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多年,越來越常聽到一句話:"老師我想做... 但我沒信心"。遇到這樣的學生真是又愛又氣,愛的是終於有人找到自己的興趣,願意一試,氣的是這個興趣還沒開始就打了折扣,甚至蒙上陰影... 不解的是,做自己喜歡的事,為什麼需要信心?又是什麼妨礙了你?

這不是"有信心"或"沒信心"的問題,而是,做自己喜歡的事,無關信心。

...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信心"成為老師鼓勵學生最常見的話題,甚至成為某種詮釋成敗的關鍵(如把某人的成功歸因於有信心... 之類的),但老實說,這種"正向思維"不僅簡化了"做"的價值,更有誤導學生之嫌,因為人不是因為有信心才做什麼,也不是因為沒信心而不做什麼...

"信心"是一個弔詭的概念,通常來自"成功"的外在誘因(如獲獎/獲得認同),這是學校教育的影響,也是學習強調績效的結果。成功當然值得高興,但凡事做給別人看的心態卻窄化了"做"的意義,讓想做的事一開始就蒙上交換目的... 雖然成功的定義因人而異,但過度強調"有信心才做"卻是一種懦弱,殊不知,所謂成功,只是做了之後的附加效應,真正的勇氣總是帶著害怕與猶豫。

...

信心的另一個迷思在於二元對立,讓人誤以為"沒信心"的反面就是"有信心"、不自卑就得自大...

不論是"有信心"所產生的(類)自大,或"沒信心"所產生的(類)自卑,信心(這個詞彙)都是一個在"他者概念"下的自我判斷,用來壯膽,或用來逃避,然而一個真正享受"做"的人通常不會在意這些,甚至不知信心為何... 很明顯,說自己"有信心"也怪,說自己"沒信心"也怪,信心(這個概念)總是讓人彆扭,如同"他人即地獄",然而最慘的是,這種"從他人的眼光看自己"不僅讓自己的存在淪為附庸,更彰顯一種"他者優先"的價值觀,凡事做給別人看,讓自己疲於奔命,甚至以配合為榮,以為一但沒有"被成功",就是一種失敗。

...

人與角色的自覺差異在此... 這當然要拜偉大的教育之賜,讓我們的學生從小在恐懼中長大。

長久以來,我們的教育以"數字"論英雄,並以"配合數字"為手段,導致學習是為了配合考試,創作是為了配合比賽。由數字所定義的成敗不僅窄化了成敗的內容,更妨礙了個體的自覺。大家都把自己當成配合的角色,要求自己跑得很快,卻不知道要跑去哪裡... 於是,學校投其所好,以此配合招生。家長將計就計,以此配合上當。最可憐的是學生,以此配合不(敢)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甚至把信心當成無所作為的藉口。

這是一個完美的(內耗)結構:沒信心的制度形成沒信心的系統,沒信心的系統主導沒信心的學校,沒信心的學校培養沒信心的學生,沒信心的學生又回過頭來,以配合的方式鞏固這個沒信心的制度,上行下效...

總之,沒信心的群體就會造就沒信心的個體,那些把自己當成角色的人,也會把別人當成角色對待;那些以配合為榮的權力者,就會設計一套以配合為榮的遊戲規則。

...

回想自己的學習經驗,慶幸自己很笨,因為"信心與否"從來就不是議題,印象中也沒有人鼓勵過我什麼,只知道喜歡的事就傻傻認真做,認真做了才能發現更深的趣味,就會更喜歡。

...

...

"有沒有信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做。只有認真做才會發現不足,發現不足再來些改進..."

"我也不知道會如何,但聽起來蠻有趣,先做做看再說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小毛觀點
    全站熱搜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