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小毛音樂 (46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期待已久的"世界末日"過了,聖誕節過了,元旦假期也過了,原來太陽依舊燦爛,原來地球依舊轉動,既然還活著,就好好活著吧... 今天參加一場可愛的系集會,同學們活力十足... 2013 年第一首歌,聽聽玫瑰人生... 

推薦一首可愛的法國名曲:La Vie En Rose (1947)

...

這首是法國名伶 Edith Piaf 的成名曲,意思是"Life on Rose",詞曲簡單廣為流傳,被翻成無數版本,還有不少演奏曲... 今天這個版本來自美國的 Foxtails Brigade ,一個有趣的雙人團體,成立於 2006 年,女生是 Laura Weinbach,擅長古典吉他,男生是 Sivan Sadeh,擅長大小提琴,他們的作品華麗又詭異,有一種超現實的感覺,有一點神秘的異國風味,也有一種黑色童話的味道。

...

我喜歡語言,有很大一部分是喜歡"聽"不同語言所說的話,因為語言不只是文字的聲音(化)表達,更包含語調與表情,這種"韻味"讓"話"活了起來...

在文藻工作,曾報名推廣班學過一點點法文,總覺得法文是甜的,好像很好吃的樣子,聽起來很輕,但發音卻很重。法文沒有英文的"重音"規則,所以句子大多無法分段,全靠"語氣"來銜接,而且連音特別多,許多尾音要很費力才能有很"輕"的效果,唸不好還會噴口水,但終究非常好聽... 想想應該繼續學的,這是 2013 年的計畫之一。

 

 

des yeux qui font baiser les miens,
un rire qui se perd sur sa bouche,
voila le portrait sans retouche
de l'homme auquel j'appartiens

quand il me prend dans ses bras
il me parle tout bas,
je vois la vie en rose.

il me dit des mots d'amour,
des mots de tous les jours,
et ca me fait quelque chose.

il est entre dans mon coeur
une part de bonheur
dont je connais la cause.

c'est lui pour moi. moi pour lui
dans la vie,
il me l'a dit, l'a jure pour la vie.

et des que je l'apercois
alors je sens en moi
mon coeur qui bat

    Hold me close and hold me fast
    The magic spell you cast
    This is la vie en rose

    When you kiss me heaven sighs
    And tho I close my eyes
    I see la vie en rose

    When you press me to your heart
    I'm in a world apart
    A world where roses bloom

    And when you speak...angels sing from above
    Everyday words seem to turn into love songs

il est entre dans mon coeur
une part de bonheur
mon coeur qui bat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跨年要播哪一首?這是 DJ 的特權,代表某種"編輯室"觀點... 這個簡單的黑畫面替我作了決定... 好啦,今年最後一首歌,讓眼睛休息一下,聽聽安靜的聲音。祝大家新年快樂。

今天推薦張艾嘉:不變的是 (1985)

...

吵吵鬧鬧又過了一天,也許一個禮拜。吵吵鬧鬧過了一個月,也許一年,也許已經過了一千年... 在這個變化多端的時代,"不變"好像是一種退步,但卻更像一種奢侈...

...

張艾嘉的聲音有一種"都市中的寧靜"的味道,彷彿一面鏡子,等著深夜回家的主人,平靜中帶著疲憊與孤單,沒有年少輕狂的激情,也不再有繽紛的嚮往,只讓人拿下面具,好好看看自己... 最近看了早期她與李宗盛合演的電影"最想念的季節",質樸有味,想到大學時代的這張專輯"忙與盲",曾陪我渡過無數安靜夜晚,如今聽來,依舊"不變"...

...

腦海中經常浮現這個畫面:有一年在加拿大,開車經過某個人煙稀少的山區,高聳入雲的松樹林一片寂靜,只聽到輪胎壓過樹葉的聲音,天空很遠很藍。途中經過一個小小加油站,聽不到討好的音樂也看不到"贈品"。女服務生安靜不語,一手加著汽油,一手拿著書...

