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小毛非觀點 (4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最近,許多人被論文所苦,媒體報導越來越多,眼花撩亂,有的放在政治新聞版,有的放在文教新聞版,但我覺得比較像不太好笑又有點難過的娛樂新聞...

從沒見過大家對"論文"這麼感興趣,網路話題熱絡,有人苦口婆心重新定義論文的"抄襲"與"引用"之不同,有人提出念研究所與寫論文的不必然關係,有人用畢業年份的先後判斷誰是"原創",有人質疑在職班研究所的"學術價值";有人責怪老師把關不嚴,有人嘲笑學校少子化放水... 寫過論文的人開始對別人的論文指指點點(儘管領域不同),沒寫過的也有模有樣跟著評頭論足;學生開始討論"AI 論文產生器",因為"論文代寫費"漲價了,老師只好搬出"論文抄襲比對系統"嚴加防堵... 總之,有人忙著作弊,有人忙著防弊...

於是,從學界到政界,從學倫會到記者會,從教授到院士,從學者到鄉民,有的比大聲,有的比地位...

...

"學術跌落神壇"這個標題並不意外,但真正讓人難過的是那些把學術拱上神壇的信徒...

但嚴格說來,這點也不意外,因為,雖然"官大學問大"讓人討厭,那些相信"學問大就能做官"的,更討厭。於是就有一堆人想盡辦法把自己裝扮成"學問大"的樣子,深怕辜負大家期待,畢竟有人買就得有人賣。

總之,這是一個共犯結構。

...

自古"萬般皆下品"的概念把學術(這兩個字)拱上神壇,擇優錄取的菁英教育讓讀書人"自認"高人一等 (這大多也是被教育出來的),"學而優則仕"更強化了這個概念。雖然社會運作無可避免是一套權力的供需遊戲,但當大家都相信"唯有讀書高"的時候,知識被學位取代,論文就消失了,變成"論文的樣子",如同貢布里希筆下的"幽靈":... 藝術並不存在... 藝術漸漸變成一個幽靈,一個被人盲目崇拜的偶像。

不可否認,這年頭,"論文的樣子"的確比"論文的內容"更有市場,如同"學位的樣子",或"教育的樣子"...

...

論文是自己的作品,當然要親力親為,過程雖然辛苦,但總有一份"表達理念"的成就感,其實是很過癮的... 論文的好壞是一回事,盡力而為,意在誠懇,至少是自己的觀點,實在不了解抄襲的論文有什麼好玩。

面對這些眼花撩亂的論文新聞,不知該憤怒?該嘲笑?還是該同情?

...

總覺得,當知識變成財產,論文就好比鈔票,不僅可以消費或累積(點數),還可以唬人,畢竟花錢是大爺,沒人敢問你的錢從哪來... 總覺得,當學生成了客戶,學位如同商品,學校就是賣場... 總覺得,當"論文"變成"論文門",事情就大條了,因為重點不是論文到底說了什麼,而是論文這道"門"可以通往哪裡...

...

...

在自己的部落格抒發自己的想法,引用一篇自己的論文,應該不算抄襲:距離美學,結論部分:

    「交換」既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手段,讓我們將身邊遭遇的事物當成一種「獲得」的途徑。在一切講求效率或報酬的算計中,人們不再靜心自問到底「遭遇了什麼」,反倒更關心「遭遇能為我帶來什麼」。這種功能導向的心態讓我們所見所聞蒙上預設的(利用)價值考量,如前置概念般主導了認識的範疇,不僅蒙蔽了真正的認識,也讓我們遠離真正的熟悉。如在匆忙的現代生活中,當「吃飯」只是為了交換填飽肚子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注意食物的品嚐滋味甚至顏色;當「行走」只是為了交換及時到達,我們便不在意路邊的風景,更不會去感受自己的腳步節奏;當「便利」成為我們看待便利超商的唯一印象,我們就不會發現所謂的「便利」其實是一種主導,當然也不會發現自己才是便利(銷售)的對象;當市面上有四千多種飲料可供選擇,我們便無暇去體察由飲料容量變化所帶來的社交生活樣態的變化;當「名牌」被視為特定身份的標籤,我們不僅將商品貼上了可供交換的符號,我們也把自己變成交換符號;當「知識」在科系分類中成為一種職場籌碼,學習就如同一場產業籌碼交換的賭局,而教育就成了安排這場賭局的莊家,然而知識的意義究竟為何卻無人問津;當「藝術」被視為一種可供交換的文創產業,「藝術能做什麼」取代了「美感從何而來」,美的感受被功能綁架,讓我們越來越弄不清感動為何物... 這種「由外而內」的認識態度構成現代生活的基本模式:一種疲於奔命盲目追逐卻不自知的辛苦,讓我們在「永遠的疏離」中習慣以他人的目光為依歸,在「逃避自由」中喪失了否定、判斷及超越的能力,漸漸把自己變成「單向度的人」,不僅喪失人作為一個存在主體的價值,對原本應有的「熟悉」也越來越「陌生」。

...

某些原因,有人把自己的論文視為獨門秘方,遮遮掩掩,我倒覺得,至少人文科學的論文應該是大家的...

多年前寫一本書,號稱"升等論文",一直放在部落格裡。這是我對藝術教育的看法,有感而發,拉拉雜雜... 此書沒什麼智慧,也不是財產,只要理念相同,歡迎抄襲。

 

體現創意 封面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在賓州的蓋茲堡市(Gettysburg)發表著名的蓋茲堡演說(Gettysburg Address)。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文辭優美意義深長,民主的叮嚀娓娓道來,小時候曾背過,第一段是:Four 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on this continent, a new nation, conceived in Liberty, 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一百五十多年過去了,蓋茲堡上星期又發生一件類似的大事,只是媒體並不報導,所以大家知道的不多。這讓我想起另一篇文章,1945年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小說"動物農莊(Animal Farm)",結尾部分,當農莊裡的動物們千辛萬苦驅趕人類獲得自由之後,豬,站起來對大家說:All animals are equal, but 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

2020 年即將進入尾聲,不知道這會不會是一件好消息。

...

今年真是奇怪的一年,疫情打亂了節奏,也打亂了結構:前者挑戰個體的自由邊界,後者凸顯群體的權力傲慢... 但其實,這又好像是同一件事,讓多災多難的2020變得鮮明又有價值。

疫情無關疫情,倒像一面照妖鏡,揭露現代文明的脆弱, 也照出權力背後的"真相",更重要的是,照出一個(更大的)掩蓋權力真相的"背後"... 當"真相的背後"遇到"背後的真相",上下錯亂,左右不分,年輕時的理念忽然變得荒謬且孤獨,一種"飄"的感覺,不禁讓人懷疑,也許,人世間最大的權力就是掩蓋權力本身。

突然想起一句話,據說,魔鬼的第一個任務就是讓人相信(魔鬼)自己並不存在...

...

"權力只有在踰越的時候才能被滿足,否則就不叫權力"... 

