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學了多年英文,對 be 動詞的使用及變化大致了解,但對 be 動詞的"意義"卻不曾深思,也許因為考試通常不會考意義,只會考記憶... 前幾年讀到一本書《"是"的哲學研究》,主要探討"是"這個概念,非常有趣,也好像為我找到某種驗證,對於我所關心的創造議題...

...

基本上,be 動詞具有一種(狀態)連結或投射的作用,好像一個概念中的等號 "=",串連起兩個抽像世界。中文裡的 be 動詞包括"是、乃、即、為...",如 I "am" a teacher(我是一個老師),或 He "is" not hungry(他不餓)... 中文的否定詞放在 be 動詞前面("不"是),英文的否定詞放在後面(is "not"),這可看出民族思維的不同,因為他們把"not hungry"當成一件事(一個存在狀態),所以從文字的解讀應為"他(是)不餓的"。對西方老外來說,任何東西都"是",就算連"不是",也是一種肯定的"非"。

西方語言具有一種"描述"的特質,因此為了要清楚說明一件事(它),除了動詞變化之外,他們還發明了 "was" 以及 "will be" 的概念,用來區別"以前是",或"即將是",甚至還有"被動式"的概念,以及作為"後位修飾"的關係代名詞(which 或 that),這讓一個句子可以無限延長,中文比較抽象(所謂寫意不寫實),所以中文的 be 動詞並沒有這麼複雜... 順道一提,西方人這種"清楚描述一件事"的企圖與西方二元認識的傳統有很大關係,因為他們相信所發生的事(它)始終是一個"可被認識"且"可被指稱"的外在對象。

...

"昰"就是"是"的古文,也就是中文的 be 動詞,其意義就是"存在",這種存在的現象就是把兩個不同的"概念"連在一起,成為一種新的認識,也就是"使...存在而成為...",而這就是"創造"。

...

作為一個"存在"的動詞,be 動詞的意義是積極的,但卻有一個陷阱,即 be 動詞所連結的概念通常必須是"現成的"概念,我們無法說出一個我們還不知道的東西"是"什麼,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對這個東西沒有感覺(如面對一個"看不懂"的藝術作品),這是語言文字的(後設)宿命,因為我們總是用"先"認識的東西(字)去解釋"後"認識的東西(字),如同柏拉圖所說:"我們在認識一樣東西之前,不可能不先認識另一樣東西"...

文字的使用如同刀刃,可載舟亦可覆舟,關鍵在於文字使用者的自覺(這點以後會再談論)。僅管如此,透過文字來認識"存在"倒是一個好方法,畢竟大家都會說話。

...

"是"(作為一種文字現象)造就了我們的全部,如同一個判斷準則,決定了我們所知道的"世界"... 大致來說,每一種語言都有類似 be 動詞(是)這個概念,用來建構人們所有的"肯定"或"否定"的認識,我們應珍惜並謹慎體會"是"這個概念,畢竟我們所認為的"是",決定了我們是誰...

人類思想因"是(be)"這個概念而存在,因此對"是"的重新理解的意義就不只是"是什麼"的內容之爭,而是"如何是"的態度問題。

...  

 

Create: The process of making, of bringing into being.

(創造:製造的過程,帶入存在的過程。)

      韋伯辭典

 

首先是一個把自己推向未來的東西,並且感覺到自己在這樣做人是在企圖成為什麼時才取得存在[1]

         沙特(Sartre) 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

 

的哲學認為是者其所以的根本原因不是別的,就是是者自身的。由於是者概指宇宙萬物,這種思考方式就等於把看成創造萬物的本源[2]」 但是「是(be)」本身並不是一樣東西,而是一個連結某種關係或狀態的繫詞,無法單獨存在,因為「是」必須指向「是什麼(東西或狀態)」,所以是的意義就從(它是)概念中的"be"轉變為(我是)概念中的"to be",也就是"我使... 存在而成為...",而「是什麼?」的問題就因此轉變為「如何是?」,也就是「我如何認為它是什麼?」...

 

 

這是哲學上 form與 thing的千古辯論[3],前者認為凡事必先有 idea (所謂的邏各斯"Logos"),如同某種信念,因此所有行為(包含認識的行為)都是 idea 的產物,如同"知而後行";後者則相信"真理"並非一個外在的"概念",而是藏在事物進行的本身,所以比較傾向"行而後知",這也是二元認識與本體認識的基本差異,影響著千百年來人們看待事物的態度(包括檢視自己的態度)

 

 

古典美學研究的是"美的東西"的特質,他們把"美"視為一個外在對象(它),如同早期書上所說的平衡或對稱等"美的定律"。現代美學研究的是"美感從何而來",研究的是自己,這與"是(be)"的再思考有極大的關係...「是」的問題轉向是現代哲學一項根本的突破,伴隨著自十七世紀啟蒙時代的知識經驗爭論與工業革命因機器生產所帶來的價值觀重建與社會變革,以及百年來民主思潮所引發的個人自覺意識覺醒...

 

 

「是的問題轉向」首先來自一種在「不安狀態」下的質疑(或可稱為質疑的總和),包括質疑千百年來基督教堅不可破的神喻系統及其身心統治規範、質疑在外在世界在觀念論(Idealism)引導下純粹理性在書本上的批判意義、質疑傳統手感價值被大量機器取代之後的「靈光(aura)消失[4]」及其所帶來的愛恨情仇、質疑民主誕生與隨之而來統治方法改變背後的美麗謊言與暴力本質、以及質疑二十世紀科技進步所帶來的物質文明與世界災難等。藉由這些圍繞在真實生活周圍的真實感受,「人」,一種無可避免成為社會「角色」宿命下所引發的根本自覺,這種自覺與其說是個人主義(egoism)的自我實現霸權,不如說是在面對真實世界存在焦慮不安之下走頭無路的自救行為(No Exit)[5]。這種看似否定一切的玩世不恭態度不同於傳統我們所認識的懷疑或詭辯的嘻笑怒罵,而是在面對外在世界的不確定之後所產生的寧靜反思,並在之中重新檢驗與重建「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

 

 

換言之,不論這種存在的微弱呼聲是多麼卑微與不堪,這種在退無可退情況之下的存在意識覺醒首先成就了存在問題的價值,並在反覆思辯中持續進行著存在問題的問題意識探討。而這也是從「是什麼?」到「如何是?」的問題轉向的第一層意義,不僅說明存在的動詞意義,也標誌出(存在主義)存在先於本質(Existential Precedes Essence)的意涵方向。

 

  



[1] Sartre, Jean-Paul (2006), 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 中譯本, 周煦良湯永寬譯, 上海譯文出版, 6

[2]蕭詩美(2003), 是的哲學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29

[3]如果要找到一個詞可以指稱包括含義在內的任何東西的話,那麼「thing (東西)」正是能代表這個概念的最好詞彙;然而當thing 所指稱的內容與含義有關時,要找到另一個詞來代替它,那麼「matter (事情)」就是表達這個概念最好的詞。參考Embree, Lester(2007), Reflective Analysis: A First Introduction into Phenomenological Investigation, 中譯本反思性分析水軏、靳希平譯, 香港中文大學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研究中心, 漫遊者出版, 16-17

[4]出自班雅明(Walter Benjamin)1936年的評論文章〈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選自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中譯本, 許綺玲譯, 台灣攝影工作室出版

[5]出自沙特(Sartre)1946年的劇本創作〈他人即地獄 (No Exit)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體現創意
    全站熱搜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