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讀完一本小說會有一種"空"的感覺。一方面隨著文字"聽"作者把故事說完,另一方面則是靜下來回想這整件事,包括議題/結構/敘事方法,因而獲得更寬廣的理解與享受。這種感覺會持續好幾天,直到慢慢脫離書中場景,回到日常生活... 疫情期間在家讀書,最近看了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的"長日將盡"。
...
長日將盡 (或譯為"長日留痕") The Remains of The Day
作者:石黑一雄 (2017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新雨出版社 / 翻譯:張淑貞
...
讀小說很像看戲,一頁一頁,一章一章,如同一景一景,一幕一幕,慢慢拼湊,慢慢建構... 時間是交換的條件,想急也急不來,直到最後一頁落幕,作品全然浮現,但戲已結束,只剩下回味與無窮的再回味。
故事描述一個六天的旅行,內容平淡,但旅行中的內心獨白卻非常精彩,堪稱第一人稱敘事的經典。
...
三百多頁的文字講述一個英國老管家的"空間與時間"之旅:空間是順著走的,眼前浮現一幕幕英國鄉村美景,時間是逆著走的,腦中浮現一幕幕回憶與反思,關於"偉大總管"的思辨。
...
"總管"是份神祕的工作,大內高手是也,尤其是(英國)傳統政商名流的豪門總管,有種"一人之下/百人之上"的味道,但這並不意味著權力跋扈,而是嚴格自律的責任... "偉大的總管"是一份帶著尊嚴的終身職,不僅世代忠誠於德高望重的主人,適時應付官邸內外大小事,還必須把自己隱藏起來,壓抑個人情感...
偉大總管的成就是什麼?... 有人說是完全服侍主人,有人說是透過服侍主人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偉大的總管永遠站在第一線的暗處,親自指揮親自佈署,又不能搶了主人的風頭,甚至不能被看到...
不知為何,突然想到劇場裡的"舞監"。
...
...
石黑一雄擅長描寫回憶,被稱為"回憶的作家",但與其說他擅長追憶,不如說他擅長用追憶的筆法描寫"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故事中經常出現兩種時序交錯,巧妙穿插,卻不影響現在的進行。
除了作者深厚的文字造詣,這個版本的翻譯也是功臣之一,譯文順暢優美,符合正統英國貴族的氛圍,也有老管家的穩重氣質,連回憶也帶著"鏡頭式"的追憶筆調,既口語又文學,讓人不知不覺一路看完。
...
"長日將盡"也是一部改編的同名電影,但相信是為了票房,片中強化了這位老管家與另一位女管家的隱諱愛情,但其實這並不是一部愛情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