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小毛觀點 (2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教書多年,越來越常聽到一句話:"老師我想做... 但我沒信心"。遇到這樣的學生真是又愛又氣,愛的是終於有人找到自己的興趣,願意一試,氣的是這個興趣還沒開始就打了折扣,甚至蒙上陰影... 不解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為什麼需要信心?又是什麼妨礙了你?

這不是"有信心"或"沒信心"的問題,而是,做自己喜歡的事,無關信心。

...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信心"成為老師鼓勵學生最常見的話題,甚至成為某種詮釋成敗的關鍵(如把某人的成功歸因於有信心... 之類的),但老實說,這種"正向思維"不僅簡化了"做"的價值,更有誤導學生之嫌,因為人不是因為有信心才做什麼,也不是因為沒信心而不做什麼...

"信心"是一個弔詭的概念,通常來自"成功"的外在誘因(如獲獎/獲得認同),這是學校教育的影響,也是學習強調績效的結果。成功當然值得高興,但凡事做給別人看的心態卻窄化了"做"的意義,讓想做的事一開始就蒙上交換目的... 雖然成功的定義因人而異,但過度強調"有信心才做"卻是一種懦弱,殊不知,所謂成功,只是做了之後的附加效應,真正的勇氣總是帶著害怕與猶豫。

...

信心的另一個迷思在於二元對立,讓人誤以為"沒信心"的反面就是"有信心"、不自卑就得自大...

不論是"有信心"所產生的(類)自大,或"沒信心"所產生的(類)自卑,信心(這個詞彙)都是一個在"他者概念"下的自我判斷,用來壯膽,或用來逃避,然而一個真正享受"做"的人通常不會在意這些,甚至不知信心為何... 很明顯,說自己"有信心"也怪,說自己"沒信心"也怪,信心(這個概念)總是讓人彆扭,如同"他人即地獄",然而最慘的是,這種"從他人的眼光看自己"不僅讓自己的存在淪為附庸,更彰顯一種"他者優先"的價值觀,凡事做給別人看,讓自己疲於奔命,甚至以配合為榮,以為一但沒有"被成功",就是一種失敗。

...

人與角色的自覺差異在此... 這當然要拜偉大的教育之賜,讓我們的學生從小在恐懼中長大。

長久以來,我們的教育以"數字"論英雄,並以"配合數字"為手段,導致學習是為了配合考試,創作是為了配合比賽。由數字所定義的成敗不僅窄化了成敗的內容,更妨礙了個體的自覺。大家都把自己當成配合的角色,要求自己跑得很快,卻不知道要跑去哪裡... 於是,學校投其所好,以此配合招生。家長將計就計,以此配合上當。最可憐的是學生,以此配合不(敢)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甚至把信心當成無所作為的藉口。

這是一個完美的(內耗)結構:沒信心的制度形成沒信心的系統,沒信心的系統主導沒信心的學校,沒信心的學校培養沒信心的學生,沒信心的學生又回過頭來,以配合的方式鞏固這個沒信心的制度,上行下效...

總之,沒信心的群體就會造就沒信心的個體,那些把自己當成角色的人,也會把別人當成角色對待;那些以配合為榮的權力者,就會設計一套以配合為榮的遊戲規則。

...

回想自己的學習經驗,慶幸自己很笨,因為"信心與否"從來就不是議題,印象中也沒有人鼓勵過我什麼,只知道喜歡的事就傻傻認真做,認真做了才能發現更深的趣味,就會更喜歡。

...

...

"有沒有信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做。只有認真做才會發現不足,發現不足再來些改進..."

"我也不知道會如何,但聽起來蠻有趣,先做做看再說吧..."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邀請蔡瑞霖老師與學生對話,從哲學聊到人生,從美學聊到藝術,無話不談,非常精彩,最後聊到"認輸"的創造意義... 一陣沉默之後,有人問我:"老師,你認輸過嗎..."

...

1. 也許我該為這個問題感到慚愧...

多年來,"老師"這份工作的可怕之處,就是必須滿足某種樂觀積極或"贏"的社會形象。為了符合這個作育英才的表率,老師必須以身作則,教學以競爭優先,參賽以獲獎為榮,習慣性為自己貼上職業使命的標籤,其實-正-好-相-反,我非常鼓勵"輸"的經驗,而且是輸得越慘越好...

聽來有些殘酷,卻是某種領悟,因為,經驗告訴我,只有打從心裡徹底認輸,才能發現不足,才能找到極限,才會徹底檢討,才能突破現況...

...

前幾年流行一個詞彙"成功學",近幾年流行另一個詞彙"人生勝利組",社會瀰漫一股好笑的"正面能量"... 大家都怕輸,卻不知到底贏了什麼。許多父母不願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紛紛砸大錢,苦了家長也累了小孩,補習班最常見的廣告詞是"小學畢業前,就能學會國中三年的英文"...

世界當然應該充滿希望,這是對生命的熱愛,但卻正因如此,我最想教的是"失敗學",最想鼓吹"負能量"... "如果你這輩子註定成功一次,越晚越好;如果你這輩子註定失敗一次,越早越好",三十年前大學聯考落榜,悲痛萬分,我的老師這樣告訴我。 

...

2. 認輸的意義不在"輸",而在"認",那是一種"接受":接受自己不足...

我非常不願意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句話來鼓勵同學,因為這是一句廢話... 認輸的目的不是隨便找個理由自我安慰,而是平心靜氣接受事實:接受別人真的做得比我好(順便看看別人到底是哪裡做得比我好)、接受高手到處都是(順便看看高手到底是怎麼練成的)、甚至接受遊戲規則的現實或裁判的不公(That's the way it is... 否則你不要參賽)。

真正的認輸是一種"識貨"的眼光,把自己丟進一場"內行"的遊戲,融會貫通的理解,之後,打自心底佩服,而這就是最好的學習...

...

"接受自己不足",這並不容易,但其實"認輸"到處都是:不論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或人性本賤,認輸了才會去看醫生,除非你想跟牙痛過不去;認輸了才會徹底分手,努力從絕望中再生,除非你喜歡失戀的感覺;認輸才懂得欣賞大師的傑作,自嘆不如甘拜下風,除非你只想賣弄知識...

書架上每一本書都值得閱讀,因為我自認未必能寫得更好。生活中每一個物品都值得欣賞,因為我自認未必能設計得更棒。每一個哲學家都讓我認輸:"他們怎麼這麼聰明?能想到這麼多鬼點子?"... 或許真的與年紀有關,這些年我開始體會當代文學中的"接受理論",大意是"感動是一種接受"。這句話反過來說就是:"不接受的東西是不會感動的,因為你看不到"。

...

3. 如果藝術來自於"限制",認輸就是創造的開始...

創意因限制而存在,如同藝術。"創造"的趣味就在接受了這些限制之後的突破,在這點上,認輸不但是創造的開始,也是創造自己的開始...

一個沒有邊界的畫面看不出"構圖"的美,一個想買什麼就買什麼的億萬富翁不知道"錢"的樂趣,花花公子體會不了"愛情",一個沒有規則的遊戲絕對不好玩,一場沒有條件的創意比賽是最無聊的... 因為"創意"必定有創意的"點"(突破的"哏"),必須在限制之中才能突破限制本身...

...

台灣教育讓許多人把輸贏當作終點、一種學習的交換,認為認輸是羞恥的"承認失敗",永世不得翻身,但-卻-忘-了-時-間-並-不-會-因-為-輸-贏-而-停-止,第一名的代價就是等著被超越... 認輸之後有人選擇放棄或改行,這無須苛責也不必內疚,畢竟人各有志,但認輸之後的"翻身"卻是最好的動力,用我的話說,那是"憤怒的力量",因為"輸"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怕輸"...

總要把自己"騰空"一點出來,才能裝新的東西,在這點上,認輸是一種存在態度,了然於胸,大智若愚... 不論你現在幾歲,生命至此徹底認輸一次,你就長大了...

...

...

"廢話,越活時間越少,我每天都在認輸,只是認輸之後... 才是重點",我說。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有一種感覺:想去的地方永遠不遠,想學的東西永遠不難,那些曾經讓我覺得很遠或很難的東西,其實是因為自己並不是真的"那麼"想去,也沒有"真的"那麼想學...