我在筆記本裡寫下這句話,順便嘲笑自己的後知後覺... 但其實想想也對,那些在"權力範圍之內"所做的事只能算責任或義務,剛好而已,一點都不爽,只有在權力範圍之外才能凸顯自己高人一等,"more equal" 是也。然而可悲的是,這些 more equal 包括了特權的加害者與特權的受害者,只是,不知究竟是加害者造就了被害者,還是被害者造就了加害者。也許他們互相需要,如同救世主與信徒。

媒體不報導的事就"理所當然"不(必)知道,Google 找不到的東西就"理所當然"不(必)存在,這裡的關鍵詞是"理所當然"。權力的隱身術令人佩服,讓人不知不覺理所當然,又理所當然不知不覺,驗證了史達林的笑話:"投票的人並不能決定什麼,只有計票的人才可以"... 總之,也許是真的,當奴隸習慣自己的身分後,便開始互相炫耀自己耀腳上的腳鐐,於是,我寫下另外兩句:

"一個不覺得自己受到壓迫的人,是否就不值得同情?"...

"一個覺得自己受到壓迫卻不反抗的人,是否算共犯?"...

...

存在主義又來了,卡謬華麗現身,我看到沙特、貝克特、伍迪艾倫... 感謝這些老朋友都還在。

也許,林肯口中的 equal 並非為了實現,只是為了讓人在實現的路上,不斷匍匐前進...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禮拜的課程結束,最後的報告是:"上台說一件你最感動的事"。果不其然,大夥哭成一團... 星期六早晨陽光明媚,洗衣拖地,之餘,滿腦子還在想:"藝術概論上成這樣,大概還可以..."

...

不論是為了鞏固正統學術地位,或是為了彰顯特定理論價值,或是為了配合垂直式的課程結構,還是只為了嚇嚇外行人,"概論"通常被認為是某特定學科的基礎入門。

這看起來很重要卻又不知該如何重要的兩學分,尷尬地排擠了其他更厲害的課程,卻必須替這門學科撐起所有整體介紹/區別敵我/引君入甕/劃定地盤... 的任務。這是知識進入教育變成學術的傳統步驟,然而,當藝術以"概論"的形式排入課程,36小時的"藝術概論"到底是啥碗糕?

一門最簡單的課,卻是一件最不簡單的事,讓我不得不說:"好吧,既然如此,我說了算..."

...

不論那是什麼,感動都是一種美的經驗,它不是莫名其妙大哭一場,而是某種領悟,一種反思(Reflection):有人感動親情,有人感動初戀,有人感動小生命誕生,有人感動親人過世;有人感動新世代的熱情,有人感動摯愛的樂器,有人感動台灣人情味,有人感動聽障者的無聲世界... 各式各樣的感動,彷彿"它"就在身邊,隨時等著被再次檢驗。

藝術是個動詞,它不是"什麼"的問題,而是"怎麼"。每一段感動都是一個畫面、一種聲音,帶著眼神與表情的語氣... 其實你不是在"說"感動,而是"感動地活著",一種 Reflection-in-action...

"如果你以為15分鐘很短,它其實很長;如果你以為15分鐘很長,它其實很短"... 果不其然,後者居多。感動會傳染,欲罷不能。感謝大家。

...

...

"一部電影還沒拍就已經有了結果"。李屏賓說。

"最好的光線,最好的顏色,它都在那裡,只怕你沒看到..."

靠!好狠的一句話:"只-怕-你-沒-看-到"。 

...

藝術源自於感動,"藝術概論"以感動的方式結束,彷彿回到最初的實踐。

聽著看著,許多時候我也鼻酸,甚至老淚縱橫,但我的感動並不是你說的內容,而是"你"... 因為藝術的第一課並不是追求外在真理(true),而是讓你體會創造的感動(real)...

放心,我說了算。希望你懂。

...

倒是花花託藝術概論之福,這禮拜吃了不少好東西。

 

S__2523271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看了不少傳記電影與紀錄片:約翰藍儂,楚浮與高達,伍迪艾倫,森山大道,荒木經惟,草間彌生,艾未未,席勒,高第,貝聿銘,李屏賓,荷蘭攝影師 Anton Corbijn,美國歌手 Rodriguez,B B King... 他們共通的頭銜是國際知名藝術家,我看到的則是異鄉人...  

...

十一月是我最喜歡的月份,因為十一月沒有節日。 

十一月周末的早晨適合思考。陰,微涼,我感覺溫度變化,也感覺這種"感覺溫度變化"的感覺。

...

...

如果感覺是一種知覺落差的現象,如冷熱高低或喜怒哀樂的判斷,感覺必定有個對照組,來自永遠的彼岸:一種努力把自己拋出世界的疏離,再努力把自己拋進世界的熱情... 

to feel 的意思是為自己創造落差。這是人的天職,但得夠努力才行,而且必須在落差中持續創造新的落差,否則當習慣成自然,就感覺不到了,譬如生活,或愛情... 落差是一種殊相,不是等著被發現,而是等著被創造。

to feel is to create...

...

我與自己之間有一個"他",而我與"他"之間又有一個自己...

"他"並不是誰,倒像一張空椅子,一個慾望的"缺"。這個"缺"把我拋進兩面鏡子當中,前後無限延伸,也無限循環... 過去與未來在此刻相遇,此刻又變成過去的未來。"存在"變得立體,那裡與這裡同在,一粒沙可以看世界,瞬間經歷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

...

世界當然是"我"的,但"我"看不到。這是文字的陷阱,也是第一人稱代名詞的極限。我必須自覺與"第一人稱"分開,脫下"我"所習慣的視野,讓自己成為"他人"... 思想的起源在此,自我對話的辯證在此,創作與發明的條件在此,異鄉人的特權也在此。

...

凝視並非熱情擁抱,而是內省的觀看,來自距離;聆聽並非跟著起鬨,而是冷靜的共鳴,同樣來自距離。真正的感動不只讓你驗證經驗,而是在經驗中創造還不知道的感覺... 很奇怪,好的作品只有在距離之外才能更貼近人心。

藝術是無中生有的動詞(to be),這個動詞讓事物從沒有到有,從不存在到存在,從知覺之外到知覺之內,從沒感覺到有感覺... 雖然如此,最有意義的無中生有並非藝術品,而是異鄉人的"狀態",儘管"藝術家"的頭銜讓他們的成就在社會中獲得認可,但創作的慾望終究來自孤獨的"缺",只有孤獨的自我對話才能填補... 

...

...

異鄉人遊走在熟悉與陌生之間,在極限的邊緣進出。

異鄉人的格格不入是必然的,他甚至必須與自己格格不入。

異鄉人的特權是不受任何現況束縛的自由。這是薛西弗斯的獎賞。

...

異鄉人是自由的,或者說,真正自由的,只有異鄉人。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桌上放了一堆"我的"東西:我的鍵盤、筆筒、眼鏡、菸斗。牆上掛了一把"我的"吉他、幾支手錶。後面是一排書架,上面有一些我的書... 我坐在"我的"椅子上看著這些"我的"東西,突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擁有了什麼...

