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小毛音樂 (47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年假最後一天是情人節,這個美麗的日子在今天顯得有點尷尬,既像開始也像結束... 窗外施工依舊,路上人車雜沓,遠方漸漸傳來"正常"的聲音...

今晚聽聽潘越雲: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 (1989)

...

不知道是不是地震的關係,這個寒假有一種"飄"的感覺:明明是放假卻不放鬆,明明身在北台灣卻惦記著南台灣,明明出大太陽卻又冷個半死,明明很專注卻又很失焦,甚至,就連當一切塵埃落定,大夥準備"恢復正常"的時候,又驚訝發現"正常"其實是很抽象的自我安慰... 

也許此時,"想念"才是最真實的...

...

過年期間,南北兩大"拆除"工程同步進行,一個拆的是歷史,為了某種開始,一個拆的是未來,為了某種結束,在開始與結束之間,願往者安息,生者保重。

據說這首歌是關於生離死別... 好直白的一句話,不管是不是問句,總覺得,這句話要趁早說...

  

 

作詞:小蟲  作曲:小蟲  編曲:塗惠源

從來就沒冷過 因為有你在我身後 你總是輕聲地說 黑夜有我
你總是默默承受 這樣的我不敢怨尤 現在為了什麼 不再看我

*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 你為什麼不說話
握住是你冰冷的手 動也不動讓我好難過
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 你為什麼不說話
當我需要你的時候 你卻沉默不說

從來就沒冷過 因為有你擋住寒凍 你總是在我身後 帶著笑容
你總是細心溫柔 呵護守候這樣的我 現在是為了什麼 不再看我

你最心疼我把眼哭紅 記得你曾說過 不讓我委屈淚流

我是不是你最疼愛的人 你為什麼不說話
當我需要你的時候 你卻沉默不說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經典"來自某種歷史考驗的篩選,"經典化"就是時間的洗禮:小火慢燉不疾不徐,雜音漸漸沉澱,視野漸漸精準。換句話說,"經典"其實是一種儀式... 今天又看了侯孝賢的"最好的時光"...

回顧這首經典,希臘樂團 Aphrodite's Child:Rain and Tears (1968)

...

彈子房傳來安靜的聲音,幾顆球撞來撞去,簡陋的房間帶著光線與溫度,只為凝固那瞬間。緩慢的視野順著球桿,從這頭到那頭,從那頭到這頭,從紅球到白球,從白球到紅球... 從他的眼神到她的眼神,又從她的眼神到他的眼神...

看完電影有人想起馬祖家鄉的老人,有人想起自己的爸媽...

...

魯迅說:在我的後院,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時間在視線中流動,如同鏡頭...

...

不知道"經典"是這首歌?還是這兩個人?...

是被稱為"戀愛"的那個夢?還是被稱為"追憶似水年華"的那個儀式?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課的關係,今天重新看了"時時刻刻",新舊感觸交錯。雖然這部電影探討的議題是女人,我卻關注起她們的另一半... 想想,如果愛情是一種需要,不知道究竟是誰需要誰? 

安靜的夜晚,聽聽加拿大歌手 Anne Murray:You Needed Me (1978)

...

比較起以前每次都看得淚流滿面,這次好多了,那些原本沉重的性別、存在與權力糾結在"愛"的視野中獲得紓解,儘管這是個"看似"悲劇的結局,但在接受存在與荒謬的同時,卻帶著會心微笑... 深呼吸一口氣,繼續向前。 

原來在愛情中,"被需要"也是一種需要,需要也是一種"被需要"... 這是愛情讓人謙卑的地方。

 

 

I cried a tear, you wiped it dry     當我哭泣的時候  你把我的眼淚擦乾
I was confused, you cleared my mind     當我困惑的時候  你釐清我的思緒
I sold my soul, you bought it back for me     當我出賣靈魂的時候  你為我買了回來
And held me up and gave me dignity     你幫助我站起來  給我尊嚴
Somehow you needed me     不知怎麼著  你總是需要我

*You gave me strength to stand alone again     你給我力量  讓我成長
To face the world out on my own again     讓我獨立面對世界
You put me high upon a pedestal     你把我高高捧在一個基座上
So high that I can almost see eternity     讓我幾乎看到了永恆
You needed me, you needed me     不知怎麼著  你總是需要我

And I can't believe it's you     我無法相信那個人是你
I can't believe it's true     我也無法相信這是真的
I needed you and you were there     當我需要你的時候  你就在眼前
And I'll never leave, why should I leave?     我不會離開
I'd be a fool 'cause I finally found someone who really cares   因為我終於知道誰真的在乎

You held my hand when it was cold     當寒冷的時候  你握著我的手
When I was lost you took me home     當我迷失的時候  你帶我回家
You gave me hope when I was at the end     當我絕望的時候  你給我希望
And turned my lies back into truth again     把我的謊言轉變成真理
You even called me 'friend'     (我這麼糟糕) 你甚至還叫我"朋友"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忙碌的學期結束了,熱鬧的選舉也結束了,上個周末結束了,今天也快結束了,此時此刻的"未來"指的是明天、下星期、下一次選舉、下學期... 突然覺得,生活中有這樣的"未來感"是幸福的... 今天到學校打成績,校園很安靜,我吹著口哨,腳步很輕... 