這是嚴格的自我批判,但的確不能勉強,也不用自責,然而回想起來,真正讓人難過的並非不去或不學,而是"以為"自己想去,"以為"自己想學... 台灣教育最大的貢獻就是把學生嚇到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其實,是這種不太甘願的"以為"在虛耗生命,甚至帶來自我否定的沮喪。

...

曾讀過一句話:You don't understand unless you remember (除非你記得,否則你不會了解),至於記得什麼則是一種選擇,畢竟"重要性"因人而異,無法強加於人... 儘管百般不願,但必須承認,那些被你宣稱"不小心忘記"的東西,其實,對你而言,就是比較不重要的事情... 

尼采用 The Will to Power 描寫存在的意志展現,海德格用 The Will to Power 形容藝術,殊途同歸,令人振奮。對我而言,他們說的是同一件事... 同樣的,這種體會還真不能勉強。

...

希臘阿波羅神殿的牆上刻了一句話:know thyself,意思是"認識你自己"。雖然"自己"永遠是個外在的謎,但"去認識自己"的這個意志,永遠是最大的動力,值得和內在的"我"周旋一輩子。

這學期上課很精采,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和大四導生班聊聊"藝術的創造哲學",那是一段親身經歷的大悲與狂喜的生命領悟... 那天我說:"對藝術相關科系的學生而言,畢業製作應該是很爽的事,因為有足夠的時間與自由去完成一件夢想已久的作品,但,如果你的畢製做得很煩或覺得無聊,甚至只想交差了事,那,這三年多下來,你也許對自己還不夠了解..."。

...

事情是這樣的,不論那是什麼,If you want to make your dream come true, the first thing you need to do is wake up. (如果你要讓夢想成真,第一件事就是醒過來)... 當然,前提是你必須"真正" have a dream。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傻了,能量沒有正負,思想沒有好壞,腦袋也沒有左右,遇到挫折的第一步是真正面對這個問題,只有在問題裡才能找到答案,那些急著強調"正向思考"的人,其實是一種逃避...

...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市面上開始流行一組對比:正能量/負能量、正面情緒/負面情緒、積極思想/消極思想... 總之,感謝善心人的苦言相勸,更佩服生意人的商業頭腦,把二元認識當成本體認識來推銷。這組對比顯然有效,孰不見"修行"已成時尚顯學,"師父"滿街跑,"雞湯"到處流。

這樣說似乎有違厚道,畢竟人家也是一片好心,不能辜負,但也因此帶來一些困擾,許多生命中值得細細體會的成長經驗,就這麼埋沒在簡化的二分法中,掩蓋在以愛為名的保護傘下。

...

實在不想將"情緒"作價值判斷的分類,但如果"沮喪"給人一種負面的印象,那其實是一種害怕 (如同人們普遍害怕"孤獨",那是因為他們預先認定孤獨是不好的... 這是另一個話題)... 人們害怕沮喪,所以在還沒認清問題之前就急著迴避閃躲,治標不治本,但真正的沮喪並沒有解決。 

人活著不可能沒有負面情緒,舉凡愛情的困惑、價值的矛盾、生命的質疑、權利義務及責任的拉扯、大大小小不同階段的生老病死等問題的確存在,糾結萬分令人沮喪。這些"負面"的東西需要被"處理",而不是被"解決",也不是被"丟掉",更不是假裝沒看到,急著躲到"正面情緒"裡...

至於如何處理則是個人的決定,通常我選擇與問題共存(反正也逃不掉)。我順著這種沮喪,獨自把問題想得透徹,仔細去感覺我所糾結的事物,甚至讓自己難過到底... 生命中多次經驗告訴我,只有在極度黑暗中才會找到光明。這是多年來我所領悟的"存在主義"的力量。(這是另一個話題)  

...

前陣子與尚恩聊天,談到現在學生的作品普遍缺乏冒險的創作態度,議題與手法皆如此:"他們似乎不太敢碰負面的東西,一談到較深的情感立刻閃躲,只要求 peace peace...",於是,原本值得細細品味的主題在眾聲喧嘩中一哄而散,只好做出一些不痛不癢的東西...

基本上,如果連最貼近人心的"藝術"都讓人如此保持距離,那也就別玩了吧!

...

...

"老師,我喜歡你說的東西,但聽完之後會難過,怎麼辦?"  她苦著臉問。

"不需要怎麼辦啊,飯照吃,課照上(或照翹),日子照過,只是時時刻刻想著這些問題,帶著這些困惑一起生活,並為此做出輕重緩急的判斷,慢慢妳就會發現自己要什麼。"  我說。

當然,這些話也是說給自己聽:"也許你並沒有自己所想的那麼堅強,但也許你也沒有自己想的那麼脆弱..."

...

最近聽到一句笑話:我被你每天都有的那堆正能量,搞得每天都有一堆負能量。

關於生命中的問題,柯文哲說得好:"思考這個問題,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如同有人說:"問題問得對,答案就出來了"... 因為真正的樂觀並不是白目高興。

 

想到這篇  http://wuhwaihsuan2011.pixnet.net/blog/post/108883648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久很久以前,我的老師告訴我:"藝術家的天職是為自己創造風格"... 當時聽不太懂,甚至還抱持某種鄙視,認為藝術是自由的,風格只是"為了形式而形式"的包裝。多年之後,這句話越來越清晰,日日夜夜如針尖般,逼視自己,無處可逃...

...

1. 屬於自己的玩法…

其實,藝術作為一種神秘的驅動,真正的源頭正是來自"不自由"(如同把"世界"視為一個現成物),而創作的樂趣,正是在接受這個現況之後所產生的突破(企圖超越那個不自由的現成物,如"生活")。為了突破現況,藝術家為自己創造了行動的自由,通過"素材",展現各式各樣的嘗試... 換句話說,藝術因"限制"而存在,這是藝術的好玩之處,也是創作的必要自覺...

藝術存在就是人存在的彰顯,一種"我"的表態,這讓"藝術"只有在行動中才能獲取意義(一個動詞,甚至包括思考,如"觀念藝術")。所謂限制,必定是"做什麼的限制",如果什麼都不做,基本上是感覺不到限制的,而感覺不到限制的行為,嚴格說來也稱不上創作... 凡是"素材"必有限制。限制的形式很多,舉凡物質特性、時空、經費、環境等都是,但前提是"你要做什麼?"

藝術好比遊戲,限制如同遊戲規則,對創作者(或遊戲者)而言,"限制"的意義是"發現極限",進而竭盡所能"尋求突破"(這是"遊戲"的好玩之處,必須遵守規則)... 有人說:"找到了限制,就找到了自由",意思是:找到一種屬於自己的"玩法",這就是風格,也是創作者一輩子孤獨的功課...

...

...

2. 曾經有個老導演說:是什麼樣的人,就會拍什麼樣的電影...

也許我可以再加上幾句:是什麼樣的人,就會看什麼樣的電影、讀什麼樣的書、關心什麼樣的問題、捍衛什麼樣的價值、在乎什麼樣的關係、畫什麼樣的畫、聽什麼樣的音樂、想什麼樣的事情、寫什麼樣的文章... 因為"存在"就是一種風格... 這不是宿命主義的消極論調,而是某種積極意識:意識到自己獨特的存在。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老子很清楚自己就是喜歡這一味"...

風格的對象是作品,但風格的主角卻是"我"... 其實,"風格"對觀眾(或任何他者)的意義不大,因為所有能說出口的現象都可以用"風格"之名加以詮釋,哪怕連"沒有風格",也是一種風格。但對創作者而言,"風格"卻像一面鏡子,時時刻刻耳提面命,逼視自己必須逼視自己... 

就這樣,作品誕生於自由與不自由的稜線,在限制與突破之間,為自己找到一個獨一無二的位子... 就這樣,藝術家用作品認識自己,用風格檢驗自己。

... 

...

3. Why me?

作為一種創作手法,風格(這個詞彙)的存在是為了"辨識",不是為了給別人去事後詮釋的辨識,而是為了給自己創造差異,一種"為什麼是我"的必要...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老天既然讓事情落在我頭上,那,應該和落在別人頭上不一樣,吧?

