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收到一封信,我想起這個故事... 那年,一個東海工設系的男生與同班的女友分手,每天愁雲慘霧以淚洗面。我叫他不要來上課了,但必須每天寫一封信給她,黏好信封,註名日期,扔進一個箱子,不准打開。這是他的期末作業...

今天推薦孫燕姿:遇見 (2003)

...

如果藝術來自情感,有什麼比愛情的淚水更珍貴?那些日常生活的瑣事,年少輕狂的刻骨銘心,自作自受的遺憾、懊悔、自責與反省... 如果教育無法基於信任,再多的規範只是為了防弊,再多的知識累積只是一種交換,就算學貫古今,也缺乏溫度,就算看到了遠方,也離了地。

他是個心思細膩文筆很好的學生,我不知道他到底寫了什麼,但箱子的確越來越重。

...

一個月之後他又跑來找我...

"箱子呢?" 我問。

"扔了"。他笑著說。 

"好吧,繼續上課"。我說。

 


作詞:易家揚    作曲:林一峰    編曲:Terence Teo

聽見 冬天的離開 我在某年某月 醒過來
我想 我等 我期待 未來卻不能因此安排

*陰天 傍晚 車窗外 未來有一個人在等待
向左 向右 向前看 愛要拐幾個彎才來

我遇見誰 會有怎樣的對白
我等的人 他在多遠的未來
我聽見風來自地鐵和人海
我排著隊 拿著愛的號碼牌

我往前飛 飛過一片時間海
我們也曾在愛情裡受傷害
我看著路 夢的入口有點窄
我遇見你是最美麗的意外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秋天是一年的黃昏,既像要回家又像要出門。華燈初上五光十色,夜行動物蠢蠢欲動,整裝赴宴或粉墨登台,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有一點興奮,有一點放肆,有一點性感,有一點焦慮,有一點期待,還有許多亂七八糟... 今年秋天,我會很忙。

今晚大力推薦美國 Pink Martini 樂團改編 Ravel:Bolero

...

舞曲原本就是一種搖擺神話,狂醉的嚮往,讓人在節奏中呼吸...

這首是法國現代音樂家拉威爾的作品(1928),原曲是管弦樂編制,不同樂器一層一層加在重覆的旋律上,氣勢雄偉但很少聽到更靈活的改編。這個不到十人的爵士樂團創造了新的視野,拉丁鼓節奏與低音貝斯令人振奮,鋼琴改編非常精彩,間奏加進幾個音符讓整首曲子跳了起來,最後小號澎湃上揚... 好像某種沉淪,又好像希望永遠不要結束。

...

感謝網友上傳,還配上美妙舞姿,慵懶又振奮... 我閉眼跟著搖擺,眼前出現許多畫面,突然想到沙特那年 23 歲...  

 

 

現場演奏更是精彩... 突然覺得幾個大男人在台上穿西裝打領帶彈奏樂器,還真帥。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開始排戲,家裡開始變亂,嘴裡唸唸有詞,手上都是南寶樹脂碎屑,既像重操舊業,又像回到未來... 感謝我的四名演員,我們在不同年紀分享彼此的劇場經驗,展現作為一個"演員"的驕傲與孤單,這首歌送給大家。

聽聽美國 Chicago 樂團:You're The Inspiration (1983)

...

葛羅托夫斯基 (Grotowski) 曾說:劇場是一種遭遇 (Theatre is an encounter)。這句話原本說的是演員面對"表演(Acting)"這件事的狀態,但遠遠看來,其實這就是劇場本體論,也就是"當一件事會被你稱為劇場或戲"的感受條件。這是一種自我創造的狀態,來自一個自我創造的視野... "自我創造"當然是虛構的,但此時並無真假之分,只是一種"相信",對觀眾如此,對演員也如此,用我的說法,這叫劇場的存在美學。

不得已,語言總是讓事物以"名詞"的狀態被認識,如同劇場(這個詞彙),或荒謬(這個詞彙)。"遭遇"讓名詞的世界止於靜態理解:"好啦,我知道劇場是一種遭遇...",但這顯然是沒有遭遇的說法。對我而言,遭遇是活生生的主動創造:創造一個眼神、創造一種說話語氣、一種觸感、一個目光、一個動作 (action and reaction)、一種看與被看的關係、一種身體姿態、甚至是創造一種"演"... 總之就是為自己創造另一個"存在"。

...

面對一個改編沙特的存在議題,我曾擔心這齣戲會不會太重,尤其面對這群年輕演員,但似乎還好,因為它漸漸不是一個問題...

沉思中... 也許所改變的並非期待演員"擬真"的體會 (No Exit),而是回到表演本身就是一種創造 (No, Exit)。

...

這首歌比大部分的演員還老... 我抬頭看天,點一根菸,感謝這個遭遇。 

 

 

You know our love was meant to be
The kind of love that lasts forever
And I want you here with me
From tonight until the end of time

*You should know, everywhere I go
You're always on my mind, in my heart
In my soul

You're the meaning in my life
You're the inspiration
You bring feeling to my life
You're the inspiration
Wanna have you near me
I wanna have you hear me sayin'
No one needs you more than I need you

And I know, yes I know that it's plain to see
We're so in love when we're together
Now I know that I need you here with me
From tonight until the end of time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萊塢片偶爾會有佳作。這部電影已經被我"建檔"很久了,一直不知道該怎麼寫,最近有朋友提及,我暗自偷笑,畢竟不同的年紀會看到不同的東西... 這句話反過來說也成立:看到不同的東西,代表不同的年紀...

今天推薦電影:史密斯任務 (Mr. & Mis. Smith, 2005)

...