...

1. 花錢買回來的東西叫"我的",這是消費主義的核心教條,不僅讓"所有權"以法律之名保障,也促進經濟... ownership 是個有趣的字,意指"擁有某樣東西"的狀態,藉以區別擁有者與非擁有者的權力關係,因此,所有權其實是一個在他者概念下的對外宣示:"說給別人聽"。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他人在場,這個字不存在,也不需要存在。

雖然如此,這個迷人的權力卻在物質世界中起了極大作用,甚至成為身分地位的象徵... 於是,辛勤工作的代價以"擁有"的形式取得回報,人們樂此不疲以此作為滿足成就(或衡量存在)的指標,"櫃子裡的衣服永遠少一件,架上的包包永遠少一個";於是,有錢代表富有,刷卡額度代表尊貴,它們共通的意思是:你可以買很多東西。

...

2. 我拿起一本書翻閱,放下,拿起另一本書,翻閱又放下。我拿起吉他,隨意撥弄,突然有點陌生... 這把吉他是大學時期買的,陪我東奔西跑飄洋過海,一起度過三十個年頭,但我到底"擁有"了它什麼?或者,它到底又屬於我"了"什麼?這種歸屬關係的內容究竟為何?

"大概只有彈奏吧,不然咧?吉他又不能吃",我有點心虛... 原來,除了使用,人活在世上,其實無法"擁有"什麼。人們真正需要的只是"使用權"。

... 

3. 所有權似乎與未來有關,一種恐懼的防範,只好以擁有的方式獲得安全,賣場甚至出現威脅利誘的行銷手段:"數量有限,要買要快"。

美伊戰爭期間,美國人心惶惶,老布希總統安撫百姓的名言是"go out and shop",這句話堪稱直白的經典,背後的意義是:"出門去買一些東西,讓自己覺得活著有希望"... 想到辛波絲卡的詩句:"王冠的壽命比頭長  手輸給了手套  右腳的鞋打敗了右腳"...  

...

4. 當智慧以"財產"之名問世,人們發明了智慧財產,但這其實是件可怕的事,因為智慧無法壟斷(如同土地無法複製),先想到(先註冊)的未必比較好,必須留一條路給後代。這是傳承的責任...

提醒你,如果你在某家餐廳為朋友慶生,唱"生日快樂"這首歌,基本上你已經犯法了,因為這首歌是華納公司的版權(至2030年)。街頭藝人除了唱自己的歌,否則都是"觸法",除非先繳錢給唱片公司(這是我的親身經驗)。華納公司大概不至於因此告你,只是法律是這樣寫的... 據說有位音樂人把"洪荒之力"註冊了七種商品,等著高價賣出...

最近馬雲又有驚人之語:"山寨做得比正品還好,而且更便宜"。這句話引來一陣撻伐,紛紛以仿冒之名攻之。但,如果,山寨"真的"做得比正品還好,而且"真的"更便宜呢?

... 

問:如果這些東西都不是我擁有的,而是借來或租的,我得以在有生之年合法使用,有何差別?

答:好像沒有。

...

...

眼見所及,這裡所有的東西都是我買的,但嚴格說來,大概只有桌上這罐糖果勉強算是"我的"。我拿出一顆放進嘴裡,它在舌尖慢慢溶化,甜味流進喉嚨...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寒風細雨的早晨,課堂上小貓幾隻,我拿著一本書與一張光碟走進教室,"戀人絮語"悄悄展開,"重慶森林"再現江湖,安靜的教室瞬間充滿能量,小小的心靈頓時悸動澎湃... 的確,相較於偶像包袱的扭扭捏捏,我更喜歡那種感覺很多卻說不出口的學生... 

"就算拍不了這樣的片子,也要當一個內行的觀眾。至少,創意從識貨開始"... 與小貓們共勉...

...

"美"是一種文學,任何形式的"美"都具備文學特質...

這句話換個角度說就是:當你心中有"美"(或喜歡或愛慕或暗戀或吃醋...)的感覺的時候,你已進入了"文學性"的體會,因為時間在你身上正產生作用。那是一種流動的存在感,活生生的感動、電流亂竄、過去遇到了未來、手掌冒汗心跳加速... 剩下的就是敘事與遊戲。

...

看完電影後簡訊不斷,有人震撼澎湃,有人愛上這部電影,有人若有所思,有人翻書驗證,有人微笑低頭,不管那是什麼,都是一種美:"文本的狀態",這種狀態讓創作者振奮,似乎等著醞釀另一個作品。  

很難具體說明文本"是什麼",它不是內容的問題,倒像是某種狀態。任何"有感覺的感覺"都是文本,甚至包括這種感覺對自己是"什麼意思"(這也是羅蘭巴特的說法)... 敘事好比鏡頭,不是用來(被動)交代劇情的,敘事本身就是"故事",因此,文本的好玩之處其實不是"what to say",而是"how to say"...

 

http://wuhwaihsuan2011.pixnet.net/blog/post/113647400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陣子了,我用 true 與 real 去分辨我所認識的世界、體會某種世代翻轉的力量、冷眼旁觀川普現象與同性婚姻、重新思考21世紀的"民主"與傳說中的後現代,甚至在課堂上用這兩個字去詮釋藝術家的掙扎與衝突... 我用這兩個字的差異去感覺時間在我身上的作用、一種存在的感覺...

true是大家的,real是自己的;true是一種時間缺席的關於"永恆信念"的真實,real是一種時間在場的關於"當下感覺"的真實。那些被稱為 true的東西通常不會改變,來自某種理性或推論,或至少是某種希望 (what you think),人們總是把 what you believe 與 what you hope 混為一談,real則是身體存在的 what you feel,內容通常依狀況而定...

當然,重點不是爭辯 true 或 real 作為一個現成對象物的內容,畢竟這兩個字也是被人發明出來的,但總有某種東西讓你把某些信念當成true,也有某種東西讓你把某些感覺當成real... 真正的問題是當信念中的 true 與感覺到的 real 發生衝突的時候,你接受哪一個?譬如,當"愛上不該愛的人",你,To be, or not to be?...

...

一個不冷的冬天還算"冬天"嗎?或者,到底"冬天"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或者,民粹不也是一種民主嗎?... 

或者,"普世價值"是誰的?...

或者,天底下究竟有沒有一種人叫做"不該愛的人"?又是誰說了算?

...  

...

已經很久沒寫部落格了,有點生疏,面對上一季與這一季、上學期與這學期、去年與今年、來自信念的與來自感覺的,我試著作出區別... 腦袋裡千頭萬緒,卻始終構不成句子,好像心事重重,卻不知道在想什麼...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年才過了十天,兩位世界重量級思想家相繼過世,一位是英國的約翰伯格(John Berger),一位是波蘭的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 他們一個90歲,一個91歲;一位是藝文評論者,一位是社會學家;一位寫"觀看的方式",一位寫"液態世界的44封信"...