大家都有相機,為什麼"我"要拍?、大家都會拿筆,為什麼"我"要畫?、大家都認得字,為什麼"我"要寫?、大家都在彈這首曲子,為什麼"我"要彈?、大家都會說故事,為什麼"我"要當導演?、大家都看過這齣戲,為什麼"我"要再做一次?、大家都會唸台詞,為什麼"我"要演?、大家都是老師,為什麼"我"要教?... 我必須認真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是我做這件事?",而既然要做,"我",又要拍什麼?畫什麼?寫什麼?彈什麼?導什麼?做什麼?演什麼?教什麼?

貝聿銘曾用 Statement 這個字回顧當年所設計的(香港)中國銀行:大家都會蓋高層建築,但卻很少人願意回答"I am tall, because..."。這不是比高的問題,而是"非我不可"的創作理念:"因為是我,我決定要讓這棟房子如寶劍般插在這裡,如同一個標章(signature)"...

 

7494988914_bc3823e211_b  

 

其實,對活的人來說,"不要活"是最自由的,既不需要風格,也沒有限制... 但人總是活著...

也許吧,是這個證明自己的"標章(簽名)"讓風格二字變得沉重,讓"我存在"變得嚴肅,但卻也讓創作變得更迷人,值得一輩子追尋...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撇開考試不談,作文真的很重要... 它的重要性不在配合"題目"寫出一篇漂漂亮亮的文章,也不在冠冕堂皇的論述,而是在有限的語言邏輯中"創造"無限思維,透過文字與句型結構,整理自己的感覺,作為溝通、表達,論理或抒情...

...

最近的新聞,十二年國教的作文讓許多高分考生落榜,引發民怨... 最近還聽到一句話:"現代人知道的很多,感受的卻很少"...

其實,我認為這是同一件事,來自教育的誤導,因為作文不是"知道"的事,而是"感受"的事;作文不是"What to think"的報告(告知讀者),而是"How to think"的反芻(鋪陳想法);作文不好並非文筆不好,而是缺乏想像,並非對題目缺乏想像而不會寫,而是對"認識一件事"缺乏想像...

...

...

當"知識"被分類為"學科"進入校園之後,教育似乎變成一種過關斬將的"加法",而學習也無可避免被窄化為一種累積(知道的東西)的過程。因此為了配合考試/分數的比較效應,人們通常相信"知道"的東西越多就代表學到的東西越多,而忽略了"知道"背後所承載的意義與感受。

"知道一件事"(To know something)並非表面上由外而內的獲得什麼(get it),而是由內而外的"長"出什麼。知道不是輸入的作用,而是輸出所造成的,用我的說法叫作"擴張存在的版圖",如此才能舉一反三... 知道必定有知道的意識,作為一種理解。因此,"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並不能算是知道,心不在焉的背誦也無法形成"知道",真正的知道(在本體經驗中)就是一種無中生有的創造,來自感受與聯想。   

...

基本上,感受就是"再知道"的意思,一個"重新置入"的視野... "的意思(這三個字)"很有意思,這是中文的趣味,它並不是知道的內容本身,而是體會之後的聯想,一種"再認識",揭露出自己(對於這個知道)的看法或立場...

簡單說,"的意思(這三個字本身)"就是一種"再知道",也就是感受。譬如(我知道)今天是七月一號,我感受到時光飛逝,因為我想到今年已經過了一半,或者我想到這是我教書生涯的第十九個暑假,甚至我也可以感受時間過得很慢,因為今天"才"七月一號,炎熱的日子才剛開始... 總之,作文不是客觀告訴讀者"今天是七月一號",而是"我知道今天是七月一號(這件事)"之後的感受,以及它對我的影響(affection)。

...

寫作,其實是在設計一種閱讀...

寫作是感受的表態,任何議題都需要經過"再認識"才得以形成一篇文章,否則只需條列式寫出我所知道的"事件"即可,無法成為整體的(可敘說的)"那件事",因此真正的寫作其實是一種"再寫作" (To write is to re-write)、一種重新整理自己所知道之事的過程... 也就是說,透過寫作,我們才知道"我們到底知道了什麼",或者說,透過寫作,我們才知道自己是"怎麼"知道一件事的。我們在寫作中"形塑"我們所認識的東西。

...

寫作是需要練習的,多看多寫都是好方法。

我常閱讀,倒不是想看看別人寫了"什麼",而是想看他們"怎麼寫",對於喜歡的議題,我甚至會一個字一個字揣摩作者如何"建構"這句話的意思。另外,這幾年寫部落格也讓我體會許多,我享受著邊寫邊想、邊想邊改、邊改邊寫的樂趣。思緒在邊緣進出,在鍵盤上落實... 一開始我並不知道要具體寫些什麼,只是隱約有些感受,慢慢在修改中成形。我很在意文字的組合,甚至包括標點符號,經常反覆修改十幾次,與其說為了文字的精準,不如說是在整理我的感覺...

...

...

好啦,於是大家又忙著補習作文,不僅擔心"考"不過別人,還深怕"寫"不過別人...

很奇怪,在台灣,任何重要的東西都會在"教育"的名義下,變得很不重要:數學如此,社團活動如此,藝文學習如此,去醫院當義工如此,作文也如此...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老師快二十年,見證了台灣教育轉型的軌跡,也體會不少這個時代"知識傳承"的複雜與矛盾。但是,如果教育是一種影響(或至少具備某種影響效果),教育(者)需要有某種"超越"的理想性嗎?... 這是我一直在想的問題。

...

老實說,如果教育是一種影響,"教育"其實到處都是,舉凡商店櫥窗、街道景觀、媒體、書店、網路、家庭、宗教、科技商品等,甚至連我們的言行舉止都或多或少在影響別人。這是"存在"無可避免的權力展現,本應謹慎自覺。

教育的形式很多,而"學校教育"在某種名正言順的權力關係下更"合理化"了這個影響,也助長了這個影響背後所合理化的預設前提。也就是說,雖然學校教育在某個層面上提供了知識與工作的交換籌碼,卻也無形中繼承了這套價值,讓人習慣、熟悉、配合,甚至"依賴"這個權力關係,當然也因此更鞏固學校教育的地位... 這裡所說的並不是學校教育"內容"的價值,而是這個價值背後所彰顯的"現象",也就是學校教育的"價值觀"的影響。

...

大體而言,從小到大,我們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一套"配合"的價值觀上的,也就是"鼓勵配合"。它來自於教學雙方的互相預期,代代相傳形成體制結構,甚至是一種互為因果的供需關係:有人需要別人配合,有人需要配合別人...

... 

配合是一種交換的預期,一方面來自"配合之後"的(想像)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害怕那個"不配合之後"的(想像)威脅。因此為了配合那個"想像中"的滿分價值,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經驗是一種"追逐的"學習經驗,考 98 分的同學被關注的往往不是 98,而是 2,而學習的目的就只是為了減少扣分。換句話說,大家都希望自己跑得很快,卻不知道要跑去哪裡。於是學校忙著配合教育政策(如果有的話),教育政策忙著配合產業結構,老師配合家長,學生察言觀色配合老師的給分喜好,學習配合考試、考試配合分數,而分數背後所配合的是一連串想像的"成就"... 似乎,一旦失去了配合的對象,頓覺人生乏味失去方向。

形式上的配合背後隱藏著巨大的恐懼,而學校教育則強化了這種恐懼,因而導致一種"因害怕而配合"的教育綁架,也就是"如果不... 就無法..."的害怕,讓學生在威脅中長大。"擇優錄取"的入學標準凸顯一種"考得上才值得教"的菁英霸權,一種錦上添花的效應,這個"價值觀"對學生的影響遠大過錄取本身...

於是大家卯起來更加配合,因為"答對越多題目才能獲得高分"、"分數越高才能考上好學校"、"考上好學校才代表高人一等"、"高人一等才能考上更好的學校"、"考上更好的學校才會有美好人生"... 甚至反過來說,"高分低就就是吃虧"、"明明可以上台大卻唸了文藻就是白癡"、"讀了這麼多書卻沒考就是浪費"、"學區不好就是有損權益"、"有損權益的下場就是永世不得翻身"...

總之,大家做"這件事"的目的是為了交換想像中的"下一件事",而"下一件事"則是為了想像中的"下下一件事"。因此為了不落人後,大家都在形式上斤斤計較,深怕權益受損,大家都期待教育改革,卻沒有人願意當"白老鼠",大家都期待配合一個(現成)對自己有利的教育制度,不希望輸在"形式"的起跑點,卻少有人在意學習的真正價值,如同大家都習慣等"當人生有了被給予的現成意義"之後,才開始活... 