撇開帥哥美女的明星光環,這部片說的是一對刺客夫妻的"故事",但這個"故事"一點都不重要,甚至有點"刻意"的芭樂,芭樂到"刻意"讓觀眾各取所需...

刻意是一種手法,當刻意被"刻意地"露出痕跡,刻意的趣味就不在被看穿的故事內容,而是一種狀態,就是那種沒說出口的東西,關於性別、夫妻關係、日常生活... 總之,這是一部看完後不知道該怎麼說的電影。

...

如果"熱鬧"與"門道"代表不同視野,這部片的"門道"恐怕要結過婚的人才能體會... 嚴格說來,"日常生活"這四個字就是一種體會,而且似乎還必須是成年人的專利,對於那種說不出口的拉扯關係,工作、家庭、愛情、事業或個人實踐等,真實表現在居家生活的吃飯、做菜、買窗簾、開車、甚至"配槍"的對話中。那些日常生活的"道具":籬笆圍牆、草地上的灑水器、男主人的白內褲、休旅車(Van)後車箱的嬰兒車... 預告片說得好:Identity...

幾場誇張的打鬥都發生在客廳與廚房,家具廚具被轟得一蹋糊塗,最後一場激烈槍戰發生在超市:日常生活的集散地。多年前第一次看這部片時,我從嘲笑(這種誇張的手法)到笑不出來,從碎碎唸的不解到安靜的有所體會,最後一場被砸得亂七八糟的超市... 竟覺得很爽。 "誇張嗎?" 我問我自己。"Maybe... but maybe not." 

 

  

除了那首飛車追逐的名曲 Air Supply:Making Love Out of Nothing at All 之外,http://wuhwaihsuan2011.pixnet.net/blog/post/86575532,片中還有一首好聽的 Tango,描寫他們最初的相遇。"愛情神話"如此奇妙,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 "生活神話"也如此奇妙,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 

突然想到沙特所說:當你生活,什麼事也沒發生,環境變化著,人來來去去,如此而已,只有一連串加法。偶爾你會停下來做個小結,聽見自己說:"哇,原來我們已經在一起七年了",接著是一陣安靜,然後一長串的數字又開始...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天有點錯亂:一邊畫草稿一邊做模型,一邊修劇本一邊找道具;有時興奮有時沮喪,有時非常期待,有時又極度焦慮;既是建築系,又是傳藝系;既是象劇團,又是放克劇團;既是台中,又是高雄... 過去、現在與未來混在一起,總之就是神經病。 

今天推薦王傑: 一場遊戲一場夢 (1987)

...

也好,寫一個劇本讓自己傷透腦筋,順便把我的歷史翻出來曬曬太陽。遺憾的是工具不足,手感明顯生疏,刀法不準,視茫茫髮蒼蒼,甚至連比例都會算錯...

我看著自己在房間內走來走去、抓頭、坐下、盯著模型、抽菸、傻笑、站起、拿起鈴鐺、翻開劇本、又走來走去、又抓頭、又坐下... 總之,就是一個老了的神經病。

...

一首歌道盡千言萬語,關於那場遊戲、那個夢、那些人、那些事、那個地方、那段歲月... 也許這就叫遠方:一個永遠回不去的地方。

 

 

作詞 王文清  作曲 王文清  編曲 陳志遠

不要談什麼分離  我不會因為這樣而哭泣
那只是昨夜的一場夢而已
不要說願不願意  我不會因為這樣而在意
那只是昨夜的一場遊戲

*那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雖然你影子還出現我眼裡
在我的歌聲中早已沒有你
那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不要把殘缺的愛留在這裡
在兩個人的世界裡不該有你

喔  為什麼道別離  又說什麼在一起 
如今雖然沒有你  我還是我自己
說什麼此情永不渝  說什麼我愛你
如今依然沒有你  我還是我自己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久沒做設計了,這幾天埋首在一堆草圖中:空間、意象、風格、動線、比例、材料、光線、質感、施工,甚至還想做模型,跑了五金行、建材行... 感覺好像回到建築系...

今天推薦齊秦:原來的我 (1985)

...

我越來越感謝大學時期曾與建築結緣,雖然我並沒有以此為業,但那種空間的立體思維方式,以及隨手畫出一些"可供想像"的草稿的確讓我受益良多,而現在更會加進具體的施工方法... 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舞台設計,我卻玩味再三。

...

總是一種體會:創作的樂趣在於"限制"... 年輕時不懂這句話的趣味,但還真是如此,如同有人說:"藝術... 就是那種把自己變得更難的東西"。 

另一個體會是:雖然視覺藝術與時間藝術的美感形式不同,但在創作者身上卻是互通的。通常我必須一次做很多事,就小劇場而言這通常也是被迫的,但卻能互相刺激,從音樂想到劇本,從劇本想到畫面,從畫面想到空間,最後混在一起,打破又重來... 總之,此時滿懷感謝。

... 

這首大學時期的歌,陪我熬夜趕圖做模型。齊秦是大學時期的萬人迷,這首歌改編自日本恰克與飛鳥...

 

 

給我一個空間  沒有人走過
感覺到自己被冷落
給我一段時間  沒有人曾經愛過
再一次體會寂寞

曾經愛過卻要分手  為何相愛不能相守
到底為什麼
早知如此  何必開始
歡笑以後代價就是冷漠

既然說過深深愛我  為何又要離我遠走
海誓山盟拋在腦後
早知如此  何必開始
我還是原來的我

給我一個空間  沒有人走過
感覺那心靈的傷口
給我一段時間 勇敢地面對寂寞
再一次開始生活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了半年多的劇本,大大小小修改過無數次,今天決定寫下最後兩個字:【劇終】

...