  

 

作詞:鄭華娟 作曲:鄭華娟 編曲:陳志遠

不變的是你笑的眼睛有喜悅的線條
不變的是你吹亂的髮像在想念我
不變的是你沈默嘴角有千言萬語
不變的是你的陪伴
那種孤單時可依靠的溫暖
而如今在不變的承諾中
變了的心外表不變的愛情
於是不變的是我的傷心
於是不變的是我永遠假裝不知情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冬天給人的感覺是靜止的,彷彿連呼吸都變慢了... 相較於南半球的熱浪,北半球在寒風中"歲末迎新"是有趣的,感覺好像舊的尚未過去,而新的又尚未到來,這種緩慢的交替讓"年底"更像"年底",有一種紀念或收藏的味道...

今天推薦羅大佑:光陰的故事 (1982)

... 

一首歌伴隨一個時代的轉變,見證了那些可以被我們稱為"歷史"的東西... 有人拒絕變老,忙著追憶似水年華,有人期待長大,急著眺望未來,世代交替的力量在音樂中流傳...

這首歌最早是張艾嘉唱的,曲風平實穩健,後來羅大佑拿回來自己唱,收錄在他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中,當時放在 B 面第四首,意思是"不太重要"的曲子,也不太有人注意(當時這張唱片最出名的是"鹿港小鎮"和"戀曲1980")... 時過境遷,經過 80 年代末期的解嚴與開放大陸探親,90 年代的本土意識抬頭,竹籬笆內的眷村文化開始受到注意,成為台灣族群生活的特色之一,加上賴聲川與王偉忠的劇場及電視劇加持,這首歌儼然成為 80 年代"童年往事"的代表。

...

流行歌曲很少有如此"象徵"的魔力,它簡潔有力朗朗上口,傳達的不只是音樂,而是歷史,甚至是"未來"的歷史。

 

 

作詞:羅大佑 作曲:羅大佑 

春天的花開 秋天的風以及 冬天的落陽
憂鬱的青春 年少的我曾經 無知的這麼想
風車在四季 輪迴的歌裡它 天天地流轉
風花雪月的 詩句裡我在  年年的成長
流水它帶走 光陰的故事  改變了一個人
就在那多愁 善感而初次  等待的青春

發黃的相片 古老的信以及 褪色的聖誕卡
年輕時為你 寫的歌恐怕  你早已忘了吧
過去的誓言 就像那課本裡 繽紛的書籤
刻劃著多少 美麗的詩可是 終究是一陣煙
流水它帶走 光陰的故事  改變了兩個人
就在那多愁 善感而初次  流淚的青春

遙遠的路程 昨日的夢以及 遠去的笑聲
再次的見面 我們又歷經了 多少的路程
不再是舊日 熟悉的我有著 舊日狂熱的夢
也不是舊日 熟悉的你有著 依然的笑容
流水它帶走 光陰的故事  改變了我們
就在那多愁 善感而初次  回憶的青春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萊塢的伎倆,將宗教與愛情以某種"異化"的方式巧妙結合,觀眾各取所需,片商賣電影也順便打歌,兩者都很成功,但我卻想到"謙卑"與"順從"... 

今天推薦 Helen Reddy:I Don't Know How To Love Him (1971)

...

這首是 70 年代初期由 Andrew Webber 所寫的音樂劇"萬世巨星(Superstar)"的配樂之一,描寫耶穌基督的故事,後來被拍成電影。歌紅了,人紅了,電影也紅了,但耶穌基督好像不太紅... 也許祂除了被拿來當成工具或大吃一頓的藉口之外,從來就沒真正紅過... 撇開宗教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權力操作,也撇開商業電影的行銷手法,談談"人"吧...

...

今天上課有學生談到"身分認同",說的是那種(藝術家)身在異鄉的種族(或國籍)歸屬感,一種寄人籬下又裡外不是人的"錯亂"... 有人說人是群居的動物,尋求認同是人的天性,也有人說在台灣早已不存在"認同"這個概念,因為台灣太亂了。我笑笑點頭,想到我們總是處處以他人的眼光為依歸,當需要認同的東西太多時,大概就不知道該認同什麼了。

其實,"認同"成為一個問題的關鍵在於"被(他人)認同",一種拋出自己並期待被接受的渴望,如"被觀眾認同"、"被長官認同"、"被老闆認同"、"被社會認同"甚至是"被上帝認同"... 總之是一種弱勢(者)乞求強勢(者)"關愛眼神"的表現。"弱勢"與"強勢"也許只是一個概念,但卻各有其客觀條件,不需掩耳盜鈴假裝人生而平等,畢竟"存在"就是權力展現,天底下沒有絕對的"公平對待",也沒有人有義務接受要求,頂多只是個人修養的問題,更不需"阿Q"式的自我安慰。但是,如果"被(他人)認同"成為某種單一的行為準則或目標時,也許人類文明早就停擺了,因為沒有人敢"與眾不同",更沒有人敢"創新"。 

...