今晚推薦田馥甄:小幸運 (2015)

...

英文的"休息"有很多字,其中我最喜歡 break 這個字...

它不僅發音聽起來很賤:嘴巴憋著,撕裂的唇音帶有挑釁的味道,挑起眉毛,好像在說"不然要怎樣",還代表某種打破、中斷、碎裂、破壞、弄垮等一堆"搞砸"的東西... 雖然"休息"並不是故意去破壞什麼(外在的東西),但基本上,休息就是"狀態中斷"的意思,也就是破壞自己。

作為"休息",break 是一個很現象學的字,從本體出發,意味一種脫離的自覺,讓人停下腳步,感覺一下呼吸,視野放大,焦距拉遠,看看前面,也看看後面。

...

break 的幸福感來自於"未來"... 雖然未來不可說,但"擁有"一個未來的感覺,還不錯... 

也許因為有 break,一切都值得等待。

 

 

今年藻樂趣... 不,去年藻樂趣,有個女娃自彈自唱,加上學長的手鼓...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傍晚時分,樓下來了兩輛宣傳車,一輛是選舉的,另一輛是補習班的:前者說自己是最好的候選人,唯有當選才能造福大家,後者說自己是最好的理化老師,只有來補習才能獲得高分... 我正忙著削馬鈴薯,但有那麼一瞬間,我眼前出現一位偉大的救世主,與一群等待救贖的信眾...

想到這首英國樂團 Rainbow:Temple of the King (1975)

...

期末與同學聊天,聊到"教育"與"學校"的不必然關係,他驚訝不已:"我怎麼從來沒想過..."

"教育是一種影響,這種影響隨處可見:在Youtube開設一個頻道、發明一個玩具、寫一首歌、開一家有創意的店,甚至在路邊彈吉他都具有影響力。換句話說,只要有所遭遇,教育其實到處都是,學校教育只是其中之一,而且正在式微中... 現代科技發達,校園外的影響更大,如果你有心從事教育,應該善加運用科技去創造你自己的影響內容,未必只能從學校入手...",我說。

...

"但,為什麼學校依然存在?",他眼睛張得更大... 但,這是個好問題。

"因為很多人依然相信只有學校才是(正規)教育,進而相信這種"正規"只有通過補習才能辦到。傳統教育的恐嚇與規訓讓他們習慣把自己交給別人(或某種機制或分數),卻不敢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因此他們只知道要跑得很快,卻不知道要跑去哪裡... 換句話說,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的共犯結構,正是這種上下交相賊的"集體膽怯"鞏固了學校的存在,因為他們所期待的教育是一種"被給予"的救贖,如同我們每幾年就要期待一次的選舉..."

...

如果社會運作是一種供需關係,救世主與信徒倒成了最佳範例:有人需要,有人被需要。

想到最近讀到一篇文章:羊的社會及宿命...

...

...

總是一種"幻想的取代":古代人遭逢乾旱,歸咎於村子裡有妖孽,權力者相信只要剷除妖孽,老天就會下雨,於是趁機抓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獻祭,但問題並沒有解決...

人因為無法掌握正義,於是發明了法律,以為只要把自己交給法律就能伸張正義,但法律條文卻大多與正義無關 (通常司法部門的英文是 Department of Justice,其實應該改成 Department of Punishment)... 人無法掌握愛情,於是發明了婚姻,以為只要結了婚就能保障愛情,卻經常事與願違... 人企圖掌握時間,於是發明了時鐘,但照表操課的結果卻讓我們淪為時間的奴隸... 人希望有更多時間,於是發明了機器,但節省下的時間卻讓我們更加忙碌去發明另一個機器...

人無法掌握自己的存在,於是發明了各式各樣的救世主,讓遙遠的"果陀"來承擔自己的怯懦,順便逃避一下眼前的困境... 人無法處理個體,只好把自己交給群體,於是發明了"政治"來管理眾人的事,讓我們傻傻以為全世界只有依靠某人的當選(或落選)才能"被給予"過好日子... 人無法掌握學習,於是發明了考試,讓人相信答對的題目越多就越有成效,學習的意義乏人問津,倒是造福不少會猜題的補習班... 人無法掌握能力,於是發明了"證照"來自我安慰,然而取而代之的不是能力高低的判斷,而是一連串的數字追逐... 人無法掌握知識的傳遞,於是發明了學校教育,卻忘了知識的"樣貌"正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而如今的學校竟成了誤導我們認識教育的幫兇...  

...

幻想當然可以取代,如果這樣能讓自己活得更好的話,畢竟大家都在等待"被給予"一個完美又現成的太平盛世,然後才敢開始"活",然而這種取代所真正"取代"的,其實是存在的權力與責任... 同樣的,如果這種取代真的可以讓自己活得更好的話... 