沙特曾區別不同的文字工作:寫家與作家。前者用文字去"說明...",後者則用文字去"創造..."。這半年多,我深刻體會這句話。

"說明"是一種客觀的敘事心態,將文字視為傳達(劇情)的工具,透過對話直接"告訴"讀者所發生的事(如刻意安排劇情)。"創造"則是從角色出發,順著角色的情境讓文字自然流露,然後再加以修改。如果寫家所"說明"的是來自預設內容,作家所"創造"的則是來自空白,因為角色的對話並非工具(如同作家的文字也非工具),倒像是一種載體,承載了作者與角色之間那種若即若離的關係。

...

是的,最大的體會是"把自己變成說話的那個人"...

...

...

這是我寫過最大的劇本,雖然是改編,但其實是重寫,貪心的我讓角色與場景完全改變。最初構想來自沙特的名劇"無路可出(No Exit)",那是一齣很"殘酷"的戲,但我不甘心,企圖在殘酷中找到出路。我寫的是"再見沙特(No/Exit)"... 關於"存在"這件事。

雖然腦袋裡仍裝著許多修改的點子,寫下【劇終】卻是必要的。它不是"想法"的結束,而是"戲"的開始,而這才是真正的挑戰... 感謝四個超強演員,這讓我放心不少,我也開始思考舞台視覺及音效,好像回到某種從前的"備戰狀態"。

佑子說這是我"重出江湖"的作品,有點壓力,但我想... 也許不能算"重出江湖",因為我好像從來就沒有"退出江湖"。

...

今晚大雨間歇,高雄的天空並不平靜,我坐在窗前,想了很多,關於那悲慘的、那失落的、那遙遠的、那期待的... 總之,No/Exit...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 年的夏天並不平靜,小小的土地意外頻傳,但如果事情"就是這樣",我看到的並不是災難,而是一份感動。是的,今天我心裡哭了一整天,不是悲哀,而是感動... 祝福大家,也感謝朋友的慰問,我在高雄沒事。I love you all.

今晚感動推薦翁倩玉:祈禱

...

很少有這樣的感覺:平常跟我無關的地方,此時突然"感覺"與我有關;平常跟我無關的人,此時突然"感覺"與我有關。他們跟我使用同樣的文字,看同樣的招牌,說同樣的話,吃同樣的食物,呼吸同樣的空氣... 今晚特別感受到"他們"就是"我們"...

...

昨晚的震驚、憤怒、難過與害怕拋在腦後,今天上了一整天的課,分享的是"感動經驗"... 其實每一位同學的報告都讓我想哭 (Sometimes I did),我看到的是"認真"的力量:認真感受、認真害怕、認真懷抱希望、認真讓希望破碎、認真懷疑,甚至是認真對抗。

"原來,感動是要用力的",我說。

...

對我而言,祈禱並不是託付,也不是幻想,而是呼吸...

抬頭看天,認真呼吸著...

 

 

作詞:翁炳榮 作曲:日本古曲

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呀 多少祈禱在心中
讓大家看不到失敗 叫成功永遠在

讓地球忘記了轉動呀 四季少了夏秋冬
讓宇宙關不了天窗 叫太陽不西衝

讓歡喜代替了哀愁呀 微笑不會再害羞
讓時光懂得去倒流 叫青春不開溜

讓貧窮開始去逃亡呀 快樂健康流四方
讓世間找不到黑暗 幸福像花開放

讓我們敲希望的鐘呀 多少祈禱在心中
讓大家看不到失敗 叫成功永遠在
讓大家看不到失敗 叫成功永遠在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晚路經十全夜市,肚餓,下車覓食,抬頭忽見大紅招牌"阿嬤的灶腳",點了一份油飯和麻辣臭豆腐。美食當前,大快朵頤,耳邊傳來熟悉優美的歌聲,原來阿嬤在聽這首...

今晚特別推薦林憶蓮:傷痕 (1995)

...

不管是有心或無意,如果音樂能改變氣氛,這個場景應該是最佳範例,甚至超現實到不知如何描述:當阿嬤遇見林憶蓮,在油飯與麻辣臭豆腐之間,"李宗盛式"的傷痕... 我側身偷瞄她一眼,她穿著圍裙嘴裡哼著歌,怡然自得正在包餛飩。

當然這家店並不是她開的,她也不是"那個"品牌阿嬤,此時印入眼簾的並非"灶腳",而是一個女人的愛情,儘管物換星移人事全非,儘管歲月匆匆傷痕累累:細膩、婉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不用多說、不必多問...

...

這頓飯吃得很傳奇。我付了錢,阿嬤正在打電話,臨走前我回頭看看這家店,彷彿...

  

 

作詞:李宗盛   作曲:李宗盛

夜已深 還有什麼人 讓你這樣醒著數傷痕
為何臨睡前會想要留一盞燈 你若不肯說 我就不問

只是你現在不得不承認 愛情有時候是一種沉淪
讓人失望的雖然是戀情本身 但是不要只是因為你是女人

若愛得深會不能平衡 為情困 磨折了靈魂
該愛就愛 該恨的就恨 要為自己保留幾分

女人獨有的天真和溫柔的天分 要留給真愛妳的人
不管未來多苦多難 有他陪妳完成

雖然愛是種責任 給要給得完整 有時愛 美在無法永恆
愛有多銷魂 就有多傷人 你若勇敢愛了 就要勇敢分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颱風天的午後,很舒服... 舒服的不是又賺到一個吵吵鬧鬧的假期,而是一個陰天又很安靜而且有風的星期三下午。炎熱的"暑假"彷彿中斷,好像某種例外... 

聽聽萬芳:猜心 (1992) 

...

