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收到不少期末作業,包括口述影像、藝術心得、自學心得、看電影的心得,還有讀書與思考的心得,都很精彩與欣慰... 總覺得,同樣是疫情,有些人可以學很多,有些人卻學很少,主動/被動之差而已...

經同意後節錄刊出:

...

"我喜歡老師在第一堂課時所說的:「藝術是一種體驗」,在高中時我一直很不能理解,藝術明明是一件很主觀的,但是每當老師給我們所呈現的演出、作品的評價,卻往往框架了我們呈現的價值。

當然,我能夠明白在求學階段,分數是必然的;暫且撇開分數不談,我所遇過的表演老師,給大家的評價也都偏向誇獎的回饋,很少老師願意真正的說出他們真正對於我們演出的看法,直到二年級的表演老師開始讓大家給互相評語,而我真正學習到的時候是在高二時期,大家經過一次的班級展演變得更為成熟,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思想,看待同一件作品有不同的面相,說出的評語也都頗有收穫。我認為真的就像老師所說的一樣,藝術需要自己深刻的感受、實際去做過,那種深刻的感覺才是學習藝術的精華。"

...

"最後提到了「喜歡藝術,還是喜歡藝術的交換價值?」

我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也學了鋼琴,一直到國中時期會爵士、古典鋼琴和吉他,一開始也都抱著當作興趣、紓壓的一種管道的心態學習,一直到要表演、比賽、檢定考,瞬間的壓力扛在身上,這讓我感覺是為了獲取名利而學習音樂;直到了高中學習戲劇,但一樣的感覺也出現在眼前,反而是到了高中時沒有再繼續學音樂時,那時候的我所玩的音樂才是真的喜歡音樂,同樣地,高中畢業後沒有學戲劇,回首翻過以前演過的劇本、做過的幕後技術,才知道自己心裡面其實蠻喜歡的,可是在當時的環境、氣氛中,無形的壓力、挫折讓我感受不到這份情感,總是在失去後才懂得擁有時的美好…"

...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在高中的時候,我購買了這一本書,但是當我看到:第十四個星期二這個章節時,我遲遲不敢繼續閱讀下去,雖然已經知道了結局,但我翻閱它時會覺得很痛心。就這樣,我到了大學都還沒看到最後一個章節。一直到最近的事情壓在身上,想要看些課外讀物才重新翻閱了它。

這次我重頭看起,重新感受墨瑞教授所教導的生命意義,隱約地感受到這次讀的感受和高中時期的我不一樣。這本書在探討著死亡與生命的真正意義,墨瑞用他剩餘的日子來教生命的道理;相對很一般的我們,明明死亡很可能就在我們的周圍,但人們都被眼前的事物遮蔽了雙眼,我不禁想到,要是我知道我自己的死亡時間,我會做些什麼?結果我沒有一個答案,我在思考此問題前,我的腦海中還是:「我下一階段該做些什麼?我下一步有沒有按照計畫執行?」可是當我反思回來,不可能每個人都只為了感受生命的美好而過日子,但是在這本書裡,我自己學到了,不是要大眾盲目的追求生命的美好,而是在我們做工作時,從中感受到生命的意義,無須強迫自己在不適合自己的地方,做一些會讓自身覺得有意義的事情,往往人都只需跨出舒適圈,勇於挑戰當前的困境,不要整天自怨自艾地度過,對你的人生沒有幫助。

我很喜歡這本書的經典話語,也是放在封面上的名句:「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回到最初的問題,當你知道你的生命快達到盡頭,你想要做甚麼?我猜想,我可能會把我所後悔過的事情,有個解決的通道,並讓這一生不存留遺憾。"

...

...

有人為短片配上口述旁白,有人認真看了侯孝賢的"童年往事",有人因為"做工的人"而想到小時候的親情關係,不只看了電影,還買了書... 這些文字與其說是報告,不如說是他們在疫期中的自覺,透過電影/閱讀與思考,重新發現自己,也重新發現自己與社會的關係,而這正是學習藝術的基本態度。

藝術不是"知識(輸入)"的事,而是"感情(輸出)"的事,這就是創造... 學校教育強調"加法",深怕因"加"得不夠而落後,卻也妨礙了自我建構的學習機會,導致多數學生越來越被動/依賴,越來越沒自信,也越來越沒有感覺(或不敢有感覺),殊不知在這個傳媒資訊豐富的時代,"教育的方法"遠比"教育的內容"影響更鉅。

總覺得,相較於緊迫盯人的"線上教學",藝術教育的"減法"似乎更有意義。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事件簿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境象劇場 的頭像
    境象劇場

    吳小毛的境象劇場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