獨行者總是孤單走在最前面,他心中的"上帝"永遠在未知的彼岸,他忍受"不認同"的代價並非等著被接受,從此鹹魚翻身麻雀變鳳凰,而是一種"狀態"... 他甚至必須逃避認同,以確保一種永遠的不確定與永遠的未實現... 不被(他人)認同固然値得同情,但終究是一種選擇,甚至(對藝術家而言)是一種"需要",一種永遠的否定... 渴望認同當然是人的天性,畢竟人是群居動物,但認同背後的"謙卑"並非真正的謙卑,而是一種出賣,甚至應該被當成憤怒,因為順從無法得到犒賞,充其量只是把自己當成認同的"籌碼",藉以交換,或藉以逃避,其結果不但更加鞏固了不認同的權力,也迫害了自己(或讓自己"溺"於其中)。

想到一本書上寫,(十七世紀)啟蒙運動所破除的"神話"並未消失,因為現代人終究被本性所奴役... 我不知人的"本性"究竟為何,是群居後的認同,還是認同後的權力集中?抑或兩者互為因果,但我想,正如同這首歌,"愛情"若是仰之彌高委曲求全的結果,我不知最終要拿什麼來"回報","宗教"若是消災祈福威脅利誘的結果,我不知最終要拿什麼來"交換"...

...

如果耶穌基督認同自己被當成"萬世巨星",也許藝術家從來就不曾"裡外都是人"過...

...

耶誕節前夕... 這是一首好聽的歌...

 

 

I don't know how to love him,     我不知如何愛他
What to do, how to move him.     不知該如何做才能感動他
I've been changed, yes, really changed.     我已經改過了  真的
In these past few days when i've seen myself     這幾天我看我自己
I seem like someone else.     彷彿是另外一個人

I don't know how to take this     我不知如何承受這一些
I don't see why he moves me.     不懂他為何感動我
He's a man, he's just a man.     他只是一個男人
And i've had so many men before     而我曾有過許多男人
In very many ways:     從各方面來說
He's just one more     他只是額外的

Should i bring him down? should i scream and shout?     我該耍耍他  或驚聲尖叫嗎 
Should i speak of love - let my feelings out?     或是該真情流露訴說愛意
I never thought i'd come to this -     我沒想過自己會如此
What's it all about?    現在是怎樣

Don't you think it's rather funny     你不覺好笑嗎    
I should be in this position?     我竟會身陷其中
I'm the one who's always been     我應該是那種人才對
So calm, so cool, no lover's fool     冷靜耍酷  沒有情人間的困擾
Running every show     瀟灑遊戲人間         
He scares me so.     他嚇壞我了

I never thought i'd come to this -     我從未想過會如此
What's it all about     關於這些(蠢事)

Yet, if he said he loved me     是的  如果他說愛我
I'd be lost, i'd be frightened.     我會昏了頭  我會被嚇到
I couldn't cope, just couldn't cope.     我無法應付
I'd turn my head, i'd back away,     我會掉頭離去
I wouldn't want to know -     我不想知道
He scares me so.     他嚇壞我了
I want him so.     我渴望他
I love him so.     我如此愛他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血來潮整理一下信箱,發現裡面竟然有三千多封信,最早一封是 2003 年... 那些生命中曾出現過的熟悉或不熟悉的人,曾遭遇過的熟悉或不熟悉的事,彷彿一個濃縮版的十年日記... 

今天推薦英國 Mary Hopkin:Those Were The Days (1968)

...