...

"配合"是一種"把自己交出去"的便宜行事作法,也是一種"追逐(外在標準)"的習慣... "配合"的可怕之處不在內容,而是心態。當"配合"漸漸變成"習慣",進而不知不覺形成"依賴"的時候,大家都需要依賴一個"能配合"的(但很可能是虛構的)外在標準才能安心過活,卻忘了路在自己腳下,如同等待先知賞賜一條現成的康莊大道,等待果陀... 簡單說就是一種"等待救贖"的人生態度。

...

其實,與其說配合,倒不如說是那種潛在不安的恐懼太容易被勾引出來,因此才太容易被(也許是自己所想像的)外在標準所影響,造成一輩子等待救贖,也一輩子盲目追逐... 有人說教育是重要的,這點我相信,因為教育是提升自己的過程,但我想,學校教育的問題卻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或者,大家把它看得太重要了,雖然,這也許也是被迫配合出來的...

曾看過一則房地產廣告:"本建案座落於文化中心XX學區,人文薈萃,附近有XX國中與XX高中,住在這裡的小孩從小就會唸書,長大後可順利考上XX大學,從此人生一片光明..."。如果你真的相信考上XX學校就可以人生一片光明,就買吧。

...

...

我想應該要有吧,某種"超越"的理想性... 否則教育者在配合把學生教成工具之前,就先把自己變成配合工具了,或者說,老師在配合政策把學生教笨之前,自己就先變笨了。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餘書店明天開張,但我希望你明天過後才去...

 

1175158_386857574775943_177532591_n      

https://www.facebook.com/takaobooks214

...

三餘的意思:適合讀書的三種餘暇。指冬天、夜晚、陰雨天。

三餘的由來:三國志˙卷十三˙魏書˙王朗傳˙裴松之˙注引魏略:「人有從學者,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言『讀書百遍而義自見』。從學者云:『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餘』。或問三餘之意,遇言『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

...

...

我看三餘:

"獨立書店"是一門藝術,這事如今看來更加貼切。

"獨立"是一種狀態,一種企圖,至少是一個提醒:不追逐"現成"的流行、不牽就"現成"的市場、不討好"現成"的觀眾、不出賣"現成"的生命。這當然是一個選擇,只是並非刻意選擇利用或背離(現成),而是選擇"無關乎"現成... 表面看來,"獨立"好像拒世界於千里之外,但卻正好相反,因為正是這種"沒有關係"的關係,"獨立"作為一種永遠的疏離,才能展現出如宗教般的熱情與關懷。

獨立書店不會從正面給你笑臉迎人的擁抱,而是從背後給你某種冷靜的支持,它的存在彷彿一盞微光,陪伴你繼續孤單向前... 它不是明亮的大賣場,不是什麼好賣就賣什麼 (老實說,你也找不到好賣的東西)。它也不是慈善事業,只是不知如何為了賺錢而賺錢。它更不是孤芳自賞的知識祭壇,不需憂國憂民高談闊論。它只是誠心與你分享一種關注,一種甚至只是"把讀者當成一個獨立的人" (而非掏錢的顧客) 的關注 ... 來到一家獨立書店,你不但不是花錢的大爺,甚至還必須學習獨立思考、體會與判斷... 曾幾何時,這年頭需要"獨立"才能真正擁抱大眾。

...

我再看三餘:

別傻了,"獨立書店"一點都不偉大,只是認真做著自己喜歡而且想做的事。它既不是時尚高貴的文創空間,也不是香火鼎盛的速食店,不但沒有連鎖書局的氣派,甚至還有點狼狽寒酸,但手感十足溫暖親切,而且僅此一家別無分號,你還非得親自來不可...

獨立書店與其說是在賣"書",不如說是在賣一種自己所選擇承擔的"自由"... 如果你也覺得這點很重要的話。 

走進一家獨立書店有如走進一家"主廚餐廳",不需要太多選擇,但也休想吃到別家的東西... 走進一家獨立書店更像走進一座劇場,在微光的舞台上發現細節,在平凡的書架中尋找驚喜,與其說在買書,不如說在遊走的空間中探險,一步步欣賞主人親手打造的"自由"。

...

我又看三餘:

有人問我:"三餘會不會倒?",我不假思索:"會,而且它必須會倒"...

是的,三餘的存在不是為了書店,而是獨立,否則就不叫三餘。它不但無法成為熱賣主流,甚至必須小心拒絕成長,否則就違背了它正在做的事情。它必須在"有所為"與"有所不為"的稜線上匍匐前進,隨時準備面對自我嚴厲的檢查... 因此,三餘存在的價值就在它有一天"終將結束",是這個"結束"決定了明天的開始,也決定了往後該做的事。 

"也許三五年,也許三五十年,也許三五百年"... 真正的獨立如同藝術,不是為了"怕死"而"活",而是為了時時刻刻面對死亡而"存在"。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我一直搞不懂,"大學生素質差"和"大學太多"有何必然關係?... 這種義憤填膺的指控除了(由上而下)假"正統"之名鞏固自身權利之外,更是一種菁英集中的特權壟斷。仔細想想,學生素質差是因為他們"自己不唸",不是因為"學校太多"。

於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結論就這樣流傳:"因為學校太多,所以學生素質差,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素質,最好關閉一些學校"... 我不懂這是什麼狗屁邏輯,好比有人逛街刷爆卡,然後怪罪路上的精品店太多。事實上,如果學生依舊不想唸書,關閉再多學校都沒用。事實上,如果學生喜歡唸書,學校多應該是件好事... 事實上,這些"有志之士"所關心的並不是大學生素質的高低,而是資源分配,沒想清楚的人最好不要跟著瞎起鬨。

...

1. 大學並非義務教育,而是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有機組織,因此,學校並沒有"天生"的好壞之分(除非惡意斂財,但並不多見,因為在台灣絕對有更容易斂財的事可做)... 在台灣這種依照分數所形成的"拍賣市場"上,最初的辦學並不容易,因為必須依靠學生所填的志願來決定學校排名。所謂的"好學生"進了"壞學校",所謂的"壞學校"就會變"好",這是西瓜靠大邊的現實,而且所謂的"好學校"也有"壞學生",如同所謂的"壞學校"也有"好學生"...

仔細觀察,這些"鼓吹關閉學校"的人所擔心的是某種"稀釋"作用,深怕某種既有的東西"貶值",但到底稀釋了什麼?是義正嚴詞的學生素質還是說不出口的自身利益?我比較相信是後者...

最近的新聞,教育部關心大學生素質,於是招集"好學校"的校長們開會討論教育政策... 我也關心學生素質,畢竟教育是國家大計,但這些"有志之士"關起門來最在乎的卻是:"如果有學校變少了,我們的補助款就能分多一點"... 台灣教育部最大的失敗在於缺乏獨立的教育政策,第二個失敗就是找了這樣一群人來討論教育政策。

...

2. "有志之士"擔心:有些人"天生"不適合唸大學,就不要給他唸,以免浪費資源... 這種說法的前提也是"天生",他們預先認定了世上存在某種"適合唸大學"的少數"優質",但現在學校太多,搞得"連猴子都能上大學",所以反對"劣質生"一起魚目混珠... 我不知道他們所關心的究竟是"人"還是"大學生"這個壟斷名號,或許他們更關心自己文憑的"純度",因為通常鼓吹這種說法的都是唸過大學的人... 再說,如果真能把"猴子"也教成"大學生",那才是教育的成功。 

這是個複雜的教育哲學問題... 簡單說,教育是一種"影響(affection)",也是一種機會(用我的話說,這叫緣分),原本一點都不重要。但是 教 育 如 果 偉 大,它的偉大之處就在於"改變",這是人們所相信"教育可以讓人翻身"的原因。因此,"天生"是一個不應存在的教育概念,尤其不能以此判斷優劣,而只有"不同",因為並沒有"天生"的壞學生,也沒有"天生"的壞學校,重要的是"影響的方向",也就是"你怎麼教?",以及"你要教他成為什麼?"

...

