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好笑,為了找一點樂子,我給自己找一點麻煩,買了生平第一支 iphone。於是,我開始學習切換兩種系統,學習認識兩種平台邏輯,有時還得學習轉換兩種檔案... 漸漸,我開始學習把工具當玩具...
...
大學畢業開始接觸電腦,從最早的DOS到微軟Windows,電腦對我來說就是"目的導向的工具",用來執行我的"指令"。工作的關係也曾用過蘋果系統(Apple II及麥金塔),雖然覺得有趣,但對他們封閉又壟斷的軟硬體始終沒有好感... 二十年前蘋果電腦在台灣開始盛行,可愛的造型搶佔不少市場,之後又進軍智慧型手機,新世代人手一機(連老媽都在用),果粉滿天下,周邊商品琳瑯滿目,儼然成為時尚標籤。
雖然如此,本著某種對"工具"的執著與尊敬,我始終"拒絕沉淪",堅持使用PC及Android... 直到最近...
...
"因為太方便了,套用(版型/圖庫)就好,反而扼殺了工具作為一種'創造'的原始意義"... PC 說。
"電腦都是套用,方式不同而已,沒必要回到工具源頭,想喝牛奶去買就好,不必養一頭牛"... Apple 說。
"封閉系統剝奪了'操作'的主體性,使用者只能依照你們的框架,用你們提供的內容來選擇"... PC 說。
"所謂開放,其實只是另一種形式的封閉,別不甘願了... 再說,我們提供很多很多種牛奶"... Apple 說。
...
...
對一個電腦白癡、不玩遊戲又不擅社群媒體、甚至還經常忘了帶手機的人來說,"工具"原本是一個目的明確的概念(用來執行指令),但必須承認,這個概念越來越模糊了... 不知是因為內在的想法不夠堅定,"指令"隨時在變,還是外在的花樣太多,讓工具作為"執行指令"的目的越來越失焦。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高高興興買了一台可以通訊又上網的照相機,還是買了一支鏡頭很棒的電話,我也不知道這支 iphone 究竟是工具或玩具... 心中冒出很多(組)詞彙:中心/去中心、現代/後現代、極權/民主、小牢籠/大牢籠、主體/非主體、我/非我、創造/再製、對抗/接受... 甚至還有大數據、AI、量子力學...
...
從 productive tool 到 creative tool,從工具到玩具,從玩具到遊戲,從遊戲到藝術,從藝術到人工智慧... 不論叫什麼,不管喜不喜歡(或甘不甘願),"工具"的共通現象是"套用",來自接受它的遊戲規則...
想想也對,我不懂電腦,不會製造"製造工具"的工具,只能從現有(被給予)的框架裡,選擇套用或不套用、玩或不玩。如同面對幾百個電視頻道,節目琳瑯滿目,但我的選擇始終只有兩個:停留或轉台,開或關... 也許當接受了人生終究只有兩種選擇,工具就變成玩具了... 想到加達默爾說的"藝術是一種遊戲"...
原來,"玩具"並不是"遊戲的工具"。玩具本身就是遊戲... 如同我滿懷期待,甘願花一小時在超市精挑細選一罐"我的沐浴乳",也滿懷期待,甘願熬夜在網上精挑細選一個"我的手機殼"... 或玩著玩著,甘願精挑細選套用一個屬於"我的iphone"的第一個桌面,而且我已經準備好了,滿懷期待等著精挑細選下一個...
...
...
"... 遊戲的趣味在「玩」,玩遊戲的行為勝過遊戲的實質內容(嚴格說來,遊戲除了規則之外,並沒有實質內容可供理解)。不論是集體競賽的遊戲或純粹玩耍的遊戲,遊戲者在遊戲中真正享受的並非輸贏,也不只是單純的消磨時間,而是當下那種與自己相處的專注,並將自己拋向一種等待與被等待的瞬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