...

"他們",與那些知道的時候就已經不在世的作家(如沙特)不同... 看到自己書架上的作者在報紙上"憑空消失",感覺很奇怪,既不熟悉也不陌生,既不陌生又不熟悉,既有感又無感...

"憑空消失"的並不是精闢文字所喚起的閱讀記憶,也不是年少輕狂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自然定律;既不是知識分子憂國憂民的學術哀悼,也不是假文青作者已死的懷舊感傷,我甚至沒有立場難過,更無法藉此自我安慰"歲月無情催人老"... 或者,也許都有,一種無法被理性說服的奇怪... 

...

他們的死彷彿是一種提醒,提醒我重新意識到他們原來還活著,好像Bob Dylan...

時間重回在場,那些文字的作者與我生活在同一個年代,我的歷史與他們的歷史在不同年紀相遇... 我們在此時此刻共度人生,共同享受藝術的趣味,共同領悟少子化及全球暖化的時代潮流,共同思考後現代現象,共同目睹21世紀的網路革命,共同見證西方文明的沒落與中國經濟的崛起,共同經歷英國脫歐與川普當選,甚至,共同度過上個月的聖誕節,共同呼吸昨天的空氣...

...         

他們的書放在書架上,我隨意拿起翻閱,不是追憶,只是重新意識這兩個與我生命有關的名字...

也許我該有所準備,如果沒有意外,書架上那些"還活著的"作者終將陸續消失,如同那些年輕時的偶像歌手,終將,一個個,陸續離開...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件明明不好或自認不值得的商品,你會不會在業績考量下,強力推銷給客人?"... 有一天上課我提出這個問題,得到不同回答...

...

期末課程精采,面對一群大四導生,總有一種"牽掛式"的關懷,來自課堂上一張張疲憊不堪的臉孔、一雙雙渴望又恐懼的眼神,以及背後那一個個原本熱情卻不知為何變得冷陌的靈魂... 

這種牽掛與其說是叮嚀,不如說是整理自己一路走過的痕跡,關於我與世界的拉扯,某種荒謬的對抗,說給你聽,因為這也是困擾我的問題... 別誤會,這種"困擾"隨著年紀已漸漸不是問題,反倒成了有趣的回憶,如同那天我說:當發現全世界沒有一個現成的"好地方"時,我決定把自己所在的地方變好。這是當年我選擇繼續留在這裡的原因,於是我開始辦音樂會...

...

不論是自我安慰也好,自我嘲笑也罷,人在江湖經常發現身不由己,這是人與角色的衝突,來自作為一個"本體"的想法與作為一個"工具"的想法的差異... 雖然許多人看待自己就是個工具,而這種人通常也會用工具去看待別人,你要練習與這樣的人相處...

這種差異經常讓人陷入兩難,尤其在職場機構中,如同有人"換了屁股就換了腦袋",但這個發現是好的,至少在某種意義上,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所擁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判準與承擔。

...

"人"很抽象又難搞,莫名其妙被拋在世界之中,自始至終就是一個孤獨的自己(如果你也曾覺得孤獨的話)。"角色"讓生活多了一份複雜的參照,彷彿在心中多了一批神秘觀眾,讓自己扮演起"別人眼中的自己",凡事在交換的預期中做給別人看。現代人關係複雜,我們無法脫離角色的牽絆,有時甚至需要依賴這種牽絆來取得認同(討好老闆或取悅觀眾),只是程度不同,無可厚非...

雖然人與角色代表不同存在價值的拉扯,兩邊都活得很辛苦,然而經驗告訴我,只有先意識到自己是一個有溫度的"人",才有可能當一個好的"角色",否則一個只為工具而工具的小角色,不僅疲於奔命,也容易被取代,更有著配合不完的人生... 別忘了曾有同學說:機器人可以取代人,因為機器人沒有人性...

幾年前寫過一本書"體現創意",說的就是這個,幾年前還做了一齣戲"再見沙特",說的也是這個... 在這個問題上,沙特提出"他人即地獄"這個觀點,這句話聽起來很酷,但嚴格說來,這是一句沒有建設性的廢話;卡謬比較聰明,他說"既不當受害者,也不當劊子手",我由衷佩服並心嚮往之。這大概是做人的最高境界,需要極大能耐,也是我努力的方向,因為在不同角色中,我們通常既是受害者也是劊子手... 

...

... 

"老師,我會,這是我的職責。人必須先保住飯碗..."。她有些為難,但勇敢回答。我替她鼓掌。

"如果客人是我的好朋友,我會小聲勸他不要買..."。她扮鬼臉的模樣真可愛。我替她鼓掌。

"我會好的壞的都說,最後讓客人自己決定..."。她找到某種折衷的辦法。我替她鼓掌。

...

許多人低頭不語,不知道他們是在思考還是在想別的,但同樣的,我也替這樣的沉默鼓掌...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陣子,大街小巷瀰漫一股燒紙錢的味道,家家戶戶門口放著香爐,有些還租了帆布棚,擺上紅桌祭品... 雖然不太環保,但一路上聞著這個味道,還蠻舒服的...

...

在所有節慶中,我對中元節特別有感,不是為了拜拜,而是"這件事":人情味延伸至"鬼情味"、過去的回到現在、想像的讓它存在、看不到的讓它出現... 總之,此時天大地大,我最渺小...

香爐冒著白煙,散著熱氣,風吹過來的時候飄出一些殘灰,彷彿溢出的思念。拿紙錢的大嬸嘴裡唸唸有詞,乞求的乞求,保庇的保庇,小孩依舊玩耍,周圍人車穿梭,世界彷彿定格...

...

每年安排一個特定時間,打開地獄之門讓好兄弟出來透透氣,這是東方思想的幽默與慈悲(從沒聽說有西方人把天使"放出來"享福)。民俗專家說中元節是朱元璋發明來騙人的,為了獨享農曆七月(吉月),之後鄭成功將這個習俗帶來台灣。統治者的伎倆古今皆然:恐嚇。雖然如此,不管誰騙了誰,中元節的美就在"信"了... 於是,大家在今天都甘願當個笨蛋,愛屋及烏、拜天拜地、敬神敬鬼、想想前人,想想後人...

用火將思念與敬畏"燒"給亡靈,既神秘又浪漫。這個味道對現代都會來說或許是空氣汙染,但對異鄉人而言卻意義重大... 也許應該這麼說,在鬼月的這一天,大家都是異鄉人...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們被迫逃離家園,這些難民運動員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代表隊,他們背後沒有引以為傲的國旗,他們口中唱不出國歌,因此我們歡迎這些難民選手,以奧運會旗會歌的形式參賽"... 奧運史上另一個感動的創舉,套句報紙標題:以希望之名 - 巴西奧運難民代表隊... 

...

