運交響曲,也包括量子力學... 這些看似毫不相關的東西,卻在某種"機緣"下給我同樣的感覺,真實發生在我身上,既像具體又獨立的"粒子論",又像抽象又互相影響的"波動論",兩者相加,簡直就是活生生的"量子論"。

誰知道我明天還會看到什麼,又會有什麼感覺?... 但若從量子力學的觀點看來:"明天再說。"

...

"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的?上帝創造世界有藍圖嗎?還是偶然的隨機結果?... 最重要的,"人"又是什麼?

有人相信宿命,他們會說:"老天自有安排"... 有人主張超越,他們會說:"存在先於本質"... 

愛因斯坦說:上帝不擲骰子。(意思是"宇宙萬物必有定理")

霍金說:上帝不但擲骰子,還把骰子扔到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意思是"你猜猜看")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連好幾個月,背包裡一直放著這本書,赫曼赫塞的"荒原狼"... 斷斷續續反反覆覆,前前後後。與其說看完了,不如說捨不得看完...

這本大學讀過的書如今看來除了愛情回憶,更多了一份歲月。記得當時我們讀的那本叫"荒野之狼"。

...

也許是巧合,人活到半百的時候總會停下腳步,整理一下自己,如同那年我弄了個部落格... 

五十歲的赫塞寫了這本自傳式的小說,結構簡單卻非常巧妙,全書只有三部分:某人所寫的序、某人的自傳、某人評論某人... 虛構的讀者與虛構的作者同時存在,而虛構的評論又回到虛構的寫作,甚至最後還帶有魔幻的味道。這些"虛構體"文字優美,思想緊密細緻,各方觀點犀利精準,互相批判又互相支持,互相嘲笑又互相同情。五十歲的赫塞在我眼前顯靈,化為三個分身...

"某人"自稱荒原狼,身上流著半人半狼的血液,一輩子掙扎在"群體"與"個體"之間,他們各自都必須透過否定自己才能肯定自己,彼此討厭彼此,又需要彼此...

...

這當然是個沒有結論的故事,甚至有點草草結束的感覺,不是因為缺乏劇情主軸,也不是為了爭論誰贏誰輸,隱約只有一個方向,因為時間繼續... 在時間繼續的過程中,某人還會繼續批判某人...

...

...

開學前整理家裡,洗衣拖地打掃,看了一半的書歸位,畫了一半的畫有些放在地上,有些放在畫架上,窗外施工依舊吵雜,二十四小時的新聞繼續播報著疫情消息...

總覺得這本書很適合拍成電影。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假不安寧,病毒鬼魅橫生,媒體引用當地的官方說法:"外人勿進,居民勿出"... 想到卡謬的"瘟疫"。 

如同卡謬的其他著作,這是一本絕望與希望的小說,多年前,這本書陪我度過一段絕望與希望的日子。

...

"外人勿進,居民勿出",這句話意味著封城隔離:裡面的人不能出城,外面的人不能進城。 

小說的主要結構是在這樣的情境下進行,透過在城內的作者與"紀錄者"(這是存在主義作家常用的手法)的對照,描寫封城之後居民的各種反映:有人義憤填膺,有人自責懺悔,有人及時行樂,有人反省人生,有人怪罪天意,有人指望上帝,有人趁火打劫,有人默默努力... 有人研發疫苗,死馬當活馬醫,相信救一個是一個。當然也有人為這樣的相信付出更大代價。有人宣稱"放棄希望",但很快就發現,他們的生活其實並沒有希望,甚至不知道"希望"為何,所以也就無從"放棄"起...

...

隔離的可怕並非隔離本身,而是"不知道"的恐懼:外面的人不知道裡面,裡面的人不知道外面。

大家被一種"不知道"的東西綁在一起,每當越想知道,就越發現自己越不知道,到頭來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不知道什麼(這也是存在主義作家常用的荒謬主題)。不僅如此,正是這種無可言說的"不知道",考驗著作為個體的"我"與作為群體的"我們"之間的關係... 寫著寫著,"再見沙特"的鬼魂再現...

...

...