劇團朋友、不同時期的學生、不同時期的同學、老師、拍片劇組、出版社、寵物店、動物醫院、地板公司、家具店、舊同事、老同事、新同事、舊情人、老情人、新情人、認識的、不認識的... 交作業的、催報告的、請假的、報價的、通知開會的、取消開會的、找工作的、被工作找的、報平安的、要推薦信的、加入朋友的、通知搬家、休學、改名字或聚餐的、邀請參加婚禮的、邀請參加喪禮的、通知有貨的、通知沒貨的、討債的、借錢的、要借錢給我的... 問候的、訴苦的、抱怨的、告白的、道歉的、責備的... 期待的、困惑的、憤怒的、遺憾的、無助的、沮喪的、自責的、沒有感覺的... 黑的、白的、淡紫色的、透明的、永遠忘不掉的、快要被忘記的,已經被忘記的、不能再想起的... 有的、沒的...

...

Someone, somewhere, sometime, somehow... 當"有的沒的"也變成一種分類的時候,我知道這十年並沒有過去,那些魂牽夢縈的瑣事依舊纏繞,割捨不下,就連那些"不能再想起的"也被裝箱儲存,而且即將"併入"下一個十年... 有一點後悔沒留下更早的信...

Well, whatever it is, 感謝那些曾經寫信給我的人。 

 

 

這首是我國中聽的曲子,也是 Mary Hopkin 的成名作,取材自一首俄國民謠,弦樂與曼陀林編曲輕快,但似乎又有一種淡淡的遠方惆悵...

...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tavern     從前有一個小酒館
Where we used to raise a glass or two     我們總會在那兒喝上一兩杯
Remember how we laughed away the hours,     一起嘲笑光陰
Think of all the great things we would do     想著未來那些偉大的事    

*Those were the days, my friend     那些都是塵封舊事了  朋友         
We thought they'd never end     我們以為時間會靜止
We'd sing and dance forever and a day     我們總是唱歌跳舞
We'd live the life we'd choose     我們活出自己的選擇
We'd fight and never lose     我們不曾投降
For we were young and sure to have our way     因為我們年輕

Then, the busy years went rushing by us     然後  匆忙的日子圍繞我們
We lost our starry notions on the way     我們漸漸失去銳利的光芒
If, by chance, I'd see you in the tavern,     如果  我們在酒館巧遇
We'd smile at one another and we'd say     也許只能微笑互道...    

Just tonight, I stood before the tavern     今晚  我站在酒館外面
Nothing seemed the way it used to be     好像一切都變了    
In the glass, I saw a strange reflection     玻璃反射出一個奇怪的身影
Was that lonely woman really me?     這個孤單的女人是我嗎

Through the door, there came familiar laughter     門縫裡傳來熟悉的笑聲
I saw your face and heard you call my name     我看到你的臉  聽到你在叫我
Oh, my friend, we're older but no wiser     算了吧  我們都老了  但卻沒有因此變聰明
For in our hearts, the dreams are still the same     因為我們內心依舊存著那些美夢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說明天... 有人想到 Skeeter Davis 的 "The End of the World",還不錯,那首歌說的是愛情的悲慘末日,但我卻想到另外一首... 

今天推薦薛岳/信樂團:如果還有明天 (1990)

...

薛岳是 80 年代末期搖滾音樂的傳奇代表人物,被喻為台灣的"搖滾之父",出道五年,帶動台灣搖滾風潮,之後因肝病過世... 這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勇敢走向生命盡頭的作品,展現搖滾靈魂與生命熱情...

是的,我說的是"熱情",應該把每一天都當成世界末日... 大家加油,認真活著... 

 

 

作詞:劉偉仁  作曲:劉偉仁

*如果還有明天 你想怎樣裝扮你的臉
如果沒有明天  要怎麼說再見

我們都有看不開的時候 總有冷落自己的舉動
但是我要把握每次感動 如果還有明天
我們都有傷心的時候  總不在乎這種感受
但是我要把握每次感動  如果還有明天

如果你看出我的遲疑 是不是你也想要問我
究竟有多少事還沒有做 如果還有明天
如果真的還能夠有明天  是否能把事情都做完 是否一切也將雲消煙散
如果沒有明天

...

無意間找到兩則"專題報導",讓薛岳的感動得以流傳...   