奧運進行了一個禮拜,各項比賽精彩萬分,場內廝殺震天,場外歡呼不斷。這個人類最大運動賽事的感動早已超越輸贏,而是以競技作為一個"人"的自我實踐平台,展現選手的"洪荒之力":那些喜極而泣的眼淚、教練的擁抱、同胞的吶喊,還有衛冕者的堅持與後起之秀的超越...

每屆奧運都有感人之處,雖然國際比賽免不了以"國家"為單位的政治考量,但競技的意義卻提高了"人"作為一個"人類"的視野,這種關注甚至超越了運動本身與國家。想起四年前的倫敦奧運,奧會主席在開幕致詞時說:"這次很高興,因為,第一次,每個國家都有女性選手參加..."

...

對於"國家",總是一份感動又矛盾的情結,因為它既是一群人的組成,也是一個抽象概念...

它在定義上提供了土地人民主權的規範,保障了某種權利義務的歸屬,制定了法律讓一群人可以共同生活,卻也相對剝奪了"人"作為一個自由個體的權利,讓"人"變成"公民",甚至必須委屈求全穿起"國手"的戰袍為國爭光... 雖然如此,看到競技場裡的選手將國旗披在身上繞場歡呼,或站在獎台上聽到自己國家的國歌時,還是會忍不住落淚,真心替他們高興。

...

... 

人權組織積極運作,熱心幫這十位來自四個國家的難民選手寫了一首"國歌",也設計了一面"國旗",希望他們能以"難民國"參賽。這個構想未被採納,主辦單位還是希望他們以"難民奧運代表隊(Refugee Olympic Team)"的名義。也許他們對"國家"這個概念有所疑慮... 不可諱言,許多政府的無能導致人民對國家(這個概念)失望,只是不知道失望的究竟是"人"或"國家"?

這些難民選手是否奪牌已經不是我的關注,但,"難民運動員需不需要一個國家代表隊(a national team to belong to)"卻是一個好問題,因為這些"難民"正是國家的產物(如同民粹也是一種民主)... 也許只能說,如果真如報上所寫的"以希望之名",這個希望的內容將是抽象的,甚至只能寄託在希望本身。只希望這個希望能在奧運中一直延續下去...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會將至,忙著張羅,忙著叮嚀,忙著練琴,也忙著焦慮,混亂與興奮之際,突然想起,其實,我是來高雄之後,才開始辦音樂會的... 記憶彷彿一面鏡子,反射出自己的軌跡...

...

...

我喜歡看海,所以我搬來高雄... 那年的某一天,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突然跑去找豆皮的秋兒老闆,說要辦"個唱"。這個念頭有點好笑,因為我從來沒幹過這檔事,甚至很少主動上台,但既然想做,就得自己搞定一切,土法煉鋼一步步摸索...

受邀上台和自己舉辦的差別很大,在完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我練了幾首歌,找來剛認識的佑子幫忙,再找小真和尚恩助陣(其實是壯膽),跌跌撞撞開始我的"製作人生"... 就這樣,我人生的第一場音樂會沒有名稱,沒有宣傳,甚至連海報也沒有,現場觀眾不到十人,而且都是來吃飯的,但印象中,我好像蠻開心。

這件事,知道的人很少。

P1010012.JPG  P1010025.JPG  P1010024.JPG         

...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藻樂趣將至,除了安排曲目及各項設計,自己也盡量抽空練練吉他,找回一點原本生疏的手感... 雖然藻樂趣是一個同樂性質的音樂會,目的是鼓勵同學上台觀摩,但幾個月下來的觀察,深深體會一句老話:舞台是給準備好的人...

 

IMG_0007.JPG  

 

舞台有兩種,一種是心理的舞台,一種是身體的舞台... 前者是用"想"的,後者是用"做"的,兩者互為動力也互相影響。用想的固然很爽,但真正要能在台上享受表演,往往是從後者開始。

心理的舞台照射出自己上台的神氣模樣、觀眾的熱情掌聲:想像一首很酷的曲子再搭配什麼加什麼... 簡直帥呆了。而身體的舞台關注的僅僅是:當曲子進行到這裡時,我要"做"什麼?...

...

同樣是練習,這兩種"舞台"卻有著不同的效應:

用"心理"上台的人關注的是一個(想像中的)完美結局,他們的表演是copy心中那個完美結局而進行... 為了表現,他們會想出許多花樣,專注於一些酷炫又難彈的技巧,但經常發生的不幸的卻是:因為太複雜又不熟悉而開始扣分,進而感覺越來越"緊"。漸漸,他們的練習所能期待的是減少犯錯,最後甚至只希望順利把一首曲子彈完。

用"身體"上台的人關注的是自身狀態,因為每一次演出都是"新的"。他們心中並沒有那個完美結局,一切從零開始,專注於此時此刻的身體(指法、力道、重量、呼吸、眼神等)... 他們的練習是為了讓身體熟悉,雖然重複再重複,但每一次的練習都是加分,而且越練習越熟悉,越熟悉就越放得開,甚至會因此產生意外的"即興"效果。

...

...

表演藝術的趣味在此,它當然具備"作秀"的特質,享受觀眾的歡呼,但它絕對不是為了作秀而作秀,而是活生生的"技藝"展現... 雖然"舞台"的意義對每個人都不一樣,雖然藻樂趣只是一個小小活動,但真正能在舞台上"創造表演"(而不是copy表演)的,是那些用"身體"上台的人。

真正的舞台是給準備好的人,只有夠熟練才能玩得出花樣... 請大家多多練習。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趟飄洋過海的神奇之旅,放大了知覺,也見證了傳說中的矛盾

...

 

研究所的阿猴給我一張光碟,裡面是這趟北京行的照片,共607張。這當然是經過篩選的,以他拍照的速度,少說也要增加十倍。感謝之餘,我看著這些日記般的影像,泡杯咖啡坐在桌前

 

A (98)_調整大小.jpg  

那晚喝了點酒,聽到天橋上有個稚嫩的聲音在唱羅大佑。我給他十塊錢人民幣,請他借我玩一下... 我唱的是光陰的故事和 Let it Be。  (攝影侯昌騰)

 

 

這是我第二次造訪中國大陸。上一次是十年前,陪家人到上海探親,這次則是職責在身,帶著十五個台灣學生來北京參訪研習。兩次的性質不同,卻有一個微妙的共同感受,來自語言與文字。雖然電視上的大陸腔調並不陌生,雖然我早已習慣閱讀簡體字,但親身經歷卻是另一回事… 

 

與大部分的出國經驗不同,很難想像輾轉飛到地球另一個地方,有一群人說著我聽得懂的話,寫著我看得懂的文字,拿著我擅長的吉他,唱著我喜歡的歌。思考不必轉折,溝通不用翻譯,招牌一目了然,表情自然順暢,我的視野慢慢擴大,眼眶泛濕 不知道為什麼,這件小事始終讓我感動。

 

我琢磨著這種感動,它不是小時候課本裡的國仇家恨,也不是遙不可及的民族意識,更非時下流行的傳媒文創產業,僅僅是一種作為人的存在的緣分,來自於人類”… 我拿著吉他面對這群路人,好像一群未曾謀面的老情人,一個個白髮蒼蒼從鏡子裡走出來,四目相望的瞬間,既熟悉又陌生。

 

語言對我的影響如此之大,我卻無言以對,只能順著這種感覺,繼續張望。

...