關於有感的閱讀,我喜歡在空白處寫下當時的心情,這也是重讀的趣味之一... 於是我發現:

第65頁,我寫下:"給自己設立一道自我安慰又痛苦的最後防線,然後再自行拆解它"

第120頁,我在空白處打了一個問號。不知當時在困惑什麼。

第170頁,我寫下:"被上帝丟棄... 放逐,分離... now"

第186頁,我寫下:"逃避自由"

第214頁,我寫下:"all or none, belief"

第234頁,我寫下:"共犯"

第239頁,我寫下:"然後的力量"

第240頁,我寫下:"真正的樂觀並非白目高興"

...

存在主義者相信,絕望與希望之間的荒謬是一種能量,我相信這也是"認真探究荒謬"的代價。

祝大家新年快樂,希望武漢的疫情能得到控制。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怪罪一個沒有自覺的人?"少根筋"又該如何譴責?"狀況外"到底錯在哪裡?白目不行嗎?... 德國思想家漢娜鄂蘭 (Hannah Arendt) 提出"平庸的邪惡",引來衛道人士撻伐,卻如針尖般刺向人心。大家都閉嘴了,內疚自己的驕傲,又無奈自己的謙卑,更同情自己的無助...

...

已經好幾年了,這句話藏在心中翻攪著,每每想到就會讓人不舒服,某種卡夫卡式的失語狀態... 不知怎麼了,我不願推崇人類的高尚,也不願貶抑人類的平庸,但又總是受困其中...

一直想寫點什麼,作為面對生活冷眼旁觀的寄託,或偷偷自我期許的借鏡,今天終於決定下筆,只希望自己沒有做錯太多... 總之,這句話說得太準了,準到讓人落淚...

...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學期上課的重點是表演藝術與影像藝術,這學期上課的教材是羅蘭巴特的"戀人絮語",這學期上課的議題是透過這本書,開發不同形式的"創作文本",這學期上課的期待是... 算了,再說啦...

...

對我而言,"好書"的定義並不是給我很多知識或很多答案,而是給我很多靈感... 這些靈感有時與內容無關,讀的時候不必太專心,可順著唸或反著唸,甚至就算誤讀也有一種趣味... 

如同享受一件藝術品,好書的"文字狀態"令人蠢蠢欲動,我,還原作者的腦袋,串聯作者的筆觸,好像一個共謀的偷窺者,等著看看接下來會落下哪個字...

...

...

"除了對父母或親人之外,曾對某人說過'我愛你'的,請舉手..."  有人大方舉手,有人扭捏舉手,有人幫別人舉手,有人對著某人傻笑,有人陷入沉思,有人舉了半個肩膀,有人舉了一根指頭...

"在愛情中,對某人說'我愛你',是什麼意思?"  我繼續問...

羅蘭巴特認為"我愛你"這三個字並沒有什麼意思,既不是表白也不是誓約,只是一種呼喚。

我認為"我愛你"並不是(主詞+動詞+受詞)三個字,而是一個字,而且這個字的重點在發音。

...

這本書太破碎了,反倒給人一種平靜的感覺,關於"愛情"的碎碎唸...

這裡有 80 篇愛情的小彆扭、小欣喜、小沮喪,400 段愛情的小脾氣、小困惑、小伎倆...

"如果可以...",我說。

"希望你們可以從中選擇幾個有感覺的議題,發展成3-5分鐘的影像,或十句對白的表演..." 

...

當然,最好是能拍出這樣的東西...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公尺該如何定義?從18世紀用地球實體空間的測量概念,到19世紀以氪原子波長的測量概念,再到1983年國際度量衡的最新定義:一公尺等於光在真空中行走1 / 299,792,458秒的距離... 重點不是一公尺到底有多長,而是我們的"距離觀"決定了我們的"世界觀"... 這是一本有趣的書...

...

雖然很久以前就知道這個道理,但從未如此深刻體會,也從未這樣解讀,如今看來除了震撼更是佩服,三十年前的時代預言一一應驗:"消失的美學",作者保羅•維希留(Paul Virilio)。

這本書的中文標題容易引起誤解,"消失"並不是逝去(感傷)的意思,而僅僅是 disappearance... 原書是法文,英譯為 The Aesthetics of Disappearance

...

...

