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體現創意 (2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學了多年英文,對 be 動詞的使用及變化大致了解,但對 be 動詞的"意義"卻不曾深思,也許因為考試通常不會考意義,只會考記憶... 前幾年讀到一本書《"是"的哲學研究》,主要探討"是"這個概念,非常有趣,也好像為我找到某種驗證,對於我所關心的創造議題...

...

基本上,be 動詞具有一種(狀態)連結或投射的作用,好像一個概念中的等號 "=",串連起兩個抽像世界。中文裡的 be 動詞包括"是、乃、即、為...",如 I "am" a teacher(我是一個老師),或 He "is" not hungry(他不餓)... 中文的否定詞放在 be 動詞前面("不"是),英文的否定詞放在後面(is "not"),這可看出民族思維的不同,因為他們把"not hungry"當成一件事(一個存在狀態),所以從文字的解讀應為"他(是)不餓的"。對西方老外來說,任何東西都"是",就算連"不是",也是一種肯定的"非"。

西方語言具有一種"描述"的特質,因此為了要清楚說明一件事(它),除了動詞變化之外,他們還發明了 "was" 以及 "will be" 的概念,用來區別"以前是",或"即將是",甚至還有"被動式"的概念,以及作為"後位修飾"的關係代名詞(which 或 that),這讓一個句子可以無限延長,中文比較抽象(所謂寫意不寫實),所以中文的 be 動詞並沒有這麼複雜... 順道一提,西方人這種"清楚描述一件事"的企圖與西方二元認識的傳統有很大關係,因為他們相信所發生的事(它)始終是一個"可被認識"且"可被指稱"的外在對象。

...

"昰"就是"是"的古文,也就是中文的 be 動詞,其意義就是"存在",這種存在的現象就是把兩個不同的"概念"連在一起,成為一種新的認識,也就是"使...存在而成為...",而這就是"創造"。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為什麼,我總是很關心"藝術教育",也許正因為這種雞婆,我無法成為"藝術家",而幸好我也沒興趣被貼上這個標籤... 我在乎(個體)沒有標籤的自由,勝過(群體)張牙舞爪的頭銜,而我在做的,是盡其可能分享自己的藝術思考的樂趣,如果這種"分享"可以被稱為"教育"的話...

...

基本上,任何創造都是一件沒事找事的"事",伴隨許多"無中生有"的樂趣,雖然這種樂趣有時是痛苦甚至孤單的,但我享受的卻是"自由":一種"可以"沒事找事的自由、"可以"胡思亂想的自由、可以決定做"這個"或做"那個"的自由... 甚至是一種"可以"為自己選擇痛苦或孤單的自由...

我享受著"自由的(真)痛苦",勝過"不自由的(假)快樂",前者是一種選擇與冒險,當然必須付出承擔代價,而後者,我認為,比較像是一種逃避(逃避自由),人們不敢面對真自由,只好處處衡量算計,以交換價值取代。人們漸漸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只在乎這個東西能為我"帶"來什麼,而這種趨勢在現代生活中好像越來越明顯... 當然這是一個比較"老派"的說法,因為逃避自由也是一個自由選項,但人終究要面對自己,冷暖自知無法騙人... 其實,自由之道無他,只在享受一種選擇的權利,而這也是,我認為,"藝術"在人身上的真正價值,一種無可取代的自由實踐...

...

"體現創意"這本書目前已陸續刊登完前兩章,主要是第一篇(人與角色)的觀念延伸與釋題,內容雖圍繞"藝術教育",但大多只是對目前我們藝文環境的批判與分析,尚未進入真正主題,畢竟先要弄清楚真正的問題是什麼,我們才知道自己在哪裡,或者,必須先知道自己要什麼,我們才知道真正的問題在哪裡... 

我不敢說自己的論點絕對正確,只是一種多年來"在藝術之中"的切身體會與分享,同樣的,如果這種"分享"可以被稱為"教育"的話...

...

今天開始進入第三章,也是本書的主要立論所在,談的是"存在"與"創造"... 原文篇幅不小,為方便閱讀,我將會再分段刊出,並加上說明... 這是簡短引言:

 

創意是什麼?創造力又該如何培養?這是教育工作者經常面臨的問題。雖然在一片強調提昇全民競爭力的呼聲中,創意這個詞彙早已被廣泛討論與應用在各產官學界,但創意的本質(或創意究竟是什麼意思?) 卻較少有人探討。人們總喜歡在「當創意已經成為成品」的時候,再藉由分析作品的質性與成份,企圖回溯創意的源頭。這個倒果為因的作法顯然是無效的,因為任何事後分析都無法說明「靈機一動」是怎麼一回事,也無法支持任何新的創造行為,畢竟"成功"並無法還原複製。

 

事實上,當「創意」這個詞彙以一個名詞或形容詞的概念出現在我們腦海中的時候,創意就離開我們了。這不僅是語言描述的宿命,也是思想上的盲點,因為創意並不是一樣東西,更無法附著於任何物品、事件或他人身上,而是來自我們自身嚴謹的"存在意識"。這個時候,創意應該是一個動詞,或是用來修飾這個動詞的副詞(創意地...)。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聽到有學生私下抱怨某些老師或某些課"沒有學到東西"... 聽起來有點像"客訴"... 雖然這大多是教育者的責任,應該檢討,但對那些自認"嗷嗷待哺"的學生而言,我實在不知道"東西"要如何才能算"被學到",而這些被學到的"東西"又是什麼。我反倒比較相信對一個凡事好奇又有創造力的人來說,就算蹲在路邊或坐在馬桶上,也在學習...