 

 

One day in the Year of the Fox     狐年的某一天
Came a time remembered well     我記得很清楚
When the strong young man of the rising sun     健壯的陽光之子
Heard the tolling of the great black bell     聽見那黑色大鐘響起
One day in the Year of the Fox     狐年的某一天
When the bell began to ring     鐘聲大作
It meant the time had come for one to go to the temple of the king   這意味著有人要當王

There in the middle of the circle he stands     他站在人群的權力中心
Searching, seeking     四處搜尋
With just one touch of his trembling hand     只要微微顫動的手一指
The answer will be found     就能點石成金
Daylight waits while the old man sings     年長者不斷高唱:
"Heaven help me!"      "老天啊,幫幫我吧"
And then like the rush of a thousand wings     有如千百雙翅膀鼓動著
It shines upon the one     他終於讓光芒與權力集於一身
And the day has just begun     但  這一天才剛開始

There in the middle of the people he stands, seeing, feeling  在人群中他站立  觀望  感受
With just a way of the strong right hand     認為只有自己那強壯的右手
Be strong to the temple of the king     才足以為世人支撐起帝王的宮殿

Far from the circle at the edge of the world     在遠離世界的邊緣處
He's hoping, wondering     他企盼  猶疑
Thinking back on the stories he's heard of what he's going to see   回想那些即將發生的事
There in the middle of a circle     在人群中
It lies "Heaven help me!"     他心中默想著 "老天幫幫我吧"
Then all could see by the shine in his eyes     然後他的眼神閃爍出一道光芒
The answer had been found     謎底已經揭曉

Back with the people in the circle he stands, giving, feeling  回到人群中 他站立 賜予 感受
With just one touch of a strong right hand     人們終於相信  只要觸摸他那強壯的右手
They know of the temple and the king     就會明白那是國王與他的宮殿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問題如果可以解決,那就不是一個問題了;一個問題如果始終無法解決,那就更不應該是個"問題"了。輕重之間,也許放手才是最大的 project... 2016 年第一首歌:沒啥大不了...

推薦美國重金屬樂團 Metallica:Nothing Else Matters (1991)

...

元旦早晨,騎車去附近的果貿社區吃早餐,傳統市場有如市集:

賣菜的、賣花的、賣魚的、賣鞋的、賣水果的、賣衣服的、賣玩具的、賣大餅的、賣年糕的、賣盆栽的、賣電話卡的、賣保險的、曬太陽的、躲太陽的、坐輪椅的、推輪椅的、盪鞦韆的、看報紙的、甩手的、吹氣球的、修指甲的、腳底按摩的、挽面的、剃頭的、清垃圾的、收紙箱的、遛狗的、下棋的、打小孩的、討價還價的、花枝招展的、貼廣告的、換玻璃的、補輪胎的、發傳單的、套圈圈的、射飛鏢的、化緣的、送貨的、討債的、把妹的、放電的、風花雪月的、想入非非的...

...

一首好輕的重金屬... 的確沒啥大不了的。 

 

 

李宗盛大我三歲,三年前他說:終於敢放膽,嘻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

俄羅斯吉他手 Igor Presnyakov 大我一歲,他的鬍子真漂亮... 

 

 

So close, no matter how far
couldn't be much more from the heart
Forever trusting who we are
And nothing else matters

Never opened myself this way
life is ours, we live it our way
All these words I don't just say
And nothing else matters

Trust I seek and I found you
every day for us something new
Open mind for a different view
And nothing else matters

*Never cared for what they do
Never cared for what they know
but I know

Never cared for what they say
Never cared for what they play
Never cared for what they do
Never cared for what they know
And I know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大佑是台灣第一個舉辦跨年演唱會的歌手... 那年,我二十二歲... 這首歌並不太有名,卻是我最喜歡的羅大佑的作品,尤其是這個現場版本,幾年前的某一天曾經介紹過,今天特別加了字幕,為 2015 年畫上句點,祝大家新年快樂...

今年最後一首歌,羅大佑:我所不能了解的事 (1983)

...

部落格或臉書的功能之一是依時間紀錄,在"適當"時機,提醒你今年做了哪些事:

去年此時我剛做完一齣戲,餘韻猶存,滿腦子的"荒謬",相信當時的我應該是很有感覺的。接著,寒冬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努力讓自己適應一種等待:沉醉於一本很沉重的小說、決定提筆寫信、回東海聽了一場李宗盛演唱會。春天,我拿起畫筆投入視覺,很有感覺畫了幾張素描,接著受邀去建築系演講、辦了一場講座,重新思考"言與思的後現代教育意義"、在三餘書店舉辦藝術市集,然後是期末的戲劇課發表。暑假前我幫蔡翔拍了一部短片,之後給自己一趟很有感覺的歐洲行、開學後很有感覺的北京行、大學評鑑、期末則是很有感覺的藻樂趣音樂會... 

...

