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他媽的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記得上一次看到這個封面的時候,我剛考上大學,而"它"還只是一張 180 塊錢的黑膠唱片... 這好像是我這輩子所買的最後一張"唱片"。
今天推薦黃鶯鶯:只有分離 (1982)
...
70 年代的校園民歌運動到了 80 年代初期漸漸進入尾聲。想想也該夠了,那種"唱自己的歌"的風氣已然成為台灣流行音樂的趨勢,套句官話,就是"民歌的階段性任務已達成",接著就是各憑本事,如何從"清淡"的民歌轉型為較"有重量"的曲風,而黃鶯鶯的出現可稱得上是時勢造英雄...
也許是因為長年旅居新加坡的關係,黃鶯鶯最初給人的印象是西洋歌曲。她崛起於民歌時期的西餐廳(美軍俱樂部),當時小有名氣,但真正以國語歌曲在台灣稱霸歌壇卻是來自這一張專輯,也正好趕上 80 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戰國時期。
>
順道一提,黃鶯鶯與蘇芮都是以西洋歌曲起家的歌手,但兩人的風格不同,這是一組有趣的對比:蘇芮的嗓音有一種讓人"不得不放下手邊工作而專注聆聽"的"霸氣",雖然個子嬌小,但卻是現場演唱的高手... 黃鶯鶯是錄音室裡的美聲天后,但就是因為太美了,美到像是一種順理成章的"陪伴",有一種江南小調唯美婉約的氣質(有一點像鄧麗君)。這當然與歌詞及編曲有關,但更重要的是歌手對聲音"處理"的不同所導致... 這點也可從聽眾看得出來,我曾觀察到當聽到蘇芮的時候,比較少人會"跟著唱",大多數是專心聽,而聽到黃鶯鶯時大多會跟著節奏搖擺或哼上兩句,但並不會因此中斷手邊正在進行的事...
當然這並非最好的例子,而這種觀察也並不精準,但同樣是流行歌曲,從收聽的"狀態"確實能看出歌手(以及這類作品)在聽眾心中的的"定位":有些曲子像是日常生活中讓人刻意駐足的"特殊事件",有些則是"伴隨著"日常生活的配件,雖然同樣"好聽"與"好看",但對我而言,兩者的意義是不同的。
這裡引發出一個文化批判的老問題:如果真有一種東西叫做"藝術",它應該是脫離日常生活的"特殊事件",還是順著日常生活的"陪伴"?... 那... "愛情"呢?
...
詞曲 曹俊鴻
就讓雨把我的頭髮淋濕 就讓風將我的淚吹乾
反正你早已不在乎 反正你早已不在乎
你的眼睛默默的告訴我 愛情已到了盡頭
就像秋風吹落的黃葉 再也沒有感覺
就這樣 就這樣 悄悄地離去
只留下 只留下 淡淡的一句
愛你依然沒變 只是無法改變 彼此的考驗
只有只有分離 讓時間去忘記 那一份纏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