多年來,讀書最大的樂趣不在獲得新知,而是透過閱讀,整理那些在經驗中似曾相識的疑惑:關於這個時代的生活樣貌,以及種種習以為常卻不知不覺的現象,或所謂"新世代"的價值觀...

這種閱讀讓人會心一笑,彷彿找到一個視角,重新理解馬路上那群時時刻刻的低頭族(他們深怕錯過任何即時訊息),以及在那個小小螢幕內所發生的趣味:留言、分享、轉載、讚、直播、線上遊戲或寶可夢... 也理解到螢幕之外的東西:宅文化、科幻電影、建築設計、都市設計、二次元世代、互動式媒體、監控攝影、權力政治,甚至還包括前陣子的"洪荒之女"與"唐鳳現象"...

...

廣告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話讓人性放心不少,也讓科技安心發展了數十年,然而這句話卻越來越模糊,因為科技改變的並不是生活"內容"的便利性,而是生活本身,甚至讓人懷疑"人性"的存在... 不帶任何道德批判,甚至有點幽默,這本書在說的是"速度與消失":

如果距離意味一種"遠近"的知覺,對距離的認識就是對遠近的認識,這種認識近三十年改變了世界的樣貌:從空間決定距離(台北到高雄好遠),到時間決定距離(火車四個小時還好),到速度決定距離(高鐵兩個小時更好),然而當速度以光速的網路(電波)前進時,意味著"零距離"(不如視訊吧)... "世界"由地理幾何所形成的"拓樸空間",變成由電波所形成的"即時"的"電傳托邦"。

...

當社群成為一種空間,"即時"就意味著"同在"...

與"誰"同在並不是重點,一種想像而已,只希望有人可以即時按個讚... 時間性的同在暗示了空間性的同在,於是,透過光速電波,現代科技提供一個"時間性同在"的虛擬平台,讓人可以隨時隨地即時收發訊息,彷彿"親臨現場",進而不知不覺,以為,在身體的空間上,我們"同在一起"...

至於現代生活為什麼會讓人如此需要"同在"的感覺,這曾是我的疑惑,但當看到七十多歲的老媽在她的Line社群裡生龍活虎般呼朋引伴,每天忙著留言回覆或上傳分享... 我就不再問了。

...

於是,"即時"成為生活重點,凡事要求"同步"且越快越好,大家人手一機,隨時關注(我們?)正在發生的事... 於是,立體幾何的世界(觀)消失了,平面螢幕的世界(觀)誕生,大家相信螢幕上看到的東西勝過真實的東西,而我們透過螢幕看到自己也在螢幕裡... 於是,透視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像素(pixel);層次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透明,然而這個透明並非 transparence,而是透過數碼轉譯的 trans-apparence (電視上的跑馬燈或分割畫面讓你可以"同時知道"很多新聞)...

於是,掌握即時工具成為王道,上傳的意義大過拍照,已讀不回考驗人的耐心,缺乏資訊令人恐慌... 於是,Tape 輸給了CD,CD 又輸給mp3,post 輸給了email,而 email 又輸給了Line 或messenger,電視取代電影,Youtube又取代電視,google打敗微軟,SNG行遍天下...

於是,大家急著加入社群(或會員),以便透過"即時",成為"我們"... 於是,分享成為一種生產,轉載成為一種再生產... 於是,Uber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公司,自己卻沒有半台車;Airbnb是全世界最大的旅館,自己卻沒有半個房間;Alibaba是全世界最大的商店,自己卻沒有半件商品...

...

...   

似乎終於搞懂某種邏輯,關於這個"即時"的忙碌時代,因為等待不僅消失了,更是一種神話...

原來,當公尺的定義取決於光速時,空間就輸給了時間,而在講求時間就是金錢的口號中,時間又輸給了速度,而當速度到達極限時,距離則輸給了不知不覺的"同步即時",如同書裡所說:"要怪,就要怪地球實在太小"...

原來,偏僻的地方並不遠,公車到不了的地方也不能算偏僻,在消失的美學中,只有網路不通的地方才叫"遠方"...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上課抄筆記是一種"手工複製",用手機把老師寫在黑板的字"拍"來算不算"機械複製"?... 這個問題我已經想了很久,倒不是又要批判什麼,只是在想,如果(如班雅明所說)機械複製讓藝術品的"靈光"消失,在對著黑板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知識"又消失了什麼? 