從上一個冬天到這一個冬天,那些被稱為 project 的東西記錄我不同時期的感覺,鑲嵌在記憶之中,有些是為了克服焦慮,好讓生活有個重點,有些是為了製造焦慮,好讓時間過得快一點...

但當這些洋洋灑灑的感覺以"歷史"的形式攤在眼前,一幕幕有如過期的行事曆,尤其看到自己出現在的照片上時,又突然有一種陌生,彷彿這一切都是"他"的事,與我無關。 

...

...

三十多年來,這首歌經常浮現腦海,提醒我生命是無法了解的,無從了解也無需了解,在理性與荒謬之間,只能用各式各樣的 project 來打發時間... 今年我好像做了很多事,但遠遠看來,又不知道這些"事"究竟從何而來... 

也許這就是跨年的意義:在"適當"時機,用一堆荒謬的記憶去迎接下一堆荒謬的記憶。

...

相信明年此時,我還會有同樣的感覺... 恭喜恭喜!  

 

http://wuhwaihsuan2011.pixnet.net/blog/post/86675096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巴哈是我最喜歡的音樂家,陪我度過二十多年的喜怒哀樂。我不願說"古典"(classical),而願意說"經典"(classic),這兩個字有很大的差別,而且未必是等號... 今天是冬至,選一首安靜的曲子陪我吃湯圓...

聽聽:巴哈鋼琴協奏曲#5 第二樂章

... 

許多人不喜歡巴哈,尤其學鋼琴的小孩特別討厭巴哈,認為他的作品不夠浪漫優雅,缺乏"旋律性"的趣味,而且指法彆扭,經常會彈到手指打結... 但我卻聽得如癡如醉...

巴哈的"美"是給大人聽的,這種美不是華麗"優美"的美,既沒有多餘裝飾,也不是"娛樂式"的旋律,甚至不帶情緒,而是一種冷靜的結構美,精準無比環環相扣,展現在純粹理性之間... "世界"在他手裡就好像一個魔術方塊或萬花筒,總能在平凡中為我展現蛛絲馬跡的"意外",在云云紛擾中又為我找回某種穩定的結構與節奏,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彷彿一片透明深邃的神祕境地,無窮無盡向我提出質疑,又不斷給我答案...

...

也許,當"理性"到了極致,就是一種浪漫...

也許,任何事情到了極致,都是一種浪漫...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留著小鬍子,風度翩翩站在台上,說著,笑著,臉上多了成熟的線條... 很難想像這小子從前趴在桌上睡覺的樣子... 今天我說:吹薩克斯風讓男孩變成男人,聽薩克斯風讓女孩變成女人...

小毛爵士夜,聽聽Jeffry推薦 Ben Webster:When I Fall in Love

...

好一個奇妙的經驗,十年前的學生返校演講,親自示範這些年闖蕩江湖的看家本領...

一大早忙進忙出:準備點名單、公文、麥克風、冷氣卡、飲料,找教室、開電腦、抓檔案,還要招呼一堆他媽的遲到的學生... 我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才會到齊,也不知道他們到底聽到了什麼,只記得Jeffry見到我說的第一句話是:"老師,你以前是滿頭黑髮"...

...

...

爵士樂有一種特殊的慵懶情境,好像填補了日常生活"理性"的空隙,讓人不知不覺回到最簡單的自身,而薩克斯風更是一種身體的樂器,呼吸之間如泣如訴。兩者相加,渾然天成...

問題的確變單純了,整堂課下來,我遊走於音樂與歷史之間,前前後後上上下下,看看台上悠揚的表演,看看台下矇懂的眼神,交錯之間又看到我這雙破鞋,心想:"馬的,頭髮不白才怪"。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連續三週,"音樂與傳播"介紹華語流行音樂,從民歌時期一路下來,彷彿走入我的年輕歲月。學生陸續走進教室,有些還跟著唱,許多人放下手機,原本在睡覺的都醒了,教室宛如 KTV...

今晚回味一首可愛的小曲,五佰/萬芳:愛情限時批

...

上課時我不斷說:"這是剛出道的五佰、這是年輕時的陳昇、這是蔡琴小時候的樣子、這個小女生叫蘇芮、他叫李泰祥、這是李宗盛第一張專輯... 總之,這些是你爸媽談戀愛時聽的歌..."

不知為什麼,說完這句突然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想不到竟然要用"爸媽"當連結... 突然回神,安慰自己:想不到小時候抱著收音機談戀愛是有代價的,想不到小時候彈吉他不讀書,還不錯。

...

... 

"流行音樂當然是娛樂,一種大眾生活的聲音。這種聲音蘊藏豐富的社會現象,替我們唱出許多娛樂之外的東西,只要你會聽會看會想像:從語言文字到唱腔曲風,從表演形式到樂器使用,從鄧麗君到鳳飛飛,從傳說中的大時代到活生生的小確幸,從國仇家恨到兒女私情... 這不叫華語流行音樂史,這就是歷史,甚至就連我們現在正透過 Youtube 欣賞...",那天我這樣說。

那天我還說:"你們真幸福,想聽什麼都找得到,而且還不用錢,要善加利用學習,不要浪費時間滑手指... 至於那些以後想從事音樂傳播的同學,不僅要多聽,腦袋裡至少要裝一千首歌..."  

