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件明明不好或自認不值得的商品,你會不會在業績考量下,強力推銷給客人?"... 有一天上課我提出這個問題,得到不同回答...

...

期末課程精采,面對一群大四導生,總有一種"牽掛式"的關懷,來自課堂上一張張疲憊不堪的臉孔、一雙雙渴望又恐懼的眼神,以及背後那一個個原本熱情卻不知為何變得冷陌的靈魂... 

這種牽掛與其說是叮嚀,不如說是整理自己一路走過的痕跡,關於我與世界的拉扯,某種荒謬的對抗,說給你聽,因為這也是困擾我的問題... 別誤會,這種"困擾"隨著年紀已漸漸不是問題,反倒成了有趣的回憶,如同那天我說:當發現全世界沒有一個現成的"好地方"時,我決定把自己所在的地方變好。這是當年我選擇繼續留在這裡的原因,於是我開始辦音樂會...

...

不論是自我安慰也好,自我嘲笑也罷,人在江湖經常發現身不由己,這是人與角色的衝突,來自作為一個"本體"的想法與作為一個"工具"的想法的差異... 雖然許多人看待自己就是個工具,而這種人通常也會用工具去看待別人,你要練習與這樣的人相處...

這種差異經常讓人陷入兩難,尤其在職場機構中,如同有人"換了屁股就換了腦袋",但這個發現是好的,至少在某種意義上,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所擁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判準與承擔。

...

"人"很抽象又難搞,莫名其妙被拋在世界之中,自始至終就是一個孤獨的自己(如果你也曾覺得孤獨的話)。"角色"讓生活多了一份複雜的參照,彷彿在心中多了一批神秘觀眾,讓自己扮演起"別人眼中的自己",凡事在交換的預期中做給別人看。現代人關係複雜,我們無法脫離角色的牽絆,有時甚至需要依賴這種牽絆來取得認同(討好老闆或取悅觀眾),只是程度不同,無可厚非...

雖然人與角色代表不同存在價值的拉扯,兩邊都活得很辛苦,然而經驗告訴我,只有先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有溫度的"人",才有可能當一個好的"角色",否則一個只為工具而工具的小角色,不僅疲於奔命,也容易被取代,更有著配合不完的人生... 別忘了曾有同學說:機器人可以取代人,因為機器人沒有人性...

幾年前寫過一本書"體現創意",說的就是這個,幾年前還做了一齣戲"再見沙特",說的也是這個... 在這個問題上,沙特提出"他人即地獄"這個觀點,這句話聽起來很酷,但嚴格說來,這是一句沒有建設性的廢話;卡謬比較聰明,他說"既不當受害者,也不當劊子手",我由衷佩服並心嚮往之。這大概是做人的最高境界,需要極大能耐,也是我努力的方向,因為在不同角色中,我們通常既是受害者也是劊子手... 

...

... 

"老師,我會,這是我的職責。人必須先保住飯碗..."。她有些為難,但勇敢回答。我替她鼓掌。

"如果客人是我的好朋友,我會小聲勸他不要買..."。她扮鬼臉的模樣真可愛。我替她鼓掌。

"我會好的壞的都說,最後讓客人自己決定..."。她找到某種折衷的辦法。我替她鼓掌。

...

許多人低頭不語,不知道他們是在思考還是在想別的,但同樣的,我也替這樣的沉默鼓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小毛非觀點
    全站熱搜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