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年代來討論 authenticity 似乎有點老派,有點像 3C 賣場中的傳統手機,尷尬擠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不僅背負著"妨礙進步"的罪名,甚至連討論這件事都代表一種過時的行為... 老實說我還真希望這是一個過期的概念,最好讓這個字永遠消失...
Authenticity 字面上的意思是"可信賴的本質",哲學上譯為"本真",是指「人"忠於"自己的程度」,直白的說法就是"真誠",包含(在外在影響或壓力下)忠於自己個性、信念或想法的所有價值判斷 (authenticity is the degree to which one is true to one's own personality, spirit, or character, despite external pressures.) ... 這當然是一個老派的說法,但老的地方並非忠於自己的"教條(內容)",而是所要忠於的對象,也就是"自己"。
...
班雅明的"靈光"之說在我心裡翻滾了二十年,依序是否定、懷疑、接受、懷疑、否定、懷疑、接受... 這與機械複製的藝術品美學無關,也不是為了張顯批判理論,而僅僅是對"這件事"的信念,也就是說,當"靈光"成為"一件事(issue)"時,它支撐起我這二十年的"歷史"。
作為"一件事",它無法分享也無可交換,我享受著與它週旋、對抗並沉醉其中,時而欣喜,時而沮喪... "這件事"並非"我的事",這件事就是"我"...
...
"真誠"讓人活出自己的原則,有所為有所不為,而如今真誠(這件事)已不存在...
...
喜歡"一樣東西"與喜歡"它所帶來的效應"是不同的... 當然這還是一個老派的說法,畢竟能把作品換成獎金也不錯,如同急著把辛苦排隊取得的球員簽名上網拍賣,也是一種喜歡... 甚至我還願意相信為了"加分"而去當義工,也是一種愛心。
辛苦學英文的最終目標是通過全民英檢,而通過全民英檢的意義在於畢業門檻... 這就是我們所認識的"學英文的目的"... "英文"成為一個被輪流操作的口號,只為鞏固這個虛主詞的合法性,於是大家忙著用它來補習、出題、考試、證照、畢業... 其實我相信對多數人而言,英文"這件事"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交換價值... 我想到許多人沒事就喜歡掛在嘴邊的"藝術"...
...
當"喜歡"變成一項投資,當下的"這件事"就不見了,變成交換未來的籌碼,"策略思考"應運而生,作為投其所好的交換手段... 於是,大家各取所需互相利用,忙著揣摩上意或忙著消化預算... 於是,這時代人人都可以快速出名,但只有 15 分鐘,因為出名的管道對媒體而言也是一種策略... 於是,創作止於比賽,於是,知識止於考試...
...
是"自己"不見了嗎?還是"自己"從未存在?前者是海德格的叮嚀,後者是拉康的嘲笑... 是自己根本就沒有真正喜歡的事(issue)嗎?還是在交換心態下,已經沒有任何事會讓自己真正喜歡了? 總之,authenticity 好像是個不該問的問題...
突然想到一個英文單字 Kafkaesque,來自存在主義作家卡夫卡,意思是"卡夫卡式的",代表一種"不知從何說起"的矛盾,一種"缺乏認識基礎"的糾結,一種"不知道問題在哪"的問題...
...
課堂上曾問同學:如果一件(你認為)不公不義的事在面前發生,而你並沒有用生命去阻止,你會不會有"共犯"的感覺?... 盲然的眼神並非思索,而是彷彿在問:這是他媽的什麼狗屁問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