...

那天我話真多:"... 這種曲風叫恰恰(cha-cha),在早期的舞會裡很流行,是一種男女牽手前後移動的輕快舞步... 首先要向前頓一下,再向後接一個碎步,還可以改變方向,就像這樣..."

我當場示範了一下...:"回去告訴你爸媽,今天聽了哪些歌,搞不好加你零用錢..."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前有一個賣口香糖的廣告,以顏色區別,主打"意識形態",有一句著名的標語是"幻滅是成長的開始"... 當時聽起來蠻酷的,還曾一度掛在嘴邊,只是,活了大半輩子,不知道要成長到什麼時候才會停止幻滅?

今天是我生日,送自己一首歌:Knocking on Heaven's Door

...

其實這早已不是問句,漸漸也沒什麼感傷,倒是有點遲鈍。外面的世界越來越快速模糊,內心的困惑卻越來越清楚,納悶自己是怎麼活到現在的... 半個多世紀以來,每天早晨睜開眼,總有一種"突然被拋到世上"的感覺:

... 能說出"現在"和"在",才算醒過來。清醒的部分繼續躺著,往上看著天花板,往下看著床上的軀體,它動動腳趾蜷曲著,伸伸懶腰,直到認出了"我"... 這個人在鏡子前與其說是一張臉,不如說是窘迫的寫照,上面佈滿它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它知道自己的名字,但這好像不重要,梳洗著裝,出門前,它變成了他...

...

就這樣,他用前因後果串連起存在的邏輯,用想像中的輕重緩急決定事情的順序,用昨天與明天定位今天,用放大鏡找出行事曆上該做得事... 如果幻滅的前提是"希望",也許,幻滅的意義就不在面對失去希望的"內容",甚至也沒什麼失望,而是幻滅本身,來自永遠的否定...

漸漸,他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艘船上測量另外一艘船... 液態的世界,永遠測不準...

...

...

這首是 Bob Dylan 的名曲,許多大咖藝人都翻唱過,說的是一個警察面對"暴民"的心境,夾雜於傳說中的正義與職責、該做的事與能做的事、do right things 與 do things right、良心與幻滅之間... 

突然想到,如果要替現在的工作找一個註腳,這首當之無愧:敲敲天堂的大門,問個清楚。

 

 

阿們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禮拜的北京行,恍如隔世,好像過了很久,內心充滿感謝、好奇、矛盾與疑問... 昨晚返台,走出凹子底捷運站,看到博愛路上悠閒的街景,突然很想哭,總覺得我們應該更加珍惜這裡...

不管你是誰,送你一首歌,劉若英:很愛很愛你 (1998)

...

帶了十五個小毛頭參訪北京的一流大學,既驕傲又擔心:驕傲的是我們的創意與活力,永遠有玩不完的新點子,永遠可以接出無俚頭的笑話,永遠可以找到好吃好玩的東西... 然而擔心的卻是我們的眼界與能力,因為我們好像"只有"玩不完的點子,"只會"接出無俚頭的低笑點笑話,滿腦子"只剩"好吃好玩的東西。

雖然此行以旅遊為主,藉以認識兩岸的新朋友,但,不管你是真的沒看到,還是假裝沒看到;不管你是真的長不大,還是真的以為自己還很小,此行最大的感觸是:同學們要加油了。

 

 

作詞 施人誠 作曲 玉城千春

想為你做件事 讓你更快樂的事 好在你的心中埋下我的名字
求時間 趁著你 不注意的時候 悄悄地 把這種子釀成果實

我想她的確是 更適合你的女子 我太不夠溫柔優雅成熟懂事
如果我 退回到 好朋友的位置 你也就 不再需要為難成這樣子

*很愛很愛你 所以願意 捨得讓你 往更多幸福的地方飛去
很愛很愛你 只有讓你 擁有愛情 我才安心

看著她走向你 那幅畫面多美麗 如果我會哭泣也是因為歡喜
地球上 兩個人 能相遇不容易 作不成你的情人我仍感激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有人問我"五十歲的愛情觀",原來是一個女兒眼中的單親爸爸的故事,覺得溫馨。我說愛情"的狀態"對我很重要,雖然這輩子我大部份是一個人過日子... 突然想到一首歌送給她們...

今晚聽聽 Willie Nelson & Julio:To All The Girls I've Loved Before (1975)

...

...

...

這是一首有趣的歌:"致前女友們",句句充滿感謝,但英文的說法似乎有點尷尬,歌詞中的愛情狀態既不適合用現在式也不是過去式,我更無法想像愛情的"完成式"是什麼,因為,至少對我而言,"前女友"並不是那個"不愛"的人,而是另一種愛情狀態...

