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樣的情感可以讓人由愛生恨?如果不是"很愛",是不是就不會"很恨"?難道只是忌妒?... 上課的關係,最近重看"阿瑪迪斯"...

這是一部大學時期的電影,改編自一齣同名舞台劇,描寫莫扎特的生平。故事的真偽無從考證,但都確有其人。電影獲獎無數,敘事手法、美術設計、影像及配樂一流,但片中真正的主角並不是莫扎特,而是他的頭號粉絲安東尼薩列里(Antonio Salieri),那個由愛生恨的人...

...

Amadeus (1984)

導演:Miloš Forman

演員:F. Murray Abraham (飾演薩列里。一個非常棒的演員)

        Tom Hulce (飾演莫扎特)

...

深仇大恨嗎?我也不覺得,這只是一個關於謀殺的故事,可以解釋為人因"愛"而自大,甚至把上帝也拖下水,活生生將人分為"天才"與"庸才"... 我沒有見過那種被稱為"天才"的人,如果真有,通常這種人會特別努力,而且,我想,天才活著是為了讓人欣賞,而不是讓人忌妒。

看完感觸良多,那天我說:千百年來,藝術透過"他人"的眼光從未自由... 對薩列里而言,藝術是宗教的工具;對統治者而言,藝術是政治的工具;對貴族而言,藝術是附庸風雅的工具;對文創而言,藝術是賺錢的工具... 但對莫扎特(他自己)來說,藝術是自由的,這讓(他人眼中的)藝術與"天才"掛勾,而忘了"凡人"該有的努力。 

...

劇中的薩列里是我最同情的角色,這種同情甚至不帶仇恨,而是憐憫,因為他也是高手,聽出只有高手才聽得到的東西。他是莫扎特最內行的聽眾... 想到盧梭所言:人是自由的,卻無時不在枷鎖中。那些自認高人一等的人,才是自己最大的奴隸。

至於人因"愛"而自大... 這個場景隨處可見:"總是為你好嘛..."

...

片中的橋段,莫扎特夫人偷偷拿著丈夫的原稿"送審",祈求一個工作機會... 

 

 

夫人:... (抱歉,這些資料恐怕不能留下),萬一他發現不見了一定會抓狂,這些都是原稿。

薩列里:原稿?

夫人:是的,他從來不做備份。

薩列里:這些都是原稿?

夫人:是的。

〈音樂〉

老薩列里:太震撼了,簡直無可置信,這些是第一版而且是唯一的手稿,上面沒有任何修正的痕跡,一個都沒有,他似乎只是寫出腦袋中已經完成的東西,一頁頁,好像聽寫一樣... 而音樂,前所未見的音樂... 換了一個音符就不夠完美,換了一個章節,整個結構就垮了。很明顯回想起來,那天我在大主教家裡第一次聽到的曲子絕非偶然。再一次,那是上帝的聲音。我從禁錮的牢籠裡看到了奇景,一種絕對的美...

〈音樂結束〉

夫人:寫得不好嗎?

薩列里:太神奇了...

夫人:是啊,他總是對自己的作品很有信心...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我的電影
    全站熱搜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