窗外人車稀少,輪胎壓過潮濕路面的尾音特別明顯,冷氣不再嗡嗡作響,我聞到風的味道... 窗外工地停擺,空氣清新,推土機安安靜靜趴著,馬路特別乾淨,火車慢慢駛過,對面大樓有人在洗陽台,天上雲飄得很快...

好一個"例外"的星期三,比真正的假日還好... 伸伸懶腰,泡杯咖啡,選一首歌,拿起一本書,讓經驗重組... 

 

 

作詞  十一郎   作曲  張宇   編曲  盧志銘

四方屋裡 什麼都沒有 
只有被你關進來的落寞
你在牆角獨坐 心情的起落 
我無法猜透

握你的手 卻被你推落 
驚見你眼中翻飛的寂寞
問你心想什麼 微揚的嘴角 
有強顏的笑

這樣的夜 熱鬧的街 
問你想到了誰 緊緊鎖眉
我的喜悲 隨你而飛 
擦了又濕的淚 與誰相對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課。雨後的黃昏開車回家。西子灣外大船小船林立,西子灣內大車小車穿梭,天空色彩繽紛,遊客絡繹不絕,收音機傳來這首老歌,我突然笑了出來... 窗外依舊嘈雜,窗內卻很安靜。 

今天推薦劉家昌:我家在那裡 (1972)

...

意外的遭遇總是帶來意外的連結,意外的連結總是給人意外的經驗,這首歌的內容與眼前景像毫無關係,但在此時卻顯得格外貼切... 我試圖釐清這個感覺:它不是物件的關聯,也不是空間或時間的關聯,沒有"人"的想像,甚至也不是"家"這個具體概念,倒像是一種"鄉愁",一種距離。

...

"鄉愁"是個有趣的提醒,關於獨處,其實與"家鄉(這個地點)"無關。曾有朋友說:鄉愁是那種(自己知道)"永遠回不去了"的感覺,只能追憶似水年華,說得真好。但對我而言,鄉愁卻更像那種"必須被我永遠刻意放在外面"的東西...

它是一種必須,就算被迫也好;它是一種永遠,與當下無關;它是一種刻意,似乎為了拉開距離才能靠近,而靠近則是為了再次被放在外面...

...

這首歌... 我唸初中...

突然想起十多年前那段很特殊的讀書經驗,一個人在遙遠的北國異鄉,把自己關在九樓的公寓裡,家徒四壁,一個禮拜不出門、不說話...

 

 

作詞:劉家昌 作曲:劉家昌

南風又輕輕吹起 吹動著青草地
草浪緩緩推來推去 景色真美麗
夕陽也照著大地 綠草披上金衣
草浪夕陽連成一片 真叫人著迷

每當我經過這裡 忘掉一切憂慮
還有一條青青小溪 伴著青草地
順著小溪看下去 木屋站在那裡
那是我溫暖的家 我住在那裡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整理一下部落格的檔案,裡面有一百多首還沒播的曲子,也有一百多篇寫了一半的文章,而且越積越多。覺得很安心。這些東西夠我寫一陣子了... 也許可以寫一輩子...

今晚推薦一首情歌 Air Supply:All Out Of Love (1980)

...

今天有同學問我:藝術家都很敏感,他們要處理這麼多細微的感覺會不會很辛苦,而我又是如何辦到?... 哇,這真是最大的恭維。我從來就不是藝術家,而且離我心中真正的"藝術家"還很遠很遠,這三個字永遠被我放在外面,一種"彷彿若有光"的仰望、無止境的孤單前行。不過這到是個好問題,讓我整理自己這些年所關注的軌跡...

從建築到音樂,從劇場到哲學,我只能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如果藝術在我身上有一點點作用,那應該不是我做過的鄙事有多少,而是我"夠賤"。

...

藝術不是"會了才做"的事,而是"做了才會"的事,這點我倒是身體力行得很徹底,雖不至樣樣專精,但大概都超過一萬小時。總是"夠賤",所以好奇;總是好奇,所以愛玩,而且要玩就玩得徹底,玩得徹底才會發現真正好玩之處,那些玩給別人看的東西,一下子就玩完了... 只有"夠賤",才會一直玩下去。

雖然如此,"創作"是很殘酷的實際問題,跟年紀有關,跟身體狀況與現實條件有關,不必勉強。此時的我,雖然偶爾敲敲打打樂器,雖然偶爾塗塗抹抹造型,但越來越清楚,我漸漸鍾情於文字... 前幾天寫了一篇關於"作文"的短文,提到"文字是在有限的語言邏輯中創造無限思維",就是這個意思。

...

我享受著"一句話被我修改十幾次"的樂趣,如同標點符號,我也享受"一個概念被我推敲十幾次"的寫法。思緒在手指與鍵盤之間"成形",我在文字堆砌中捕捉"瞬間即逝"的意思...

我常比喻藝術就是愛情,那種趣味不是精準的"獲得"什麼(否則一但追到手就結束),也不是吵吵鬧鬧的亮麗炫耀,更沒有事後諸葛的分析,而是一種若即若離的追逐拉扯,彷彿若有光的吸引,在反覆琢磨中成就彼此。

...

Well, 希望你喜歡這裡。這是我家,我的作品。

 

>

 

I'm lying alone with my head on the phone    
Thinking of you till it hurts    
I know you hurt too but what else can we do    
Tormented and torn apart        
I wish I could carry your smile and my heart    
For times when my life seems so low    
It would make me believe what tomorrow could bring    
When today doesn't really know, doesn't really know    

*I 'm all out of love, I'm so lost without you
I know you were right believing for so long
I 'm all out of love, what am I without you
I can't be too late to say that I was so wrong

I want you to come back and carry me home
Away from this long lonely nights
I'm reaching for you, are you feeling it too
Does the feeling seem oh so right
And what would you say if I called on you now
And said that I can't hold on
There's no easy way, it gets harder each day
Please love me or I'll be gone, I'll be gone

Oh, what are you thinking of ?
What are you thinking of ?
Oh, what are you thinking of ?
What are you thinking of ?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末假日,在院子看了一齣戲:"末日,是否可以聽我說"。我站在最後面,汗流浹背卻內心震撼,偶爾還帶著鼻酸。"世界"濃縮成 120 分鐘,化身為兩個年輕的軀體,奔跑、吶喊、訴情、對抗... 額頭上的汗水順著臉頰流到脖子,滴進胸口,我感覺著汗水流動,如同末日的一部分... 