至於"她們":一個在台北,一個在加拿大,一個在上海,一個在英國,她們出現在我生命的不同階段,陪我度過不同歲月,有的嫁為人妻,有的還是單身,有的是知名畫家,有的是藝術教育工作者... 有的只能存在思念中,有的則是現在進行式... 總之,感謝她們,也祝福她們...  

  

 

To all the girls I've loved before     致那些前女友
Who travelled in and out my door     她們來來去去     
I'm glad they came along     我很高興她們的出現
I dedicate a song     獻上一首歌
To all the girls I've loved before     致那些前女友

To all the girls l once caressed     致那些我曾疼愛呵護的女人
And may I say I've held the best     至少  我想我是盡力了
For helping me to grow     她們幫助我成長
I owe a lot I know     我知道我虧欠很多
To all the girls I've loved before     致那些前女友

*The winds of change are always blowing     世事總是難料
And every time I try to stay     每當我試著留下
The winds of change continue blowing     世事總是難料
And they just carry me away     人浮於事

To all the girls who shared my life      她們與我分享生命
Who now are someone eise's wives      有些已嫁為人妻
I'm glad they came along     我很高興她們的出現
I dedicate this song      獻上一首歌
To all the girls I've loved before     致那些前女友

To all the girls who cared for me     她們曾關心我
Who filled my nights with ecstasy      與我共度神奇夜晚
They live within my heart     她們永遠藏在我心裡
I'll always be a part     而我也將是她們心中的一部分
Of all the girls I've loved before     那些我愛過的女人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學期事情真多,除了上課、評鑑、處理外籍學生事務、辦音樂會,下週還要帶團去北京,每一件事都看似一個"獨立世界",背後卻串連出更大的"共同世界",彼此攪和在一起... 朋友笑說:"你總是喜歡強迫自己做一些事",我恍然大悟... 

想到馬兆駿:我要的不多 (1987)

...

不知道是有意或無意,我始終覺得"世界"有我一份,於是總會不知不覺給自己攬很多事,順便把自己搞得有點狼狽。說不上喜歡或厭惡,也不是義務或責任,但的確有一種強迫的感覺,有時甚至是一種需要:我必須讓自己處於某種焦慮狀態...

這種強迫並非壞事,有時更是某種能量,用來消耗生命,但有趣的是,這種許多事擠在一起的焦慮並不是為了成就什麼,多半只為享受一點點"關關難過關關過"的小小趣味,有時我甚至覺得,苦中作樂的"樂"大過太平盛世的"樂"。

...

感謝朋友提醒,我想她一定很了解我。

也許我永遠無法過想像中的"輕鬆日子",或者說,也許我的"輕鬆日子"總是充滿焦慮的想像... 

 

 

作詞:袁瓊瓊 作曲:馬兆駿

我要的不多
無非是一點點溫柔感受
我要的真的不多
無非是體貼的問候
親切的微笑 真實的擁有
告訴我 喔! 告訴我
你也懂得一個人的寂寞
你也懂得一個人的寂寞
有多少空白的心在靜夜裡跳動
有多少吶喊在胸腔裡沉默
不同的夢裡只有冷漠
這樣的夜 我不理人 人不理我

我要的不多
無非是眼光裡有你有我
我要的真的不多
無非是兩心的交流
輕輕的觸摸 真實的佔有
告訴我 喔! 告訴我
這世界孤單的不止是我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書二十年,始終不覺得這個日子跟我有關,倒是經常被提醒,幸好還有中秋節的光環頂著... 也許正是這種沒有關係的關係,才足以讓我支撐到現在...

教師節前,想到蔡藍欽:老師的話 (1987)

...

"老師究竟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我到底是在替誰在教書(教育部?經濟部?國家?學校?家長?產業老闆?)"、"知識傳遞的終極目標是為了滿足什麼,而這套標準又是誰說了算?"、"Education 與 Training 的界線在哪?" ,甚至,"到底是誰需要(被)教育,而誰又有權力替誰決定?... 這些問題從我第一天站上講台就感到困惑,如今依舊沒有答案,甚至越教約迷糊... 想到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老師究竟要教學生享受廉價的幸福,還是高貴的痛苦?

唯一值得欣慰的,幸好王爾德所說:別擔心,不管那是什麼,反正現在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小了...

...

...

這個人比我小三歲,在我大學畢業那年因病過世。從建中到台大,他是一路順風令人羨慕的的高材生,標準的"人生勝利組",但他總覺得怪怪的...

這個人只出過一張唱片,專輯名稱叫做"這個世界",卻永遠令人懷念... 

 

 

親愛的孩子 你不要再頑皮
讓我帶你走過 為數字掙扎的遊戲
考試的問題 你千萬要牢記
武裝你自己 擠進那狹窄的門裡

在這兵荒馬亂的世界裡
追求滿分是最大的樂趣
當你對現實感覺到懷疑
歡迎回到數字的遊戲裡

親愛的孩子 你不要再嘆息
不是我不教你 是非黑白的道理
十八般武藝 功課要排第一
用虔誠的心情 來體會 這戰鬥的真理

挨打受氣的日子終究會過去
藤條考卷將成為回憶
未來的日子 你千萬要撐下去
我的希望就是你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21 經常和中秋節綁在一起,這段宿命的記憶來自上個世紀末...