3. 很明顯這是教育者的推託之詞,大家都想教"現成的好學生"(如同大家都想進"現成"的好學校),因為好學生容易教,教好學生容易有"成就",而好學生的成就也相對容易被看到,這就是西瓜效應,但別忘了,這也因此更容易形成某種"近親繁殖"的"學術暴力",在互相標榜與互相取暖的高調中,集體排他。

這是一個真實案例:幾年前,台成清交的"好學生"痛恨某些私立大學素質太低,打算以正義之名"救國",他們計畫聯手(以重考聯考佔名額的方式)讓某些"壞學校"倒閉。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辦法,但我希望他們的聰明才智可以用在別的地方,否則他們四校聯手就可以讓台灣任何一所大學消失,甚至如果起了內鬨,前三名聯手就可以(以同樣"不優"的名義)把第四名幹掉... 這就是我們的"好學生"... 希望哈佛大學的學生不要到台灣來幹類似的事。

知識本無界,但"學術"的暴力卻令人不知不覺驕傲,"有志之士"請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你的責任不是"維護道統"(如果你夠笨的話),也非"假道統"之名維護自身學位的利益(如果你有一點笨的話),更非"假維護道統"之名所提出的憂國憂民暴力(如果你自認高人一等的話)。

...

...

人老了總會有"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但必須自覺小心面對這種感覺,否則就是一種驕傲... 二十多年前,我的老師(在教我們的時候)也曾說"現在大學生素質太差",而我相信四十多年前,他的老師(在教他的時候)也說過同樣的話,而那個時候,"大學"並不多... 對想唸書的學生來說,學校多其實是好的,儘管高低排名不同,儘管自身能力不同,但至少有個選擇,就算只有十分之一學生真正想唸書,也有這十分之一的人願意給自己一個翻身的機會(如果你相信文憑的話)...

二十年前台灣開放大學設置,讓大家都"有機會"(可能)變好,這並非壞事。時代演變至今成效不彰,一方面是少子化影響,另一方面在於社會變遷太快,某些學校進步不足,但主要還是學生自己放棄學習,這讓"壞學校"陷入一連串惡性循環,但該檢討的是為什麼現在的大學生不喜歡唸書(本質面),而不是嫌學校太多(技術面)... 有人說這是理想主義的教育論調,但我無法想像一個沒有理想性的教育是什麼... 罐頭工廠嗎?

...

台灣"應該"要有幾所大學?最最最"優質"的人說應該仿效古歐洲,最好是 1所/500萬人 (全台 5 所),其次"優質"的人說應該是 1所/100萬人(全台 23 所),普通"優質"的人說是 1所/20萬人 (全台 110 所)... 這是教育政策的問題,大家都有話可說,端看你把自己排在哪裡,但如果你把大學當成市場,自然有市場的競爭法則,不用你操心。 

"有志之士"請放心,如果你認為學校是"商品",在少子化的影響下,一定有不少"壞學校"會自動退場,你們的學位得以"保值",你們所分到的資源絕對不會比現在少。但如果你相信學校是"教育",請給這些"壞學校"一些鼓勵,至少是下台一鞠躬的掌聲,而不是落井下石的噓聲,畢竟在"那個時候"(或更早),他們也曾教出不錯的學生,對台灣過去的發展是有貢獻的...

...

時代已經讓"有志之士"佔盡便宜,所以請不要再說:"為了提高學生素質,應該關閉一些學校",因為這個指控所處罰的不是學校,而是你們口中的"壞學生"...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暑假我買了一台平板電腦,開始練習那種沒有觸感的"滑動"...

對一個至今仍堅持不用智慧型手機的老頭來說,這種滑動既欣慰又衝突:一方面它讓我重新發現手指的存在,通過指尖觸碰,直接操控放大縮小、移動或"按鈕"等功能。這是一種很原始的方便,然而這種方便卻帶來另一種矛盾,如此貼近的身體經驗竟然是沒有(材料)質感的,電腦裡千奇百怪的功能都在一小片耐刮玻璃上完成,但這些千奇百怪的指令卻只有一種相同的碰觸感...

與滑鼠不同的是它太靠近(身體)了,簡直就像直接用手抓飯來吃,正因為如此靠近,所以更顯得遙遠... 這件事讓我想到一個長久思考的議題:基本功。

 

關於 基本功

...

"基本功"這三個字通常出自"前輩"口中 (如家長或師長),是一種規勸,也是一種告誡:"基本功做得好才足以應付萬變",那是一種物我合一的體現狀態,讓我們產生熟悉有效的操作能力... "基本功"這三個字也代表某種(傳統的)價值信念,更是一種權力傳承,意味著世上存在某種固定不變的基礎能力,我們得以藉此步步進階。

我從未懷疑"基本功"的重要性,畢竟做任何事都有基礎條件,讓我開始懷疑的是基本功的內容:基本功是什麼?"基本功"會隨時代改變而改變嗎?如果變了,那還能算"基本功"嗎?在這個科技快速變遷的時代裡,究竟是哪些能力條件才能被稱為"基本功"... 是的,我的確開始懷疑,但與以往不同的,如今這種懷疑竟是一種高興。

...

我曾和不少在大學教書的朋友聊過這個問題,他們常說現在的學生"基本功太差" (我曾經也這樣認為)... 最近又有一位學生即將步入教職,她受聘在北部某建築系教工程圖學和表現法,堅持要訓練學生"手繪基本功",所使用的工具是平行尺、三角板、圓規、工程筆、針筆、水彩、粉彩,甚至還有做模型的紙板、美工刀... 老實說我愛死這位學生了,因為這些都是"當年"我們所使用的工具。我冷靜下來問她:我以為現在建築系的基本功是 AutoCAD,她說在業界確實如此,但她堅信要先練習手繪才能使用電腦,正如我的大學同學認為:手繪才可以讓身體操作產生"空間感"... 的確,我相信是這樣的,但這樣的相信並不能阻止新的懷疑,如同我開始懷疑,當發明了 3D 列印的建築模型技術,還需要手工紙板/白膠/美工刀嗎?

也許是我的改變,我開始認真去感覺許晉嘉在做的事... 他是我另一個玩音樂的學生,曾把許多台 iPad 連在一起"彈琴",玩得不亦樂乎,也做出不少有趣的作品。我曾說他缺乏基本功又不認真練琴,盡搞一些"撇步",但我知道他是新世代的電腦音樂高手。

...

洪仲丘事件讓人想起當兵的"操練"... 由於"保家衛國"是我們期待軍人的職責,所以"身強體壯"就是我們所想像軍人的條件,於是我們始終相信"出操"就是軍人的基本功,目的是鍛鍊強健體魄,這是國防部在做的事,而且百年不變... 電視轉台,看到維基解密的電腦高手史諾登 (E. Snowden) 在俄羅斯獲得政治庇護,消瘦的身影消失在莫斯科機場。美國人急得跳腳,因為這個年輕人是當今美國國防安全的重大威脅... 他看來弱不禁風,卻能讓美國動搖國本...

最近發明一款相機,超高解析度,據說是"先拍照再對焦",讓你可以在事後選擇任何想要對焦的東西,避免因耗時對焦而遺漏任何畫面,另外還有一款相機會幫你自動構圖,非常方便。我想到其他的... 攝影技術發展至今一百多年,每個攝影高手都說攝影的"基本功"是構圖、光圈、快門,早期的攝影術還包括暗房技巧、放大機操作、溴化銀顯影/定影或修底片 (我在中學曾玩過這些)。如果這些基本功是為了讓人們"拍出好看的照片",現今數位化科技的確讓攝影(這整件事)變得更簡單... 我又想到曾看過一本書叫做"視覺設計的歷史",原來,不管你喜不喜歡,近代視覺設計的歷史就是 Photoshop 的歷史,也是 Adobe 的歷史。

...

寫博士論文是辛苦的差事,除了滿腦子的論述資料之外,光打字就夠累人的... 我的老師說他自己的博士論文是在一堆剪刀與糨糊中完成的,因為在費力(用打字機)"寫"完一大段之後,經常發現需要增減修改,但又無法大篇幅移動(當時沒有電腦,無法 copy paste),只好用真正剪貼的方式處理,這是他們當年做學問的必要本領,大家都得在剪刀與糨糊中拼湊思想... 我又想到別的...