今晚感動推薦 Bee Gees:Holiday (1967) 

...

"這是一場驚豔的演出",我說... 再次向導演(李承曄)致敬,也向兩名優秀的演員致敬(林子棋和俞致瑋),雖然他們經常翹我的課,但此時我竟感到欣慰,甚至以他們為榮。

...

...

一輩子總有"與世界為敵"的時候,通常這就是藝術的力量:年輕的吶喊、存在的憤怒、生命的對抗、死亡的恐懼、情慾的困惑... 今晚的"世界"很誠懇,儘管揮汗如雨,卻不忍擦拭...

作為一個議題,它是憤怒、絕望、對抗與吶喊的對象;作為一個表演,它是肢體、空間、節奏與聲音的結合。它們交錯遊走在稜線邊緣,也挑戰了某種極限... 雖然某些部分稍微過重(我個人認為),但大致都能把握,堪稱佳作。

...

"院子"裡,四面都是高樓,宛如一個城市中仰望的小小天井。子棋爬上二樓窗台,把自己擠在鐵窗夾縫中吶喊... 白色紙飛機從三樓窗口射出,遠的、近的、翱翔的、墜落的、掉在屋頂上的、卡在牆壁上的... 木箱上的推擠、爭執、對抗、嘲笑,那堆 1920 到 1990 的人類近代史...

從室外到室內的轉場令人驚艷(我原本最擔心這個),巧妙的設計既有層次又連成一氣:追逐中搖滾樂響起,不帶情緒的簡單節奏一路向前,子棋喘息裸身躺在地上(這段可以再久一點),致瑋撐著雨傘,溫柔牽起一位觀眾的手走上二樓,音樂持續,大家安安靜靜跟著腳步,魚貫踏上窄窄的樓梯,走進另一個宿命天堂,儀式般,彷彿命中注定"就該如此"。

... 

這首歌選得太好了。導演雖然年紀輕輕,耳朵卻很"老"。音樂響起時,致瑋的慘叫聲讓我鼻酸,年輕的身軀穿越古今,卻停在無助的未來,彷彿這也是歌的一部分... 管風琴與豎琴帶來遠方的故事,大調變成小調,假日變成末日,優美的弦樂變成進行曲般的小鼓,嘲笑著這一切,若即若離的嗓音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唱出一個遙遠世界,又彷彿說給自己聽...

聽著寫著,寫著聽著,我竟留下眼淚... 這也是宿命嗎?還是戲還沒結束? 

...

再次感謝這個團隊... 不管是不是末日,承曄,我聽到了。繼續加油。

 

 

Ooh you're a holiday , such a holiday     噢  妳是一個假日  如此的假日
Ooh you're a holiday , such a holiday

*It's something I think's worthwhile     好吧  我想一切都值得
If the puppet makes you smile     如果玩偶能讓妳開心的話
If not then you're throwing stones     如果不  那妳就丟石頭吧
Throwing stones, throwing stones    (註:來自諺語"住在玻璃屋的人不要丟石頭")

Ooh it's a funny game     噢  這是一個好笑的遊戲
Don't believe that it's all the same     別相信  它們都一樣
Can't think what I've just said     不敢相信我說了什麼     
Put the soft pillow on my head     幫我蓋上柔軟的枕頭 (殺了我吧?)

*Millions of eys can see     百萬雙眼睛可以作證
Yet why am I so blind     但為什麼我就偏偏看不到
When the someone else is me     當我變成了別人
It's unkind, it's unkind     這真是殘酷的對待         

de de de de de de de de de de de de de

Ooh you're a holiday , ev'ry day , such a holiday     妳是如此般的假日  如同每一天
Now it's my turn to say , and I say you're a holiday     該我說了  妳就是如此般的假日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撇開考試不談,作文真的很重要... 它的重要性不在配合"題目"寫出一篇漂漂亮亮的文章,也不在冠冕堂皇的論述,而是在有限的語言邏輯中"創造"無限思維,透過文字與句型結構,整理自己的感覺,作為溝通、表達,論理或抒情...

...

最近的新聞,十二年國教的作文讓許多高分考生落榜,引發民怨... 最近還聽到一句話:"現代人知道的很多,感受的卻很少"...

其實,我認為這是同一件事,來自教育的誤導,因為作文不是"知道"的事,而是"感受"的事;作文不是"What to think"的報告(告知讀者),而是"How to think"的反芻(鋪陳想法);作文不好並非文筆不好,而是缺乏想像,並非對題目缺乏想像而不會寫,而是對"認識一件事"缺乏想像...

...

...

當"知識"被分類為"學科"進入校園之後,教育似乎變成一種過關斬將的"加法",而學習也無可避免被窄化為一種累積(知道的東西)的過程。因此為了配合考試/分數的比較效應,人們通常相信"知道"的東西越多就代表學到的東西越多,而忽略了"知道"背後所承載的意義與感受。

"知道一件事"(To know something)並非表面上由外而內的獲得什麼(get it),而是由內而外的"長"出什麼。知道不是輸入的作用,而是輸出所造成的,用我的說法叫作"擴張存在的版圖",如此才能舉一反三... 知道必定有知道的意識,作為一種理解。因此,"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並不能算是知道,心不在焉的背誦也無法形成"知道",真正的知道(在本體經驗中)就是一種無中生有的創造,來自感受與聯想。   

...