好久沒聽音樂了,今晚想到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

上個世紀末的春天,我在極度沮喪中結束一段六年的婚姻;上個世紀末的夏天,我在台中二十號倉庫認識一個女人;上個世紀末的秋天,我賣了台中的房子,帶著一隻狗搬到離學校比較近的斗六... 這三個看似獨立的事件構成了我對上個世紀的最後印象...

...

中秋節前的那晚風特別大,凌晨時分我正埋首撰寫課程大綱,忽然一陣上下震動,伴隨遠方的地鳴,接著天搖地動左右搖擺。我從椅子上跌落,扶著桌腳卻站不起來,驚慌中想到寫了一半的文件還沒存檔,但劇烈搖晃讓我無法操作滑鼠... 停電了,我聽到書架倒下和杯子摔破的聲音,窗外狂風不斷,小黑開始不安,我躲在牆角安撫牠... 黑暗中不知過了多久,我決定離開,找出鑰匙拿起狗鍊,出門前不忘尿尿,卻只記得始終無法"對準"。我用力打開房門,走廊劈啪作響,壁磚掉落一地,樓梯間糞管破裂臭氣熏天,我抱起小黑,踩過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

從九樓到一樓,我專注自己的腳步,心裡數著每一層台階的數字,直到走出大樓踩在地上才開始呼吸,但還來不及鬆一口氣卻一陣頭皮發麻,因為我隱約感覺中庭與大門之間好像比平常少了一個台階... 明亮的月光並沒有讓我回頭檢查,我牽著小黑一直走一直走,不知道要去哪,走到車邊才決定開車回台中。那晚除了月光,從斗六到台中一片漆黑,在高速公路上又是一陣搖晃...

隔天搭朋友的車回來搬東西,發現我的冷氣竟然掉在床上,鋁門窗歪斜,兩片玻璃門竟然卡在同一個軌道上,從九樓窗外看去,不遠處的大樓傾倒成45度,而且從廚房斷成兩截,散落的廚具與家具清晰可見...

...

就這樣,斗六變成災區,學校停課兩週,變成救災總部,操場上直升機穿梭...

就這樣,我又回到台中... 這段記憶異常深刻,卻是平靜的,好像這首曲子...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多月沒寫東西,恍如隔世...

2015 年夏天,我從歐亞板塊的最東邊飛到最西邊,進行一趟不太有計畫的出走,踏足三個國家七個城鎮:有百萬人口的國際都市,也有不到一千人的小鎮,有妖豔的歷史古都,也有海天相連的大草原,有水鄉,也有澤國,有用英鎊的,也有用歐元的,有左駕的,也有右駕的...

...

...

20150718_150303.jpg  20150718_125130.jpg  20150724_205339.jpg  Edinburgh

...

20150726_192723.jpg  20150727_160006-1.jpg  20150728_190511.jpg  London

...

20150729_172804.jpg  20150731_185246.jpg  20150731_145152.jpg  Venice

...

20150801_111001.jpg  20150801_110706.jpg  20150801_131815.jpg  Treviso

...

20150804_111632.jpg  20150804_113005.jpg  20150804_114255.jpg  Galway

...

20150806_154600.jpg  20150806_105734.jpg  20150807_175617.jpg  Bunlin

...

20150812_154603.jpg  20150812_155735.jpg  20150812_173633.jpg  Glasgow

... 

...              

返台至今好幾天,我在暈眩與燥熱的時差中處理學校事務、訪視學生、採購、打掃、維修... 直到整理完照片,打開部落格,看到自己的文字,聽到自己的音樂,彷彿才真正落地...

朋友笑說:"等適應了時差,這趟旅行的後勁才會出現"... 這是我所期待的。也許到時想說的話才會慢慢浮現。

...

不知為什麼,整理照片時突然想到這首歌 Charlene:I've Never Been To Me (1977)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次在異鄉寫部落格,感覺很奇妙...

聽聽來自愛丁堡的潘越雲:飛 (1985)

...

朋友在英國打工旅行,從格拉斯哥到約克,從愛丁堡到曼徹斯特,從蘇格蘭到英格蘭,最近還跨海去了愛爾蘭。出發前的浪漫想像漸漸化為異鄉的真實生活,而真實生活也漸漸加進了異鄉的想像,原本的擔心變成了多慮,這一趟不為什麼,就只是想... 想飛,而已...

走在不同的路上呼吸著,這是旅人的特權,自在的視野與節奏,寧靜的心帶著移動... 

...