 

A (175)_調整大小.jpg  

頤和園   (攝影侯昌騰)

 

 

歷史戰勝朝代,見證時代翻轉,卻帶著矛盾:六百年的古城在風沙中屹立不搖,一萬六千平方公里的古城界定生活的尺度,兩千萬人口的古城養活一代又一代 雖然如此,如今這三種古城放在一起卻有一點尷尬,讓人感覺既偉大又渺小,好像即溶奶粉,受人尊敬又令人同情… 

 

嚴格說來,作為一個權力中心的古城,北京在我眼裡並不是友善的城市規劃,也許她歷代從未如此… “個體淹沒在群體之中,努力呼吸,載浮載沉,唯一可辨識的是那張勤奮的黃色臉孔,他們在貧困中打拼,在高樓大廈的剩餘空間旁穿梭,帶著驕傲又卑微的眼神,仰望某種驕傲又卑微的信念。

 

歷史近在眼前,卻遙不可及,只能眼睜睜看它從觀光客的嬉鬧中飄過,同樣帶著驕傲與卑微。於是,當故宮遇到798,當頤和園遇到微信,當蹦蹦車遇到賓士車,當人民幣遇到新台幣… 不知道是古老的城市裝著現代生活,還是現代的生活裝著古老的價值,這不是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這就是傳統,或者說,這就是現代。世界彷彿隔了一層紗,遮蔽了視線,也遮蔽了心靈,人們在逆光的剪影中辛勤工作,訴說那永遠說不出口的喧囂與寧靜。

...

 

A (294)_調整大小.jpg  

那天我突然覺得,這年頭,也許孤單才是一種幸福…

慕田峪長城 (攝影侯昌騰)

 

 

其實,熟悉與陌生是一組相互依存的距離關係,熟悉是因為陌生,而陌生是來自熟悉,想到德國哲學家齊美爾(Simmel)所說的陌生性在與陌生人的關係中,距離意味著"站在我面前的這個人是從遠方來的",而陌生性則是"那個從遠方來的人就站在我面前"... 這趟旅行,深有所感。

 

這的確是一趟神奇之旅,夾雜在歷史與朝代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世代交替之間、過去與未來之間、價值與理念之間、熟悉與陌生之間,充滿矛盾,也充滿力量... 也許,不論歷史如何變遷,不論朝代如何轉換,人類真正傳承的,正是這種矛盾的力量。

...

 

 

A (552)_調整大小.jpg    

世界越快,心則慢。

香港機場轉機返台 (攝影侯昌騰)

 

 

由衷感謝這個緣分:感謝中國傳媒大學的邀請,感謝文藻外語大學的安排,感謝所有老師、講者與志願者,感謝隨行照顧的徐醫師,感謝遊覽車司機與導遊大姊,感謝學生餐廳的快樂阿姨和炒餅店老闆,感謝航空公司的機師與空服員,感謝西街的水果大嬸和賣羊肉串的大叔,感謝王府井的冰糖葫蘆大哥,感謝內蒙古旅館和隔壁雜貨店夥計,感謝啡客站的服務生,感謝那晚在天橋唱歌的年輕人 感謝這十五個讓人既驕傲又牽掛的小孩

 

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就謝天吧。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年前,我來文藻任教,創系初期,雖不致篳路藍縷,卻也飽經坎坷。十年後,我還在文藻,物換星移,傳藝系十歲了,我也有所領悟... 這是一個不容易的數字,對你、對我、對我們...

...

我一向不喜歡"紀念"什麼,因為日子不會因為紀念而終止,但如果要替這十年留下一個持續的記憶,大概源自系上所開設的音樂課與表演課,讓我這個不學無術的半路出家人有點小小貢獻。

我從未想過小時候那個不讀書彈吉他的蠢蛋也會有這一天,把音樂與表演結合成一種寓教於樂的藝術教育形式,自娛娛人:同學們在我的循循善誘、連哄帶騙、把屎把尿或威脅利誘下,一個個人模人樣拿著樂器站上舞台... 

...

這是個感動又令人驕傲的畫面,老手怡然自得呼吸自然,新手身體僵直目光呆滯,但請相信這個經驗是美好的,因為它不是比賽(沒有名次或獎品,更沒有輸贏),也不是扭捏的選秀活動(都是自己人捧場),而是給自己一個認真玩耍的機會,在誠懇中享受苦練之後所分享的喜悅...

...

事情是這樣的... 我們又要辦音樂會了。

今年是第四屆藻樂趣音樂會,我們歡迎系友們回娘家,一起在台上玩玩、一起在台下看看...

...

時間:2015.12.17 (四)

地點:文藻化雨堂

...

...

我找了一些照片,拼湊出這段影片... 這些年我們系上高手如雲,還有一些是沒照片的...

這不是點名,而是我們認真玩耍的證據,希望大家記得"當年"的熱情,再次相約上台。

  

 

不論你是在校生或離校生

不論你是以何種方式在校 (本系、轉系、輔系、雙主修、延畢... I don't care)

不論你是以何種方式離校 (畢業、休學、轉學、退學... I don't care)

不論你在天涯海角

不論你現在做什麼

只要你在傳藝系待過一天

我都算你一份

 

小毛敬邀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學同學邀請我去建築系演講,我告訴他我離開建築很久了,他用心良苦,同意我以一個"離開很久的建築人"的立場跟學生聊聊,還要我說些好玩的... 許多回憶湧上心頭。我再三斟酌,最後決定的講題是 Build Up Yourself,首先要說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這句話出自孔子,用我的說法是:我小時候功課不好,所以會很多粗俗的技藝(craftmanship)...  

...

...

雖然沒有從事這行,但東海建築系卻影響我一輩子,至今感念依舊。也許學非所用並不是傳統教育的好榜樣(這點我至今還是有些抱歉),但我最大的體會並不是蓋房子,而是如何建構一件事,包括建構一個計劃,一個議題、建構一種技藝、一套思想、甚至是一項冒險或一個實驗... 

的確,我從小功課很差。(其實我的功課一向很差,包括上了大學,只是小時候特別明顯,簡直就是奇爛無比)。我無法在任何"被要求"的課業上獲得認同,加上童年有嚴重口吃,不擅說話,長大後又經常轉學轉系,所以也沒什麼朋友... 我常一個人,但我並不覺得孤單不好,相反的,倒因此養成一種"自力更生"的習慣... 我無法忍受無聊,所以我"很會"給自己找樂子...

...

也許是因為小時候腦袋不靈光,我只好去在乎"感覺"這檔事,尤其是身體(操作)的感覺,好像活生生從身上長出一些"能力",為自己創造更多感覺... 我經常東張西望,不純粹是為了"看到什麼",而是去感覺視線的移動,彷彿目光帶著我搜尋... 我喜歡彈吉他,不是為了彈出"那首"曲子,而是去感覺手指與琴弦的互動,好像在對吉他調情,對我而言,這才是 play guitar...