 

 

薛岳的摯友劉偉仁... 如今這兩人都已經離開我們了,好友情誼令人動容。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是腦袋的問題還是屁股的問題(也許這兩者對某些人來說並無差別),總之,權力不僅讓人墮落,更讓人愚蠢,特別是那些腦滿腸肥又整天高喊"創新"的教育奴才...

今天推薦李宗盛/周華健:我有話要說 (1986)

...

最近與同事聊天,想到一些事,在官僚科層結構中所受的困擾,大概也只能靠"官僚本身"才能解決,也就是說,逃離"形式壓迫"最好的辦法,就是比它更"形式"...

...

這不是新鮮事,但卻令人沮喪,甚至自責,好像"默默承受"就代表認同,甚至成了共犯,但面對一個荒謬又不公平的權力機制,為了不讓自己被莫名其妙的皮球踢死,只好先學會"高來高去"...

荒謬的權力機制扭曲了工作的真正意義,讓"權力的形式"凌駕於工作本質之上... 上層結構透過考核掌握最終獎懲標準,下層員工只好窮於配合他們去應付"更高層",好讓"更高層"去應付"更更高層"... 總是這樣,大家都想利用別人去討好"更高層級",卻沒人在意工作內容... 總是這樣,有些人不僅急著自己想當奴才,還拖著大家一起當奴才,不僅自己忙著戴面具,也忙著幫別人戴面具...

...

科層組織"行政管理"最大的迷思是將"管理"獨立於"工作"之外,把人當成生產線上機器,把工作當成交換籌碼,並以監督之名自認高人一等,這種"形式"的優越感滿足了"形式"的虛榮,卻讓"創新"淪為口號,就連創新的"企圖"都是笑話...

也許,科層結構的意義從來就不是工作的"內容本身",而在權力展現... 也許,愚蠢並不犯罪,真正該下地獄的是愚蠢而不自知... 突然想起法國哲學家盧梭曾說:"那些自認高人一等的人,其實才是自己最大的奴隸"...

...

不知到底發生什麼事,如今在乎工作本質的人,只好學會當一個高來高去的"壞人"。

好久沒有生氣的感覺了... 感覺還蠻愉快的... 阿們...

  

 

詞曲  李宗盛 

對我來說 說的太多也許不能讓我改變什麼
你憑什麼說 是誰對誰錯
我的耳朵 聽的太多我應該要這樣那樣的做
是不是應該 聽我怎麼說

我所認為的灑脫 啦 也許只是唱首快樂的歌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也許你發現我 年輕的眼中目光閃爍
你是否看出我 為前途憂慮迷惑
你不能只是說 是外面的世界讓你神情冷漠
為何不靠近我 你可知我心裡想什麼
誰能夠不犯錯 成長的路你也曾走過
有些話 不知道 應不應該對你說

*我已聽的太多 我也有話要說 你每天不知忙些什麼
你說你每天 為家庭奔波 我從來沒有快樂過
你說 (嗯 你在想什麼 你做了錯 錯了再錯 錯了還錯)
你說 (嗯 你在想什麼 有什麼話好說 你說 為什麼不說)

我的耳朵 聽的太多我應該要這樣那樣的做
是不是應該 聽聽我怎麼說
我所認為的灑脫 啦 也許只是唱首快樂的歌
啦 啦 啦 啦 啦 啦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到了該聽巴哈的時候了,多年來就像一劑心靈補帖,總能適時在褪色的生活中撫慰人心,讓人"重新開機"。也好像一面三稜鏡,自己不發光,卻能將平凡無奇的白光折射出七彩,冷靜又熱情...  

今天推薦一首古典音樂:巴哈 #1056-2

...

不論古典或現代,巴哈都是我的最愛,我用他的音樂"練琴",用他的音樂寫劇本做戲或拍片... 我用他的音樂"思考",但所思考的並不是音樂本身,而是去感覺一種混沌中的層次與結構。他總是能在一個固定的曲式中找出"變奏"的契機,在看似平凡的和弦中放進一個巧妙的轉折音符,然後順著這個轉折另闢天地,清澈透明又驚險萬分,最後又安然回到主結構,彷彿在嘲笑你的多慮...

...