雖然知識的傳遞經常是建立在"教"與"被教"的二元認知中,但學校教育(尤其是在"學分"累積概念下的大學教育)終究只是一種片段的"擬真"遭遇,沒什麼大不了。再"壞"的老師也可能教出優秀的學生,而再"好"的老師碰到不想學(或不願意為自己負責)的學生也沒轍... 學習者應把握"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師不如無師"的概念,好好為自己創造新知,因為在結構中,沒有任何一門學問是"現成且完整"的學習對象,因此不論好壞都不可太過依賴,否則就是"自廢武功"。

...

我不相信有人真正"學過" Office Word(或看完整本使用手冊),但我相信大家都會用,因為"自己需要"... 學習並非被動接收,而是主動創造:創造摸索,創造熟能生巧的技術,創造差異,創造問題,創造解決問題的方法,創造觀點與批判... 真正的學習如同藝術,是必須"用力"的...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本上,"認識"就是一種創造,目的是將兩個原本不相關的概念(通過某種邏輯)"聯想"在一起,如同我們會問"這是什麼?"... 作為一項創造行為,"認識"最大的意義不在認識的內容,而是跳出來替"認識本身"創造關聯,也就是"再認識",一種領悟,如同我們問"這是什麼意思?"...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常看到這幾個字"回歸"、"重建"、"復興"... 感覺有些錯亂,不知道究竟是我們真的"失去"了很多東西,急需找回,還是某種世代交替下無可避免的權力拉扯...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十多年下來,國內的藝術教育環境[1]有著顯著的變化。經濟發展與媒體解禁等措施開啟了民眾的視野,讓我們得以透過不同管道知道更多從前所不知道的事物。資訊流通便捷不僅讓國人對「美」產生新的體認,更對美的事物的追求不宜餘力,而科技進步所帶來的物質文明更直接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活。從美術到設計、從創意到產業,從媒體到流行時尚、從產品開發到廣告行銷、從藝文節慶策展到文化政策擬訂甚至街道景觀更新計劃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教育」是社會機制的一環,一個社會如何看待藝術(這件事)將無可避免成為影響藝術教育(這件事)的潛在範式,這是藝術教育在「人」與「角色」之間的為難之處,也是藝術教育標榜超越與創造的最大阻力。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個性化作為人類的表現形式出現時,現代人就誕生了。人文主義讓人隱約看到了這樣一種新思潮:人性(人的本質)存在於獨特性之中,因此存在於一種擺脫了一切隸屬關係、擺脫了一切歸類和同一性,尚未承擔責任的存在狀況中。[1]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的懷疑意識其實是無法被形容界定的,它是當下即是的。當下恰恰是一種不確定性,在當下之中不會發生任何關係,因為一旦有了關係,當下就會被取消。因此,一切當下都是真理,但這個真理在下一瞬間就變成了謬誤,因為在當下之中,一切都不是真的。[1]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術的情感是創造的情感,這種情感是我們生活在形式生活中所感受的情感。每一形式都不僅是靜態的存在,而是一種動態力量,是一種它自身的動態生命。在藝術作品中感受的光色、質量、重量與在日常生活中對這些東西的感受截然不同...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術家按照他的尊嚴和法則向上看,而不是按照運氣和日常需求向下看… 他把理想銘刻在虛構與真實中,銘刻到他的想像力的遊戲裡以及他行動的真實情意中,銘刻在一切感性和精神的形式裡,並默默將理想投入無限的時代中[1]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但藝術把這些痛苦和凌辱都轉化為一種自我解放的手段,從而給了我們一種用其他任何方式都不能得到的內在自由。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活著本該為最高價值效力,尤其是在當這些價值支配起人來,困難重重並勞民傷財之時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o了幾篇,竟忘了要先放"序言"... 寫完那天是我47歲生日,感謝這一路陪伴的朋友...

 

體現創意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心理方面看,思離開了詞的表達,就只是一團沒有定形、模糊不清的渾然之物...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客體,因為"反思"是我們感覺到美的條件;但美又是我們個性的一種狀態,因為"感覺"是我們對美形成看法的條件。總之,它既是一種狀態,又是一種行為...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不是一個對象,以致於我擁有它的形成規則;世界是我的全部思想,明晰知覺的自然背景和活動場所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一直以來的基本立場乃是:如果我們不下定決心逾越單純的邏輯與科學理論領域的話,則我們實難以圓滿而充分地決定「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的根本差異。為使我們能夠更尖銳地刻畫出這一種分別,我們需要自「概念結構」反溯於「感知結構」的層次之中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藝術是一件需要被創造出來的事,如同西諺所說 One does not learn to make art. One creates it. 不可諱言在所有的學科教育中,藝術教育將是最困難與矛盾的,因為老師要教的「東西」與學生要學的「東西」尚未具體存在,而是等著被彼此創造出來...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