基本上,感受就是"再知道"的意思,一個"重新置入"的視野... "的意思(這三個字)"很有意思,這是中文的趣味,它並不是知道的內容本身,而是體會之後的聯想,一種"再認識",揭露出自己(對於這個知道)的看法或立場...

簡單說,"的意思(這三個字本身)"就是一種"再知道",也就是感受。譬如(我知道)今天是七月一號,我感受到時光飛逝,因為我想到今年已經過了一半,或者我想到這是我教書生涯的第十九個暑假,甚至我也可以感受時間過得很慢,因為今天"才"七月一號,炎熱的日子才剛開始... 總之,作文不是客觀告訴讀者"今天是七月一號",而是"我知道今天是七月一號(這件事)"之後的感受,以及它對我的影響(affection)。

...

寫作,其實是在設計一種閱讀...

寫作是感受的表態,任何議題都需要經過"再認識"才得以形成一篇文章,否則只需條列式寫出我所知道的"事件"即可,無法成為整體的(可敘說的)"那件事",因此真正的寫作其實是一種"再寫作" (To write is to re-write)、一種重新整理自己所知道之事的過程... 也就是說,透過寫作,我們才知道"我們到底知道了什麼",或者說,透過寫作,我們才知道自己是"怎麼"知道一件事的。我們在寫作中"形塑"我們所認識的東西。

...

寫作是需要練習的,多看多寫都是好方法。

我常閱讀,倒不是想看看別人寫了"什麼",而是想看他們"怎麼寫",對於喜歡的議題,我甚至會一個字一個字揣摩作者如何"建構"這句話的意思。另外,這幾年寫部落格也讓我體會許多,我享受著邊寫邊想、邊想邊改、邊改邊寫的樂趣。思緒在邊緣進出,在鍵盤上落實... 一開始我並不知道要具體寫些什麼,只是隱約有些感受,慢慢在修改中成形。我很在意文字的組合,甚至包括標點符號,經常反覆修改十幾次,與其說為了文字的精準,不如說是在整理我的感覺...

...

...

好啦,於是大家又忙著補習作文,不僅擔心"考"不過別人,還深怕"寫"不過別人...

很奇怪,在台灣,任何重要的東西都會在"教育"的名義下,變得很不重要:數學如此,社團活動如此,藝文學習如此,去醫院當義工如此,作文也如此...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晨在淚水中醒來,去年此時的震驚依舊。夢中場景是一個房間,媽媽拿出一些手稿細數過去,我撇過頭不忍直視,表情扭曲糾結,突然聽到這首歌... 又是一個炎熱的夏天,窗外工地吵雜,人車來來去去,妳在那邊還好嗎?

今天推薦 Dan Hill:Sometimes When We Touch (1975 / 1994)

...

從未想過家中會發生這樣的事,尤其是發生在妳身上,不知道為什麼至今我仍深感內疚,總覺得該離開的應該是我... 這一年我過得很"飄","世界"好像隔著一層紗,少了彩度與明度。別擔心,我當然知道是怎麼回事,正努力在接受中對抗生命,在漸漸失去焦距的目光中找回視野...

我對數字不太敏感,始終不習慣"家中少了一個人"是什麼感覺。其實我對"家"也不太敏感,雖然我們(家)這輩子總是聚少離多。有一回我在超市看到一個好看的瓷碗,竟不知不覺隨手拿了四個裝進籃子,在那瞬間我意識到這個數字的荒謬,一個缺角的圓,一個連打麻將都湊不齊一桌的奇怪畫面。我站在那裡許久,彷彿被種在地上,"家"的歷史與"家"的未來同時浮現,就在我猶豫是否應該放回一個的時候,一股很奇怪的力量讓我笑了出來... 我還是買了四個。

...

不知道夢中為什麼會出現這首歌,也許我記得妳也喜歡,在那個還是"四"的時候...

 

 

You ask me if I love you    
And I choke on my reply    
I'd rather hurt you honestly 
Than mislead you with a lie 
And who am I to judge you 
On what you say or do?    
I'm only just beginning to see the real you 

*And sometimes when we touch         
The honesty's too much
And I have to close my eyes and hide
I wanna hold you til I die
Til we both break down and cry
I wanna hold you till the fear in me subsides

Romance and all its strategy
Leaves me battling with my pride
But through the insecurity
Some tenderness survives
I'm just another writer
Still trapped within my truth
A hesitant prize fighter
Still trapped within my youth

At times I'd like to break you
And drive you to your knees
At times I'd like to break through
And hold you endlessly

At times I understand you
And I know how hard you've tried
I've watched while love commands you
And I've watched love pass you by

At times I think we're drifters
Still searching for a friend
A brother or a sister
But then the passion flares again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才又把金夢獎的影片看了一次,感觸良多。儘管這陣子腦袋發昏身體微恙,儘管最近瑣事繁多心浮氣躁... 總是一件好事,想到這個合唱團,也想到這首歌,突然覺得這好像是同一件事... 

今天推薦美國樂團 Journey:Faithfully (1983)

...

日子宛如旅行,帶著視野四處張望,向前看也向後看:向前看是為了尋找目標,向後看是為了確定位置... 總是一種信念,圍繞某種行動,看看走過的痕跡,也看看週遭的事物,才發現我怎麼會在這裡,也許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

信念 (faith) 是個有趣的概念,它不是具體的東西,既無法追逐也沒有目標,只能被當成一個副詞,時時刻刻修飾著自己正在做的事。

...