巴哈的音樂並不是"旋律性"的音樂,而是"結構性"的音樂。作品並非為了浪漫,沒有太多裝飾,甚至連"音符"都不太多,但卻個個精準嚇人,彷彿"看"到事物之外的世界,一種絕對的生命極致。

原來,"理性"到了某種極致竟成了"浪漫",一種透明的浪漫...

...

他的作品非常多,多到要用編號來記錄... 沒名沒姓的曲子更顯現出一種笑傲江湖的熱情與孤單...

  

 

這首大鍵琴的版本非常"冷靜",幾乎聽不出彈奏樂器的表情,卻重量十足,彷彿事情"就該如此"... 這首也是 Woody Allen 的最愛之一,也經常出現在他的電影裡("漢娜姊妹")。賴聲川也用過這首做戲("亂民全講"),他甚至用巴哈的平均律的概念寫了一個劇本"變奏巴哈",拼貼的敘事結構非常有趣... 建築師貝聿銘用巴哈的音樂蓋房子,我則用這首的鋼琴版本紀念"小黑"...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總是想著這首歌,一種遠方的姿態,而且總是逆光與剪影... 窗外的鐵路地下化工程正日夜趕工著,大型機具佔據整條條馬路,放眼所及盡是工地... 黃昏時分,一列火車遠遠駛來,從左邊的窗戶進入右邊的窗戶。我好像已經開始懷念這個聲音了... 

今天推薦蔡振南:黃昏的故鄉 (1958/1960/1997)

...

高雄的鐵路地下化工程已經進行好幾年了,總是必須抱持樂觀的心情看待(或忍耐),畢竟這是一種"進步"的象徵,但每當這種"進步"以"城市開發"作為訴求時,"進步"的同時似乎也意味著消滅記憶... 有一位學生說他們家在鐵路旁邊住了四十年,火車的聲音與節奏早已融入生活,甚至可以取代家中的時鐘,現在家門口豎起大型吊車,拆的拆挖的挖,必須強迫習慣新的城市景觀...

總是這樣,我們的"進步"大多以"開發"作為前提,並以"速度"作為指標,於是生活越來越"滿",越來越快,也越來越擁擠。人們不容許沒蓋房子的空地,也不容許在兩地之間消磨太久,快速的結果也許造福了事物的"兩端",但也失去中間"細細品嘗"的趣味... 

...

這首歌是 1960 年文夏改寫的代表作,有許多翻唱,但我最喜歡這個版本。藍調的編曲加上蔡振南孤傲的唱腔,似乎刻意營造一種的落差,更顯疏離... 也許故鄉總是在黃昏逆光的遠方。

 

 

作詞:愁人(文夏) 作曲:橫井弘

叫著我 叫著我 黃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
叫我這個苦命的身軀 流浪的人無厝的渡鳥
孤單若來到異鄉 不時也會念家鄉
今日又是來聽見著喔~ 親像塊叫我~

叫著我 叫著我 黃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
懷念彼時故鄉的形影 月光不時照落的山河
彼邊山 彼條溪水 永遠抱著咱的夢
今夜又是來夢著伊喔~ 親像塊等我~

叫著我 叫著我 黃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
含著悲哀也有帶目屎 盼我轉去的聲叫無停
白雲啊~你若嘜去 請你帶著阮心情
送去乎伊我的阿母喔~ 不倘來忘記~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天看了王童的"自由門神(2001)",描寫一群可愛的西索米(葬儀隊),活在台灣,吵吵鬧鬧又真真實實,無奈又樂觀,好像什麼都沒說,又好像什麼都說了... 巴奈唱的主題曲,可惜未出版... 我想,相較於"流行音樂",也許"不流行的"更貼近人心,但也許正因為更貼近人心,所以無法流行。

今天推薦巴奈的另一首歌:你知道你自己是誰嗎 (2000)

...

"台灣這十多年究竟發生什麼事?" 這應該是最靠近的一段歷史了... 政黨的輪替(與再輪替)似乎並沒有帶來什麼新鮮事,倒是科技助長了凡事"娛樂化"的效果,"討好"與"取悅"寵壞了"被討好"與"被取悅",經常看到一窩蜂集體無意識現象。我們好像被推著離別人越來越近,卻離自己越來越遠... 

...