古代人用毛筆寫字,書法家的"基本功"除了要練出一手旋腕好字之外,還包括靜心養氣"磨墨"。後來發明了墨汁,我們連硯台都丟了。後來又發明了硬筆(鋼筆),硬筆字的美感雖然來自毛筆,但握姿與呼吸節奏明顯不同,僅管如此,至少都還有一支筆在手上,都還算得上是"寫字"。80 年代發明電腦後,大部分的中文改用鍵盤輸入,"書寫"的目的漸漸由視覺美感轉為訊息傳遞 (如表情符號),於是"書寫"的基本功除了編排能力之外,更需要打字的速度,甚至還有證照可考,有人也因此發明了快速輸入法... 嚴格說來,現在大多已沒有"寫字"這回事了,因為大部分的字是 key 出來的,key in 的方式決定了書寫的基本功... 從來沒想過小時候學注音竟然還有這個好處,我曾見過不少人因字詞發音不標準而改用倉頡輸入法。

...

...

這是一種很矛盾的情結,"基本功"(在概念上)似乎應該是獨立且無可取代的功力,但這種功力好像又與身體操作有關,這讓身體/工具形成某種特殊關連,讓我們把身體變成工具的一部分(或把工具變成身體的一部分),如庖丁解牛般的"人刀一體",但工具的改變似乎改變了一切...

在自動排檔的汽車發明之前,所有車子都是手排檔的,"排檔"可說是開車的基本功:踩離合器、換檔、油門加速,人車一體,開起來非常過癮 (我最早是開手排的),如今自排車技術成熟,手排車所強調的"基本功"自然走進歷史。

真的有基本功嗎?... 老實說,我還真希望有一樣東西是永世流傳的"基本功",這可以讓我們省事不少,但我似乎漸漸找不到... 突然想起班雅明,也好像突然能體會他的矛盾與希望。

...

iPad 是樂器嗎?我無法用傳統樂器的概念說它是或不是,但它的確可以發出美妙的聲音。要讓 iPad 發出聲音並不困難,但要把 iPad 的聲音玩到"極致"是需要技術的,這種技術也許不叫"彈奏",但的確是一種技術,它的目的不是取代或"模仿"鋼琴;它本身就是新(觀念)的樂器...

有些人不喜歡在平板電腦上畫圖,因為線條的觸感不對,很難掌握準確。相較於傳統的畫圖經驗來說確實如此,但如果真如科技預測所言,未來的世界是 Screen Everywhere,也許我應該從我的小平板開始練習,慢慢去熟悉那種沒有觸感的手指滑動... 也許,這就是我們現在要練的"基本功"。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今這年代來討論 authenticity 似乎有點老派,有點像 3C 賣場中的傳統手機,尷尬擠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不僅背負著"妨礙進步"的罪名,甚至連討論這件事都代表一種過時的行為... 老實說我還真希望這是一個過期的概念,最好讓這個字永遠消失...

Authenticity 字面上的意思是"可信賴的本質",哲學上譯為"本真",是指「人"忠於"自己的程度」,直白的說法就是"真誠",包含(在外在影響或壓力下)忠於自己個性、信念或想法的所有價值判斷 (authenticity is the degree to which one is true to one's own personality, spirit, or character, despite external pressures.) ... 這當然是一個老派的說法,但老的地方並非忠於自己的"教條(內容)",而是所要忠於的對象,也就是"自己"。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與同學聊到"藝術創作"這件事,尤其是對"議題"掌握的不清... 也許必須不厭其煩再說一次,不論任何一種創作都不是"說明情感(或講道理)"的事,而是把情感轉化為素材形式的表現... 也就是說,藝術必定源自情感(如同生活中的所有事情),但藝術並非情感的直接再現,也並非情感的詮釋,而是一種"再詮釋",對創作者如此,對觀眾亦然。

...

 

jackson-pollock-autumn-rhythm-30  

"Autumn Rhythm",  Jackson Pollock, 1950

 

"詮釋"與"再詮釋"不同... 面對兩張同樣名為"秋天"的畫作,一張畫的是黃花落葉枯樹,一張則是灰白相間的潑墨,前者是一種視覺經驗的直接挪用,通常是「用一件客觀的事物去"說明"另一件客觀的事物」,如同在"解釋"秋天,所詮釋的是秋天這個"對象",所畫的是秋天的"樣子"。後者所關注的並非那個客觀現象的秋天,而是"我如何感受(我對秋天的情感)",所畫的是"(我的)蕭瑟",這就是再詮釋... "再詮釋"是一種"轉換"機制,一種將感受"再處理"的表現,否則一個瞎子將永遠無法"畫"出所"看"到的秋天。這並非"抽象畫"或"寫實畫"的差別,而是一種存在的表態。

...

同樣的道理,觀眾如果只想看到秋天的"樣子",或只想藉以驗證經驗,他大可不必走進美術館,也許只要找一張黃花落葉枯樹的照片即可,因為面對一張名為秋天的潑墨畫,是需要想像的勇氣。當然,你絕對有權力說你不喜歡,如同他絕對有權力這樣畫。(但至少我在看到這張畫的原作時,的確有感受到"秋天")

同樣的情況,同學寫不出好劇本,一方面是因為情感過於淺顯粗糙,但大部分是因為不懂得"再詮釋"的意義。他們大多將文字直接"服務"於對話(如交代劇情),將鏡頭視為"服務對話"的記錄工具,而非"創造(故事)"的工具。

...

說穿了就是勇氣啦:道理一堆卻不敢去想像,不敢去感受,不敢面對這個感受,不敢表現...  

...

有一個四歲的小女孩在畫畫,老師問她:"妳在畫什麼?",她說:"我在畫上帝"。老師說:"可是沒有人知道上帝長什麼樣子",女孩邊畫邊說:"他們很快就知道了"...

Pollock 曾說:古典藝術通常所表現的是情感本身,而現代藝術所表現的是這個情感"對我的影響(affection)",這就是再詮釋,否則傳統中,作為記錄工具的繪畫在照相機發明後都應終止,但正好相反的是現代藝術的輝煌意義都是來自照相機發明之後。

...

"再詮釋"意味一種表態,這種表態為自己創造了"形式"的意義,可藉以形成某種個人"風格",而這就是創造的趣味...

"再詮釋"讓一張畫永遠畫不完,也永遠看不完,因為每一次的遭遇都有新的發現與體會,之所以停筆,只是一個決定。換句話說,藝術的"自由"掌握在個人手上,你"想"看到什麼,決定了你"看到了"什麼。 

嚴格說來,"再詮釋"也是一種"詮釋",只是這個詮釋是新的,如同"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層次不同... 但"見山又是山"並非終點,藝術的體會讓人持續探究...

...

...

"詮釋"與"再詮釋"的(詞彙)紛爭好比 present(表現) 與 represent(再現),如同有人說所有的"表現"都是"再現",也有人說所有的"再現"都是"表現",如同也有人說所有的"抽象"都是"具象",或所有的"具象"都是"抽象"... 這些爭論的價值不在證明誰對誰錯,而在從不同面向嚴格自我探索,這是藝術與"人"最貼近的地方。

我們可以選擇遠離藝術以避免自找麻煩,也可選擇通過藝術探究自己... 這也是一個決定。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人會說藝術是"有用"的,它的"作用"在抒發情感... well, 這句話不能算錯,但其實這是一句廢話,因為人活在世界上,基本上做任何事情都在"抒發情感",只是方式不同而已。如果藝術真的"有用",藝術對生命最珍貴之處,恰巧在於它的"沒用",是這種"沒用"讓藝術家沉醉其中,而正是這種"享受沒用"的"自由"讓藝術家苦心思索,自我挑戰孤獨一生。套一句康德的話,這叫做"無目的之目的",甚至是一種"拒絕有用之用"...

...

這事如今早已無人關心,雖然美術館裡"大師"的作品依舊大排長龍,雖然"文創"口號沸沸揚揚,雖然藝術總是在"事後"被賦予"抒發情感"或"美學傳承"或"文化資產"甚至是"投資標的"等作用,但若缺乏"無用"作為創作前提,這些"有用"充其量只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自我安慰,或將計就計的投其所好,或上下交相賊的利益交換... "真正的"藝術家不會在乎這些狗屁標籤。

也許你會問"真正的藝術家"是什麼意思...