...

"做學問"是件有趣的事,有趣之處不在"知道"那些已經存在(書上)的東西,而在創造,否則我們從小到大所有的"讀書"都是一種附著式(attach)的考古,企圖貼近"答案",如同把自己當成一支箭,等著被(教育)射向遠方那個由他人所畫出的靶...

學習是一種(自我)創造,而真正的"創造"是需要用力的。"創造"的樂趣在於無中生有,儘管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得自己想出一個道理才能領悟,才能超越,才能如脫隊般(detach)孤單向前... 沙特說得好:人不是一棵花椰菜,人只有在想要成為什麼的時候,才真正"取得"存在。

...

...

"別傻了",在那一瞬間我豁然開朗... "知識是不會消失的,它們的存在是為了被忽略、被懷疑、被誤解、被批判與被超越,頂多只是以另一種形式存在著、流傳著"...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道是誰發明的賤招,作奸犯科的人被抓到後,都喜歡在電視上表演"深深一鞠躬",而且據說腰彎得越低或時間越久(或鞠躬的人越多)就表示越有"誠意"。鞠躬者與觀眾好像也達成某種默契,大家見怪不怪,照買、照吃、照看、照投... 我想,也許觀眾並不在乎他們到底幹了什麼壞事,只是喜歡看到權貴人士的彎腰糗態,一種長期壓抑下的補償吧,這樣就很爽了,而鞠躬者也不在乎自己在道歉什麼,因為只要有人滿意,自己也覺得很爽。

一堆人在鏡頭前排排站,對著空氣,鞠躬給別人看,乍看之下以為是公祭,只是不知道死去的是什麼。

... 

如果連"貼錯標籤"都可以是鞠躬道歉的理由,也許應該罰他的小學老師沒教好他認字,如同殺人犯的懺悔是"對不起,我買錯刀"... 

牆上掛了一堆獎牌,企圖讓人相信品質保證,內行人都知道這些獎牌大多從何而來,反正有人買就有人有賣,有人賣就有人買,原來外行人的錢這麼好騙... 牆上也掛了一堆證照(產學案或論文篇數之類的東西),也企圖讓人相信品質保證,內行人都知道這些數字大多從何而來,反正有人買就有人賣,有人賣就有人買,原來外行人的錢這麼好騙...

...

...

麵包店重新開張後生意依舊興隆,少數人因為麵包"不香了"而拒絕購買,但大多數揚言退費的顧客在拿到錢之後又買了更多麵包,反正"不退白不退"... 我想,也許事件的重點從來就不是"人工香精"或"越南米"或"假獎牌",而是爽不爽,這種"爽"與欺騙的內容無關,而是一種層層取代的價值交換,因為總是有人要買,所以總是有人要賣。

液態世界其實很簡單,並沒有誰騙誰的問題,只要接受了交換條件,世界就公平了...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久沒聽到有人說"下定決心"這四個字了,比較常聽到的是:"讓自己盡量保持開放,不要輕易承諾,不要隨便發誓說什麼天長地久,不要被自己的想法困住,對任何人或任何事都要保持彈性,外面的世界很大,誰知道以後不會遇到更好的"... 昨晚電視意外播出"刺激1995",一部好看的老電影,摩根費里曼用堅毅的旁白述說一個監獄中的"希望(hope)"故事...  

這是兩種不同的生命觀,一個是創造的,一個是碰撞的;一個是無中生有,一個是見機行事;一個是濃稠的死纏爛打,一個是輕飄飄的待價而沽... 也許發生在不同年紀吧,大家都有理...

... 

相較於固態世界的"頑固",液態世界的"流動"(拜現代科技之賜)自成一個價值體系,展現在由"我"所延伸出的種種社會關係中,讓"人-我"有了新的規範,也讓"物-我"有了新的定義...

