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好,我們延畢結束,要準備北漂了,想在那之前跟你見見面,不知道老師有沒有空..."
"好啊,去河堤貝果吃義大利麵。"
"哈哈哈哈,小時候我媽也常帶我來這家。"
...
突然想起一首民歌,順便送給妳媽,陳明韶:浮雲遊子 (1980)
...
夏天是移居的季節,不少學生遠行:一個去澳洲打工度假,一個去夏威夷實習,這兩個"延畢結束"的要去台北上班... 之前也有不少學生北漂,有的去加拿大念書,去英國遊學,也有人去日本或越南工作...
他們半夜傳來訊息,字字飛揚東拉西扯,掩不住興奮與緊張之情... 我笑著回復,羨慕這份出發前的心情,也羨慕這個年紀,更高興他們還會想到要告訴我。
...
不論是北漂或出國,念書或工作,"流浪"或"沉澱",我常鼓勵學生畢業後離開家鄉 (至少離開一陣子), 脫離原本熟悉的生活模式,放下習以為常的社會價值,而且走得越遠越好,最好是去一個沒有人認識你的地方,重新洗牌,用自己的節奏,好好感受一下"自己"...
事實是,從幼稚園到大學畢業,台灣的小孩花了二十年在"學習知識"。他們千辛萬苦過關斬將,努力"準備投入社會",卻很少有人真正認識這個世界 (哪怕只是另一個城市)。經濟因素讓"大學在地化"的趨勢明顯,許多學生從小到大的生活圈離不開方圓十里,他們的"世界"也就只是百里內那些大人們關心的鳥事...
聽起來很抽象,卻是真實的經驗:"出去看看"... 你會發現世界很大,卻又近在眼前,原來生命不只一種樣貌,原來地球上還有另一種人在過著另一種生活,他們在乎另一種價值,關注另一種意義...
雖然科技發達讓"遠方"變得很近,但真實感受又是另一回事,這是遠行的意義... 你不必急著判斷喜歡或不喜歡你的異鄉生活,這只是一種認識 (俗稱"開拓視野"),但透過這種認識,你會開始回顧過去的所有經驗,慢慢了解自己的足或不足,進而釐清自己的下一步 (如選擇返鄉,或選擇走得更遠)。
...
好一個"延畢結束",遠比"畢業"傳神多了... 想想也對,既然連"延畢"都能"結束",世上還有什麼好怕的?
"記住喔,這不是觀光旅遊,而是在地生活,要學會照顧自己,好好過日子... "
Take care and good luck.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