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不是"包裝"出來給別人看的... 如果成長需要證據,這個證據不在豐功偉業的成就,也不是別人口中的稱讚,而是一種自我發現,發現自己變了,僅此而以,而且最好還能發現這種"發現"也正在改變...
今天推薦陶晶瑩:我變了 (1999)
...
"發現自己變了"是件了不起的事,也是有趣的事,好像口中所說的"我"並不是"自己",而是另外一個人,"他"孤拎拎站在鏡子前面... 活生生的歷史在當下產生中斷,腦海中出現一段特定記憶,稱之為"那個時候",並以此做為對照的判斷標準,然後小聲對這個鏡中人說"你變了"...
海德格等存在主義哲學家把"反思(Reflection)"當成一種"存在的提醒",不但開創當代美學系統,也暗示一種人的回歸。這種回歸是本體的,冷靜的,一種在獨白中所創造出的存在關係,畢竟人的存在不是斷層切片,存在必定包含存在(者)的歷史,不管是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歷史"。
...
突然想到,當一個失憶症患者說出"我變了",那應該就算康復了。
突然又想到曾經給學生出的作業,寫出四段文字,每一段的開頭如下:
1. 最近我發現...
2. 我從前沒有這樣發現,我想是因為...
3. 我既然發現了這個,我想以後我會...
4. 生活中發生的事很多,我會特別寫出這個,我想這意味著...
一首可愛的小小情歌,唱給自己聽,也唱給"他"聽... 愛情就該如此。
...
作詞:陶晶瑩 作曲:呂文飛
我變了 碰到你什麼都對了 愛上你 下雨也快樂
我變了 碰到你什麼都好了 愛上你 哭泣也值得
*我變了 碰到你什麼都算了 只要你在我的身邊唱歌
為什麼這樣呢 為什麼這樣呢 全世界都笑了
我變了 那你呢
...
我變了,學生只要稍微用功一下,就能讓我滿懷希望並欣慰一整天。
我變了,雖不至慈眉善目和譪可親,卻也收斂不少從前的咄咄逼人。
我變了,開始拒絕完美,而且越來越不在乎表格內或數字上的名字。
我變了,對未來的幻想不再是能"獲得"什麼,而是能"留下"什麼。
我變了,漸漸不喜歡在外面用餐,而且越來越喜歡吃自己亂煮的菜。
我變了,竟然越來越喜歡做家事。 (這點最奇怪)
我變了,因為我發現轟轟烈烈的愛情竟敵不過一雙安靜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