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親愛的陸生同學你們好,歡迎來到本週的藝術概論課程,首先還是祝大家健康,沒事在家多閱讀/多思考/多感覺/多創作,今天我們要從觀看的經驗中,聊聊"視覺"與"視覺藝術"...

...

1. 這門課很強調經驗,尤其是檢查自己的感覺,所以首先要問一個笨問題:"看"是什麼感覺?...

如果"感覺"來自經驗的對比,不妨想想:張望與凝視有何區別?"看"與"看到"又有何不同?或者,我們的視覺經驗究竟是如科學家所言的 Seeing is Believing (眼見為憑),還是如藝術家所言的 Believing is Seeing (相信才看得到)?... 這裡涉及一個有趣的視覺迷思,因為我們總是把"看"當成"理解"的過程 (如"I see"=我懂了),甚至是一種探索/追問。於是,對於我們沒見過的東西,我們會說"看不懂"。

To see is to know,這是習慣天性,無可厚非,因為我們多用眼睛去"認識/遭遇"這個世界(包括理解/猜測/驗證/懷疑...)。但這個習慣卻存在一個循環風險,因為當我們知道了之後,"what we know"也會反過來影響"what we see",導致某種封閉侷限... 換言之,你習慣"只能"看到你知道的東西,你也"只想"看到你知道的東西,如同你也"只認得"你見過的東西,最慘的是,你也"只想"知道看到了"什麼"。

哈哈,這不是繞口令,而是提醒一個需要自我突破的觀看自覺。

...

2. 由於觀看"內建"理解的需求,視覺就是一種"建構式(constructive)"的體會,好像加法一樣,透過視線來回搜索,慢慢堆積出一個"能被理解"的可見世界 (就算面對一張看不懂的畫,你也會理解為"抽象畫")... 你在畫面上"搜尋"你所認識的蛛絲馬跡,慢慢拼湊出對這幅畫的理解,才能讓自己安心。

觀看需要想像 (雖然這也是某種"理解"),卻是一種創造。如同之前提到牛頓"看到"蘋果掉到地上,發現了萬有引力... 真正的"看"不是東張西望,而是"看到",因為凝視是一種創造。其實對我來說,任何知覺都是創造。我有時會不戴眼鏡畫畫,刻意去感覺一種朦朧的視覺,很有趣。這個說法希望你能體會。

 

unnamed.jpg

...

3. 雖然眼睛所見之物都是視覺,但"視覺藝術(Visual Art)"這個詞,通常特指作品以"物件"形式存在的一樣"東西",靜態,佔據特定空間,如繪畫/雕塑/裝置等。這些作品具備形狀/質感/顏色等特質,因此視覺藝術又稱"造形藝術(Plastic Art)"... 雖然看電影也是視覺,但我們通常不會把電影/劇場或表演當成視覺藝術,因為藝術分類的對象不是作品(樣子),而是人的感受。這是美感體會的差別,以後再說。 

除非創作者"別有用心" (如前一陣子有一張畫在拍賣會上被碎紙機當場毀了一半),視覺藝術的"作品"通常可以放很久(十年/百年/千年),加上物件的具體存在,便於流傳/買賣/展覽/拍照/印刷/討論等,因此,對大多數民眾而言,"視覺藝術"幾乎就是我們對"藝術"的通稱... 譬如你可以問問朋友,請他們說說自己喜歡的藝術家,相信大部分會說畢卡索或莫內(畫家),因為對大眾而言,貝多芬是音樂家,不是藝術家。但其實我認為不需如此狹隘分類,對我來說,莎士比亞也是藝術家,只是創作的素材工具不同罷了。

...

4. 視覺藝術是"物件"的藝術,具備可見的造形並可流傳久遠,再加上視覺的"理解"作用,所以一般而言,視覺藝術的"美"是某種"理性"的經驗,可以細細琢磨/玩味再三... 相較之下,"聽覺"似乎比較"鬆"。

如果你會下象棋,可以把"視覺"想像成橫衝直撞的"車/砲",它們直線飛越,精準獵取。相對的,"聽覺"有點像迂迴的"馬/象",是一種圍繞的感覺... 兩種知覺在棋盤上交鋒,想到尼采筆下的"悲劇的誕生"。

尼采是有趣的近代德國哲學家,他的名著"悲劇的誕生",將視覺(繪畫)與聽覺(音樂)做了有趣的對比。他認為"視覺"具備太陽神阿波羅(Apollo)精神,是一種如白晝般的具體/清晰/光明/扎實/秩序的美感經驗,相對的,"聽覺"則具備酒神戴奧尼索斯(Dionysus)特質,是一種如黑夜般的隱晦/爛醉/狂喜/飄渺的美感,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知覺在人身上合而為一,充滿矛盾的悲劇美感... 

當然這只是尼采的說法,不知你覺得如何?... 但我是真的有這樣的感覺啦。

 

amnd11-apollonian-and-dionysian-2-638.jpg

...

好啦,細細感覺吧,感覺多了就會有靈感。祝大家身體健康。

下次再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陸生的藝術概論
    全站熱搜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