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了多年英文,對 be 動詞的使用及變化大致了解,但對 be 動詞的"意義"卻不曾深思,也許因為考試通常不會考意義,只會考記憶... 前幾年讀到一本書《"是"的哲學研究》,主要探討"是"這個概念,非常有趣,也好像為我找到某種驗證,對於我所關心的創造議題...
...
基本上,be 動詞具有一種(狀態)連結或投射的作用,好像一個概念中的等號 "=",串連起兩個抽像世界。中文裡的 be 動詞包括"是、乃、即、為...",如 I "am" a teacher(我是一個老師),或 He "is" not hungry(他不餓)... 中文的否定詞放在 be 動詞前面("不"是),英文的否定詞放在後面(is "not"),這可看出民族思維的不同,因為他們把"not hungry"當成一件事(一個存在狀態),所以從文字的解讀應為"他(是)不餓的"。對西方老外來說,任何東西都"是",就算連"不是",也是一種肯定的"非"。
西方語言具有一種"描述"的特質,因此為了要清楚說明一件事(它),除了動詞變化之外,他們還發明了 "was" 以及 "will be" 的概念,用來區別"以前是",或"即將是",甚至還有"被動式"的概念,以及作為"後位修飾"的關係代名詞(which 或 that),這讓一個句子可以無限延長,中文比較抽象(所謂寫意不寫實),所以中文的 be 動詞並沒有這麼複雜... 順道一提,西方人這種"清楚描述一件事"的企圖與西方二元認識的傳統有很大關係,因為他們相信所發生的事(它)始終是一個"可被認識"且"可被指稱"的外在對象。
...
"昰"就是"是"的古文,也就是中文的 be 動詞,其意義就是"存在",這種存在的現象就是把兩個不同的"概念"連在一起,成為一種新的認識,也就是"使...存在而成為...",而這就是"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