就這樣,這些自娛娛人的"鄙事"都是自學來的... 在不斷的身體操作中,一種又輕又重的東西慢慢重疊,四肢與感官各自獨立,又各自結合,好像打鼓一樣,有一種累積或建構的感覺...

...

...

基本上,"建築"就是拆解、重組與建構的事... 建築在學的就是如何拆解(議題),如何重組(元素),最後是如何建構(房子)...

其實,"建構(build up)"這個詞彙本身就是空間概念的想像:一種立體的、透明穿插的堆砌、流動的"加成",有點像電影的蒙太奇,具有一加一大於二的特質... Build up(這個說法) 比 Create 更傳神,因為 up 這個字帶有(身體)向上延伸的想像... 原來,"認識"就是一種建購,"感覺"也是一種建構,"想像"更是一種建構... 原來我始終是以身體的"空間概念"去組裝知識及認識世界... 原來,文學中的起承轉合是一種空間現象的趣味,好像介係詞的作用... 原來彈吉他的"過門和弦"就像連接詞,串連起前後情緒... 原來我在建築系學到的是一套拆解、重組與建構的方法...

...

作為人類文明最大的實體工程,建築當然是一門關於"建構房子"的學問,但房子並非只是硬體空殼的雕塑,還必須裝進"人"的使用行為,包括身體移動及情感需求,因此所有建築系的課程都在處理與人有關的"Better life":大到都市設計、敷地計畫、結構或環境控制,小至物理設備、家具擺設,甚至連施工順序都是學問... 這個學習經驗是具體的,目的是發現問題,然後再透過設計解決問題。記得從前做室內設計的時候,我還得幫業主挑選植栽,我必須想像:喜歡這套家具的人會喜歡哪一張畫掛在牆上...

原來,"設計"永遠做不完,原來"世界"不是現成的,存在也不是現成的,我們總是在建構中創造自己的存在,那些日常生活中被我所享用的、那些"理所當然"出現的東西都不再理所當然,而是前人(某人)設計的成果... 我帶著批判眼光,開始認真思考身邊的事物,開始意識自己是一個獨立個體,開始感覺"獨立思考"。讚嘆之餘,我並不甘心只當個末端消費者(user)。我大量好奇,試著從各種"創造"的角度走向前端,想知道"事情為什麼會這樣?","事情為什麼不能那樣?",或"事情還能怎樣?"... 這讓我決定離開建築這個行業,試著去做其他的事...

...

...

如果把空間比喻成"認識的容器",建築就像身體的藝術:一種人"意識到身體存在"的延伸,帶著呼吸與節奏... 其實,撇開內容不談,蓋房子跟編曲很像,跟畫畫或寫劇本也很像;蓋房子跟唱片企畫很像,跟做一齣戲或寫論文也很像;蓋房子跟研究學問更像... 原來對一個凡事要求"感覺"的人來說,"創意"到處都是... 

有人說這叫"跨領域",我不知道也不在乎,只知道如果有一種東西叫"藝術",它在我身上的經驗是統合的,從來不需要先"分"領域之後再來"跨"領域,因為藝術不是會了才做的事,而是做了才會... 因為創意並不是問"why?",而是問"why not?"。創意不是"what"的事,而是"what if..."  

...

就業所需,最近許多人重提"技職"的重要,但我總覺得這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錯覺,一種分類之下的自圓其說而已,因為真正重要的並不是被稱為"職業工具"的技術(skill),而是從"身體經驗"長出來的的技藝(craftmanship)。這兩者有極大的差別。

...

幸好我從小功課不好,幸好我也沒因此學壞。幸好當時沒有太多讓我滑動手指、純粹當一個 user 的科技玩具,幸好我因此養成親手操作的習慣。幸好家裡並不富有,我必須珍惜每一種得來不易的材料。幸好我總是一個人,必須學會自己解決問題、自己改裝玩具... 幸好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家中來了一個功課比我還爛的親戚,他帶著一把吉他讓我大開眼界... 幸好 1982 年的暑假我覺得無聊,莫名其妙跑去轉建築系。幸好我很愛玩,幸好我很好奇,幸好我身上有很多 craftmanship...

總之,幸好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開始畫畫,感受一下身體和線條的節奏。距離上次有這種感覺已是二十多年前,在天寒地凍的芝加哥,每週兩次的人體素描課,一大早穿著雪衣手套,抱一綑便宜的草圖紙,拎著午餐和工具包,匆匆趕到學校畫室,一待就是一整天...

...

相較於熱鬧的音樂或劇場,繪畫是一份寧靜的孤獨... 

"凝視"把自己和世界分開,卻在筆觸中重新結合,身體和畫紙之間彷彿有某種拉扯,一種順逆之間的對抗韻律。圖畫紙有如 ture 與 real 的戰場,線條好像殘存的戰利品,總是在臨界中形成...

...

"繪畫是一種方向性的運動",記得老師曾經這麼說:看的方向、手軸的方向、線條的方向、筆觸與力道的方向等,而且為了對抗"唯美"習慣,他還要我們換手拿筆,甚至由下而上操作... 回想起來,繪畫雖然與時間無關,但繪畫課的時間卻過得特別快,從20秒、1分種、5分種、20分鐘到一小時一張素描,一整天下來有一種很充實的感覺。

繪畫是一門"看"的藝術,只有精準拿捏"看"才能精準拿捏"畫",但畫出來的東西並非"被看物"的再現,而是透過畫面所創造出的新的認識,因為(記得老師還說):你並不是在畫"那個"模特兒,而是透過觀看,經營你的版面。這讓繪畫(這個整體事件)成為一種最容易也最困難的藝術形式,也是千百年來視覺藝術家苦心經營的眉角所在。

...

...

拜科技之賜,現在想學藝術實在太方便了。感謝 YouTube 的好心人士提供人體模特兒影片,而且還有不同時間。雖然畫室的現場氛圍無法取代,雖然螢幕已預先將視覺平面化,但在書桌前畫畫倒是一種新體會,至少方便許多...

By the way, 畫室的人體模特兒是專業且辛苦的,任何一個姿態都是力量。要向她們致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2NO-aDZOyU  (real tim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Xj4geDDuak  (應該是照片)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朋友的狗狗走了,臉書上 po 了一張照片,名字後面多了一串數字... 牠們曾經碰面,一黑一白,黑的來自台中,白的來自屏東;黑的年紀稍長,四年前離開。今天,我說著說著,竟哽咽...

...

小時候我曾這樣區別:世界有兩種人,一種是有養狗的,一種是沒養狗的。"養狗"成為一個區別的議題。這兩種人好像沒什麼交集,也許可以互相理解或體會,但,就是不同。

從決定在路邊把牠抱起的那一刻,我知道如果沒有意外,會有這一天。雖然"這一天"可能以各種形式降臨,但終究難逃一個字:"老"... 不知道是誰依賴誰,兩個生命開始連結,對我而言是一個生命中途的陪伴,但對牠來說卻是一輩子的承諾。

...