那是一支"嚴格面對自己存在"的矛,永遠刺向自己。一種絕對孤獨的自覺,讓自己必須永遠活在"否定"的狀態中,拒絕滿足,拒絕"上手",拒絕交換,拒絕妥協,甚至拒絕安逸... 他必須是一個苦行僧,彷彿活著就是為了找自己麻煩,永遠對既存的現況不滿,企圖超越(既存的)現況,永遠孤單獨行,永遠選擇人群的逆向,永遠避開"康莊大道"而選擇荊棘小路... 他無需賣弄技巧,也不為討好觀眾,因為他知道每一個筆觸的完成就是下一個筆觸所要否定的對象... 這種永遠的"缺"讓真正的藝術家獨自在黑暗中摸索,在懷疑中創造未知... 一種來自生命最底層的矛盾對抗,殘破狼狽又一發不可收時,不安的靈魂既孤獨又熱情,既擁抱又排斥,既狂喜又憤怒,既享受又害怕... 

...

哲學家梅洛龐蒂曾這樣描述塞尚:他畫一張靜物要畫一百遍,畫一張人像要畫一百五十遍,繪畫是他的世界也是他生命的方式。他獨自工作沒有學生,沒有獲得家人的欣賞,也沒有獲得社會評論的鼓勵,他在母親過世的當天下午依舊拿起畫筆...

...

藝術是一種存在"狀態"...

開學前,共勉之... 雖然我們都不是真正的藝術家,但也不要太輕易放過自己...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長"與"成長率"不同... 從力學的觀點看來,如果"成長"代表速度(距離/時間),成長率就是"加速度",也就是速度對時間的微分(速度/時間)。成長率並非三角函數中的"斜率",而是斜率的斜率,套一句哲學用語"梯度(gradient)",意味一種"非靜態線性的存在,而是動態結構性的存在",因為這種存在必須在"正在進行"的結構中才能展現,好像複利計算的"再次置入"與"再次衡量"...

總之,"成長率"就是一個"不容許穩定"的臨界概念,這個詞彙的發明讓人類生活永不安寧...

...

"率"是一個"個別對整體"的比例關係數字,如出席率、錄取率或降雨機率,原本只是(靜態)客觀現象的量化陳述,但"成長率"不同,因為"成長"本身就是一個正在發生的動詞,因此必須有一個相對動態的參考點,譬如說是對(如去年同期)而言的"增幅",換句話說,就算今年賺了和去年一樣多的錢,成長率是零,不構成"成長"績效...

"(年)成長率"並不是一個線性等差的比較,而是一個可怕的等比概念,因為它的計算是以"每年增加的幅度"為分子,而分母則年復一年永無終止... "成長"當然不是壞事,但盲目追逐"成長率"... 最笨的笨蛋都想得到,除非朝向極速滅亡,否則,天底下哪有這種事...

...

資本主義經濟學家把成長率視為一種"驅動力",象徵生活進步的指標,用來衡量一切物質文明,他們在乎的不是"和去年賺一樣多錢",而是"比去年多賺多少"。因此為了配合這個(自訂的)衡量標準,資本家與政府無所不用其極卯起來賺錢,而且每年還要(比前一年)賺更多,甚至為了維持這個數字的"表面張力",他們還發明了"擴張性經濟"這個概念,意思是"用花錢來賺錢"。

自古以來人類文明的所有"建設"都是基於"開發"的心態,因而產生掠奪、佔領或控制等行為。"開發"就是"擴張版圖"的意思,這在資本主義商業競爭中尤其明顯,因為"版圖"必須來自於消費者的口袋... 所有開發的前提都是"人口擴張",製造商預期持續有新買主加入而(更)大量生產,否則只是挖東牆補西牆,但這個千古不變的"前提"近年來逐漸趨緩,新的買主越來越少,製造商只好粗製濫造讓東西容易壞,或以時尚之名誘使舊的買主不斷"更新",以補足當年富庶的"成長率"...

...

把"成長率"這概念放在 GDP 的考量上是危險的,因為追求數字的結果並不代表幸福(今天的新聞標題:幸福力不等於 GDP)... 因為"成長率"只是一個"果"的概念,而不是"因"... 

GDP 是 Gross Domastic Product 的縮寫,意思是"國內生產毛額",也就是"在某一段時間內,一個國家內所有的人所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和勞務的市場總價值",但是"市場總價值"並不能保證有效,有時反而因盲目追求"成長率"這個數字而自欺欺人... 曾讀到一則有趣的例子,有一家公司花了一百萬蓋了一棟房子,另外一家公司花了一百萬做了一顆炸彈,炸了那棟房子。兩家公司的 GDP 貢獻是兩百萬,但卻製造了一堆垃圾。

... 

"成長率"的迷思經常帶來過度開發與過度消費,為了配合這個數字,大家有意無意卯起來浪費,賺了還要更賺,吃了還要更吃,買了還要更買,用了還要更用,只因為"好還要更好"...

其實"生活"早就足夠,所不足的只是貪心... 還是回到商品計畫性汰舊的那句話:"這個世界很大,大到足以養活所有的人。這個世界也很小,小到無法滿足某些貪婪的生產者與消費者"...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本主義精神在 3C 商品中獲得最佳驗證:一件明明還可以使用的東西,在商業考量下,刻意被置入"計畫性故障"的程式,為了淘汰換新... 這太簡單了,電池早死無法替換,按鍵短路無法替換,印表機超過 5000 張自動停擺,甚至只要一個小螺絲就可以讓整台機器報廢...

撇開環保意識與國際政治壓力,總是一種綁架... 設計師與工程師從小的夢想就是做出"好"東西,努力發揮創意改善人類生活(至少我的老師是這樣教我的),但這個理想卻在商品交換的資本市場中淪為敗筆,因為他們並不需要堅固耐用的"好"產品,而是能夠"持續"賣錢的商品...  

... 

去年暑假我去修一雙皮鞋,老師傅問我為什麼不買新的,我說我喜歡這款樣式,他低頭笑笑... 他是台灣某知名鞋廠的退休師傅,閒暇之餘在自家門口擺個小攤替人修鞋,順便賺點零用錢。他說早期的鞋廠致力研發的"目標"是讓鞋子能穿很久,並以此為傲,現在鞋廠關注的"目標"卻是讓鞋"不能穿太久",因此必須故意動些手腳,甚至成立一個"破壞部門"研發如何讓鞋容易壞... 

這當然不是新聞,站在廠商立場也是一種"策略",但令我同情的卻是設計師與工程師的"態度"... 其實並不是他們做不出好東西,而是被迫不能做出好東西,為了老闆的商業利益... 如果"文明"來自於"好東西"的流傳,我不知現代文明將會留下什麼(技術與價值觀)給後代... 當技術遇上道德,甚至不知道該跟學生說什麼。

鞋修好了,老師傅靦腆收了錢,也尷尬瞪我一眼,嘆一口氣說:"還是買新的吧,促進經濟嘛"... 我望著他的背影,突然覺得自己像個罪人,而且被迫淪為共犯...

...

這是一部好電影,感謝好心人在 Youtube 流傳,值得深思... 有人說這是商品"流行化"的必然現象,反正"現代人喜新厭舊,所以東西不用做得太好",也有人說"就是因為東西做得太爛,我只好經常被迫換新"... 總是一種綁架,只是不知道是誰綁架了誰...

我想是一種視野吧,如同片中有人說:"這個世界很大,大到足以養活每一個人。這個世界也很小,小到無法滿足某些貪婪的生產者與消費者"...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經常看到這張圖片,大多用來指控媒體"斷章取義"的暴力,扭曲"真相",散佈"不實消息",讓人簡單相信"攝影機的鏡頭"在騙人,而"照相機的鏡頭"才是真的... 其實,"照相機的鏡頭"也可能在騙人... 其實,任何文字、說法、論述、觀點、指控或"資料"等... 都可能在騙人... 基本上,所有能夠構成"訊息"而被流傳的東西都可能在騙人... 我想說的並非控訴"故意扭曲",而是"獨立思考"...  

 

誤導的誤導 It's "also" media.      

...   

有一句話說:規則的設定是為了被打破 (Rules are made for broken),意思明顯但卻經常被簡化誤讀,淪為"調皮搗蛋造反有理"的口號,或"寬以待己推卸責任"的藉口,其實這是一句(後設)廢話,因為文明總是在"打破權力規則"的詮釋中所形成,但重要的不只是打破規則,而是"打破自己"。

嚴格說來,如果我們真的理解"規則是為了被打破而存在"這句話的意思,我們或許更應相信"知識是為了被否定而存在的",而"訊息則是為了被懷疑而存在的"... 或者說,知識的真正"價值"在於被否定,而訊息的真正"價值"在於被懷疑... 