於是,在"各取所需"的名義下,大家忙著用最少的代價"換取"最簡單與最直接的"關係"(或想像中的關係)... 於是,辛苦排隊獲得的簽名球,是為了立刻轉手高價賣出... 於是,藝術要(快速)變成文創商品才有價值... 於是,在眾多自嘆孤單的脆弱心靈中,網路上的"朋友製造機"得以趁機搶攻你的"關係市場",讓你以為只要朋友很多就可以"取代"孤單。

...

"按一下滑鼠就可以多交一個朋友",我想這招是有效的,否則不會有超過十億大軍的臉書王國,而且為了溝通"方便",還提供多種簡化的表情符號,許多留言還僅限 140 個字... 朋友關係建立在 140 個字以內的確是一種挑戰,不僅需要精準濃縮的書寫功力,還要擔心對方的朋友太多被洗版,只好快速留言,簡單向世人宣告:我在這裡、我做了什麼、我吃了什麼,因為這樣就可以換來一個"讚",讓你感受人間處處有溫暖。

前幾天看到一段話(好像是歌德說的):承諾之前,總有猶疑,但保留反悔的機會,將永遠一事無成... "決定"才能創造"發生"... 我想,液態世界並非沒有決定,只是這個決定是流動的,被裝在一艘流動的船上,漂浮在一片流動的水中... 

...

書上寫的好,當傳統 face-to-face 的關係被 screen-to-screen 所取代時,笛卡兒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就要改了,改成"我被看到故我在",因為"被看到"的重要性遠大於"被看到什麼"的重要性,這種驚鴻一撇的關係勝過長相廝守..

仔細想想,突然覺得液態世界中的"我",好像"他"。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的暑假超有"感覺":碰到的事很有感覺、買到的東西很有感覺、看到的畫面很有感覺、讀到的書很有感覺,寫過的文章很有感覺,就連做的夢都很有感覺。這些"感覺"是流動的,來自某種半夢半醒的"液態世界",這個世界所承載不是感覺的內容,而是感覺本身... 多麼希望它有價值,又多麼希望它沒價值...

"來自液態世界的 44 封信"是本有趣的書,作者是波蘭社會學家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他以快八十歲的年輕筆觸,幽默描寫科技商品下的現代生活。"現代生活"並不是一個新鮮話題,但看在他老頭子眼裡,"液態(Liquid)"倒是個迷人的說法... 夜深人靜略帶涼意,驚訝發現暑假已近尾聲...

...

捷運上常常出現這個畫面:年輕人慌張走進車廂,腳還沒站穩,一手抓欄杆,另一手非常急忙拿出手機上網,看看這幾分鐘之內他的"朋友"又做了什麼,或又說了什麼。手指滑動的速度讓我相信他的朋友其實沒做什麼,也沒說什麼...

記得有一次上課問同學"現在最大的困擾是什麼",同學紛紛放下手上的"臉書",抬頭開始思索,我高興之餘卻得到一個意外的答案:孤單,而這個答案竟獲得大多數同學認同... 我無法想像這兩個字是出自一個擁有兩三支手機,以及擁有一千多個"朋友"的學生口中,但我相信他的回答是認真的。

...

根據(書上)記載,有一位女孩在一個月之內發了 3000 則留言和簡訊,換算下來平均一天 100 封,大約每十分鐘發一則留言,用作者的說法:"... 她很難擁有超過十分鐘的獨處時間"。我喜歡這個說法勝過怪罪現代科技,畢竟科技是無辜的,只是發明科技的人"醜化"了孤單,他們讓你相信孤單是一種罪,於是用最快速的方法幫你"交朋友",同時也誇大了"讓你從此不再孤單"的功效... 據說 Line 上面最常見的留言是"你在做什麼?"... 

我不知道現代人是因為"害怕孤單"才(透過科技)擁有一千個"朋友",還是有了一千個朋友之後才覺得孤單,我只知道當孤單被"取代"的時候,只能從另一種孤單中尋求補償,而當"另一種孤單"也被取代時,只好再尋求下一個... 因為問題不是孤單本身,而是"取代",但這是現代科技所不會告訴你的。

...

液態世界(用作者的說法)是一種"流動"的價值態度,昨天所關心的事到了今天不一定在乎,今天所珍惜的東西到了明天不一定還想要。用我的說法,這是一種"取代",或是"想像中的交換"...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