當名字後面多了一串數字... 也許我們都在等這個數字。

感謝這些毛小孩... 也許,牠們兩個再度碰面,奔跑著...

 

mumi  

P1300004      

...

一首好聽的歌 

http://wuhwaihsuan2011.pixnet.net/blog/post/87621635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儘管家具賣場琳瑯滿目,我還是喜歡自己做點東西,這種"親手"的感覺無可取代,哪怕只是做一張醜醜的小桌子...

...

搬了許多次家,除了吉他與書,跟著我最久的應該是一個工具箱,裡面有槌子、鋸子、鉗子、起子、各種尺寸的釘子、板手、幾塊木板、幾段水管... 當然這並非一次採購的結果,而是不同時期製作所留下的戰利品,有時會驚訝發現:我怎麼會有這種東西?

相較於"現成品",我更喜歡"半成品"或素材。我總覺得現成品是"死"的,但死的並非現成品本身(這個物件),而是一種關係... 現成品"這個概念"是一種死亡關係。一樣東西被當成"現成品"的同時,它就只剩等著"用完"或"耗盡"後被丟棄的命運,我喜歡把"現成品"當成"半成品"的材料加以處理,享受一種"再建構"的樂趣。

...

也許是大學建築系的影響,也許跟劇團經驗有關,除非是特殊專業的技術,"親手製作"通常會是我的第一選擇。家裡有個工具箱讓我放心許多,可以應付很多情況,雖然裡面的東西越來越少,雖然居住空間越來越不允許,雖然體力越來越差...

...

設計是一回事,設計後的施工又是另一回事,如果把設計與施工一起考量,那就是要設計一套簡單順暢的施工步驟,甚至連釘釘子的順序都要注意。這是"初學者"最常忽略的細節,因為組裝過程中會有些死角很難施力,這或許也是從前做建築模型的心得... 發現"替代品"是我最大的滿足,總會在工具箱找到一些"從來沒想過還可以這樣用"的東西。

五金行或材料店是我最喜歡逛的地方,不是去採購,而是去認識,充滿"可能"想像,創意十足。我也喜歡在不同的工地觀察各類師傅工作,欣賞他們的工具和熟練的施工步驟。我曾自己接電、裝燈、修水管、油漆、做家具和道具... 十多年前我帶著一堆自製家當來到高雄,經過幾次搬家後陸續丟棄,現在只剩下這個工具箱,隱約記得,手邊這把鐵鎚是在東海買的...

...

...

Well,與其說懷念從前劇團的日子,不如說懷念那段"客廳即工廠"的年輕歲月:我隨身攜帶鋼捲尺和美工刀,後車廂總是有一捆鐵絲和鋸子,手上傷疤累累,永遠有扒不完的南寶樹指碎片,家中材料堆積如山,睡在自製架高的"床"上,掛著自製的吊燈,半夜還可以隨時爬起來作實驗,辛苦卻充滿活力。

當然,長期手工的代價就是身體不適。年過半百視茫茫髮蒼蒼,最近手臂開始酸痛,肩膀很緊,我試著與疼痛共存,但好像... 也許又到了該做點什麼的時候了...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去了一趟馬祖,分別踏上南竿、東莒和北竿,匆忙的行程恍如隔世... 懷念不足以形容內心的震撼與感動,超現實的場景比現實更真實,我吹著海風走在廢棄的碉堡和無人的聚落之間,彷彿為自己找到一個可以安心無家可歸的地方...

...

...

R0014959.JPG       

如果人群的疏離是一種刻意迴避,馬祖的疏離則是一種擁抱:擁抱空氣、擁抱溫度、擁抱觸目所及的光線變化,擁抱從石頭縫裡長出的一花一草,甚至擁抱自己的腳步聲... 歷史就在眼前,海風吹出前人的開墾智慧  潮汐帶來先民的樂觀知足,廢墟旁長出嫩芽,活生生告訴你過去和未來。

台灣是亞洲版塊的離島,馬祖是台灣的離島,東莒則是馬祖的離島,套句苦苓的話,東莒是"離離離島"。這個遠在天邊的小島只有兩家餐館,一家雜貨店,重要的是,這裡沒有 7-11... 我問她:"為什麼要來這裡打工換宿?" 她笑著回答:"你去逛一逛就知道了"。

...

...

R0014813.JPG      

這裡曾是軍事重地,"軍令如山"的大大標語寫在港口的壁崖上,長滿青苔,人去樓空的聚落與碉堡各自訴說著各自的歷史。歷史無關對錯,也不論是非,只是一種權力判斷的選擇,一種追隨與被追隨的拉扯,一種先來後到的"發生"... 遺跡證明了一切,遺跡旁的小花也證明了一切。民宿的小男孩驕傲說著他爺爺的故事,他爺爺也驕傲說著他爺爺的故事。每一個人的爺爺都值得驕傲,他們的故事總是以"從前"開始:"從前有一群海盜..."。

我意識到自己是一個闖入者,小心站在原地,小心觸摸每一塊岩石,小心留下每一個足跡。小男孩繼續介紹這棟房子的歷史,以及那些令人讚嘆的建材和施工技術,我好奇聽著問著,希望他們的故事可以一直驕傲地說下去。

...

...

R0015039.JPG  

清晨六點,我赤足走在他們走過的路上,地面微濕,冷風撲面,霧氣中帶著鹹味,我小聲呼吸著,深怕打擾這片大地的寧靜。遠方烏雲密布雷聲大作,燈塔隱身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山頂上,羊群站在高處,冷眼旁觀我們這群人類。

站在海邊吹風,眼前一片白茫茫,不知是雲深不知處,還是霧深不知處,或我深不知處,突然想起廟口牆上的對聯:善惡近在方寸之間,聖靈遠在天邊之外。頓時眼眶泛濕,仰天長嘆。

...

...

R0015097.JPG    

我不願加上濾鏡或影像處理效果,因為它看上去就是這樣。有人越走越遠,走進遠方的海市蜃樓(據說是博弈的預定地),有人越騎越近,繞過身後的北竿機場。兩側風沙巨浪陪伴人間,嘲笑這一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 別傻了,今天飛機停駛...

民宿老闆是在地家族的一員,她尷尬地說:"贊成博弈的大多是年長者,因為他們窮怕了,希望能讓後代子孫過好日子",我懂... 她尷尬的表情吐露另一種尷尬:既希望馬祖開發,又希望馬祖不要開發。我也懂。

...

...

R0015274.JPG           

清晨天氣晴朗,海面風平浪靜,班機正常。我關上木窗,到海邊撿了一顆小石頭,放進口袋。

再見馬祖,一個讓可以讓我放心離家出走,又安心無家可歸的地方... 

 

http://wuhwaihsuan2011.pixnet.net/album/set/17661333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