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親愛的陸生同學你們好,歡迎來到"藝術概論"課程。天氣越來越熱,大家還是要注意防疫。這幾週的課程是"時間藝術",內容包含音樂、電影與劇場。

...

1. 相較於靜態的視覺藝術,"時間藝術(Time Art)"顧名思義是與時間相關的藝術形式,也就是以"時間"作為創作及欣賞的條件。通常視覺藝術(這件事)給人的感覺與時間無關,譬如"蒙娜麗莎"永遠是那個樣子,這類作品單位是一幅(畫)或一個(雕塑)。時間藝術以時間為載體,其作品是一段 (3分鐘的音樂或20分鐘的影像),也就是 in a period of time ,這是一種"在時間之中"的體驗... 換句話說,面對時間藝術,觀眾必須"交出時間"才能欣賞,而當演出的時間結束之後,作品就消失了。

"時間藝術"是一種藝術形式,也是一個美學概念,近年很流行的"展演"(Performance) 也是廣義的時間概念延伸,意思是把"作品的主體"交還給觀眾,畢竟"作品(的概念)"是透過觀眾才得以成立,因此從觀眾的立場看來,我們可以說,任何藝術形式都具備展演特質。

...

2. 這幾週我們從音樂出發,介紹音樂與聽(覺)的關係,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特質是"層次(layer)"的概念。

人的感覺是一個整體現象,不僅相互關聯,也相互影響。視覺與聽覺最大的區別,在於視覺是一種單一線性的感官,這與眼睛構造有關,也與光線直射有關 (通常我們一次只能看到一樣東西),但聽覺不同,我們可以同時聽到(前後左右)很多聲音... 生活中所聽到的聲音不只一種 (如人聲/車聲/電視聲/手機聲),它們同時存在,構成現代生活的"環境音",我們早已習慣這種吵雜。

雖然如此,我們對於一首歌的印象通常卻只有旋律 (如KTV唱歌),很少有人會聽到編曲,這是內行聽眾與外行聽眾的差別,因為編曲就是"同時處理"此時此刻的層次。

 

...

3. 許多人喜歡彈吉他唱歌,這也是層次的概念,譬如有人一彈吉他就不會唱,或一唱就不會彈,這種邊彈邊唱是需要練習的,一種身體與節奏的練習。除了創作之外,時間藝術的欣賞也是一種"共時性"的體會,譬如,管弦樂的樂器很多,編曲複雜層次很多 (管樂/弦樂/打擊...),層次越多音樂越厚。流行音樂的編曲也是如此,一軌一軌疊加,目前我們多用電腦處理 (sequencer)。

除了單色音的樂器 (提琴或笛)之外,許多樂器本身也是層次的組合,吉他和弦就是其一 (譬如大調和弦就是1 3 5同時出現),鋼琴的雙手十指也如此。此外,如果你會打鼓,你會發現人體四肢的奇妙分離...

基本上,時間藝術的感動來自身體,視覺藝術的感動多來自思考,因此,"時間藝術"比"視覺藝術"更容易親近,也更容易隨著節拍起舞。哲學家尼采曾把視覺藝術比喻為具體又光明的太陽神,而音樂則是隱晦又神秘的酒神,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美感經驗在人身上造成某種"悲劇的誕生" (參考藝術概論-3)。

 

...

4. 把"層次"的概念用在影片裡,同樣可獲得不少靈感,譬如畫面與聲音的搭配(或反搭配)。想像一下,畫面上出現戰爭的場景,配樂卻是貝多芬田園交響曲,或,一對情侶在月下散步,配樂卻是大白鯊... 這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就是時間藝術的"蒙太奇(剪接)"趣味。

視覺藝術的藝術家通常被稱為"畫家",時間藝術的藝術家通常是"導演",因為時間藝術的創作是立體的,建立在一個共時且不斷進行的序列(sequennce) 之下。音樂家手中的套譜如同導演手中的分鏡腳本,他們必須想像當小提琴在演奏的時候,長笛要吹什麼,或者,當鏡頭特寫男女主角在路邊接吻時,要不要加進的緊急煞車聲...    

 

 

這是一首層次漸進的曲子,音樂越來越厚實,來自法國近代音樂家拉威爾(Ravel)。

仔細聽聽樂器搭配的方式,也看看這首曲子的三種樣態:波列露舞曲 (Bolero) 。

...

相較於視覺藝術的"永恆感",時間藝術的作品是會結束的:散場代表劇終,掌聲代表落幕,除非你明天再來,但即便如此,你明天所看的是明天的戲,因為今天已過... 這種"當下感"讓時間藝術多少帶有一種"瞬間即逝"的宿命悲劇,但也正因如此,時間藝術的作品更貼近生命,尤其是活生生的劇場藝術。

有人說劇場在每天早晨死去,到了晚上又重生,希望你可以體會... 其實,任何時間藝術作品都具備"文學性"的美感,一種如詩般的立體透明/層次堆疊,起承轉合的流動讓人甘願隨著作品"載浮載沉"...      

...

好啦,祝大家身體健康。下次再聊聊劇場(Theatre)與戲劇(Drama)。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陸生的藝術概論
    全站熱搜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