...

知識如同訊息(也如同"故事"),並非真理存在的"現成物",而是在現象中,被"某一種視野"所刻意描述(框)出來的"說法",一種選擇性的詮釋。那些書本上被我們稱為"知識"的東西最初"總是"被(某)人所提出,透過"傳播",進而在一連串"否定"中建立其價值(被批判的價值以及被更新的價值)... 既然知識與訊息都是一種"選擇性的詮釋",我們當然應該"選擇性地"相信或不相信、批判或更新(如同笛卡兒的名言"我思故我在"被罵了三百年,卻因此奠定當代哲學)。這就是讀者及閱聽人的"獨立思考"展現。

教育的"規訓"讓人無比順從,不僅"膨脹"了想像中的真理,更剝奪了我們認清事實的勇氣,因為我們早該發現,其實所有的"訊息"都應被懷疑,或至少應該"先"被懷疑... 上述這張圖片不僅簡化了原本的訴求,更讓"訊息"淪為切片操作的工具,不可不慎... 其實,知識與訊息"的內容"並非閱聽重點(除非為了滿足傳遞虛榮),重要的是如何在"否定"與"懷疑"中,為自己建構更新的認識與判斷。

...

基本上,如果"訊息"終需依賴"傳遞訊息的形式媒介(如文字或照片)",媒體是不可能客觀的,而我們更不應如此期待,否則我們就成了共犯。不是因為他們不能,而是因為他們不會... 沒有人知道該如何"客觀",因為並沒有真正的"客觀事實"可供報導,更嚴格說,並沒有真正的"客觀事實""存在"...

...

是的,媒體不該被壟斷,這是政府的責任,但作為閱聽人,似乎應該有更高的"自我期許"及視野...

是的,我說的是"獨立思考",因為我們總是在"訊息"中,自覺或不自覺扮演著接收與傳遞的角色,而我們更應嚴謹自覺,因為不論我們所"知道"的是什麼,我們總是在那堆"斷章取義的訊息"中,建構與傳遞我們自己的"斷章取義的認識"。

...

...

...

類似的概念,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另一篇文章"文字的窗口"...

http://wuhwaihsuan2011.pixnet.net/blog/post/56084332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剛參加完一個充滿笑聲與淚水的畢業影展,雖然早就知道一定都是"自己人"獲獎,但看到學生煞有其事認認真真做完一件事,還是很感動。

...

當老師已經快二十年了,最早一批學生現在也開始教書,有些還做了系主任,除了偷偷感慨歲月無情之外,每年看到一屆屆新生與畢業生,總還是會問自己一個老問題"老師究竟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而書本上所說的"傳道授業解惑"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中又代表了什麼?

雖然近年來教育的"形式"漸漸凌駕於教育的本質之上,這讓現在的"老師"不只是"老師"... 雖然近年來幾乎所有的"教育措施"都在妨礙教學,它們大多為了貪圖方便而簡單行事,或為了"防弊"而監控甚至剝奪老師與學生最直接的關係,讓"教"與"學"都不得安寧... 雖然近年來我們的教育主管機關嚴重失職,他們把學校當成罐頭工廠,把教育部變成了經濟部,把學生當成各種名義下的交換籌碼,把老師變成屋簷下的共犯... 雖然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讓"教育"變得令人沮喪...

...

雖然"那個"年代已經久遠,雖然自己當時也是翹課翹到翻的學生,雖然我並不記得我的老師到底具體"教"了我什麼,但現在回想起來,我總是會記得某些人,在某個特定的機緣下... 我感謝我的老師,並不是因為知識的傳遞,而是因為"我們"曾經一起認真做了"某些事"...

是的,是這段相處的記憶讓"教育"變得有意義。

...

在這個快速變遷資訊爆炸的時代中,如果"教育"真是為了把知識當成生產工具,老實說並沒有人確切知道這個"工具"在明天會發生什麼變化,這個時候,"老師究竟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而"傳道授業解惑"的意義又是什麼?

我想是一種陪伴吧,陪大家一起認真喜悅,陪大家一起認真落淚,甚至陪著大家一起認真犯錯...

...

恭喜各位了,你們今晚都是主角... 記得不要再問別人"傳藝系畢業後能做什麼",要問問自己傳藝系畢業後"不能做什麼",因為"路"永遠在自己腳下... take care and good luck.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劇場作為藝術教育之美學範式(paradigm)探討 

 

吳懷宣

文藻外語學院傳播藝術系 副教授

 

摘要

 

        時代演進與科技發展讓今天的藝術呈現多重樣貌,也讓藝術教育面臨新的定義與挑戰,儘管產業需求讓今天的藝術教育在交換功能考量下呈現「工具化」的趨勢,藝術作為一項傳統人文科學的審美本質卻始終是美感創意的最終來源。如果藝術在人身上彰顯出審美的創造意涵,藝術對個體(每一個人的自己)而言就是一種「創造性認識」的體現,而藝術教育就應自許為是這種創造性認識的體現平台,讓學習者得以在體會與實現中為自己創造出永遠更新的審美認識。

       

        本文由此出發,首先探討目前藝術教育的「工具化結構現象」,並以此追溯傳統在二元思維下由「視覺審美範式」所長期主導的的藝術教育影響,透過當代美學對時間與身體的思辨,分析「劇場」作為一項藝術活動的本體特質及內容,並以此提出劇場作為藝術教育審美範式的初步依據。

 

  

關鍵字: 劇場  藝術教育  劇場美學  本體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字的窗口

談藝術評論的擬真現象

 

論及一本書時,要講求「客觀」、「品味」、和「明晰」,這就是評論的擬真後二者來自古典時代;前者來自實證主義時代。它是由一個分散的體例構成的,是半美學(來自古典的美),半理性(來自「常識」),一種介乎藝術與科學之間的旋轉門,從而避免完全陷於任何一方。

                                            羅蘭‧巴特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在《批評與真實[1]》一書中提出一個在評論過程中 模擬追求真實 的盲點,這點引起我的再思考。雖然此書是當代法國文學批評史上新舊兩派論戰的產物,但批評中的 擬真 現象似乎普遍存在所有的評論中。儘管時代變遷使得 真的概念 一再被重新定義,人們樂此不疲對於真理的想像從發現到發明,從仰望、期待甚至創造真理從未消減,而 擬真 也成了評論者與閱讀者所共同建構的一個想像中虛擬的橋樑。我無意探究新舊的定義問題,因為新的概念產生並不是取代舊的概念,而是建築在舊的概念之上,而觀念的傳遞更沒有新舊之分,充其量只是先後順序的重新排列。我所關心的是文字在評論中所扮演的角色,因為評論(這件事)並非單一事件的兩面,寫作與閱讀也不是滿足相互的期待與被期待。重新檢查擬真現象並不是要擬真,只是希望在書寫與閱讀之間多開一個想像的窗口,讓我們看到不同面向的風景,如同巴特所說:「絕沒有權勢,只有些許知識,些許智慧和盡可能多一點的趣味。[2]

 

*                              *                              *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距離美學 -- 談審美經驗的「陌生化」現象

 

 摘要

一樣"東西"要通過什麼樣的效應,才能在審美經驗中被我們稱為"藝術品"?」這是當代美學最淺顯的提問方式,標誌出審美狀態及現象的反思,也是當代審美議題內轉向的核心價值所在。在此,「效應」作為一種個體經驗的轉換機制在人身上獲得彰顯,開闢出當代審美議題的本體論視野。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作為一種文學批評理論最初來自二十世紀初俄國形式主義學者什克洛夫斯基(Shklovsky),意為「使之陌生」,強調美感並非來自日常生活中無意識的經驗、習慣或知覺,必須在(文學)審美形式上作出區別。如果「熟悉」代表一種在知覺經驗中的靠近狀態,「陌生」則是熟悉之後的疏離,藉由距離之外的存在視野創造與熟悉事物的落差美感。

  陌生化不只是一個審美議題,也是一個存在態度的議題。本文從語言出發探究審美的陌生化現象,並通過存有美學驗證審美形式的本體作用,最後從大眾文化批判的觀點探究陌生化在現今社會中的現象與障礙。

 

鍵詞

陌生化 距離 本體論 當代美學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