"這年頭談信念會不會太老派",我帶著信念發問。 

"還好吧,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好,就算沒有信念也是一種信念"。我帶著信念回答。

 

 

Highway run     公路上的疾駛
Into the midnight sun     朝向午夜的太陽
Wheels go round and round     車輪不停轉動
You're on my mind     如此思念你
Restless hearts     無休止的心
Sleep alone tonight     今晚獨眠
Sendin' all my love     輕聲細語
Along the wire     總是在電話的兩頭

They say that the road     人們說這條路
Ain't no place to start a family     並沒有好下場
Right down the line     線的兩端
It's been you and me     只有我和你
And lovin' a music man     人們說愛上一個音樂人
Ain't always what it's supposed to be     不是一件好事         
Oh girl you stand by me     但妳在我身邊
I'm forever yours...faithfully     我忠誠屬於妳 

Circus life     表演的日子
Under the big top world     各地巡迴
We all need the clowns     我們需要一個小丑
To make us smile     讓我們開心
Through space and time     穿越時空
Always another show     一場接著一場   
Wondering where I am     忘了我在哪裡
Lost without you     在迷失中失去妳

And being apart ain't easy     分開並不容易
On this love affair     在這個意外中
Two strangers learn to fall in love again     陌生人學著再次墜入愛河
I get the joy     我喜歡
Of rediscovering you     重新發現妳
Oh girl, you stand by me     但妳在我身邊
I'm forever yours...faithfully     我忠誠屬於妳

Oh, oh, oh, oh
Faithfully, I'm still yours
I'm forever yours
Ever yours...faithfully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天是個"社會性"的季節,處處充滿"他者"的活動想像,宛如集體儀式... 於是,路邊鳳凰花開得火紅,樹上蟬鳴不斷,連水邊的青蛙都叫得特別大聲,人們爭奇鬥艷,快速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大家忙著開始與結束,也忙著"看與被看"...

今天推薦德國樂團 Topas:Days of Summer (1980)

...

在學校工作久了,突然發現我的"季節感"竟大多來自"學制"。這種以學期(semester)為單位的季節概念也制約了家中有小孩在唸書的家庭,紛紛需要為此安排特別活動... 於是夏天與"暑假"畫上等號,這個合法放假的日子讓夏天的"社會性"更加明顯。

曾為此感到興奮與沮喪,興奮的是發現自己竟然是透過"暑假"來認識夏天,然而沮喪也是如此,因為這種社會性期待總是讓"夏天"的印象被熱鬧的活動所取代,深怕辜負了"假期"... 從來沒想過教育的影響竟然連季節都不放過,如此理所當然且讓人不知不覺。

...

Topas (黃玉合唱團)曾在台灣風靡一時,但在當時並非主流曲風,吉普賽風格的吉他編曲讓悶熱的夏天多了一絲涼意...

 

 

Days of summer your end is in sight
so herald the birds on the wing.
Look to the heaven and see how they fly
and hear well the song that they sing.

Southwards they're flying, their home left behind
unchained by the nests that they've made.
They're following the sun as they always have done
not waiting, not wanting, not afraid.

Ask now yourself what your goal is in life,
that's holding you tight as a chain.
Prisoned by progress, desire and greed,
have you traded your freedom for gain?

Trained to be tame from the day you were born,
you can still brake away if you try.
So fight against drudgery, you're relly a man,
awaken and look to the sky.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晚在京都,古老的民宿客廳角落放著一堆黑膠唱片。年輕人忙著上網,沒人理睬,他們大概也不會操作這玩意兒。我挑了一張 Carpenters,靜靜坐在格子窗前喝著清酒... 一趟神奇的旅行至今仍不知該怎麼說,就從這首歌開始吧...

今晚推薦 Carpenters:Sometimes (1971)

...

榻榻米與紙門讓這裡的音場既溫暖又集中,走遠一點就聽不到了。屋內有蚊香與稻草的味道,沙發扶手已斑駁,木門軌道被磨得亮亮的,架上放了幾本看不懂的日文書,燈光微暗,窗外鴉雀無聲有些涼意... 這裡不需大聲說話,連下樓梳洗的腳步聲都會讓人抱歉... 

就這樣,在這個把"老舊"當成驕傲的地方,我格外自在... 就這樣,放逐的年代,置身某個場景,徹底的疏離...

 

R0016902.JPG   

R0016124.JPG  

R0016467.JPG       

...   

聽歌吧,在這樣的地方用這樣的設備聽這樣的曲子,覺得理所當然... 不知道唱片的主人是誰,這台機器又放了多久都沒人打開...

 

 

Sometimes, not often enough
We reflect upon the good things
And those thoughts always center
Around those we love

And I think about those people
Who mean so much to me
And for so many years have made me
So very happy

And I count the times I have forgotten to say
Thank you, and just how much I love them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很沉默... 儘管窗外工程依舊吵雜,儘管劇本寫寫停停內心澎湃焦躁,儘管艷陽高掛帶來夏天的訊息,儘管頭痛欲裂腦中鬼魅叢生,儘管音樂會將至卻沒什麼音感... 

今晚推薦優客李林:認錯 (1991) 

...

台灣流行樂壇很少出現雙人組,尤其是男聲雙人組,這兩人的搭配非常特別... 

基本上,"優客李林"就是"烏克麗麗"(Ukulele),二十多年前還不太有人注意這種樂器,雖然它很早就存在了。主唱林志炫的音色清澈高亢,以男聲來說,這種聲音讓人羨慕又忌妒,詞曲李驥嗓音沙啞磁性,但通常不太出聲,如果我認得沒錯,他應該是我小學同學,印象中他當時就在彈烏克麗麗。

...