決定自己關注的事,是一種自由... 我想。

 

 

作詞:李宗盛  作曲:李宗盛

*我不怕 等待你始終不說的答案
但是 行裝理了 箱子扣了 要走了要走了要走了
這是最後一夜了 面對面坐著沒有終站的火車
明天要飛去 飛去沒有你的地方 啊 沒有你的地方

鑰匙在你緊鎖的心裡 左手的機票右手的護照 是個謎
一個不想去解開 不想去解開的謎

前程也許在遙遠的地方 離別也許不會在機場
只要你說出一個未來 
我會是你的 這一切都可以放棄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暑假,給自己安排一個小小移動,一趟無目的的出走或"私奔",朝向一種"刻意不明確"的狀態...

推薦一首可愛的小歌 Regina Spektor:Another Town (2006)

...

它既不像旅行,也不是參訪,沒有特定行程,更不是血拚或觀光,只是安安靜靜待在另一個國家、另一個小鎮、另一條街,聞聞另一種空氣,曬曬另一種太陽,想想另一件事,看看另一群人... 突然想起多年前在加拿大,背著包包在都市裡閒逛,順著夕陽走到海邊,決定待下,買一包零食和一罐啤酒,獨自在沙灘坐了一晚... 

打包行李,我琢磨著這種"留白",似乎,此時,離開比到達更迷人... 如果有一份期待,此時,似乎,不帶什麼比要帶什麼更重要...

...

聽說有藝穗節,聽說是周杰倫結婚的地方,聽說是建築古城,聽說還有知名大學... 只要不必排隊、不必填表或交代行蹤,都好... 到時候再說...

...

這首歌寫得好,把自己放在另一個地方...

也許一定要走得夠遠,才能輕輕說出 I Love You...

 

 

In another town don't let me forget
In another town mouths full of regrets
In another town please place final bets
In another town but I know I know I know oh oh

In another town my fingers so cold
In another town my soul feels so old
In another town I've sold all my gold
In another town I know I know I know

I love you I love you
I love you I love you
I love you

In another town they've given me the key
In another town I'm drinking for free
In another town a girl just like me
In another town but I know I know I know oh oh

In another town the light fills my room
In antoher town they're painting my moon
In another town I won't see it soon
In another town I know I know I know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飛機失事到塵暴意外,從政黨算計到劇團紛爭,最近許多人要求"真相",認為真相可以還原事實釐清疑點。但,真相真的可以解決問題嗎?如果可以,大概早就沒問題了... 其實,"真相"不僅沒法說,還只怕你不接受...

想到這首 Cyndi Lauper:True Colors (1986)

...

"真相"?其實只是一個切片的詮釋,一種選擇性的自圓其說... 1. 它必須是切片的,因為因果關係永遠追究不完,只好被權力者(或自己)包裝成一個去頭去尾的"擬"邏輯事件。2. 它必須具備詮釋的權威,讓人"擬"臣服,以作為"擬"理解之後的停損依據,或,至少透過這個說法而"擬"結案。

雖然"真相"無法說,倒是給"要求真相"的人找了一個理直氣壯的藉口,尤其是自認無辜的受害者,彷彿"真相"與我無關...

...

其實,"真相"永遠是個距離,其動詞的意義大過名詞的意義:追問,但追問的結果並不等於接受... 雖然"真相"可透過"盡量"還原,"盡量"貼近原貌(如重建現場),"盡量"取得第一手資料,但真正的"事件"永遠是說不出口的無理數,如同微積分的無窮趨近(approach),也如同現象學還原,畢竟那些被稱為"資料"的東西也只是"被選擇提供"出來的(things given),有太多我們還不知道的東西...

"心情不好"是真相嗎?... "運氣不好"是真相嗎?... 漫無目的的行為是真相嗎?... "不小心"是真相嗎?... "沒想到"或"突然想到"是真相嗎?... 甚至,"看他不爽很久了,正好找機會教訓一頓"是真相嗎?... 應該都算吧,至少是"真相"的一部分。真相並不是理由,只怕你不願接受,也不敢接受。 

...

...

"事情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沒有人知道(卻沒有人願意承認)... 嚴格說來,世上並沒有 True Color,因為顏色並不是天生"長"在物件上的客觀性質,而是光線與知覺的共伴現象,意思是每個人對同一顏色的感知是不同的... "真相"有點像"無題",一個永遠的缺... 也許"真相"要說的話太多了,不如保持沉默...

聽來有些沮喪,但也正因如此,"真相"作為一個無聲的動詞,才能彰顯人的反思與自律,畢竟活著就是一種風險... 也許應該這麼說,在接受"人"的 real 之前,我們永遠無法追求"事情"的 true 。

 

 

You with the sad eyes
Don't be discouraged
Oh i realize
It's hard to take courage
In a world full of people
You can lose sight of it all
And the darkness inside you
Can make you feel so small

*But i see your true colors
Shining through
I see your true colors
And thats why i love you
So don't be afraid to let them show
Your true colors
True colors are beautiful,
Like a Rainbow

Show me a smile then,
Don't be unhappy, can't remember
When i last saw you laughing
If this world makes you crazy
And you've taken all you can bear
You call me up
Because you know i'll be there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