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常聽到有學生私下抱怨某些老師或某些課"沒有學到東西"... 聽起來有點像"客訴"... 雖然這大多是教育者的責任,應該檢討,但對那些自認"嗷嗷待哺"的學生而言,我實在不知道"東西"要如何才能算"被學到",而這些被學到的"東西"又是什麼。我反倒比較相信對一個凡事好奇又有創造力的人來說,就算蹲在路邊或坐在馬桶上,也在學習...

雖然知識的傳遞經常是建立在"教"與"被教"的二元認知中,但學校教育(尤其是在"學分"累積概念下的大學教育)終究只是一種片段的"擬真"遭遇,沒什麼大不了。再"壞"的老師也可能教出優秀的學生,而再"好"的老師碰到不想學(或不願意為自己負責)的學生也沒轍... 學習者應把握"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師不如無師"的概念,好好為自己創造新知,因為在結構中,沒有任何一門學問是"現成且完整"的學習對象,因此不論好壞都不可太過依賴,否則就是"自廢武功"。

...

我不相信有人真正"學過" Office Word(或看完整本使用手冊),但我相信大家都會用,因為"自己需要"... 學習並非被動接收,而是主動創造:創造摸索,創造熟能生巧的技術,創造差異,創造問題,創造解決問題的方法,創造觀點與批判... 真正的學習如同藝術,是必須"用力"的...  

 

只要一個文化以某種大體上無可爭議的方式來處理其中的事務,那麼關於它的風格的本性這一類問題就幾乎不會出現。人們或許不會注意到一情景中的那些恆常出現的因素,從而也不會就他們提出任何問題。只有當需要就行為的選擇進行比較的時候,只有當始終如一的一致性為各種競長爭高的潮流所代替的時候,思想家才不得不去探詢最富成效的作用方式的基礎,以及那些有利於或不利於這個基礎的條件。[1]

       阿恩海姆(Arnheim) 藝術心理學

 

What we have is a very Kafkaesque situation where you really don’t know where you are, and you have no basis for evaluation. You hang on the inflection of the tone of voice in your crit to discover if something is really wrong.[2]

我們在此遭遇了一種非常「卡夫卡式」的情況,你的確不知道自己在哪裡,而你也沒有評估的基礎。你在面臨自己所批判的變奏途中去發現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Schon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當現代主義理性思維提出「方法」這個概念時,其最大的本體價值在於為自己找出批判方法,進而用於檢驗方法本身,如同康德(Kant)所謂的自我批判哲學(Self -critical),而「方法比結論更重要[3]」的意義則揭示了使用方法的人對其結論反思的重要性。這種工具理性模式的轉向不僅適用於去建構一個我們所「認識」的世界,更可應用於檢驗自身的學習。換言之,如果認識是一種創造知道的行為,學習更是一種創造認識的「創造」,學習者應該有此自覺,進而主動創造自己所()學到的東西,但這樣的自覺在長久我們以考試升學為目的填鴨式教育中卻無法彰顯,導致在以知識結構分類導向的課程設計中讓學習變得支離破碎困難重重。

 

不可諱言在傳統教育影響之下,我們的學生在學習心態上多屬被動,不但多數不知道自己在學什麼,甚至連自己所不知道的是什麼都不知道。這個不爭的事實讓原本應該扮演學習推手的教育工作者陷入三難:(一)既要負起傳道授業解惑的知識內容,(二)又需協助學生面對由產業研發所帶動的時代趨勢,(三)更要在兩者之間替學生找出足以超越現況的自我批判學習動機,並用自己對知識僅有的信念支撐出一個教育工作者在講台上的熱情。這種無形的消耗對教學自然產生不良影響,因而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被動,如此惡性循環。當然,探究學習障礙的因果關係並無助於做出改善,因為真正的障礙並非先後順序的邏輯問題,而是教育者與學習者共同的二元擬真心態。

 

因此,如果真如西諺所說「One does not learn to make art. One creates it.我們更應相信「One does not learn to know. One creates it. (人並非學習去認識,而是去創造認識)或者「One does not learn to teach. One creates it. (人並非學習如何教育,而是去創造教育)甚至當教與學的經驗成為生命經驗反思的一部分時,我們也許還應體會「One does not learn to Be. One creates it. (人並非學習存在,而是去創造存在)」的真正意涵。

 

從認識到學習到創造,共同標誌出「人」作為一種存在技藝的自我期許與自我負責的天職,雖然認識或學習的內容不盡相同,但這個天職卻是人為自己創造為「人」的價值所在。 

 


[1] Arnheim, Rudolf (2003), 藝術心理學(新論), 商務出版, 371

[2] Schon, Donald (1987),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The Jossy-Bass Higher Education Series, Jossy-Bass Publisher, p.82

[3]參考Geiger, Moritz (1999), 藝術的意味(引言), 中譯本, 北京華夏出版社,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體現創意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境象劇場 的頭像
    境象劇場

    吳小毛的境象劇場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