至於認錯... 一種需要吧,當"他人即地獄"的時候...

 

 

詞曲 李驥   演唱 林志炫

I don't believe it 是我放棄了妳 
只為了一個沒有理由的決定
以為這次我可以 承受妳離我而去
不必讓妳傷心 卻刺痛自己

一個人走在傍晚七點的台北city
等著星空就像黑夜一樣的來臨
I hate myself 又整夜追逐夢中的妳
而明天只剩哭泣的心

怎麼才能讓我告訴妳 我不願意
教彼此都在孤獨裡忍住傷心
我又怎麼告訴妳 我還愛妳
是我自己錯誤的決定

我要告訴妳 我不願意
教彼此都在孤獨裡忍住傷心
我又怎麼告訴妳 我還愛妳
是我自己錯誤的決定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老師快二十年,見證了台灣教育轉型的軌跡,也體會不少這個時代"知識傳承"的複雜與矛盾。但是,如果教育是一種影響(或至少具備某種影響效果),教育(者)需要有某種"超越"的理想性嗎?... 這是我一直在想的問題。

...

老實說,如果教育是一種影響,"教育"其實到處都是,舉凡商店櫥窗、街道景觀、媒體、書店、網路、家庭、宗教、科技商品等,甚至連我們的言行舉止都或多或少在影響別人。這是"存在"無可避免的權力展現,本應謹慎自覺。

教育的形式很多,而"學校教育"在某種名正言順的權力關係下更"合理化"了這個影響,也助長了這個影響背後所合理化的預設前提。也就是說,雖然學校教育在某個層面上提供了知識與工作的交換籌碼,卻也無形中繼承了這套價值,讓人習慣、熟悉、配合,甚至"依賴"這個權力關係,當然也因此更鞏固學校教育的地位... 這裡所說的並不是學校教育"內容"的價值,而是這個價值背後所彰顯的"現象",也就是學校教育的"價值觀"的影響。

...

大體而言,從小到大,我們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一套"配合"的價值觀上的,也就是"鼓勵配合"。它來自於教學雙方的互相預期,代代相傳形成體制結構,甚至是一種互為因果的供需關係:有人需要別人配合,有人需要配合別人...

... 

配合是一種交換的預期,一方面來自"配合之後"的(想像)利益,另一方面也是害怕那個"不配合之後"的(想像)威脅。因此為了配合那個"想像中"的滿分價值,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經驗是一種"追逐的"學習經驗,考 98 分的同學被關注的往往不是 98,而是 2,而學習的目的就只是為了減少扣分。換句話說,大家都希望自己跑得很快,卻不知道要跑去哪裡。於是學校忙著配合教育政策(如果有的話),教育政策忙著配合產業結構,老師配合家長,學生察言觀色配合老師的給分喜好,學習配合考試、考試配合分數,而分數背後所配合的是一連串想像的"成就"... 似乎,一旦失去了配合的對象,頓覺人生乏味失去方向。

形式上的配合背後隱藏著巨大的恐懼,而學校教育則強化了這種恐懼,因而導致一種"因害怕而配合"的教育綁架,也就是"如果不... 就無法..."的害怕,讓學生在威脅中長大。"擇優錄取"的入學標準凸顯一種"考得上才值得教"的菁英霸權,一種錦上添花的效應,這個"價值觀"對學生的影響遠大過錄取本身...

於是大家卯起來更加配合,因為"答對越多題目才能獲得高分"、"分數越高才能考上好學校"、"考上好學校才代表高人一等"、"高人一等才能考上更好的學校"、"考上更好的學校才會有美好人生"... 甚至反過來說,"高分低就就是吃虧"、"明明可以上台大卻唸了文藻就是白癡"、"讀了這麼多書卻沒考就是浪費"、"學區不好就是有損權益"、"有損權益的下場就是永世不得翻身"...

總之,大家做"這件事"的目的是為了交換想像中的"下一件事",而"下一件事"則是為了想像中的"下下一件事"。因此為了不落人後,大家都在形式上斤斤計較,深怕權益受損,大家都期待教育改革,卻沒有人願意當"白老鼠",大家都期待配合一個(現成)對自己有利的教育制度,不希望輸在"形式"的起跑點,卻少有人在意學習的真正價值,如同大家都習慣等"當人生有了被給予的現成意義"之後,才開始活... 

...

"配合"是一種"把自己交出去"的便宜行事作法,也是一種"追逐(外在標準)"的習慣... "配合"的可怕之處不在內容,而是心態。當"配合"漸漸變成"習慣",進而不知不覺形成"依賴"的時候,大家都需要依賴一個"能配合"的(但很可能是虛構的)外在標準才能安心過活,卻忘了路在自己腳下,如同等待先知賞賜一條現成的康莊大道,等待果陀... 簡單說就是一種"等待救贖"的人生態度。

...

其實,與其說配合,倒不如說是那種潛在不安的恐懼太容易被勾引出來,因此才太容易被(也許是自己所想像的)外在標準所影響,造成一輩子等待救贖,也一輩子盲目追逐... 有人說教育是重要的,這點我相信,因為教育是提升自己的過程,但我想,學校教育的問題卻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或者,大家把它看得太重要了,雖然,這也許也是被迫配合出來的...

曾看過一則房地產廣告:"本建案座落於文化中心XX學區,人文薈萃,附近有XX國中與XX高中,住在這裡的小孩從小就會唸書,長大後可順利考上XX大學,從此人生一片光明..."。如果你真的相信考上XX學校就可以人生一片光明,就買吧。

...

...

我想應該要有吧,某種"超越"的理想性... 否則教育者在配合把學生教成工具之前,就先把自己變成配合工具了,或者說,老師在配合政策把學生教笨之前,自己就先變笨了。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