電影場景有一段在紐約拍攝,拍攝完之後不久發生 911 事件,世貿大樓坍塌,導演在片尾字幕加上對美國朋友的問候與祝福,當時我遠在加拿大,想著之前經常去的曼哈頓,想著台灣的朋友... 不久返台,從台中移居高雄,期間又回到台中,又回到高雄,來來回回讓自己保持清醒,努力在貧乏的生活中找出養分...

...

如果有的話,這十年最大的領悟應該是"不勉強",尤其是不勉強自己。聽來有些好笑,但卻有另一番景象,有一種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味道... 四十歲這十年,愛情起了變化,感謝舊情人,她讓我知道一件事:既然找不到一個好地方,就把自己所在的地方變好。盡量囉。恭喜她最近當了媽媽。

在高雄已經住了十年,從未想過會真的待下來,這裡的空氣讓我自在,雖然也許只是一種想像。我不刻意區別南北,也不刻意比較主流或非主流,如果有的話,那也只有讓自己更相信"不流行的更貼近人心"... 或許在同事及朋友眼中我仍像個外人,如果有的話,那也是一個"自在"的外人。

...

我不知"誰"是什麼意思,但我想,知道自己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

 

 

你知道你自己是誰嗎? 你勇敢的面對自己了嗎?
你也想要一個答案嗎? 會不會沒有人能回答?

這個世界是你所想像的嗎? 所有的改變你都能承受了嗎?
你會不會也常常覺得害怕? 你會不會也常常想不出辦法?

*為何總重複著矛盾與掙扎 模糊不清的黑白真假
你能不能為自己想一想
為何總分不清該簡單還是複雜 他會在心裏不停的起變化
你能不能好好的想一想

你決定要輕易妥協了嗎? 是真的已經無路可走了嗎?
你無法讓自己的心平靜嗎?  你無法讓自己更有勇氣嗎?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都想上天堂,只好跟著走... 聽說最近台灣的"觀光產業"很不錯,於是又有一窩蜂大學打算增設觀光系所,準備搶搭天堂的列車。總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最近還聽說世界末日要來了... 老實說還蠻期待的,比想像中的要好。 

今天推薦英國 Led Zeppelin:Stairway to Heaven (1971)

...

最近深刻體會到那種"集體無意識"的社會狀態:有人責怪媒體,有人責怪學生,有人責怪教育部長。有人批判"責怪媒體",有人批判"責怪學生",也有人批判"責怪部長"。有人道歉,有人要求道歉,有人反對道歉。有人每天看報紙,然後說"不要相信報紙",有人則說"不要被媒體誤導的指控"所誤導。有人抗議"議題失焦",有人認為這"失焦的議題"才是真正的議題。有人擔心 46% 的壟斷,卻擋不住 46% 的誘惑。有人用"拒絕被利用"去利用別人,有人心甘情願被利用,有人心不干情不願被利用,有人為了"不想被利用"而被利用,有人因"不知道自己是否被利用"而被利用... 總之大家都是義憤填膺的好人,都是天堂正義的化身,都是"無辜受害者"的代言...

好熟悉的場面,再次證明大家都還活著,而且都不爽很久了,急著發洩,急著說話,急著尋找關注與被關注... 突然想到電影"楚門的世界"裡,那群整天"急著看電視"的觀眾...

...

總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如果大家都如此迫切想上"天堂",我想,也許我的天堂應該在地獄...

...

聽歌吧。一個搖滾音樂史上的傳奇樂團,一首搖滾音樂史上的傳奇作品,奠定英國"齊柏林飛船"的搖滾地位,結合古典、藍調、重金屬、靈魂、鄉村、中東及拉丁... 神秘、隱晦、充滿寓言和預言...

 

 

There's a lady who's sure all that glitters is gold     有位女士深信所有亮晶晶的東西都是金的
And she's buying a stairway to heaven     她想買一座"天堂之梯"  到了那裡她突然想到
And when she gets there she knows if the stores are all closed     如果所有的店家都關了
With a word she can get what she came for     她只能想到一個字來說明她此行的目的

Woe oh oh oh oh oh
And she's buying a stairway to heaven

There's a sign on the wall but she wants to be sure     牆上有則告示  但她要再次確定
Course you know sometimes words have two meanings     因為有時候一個字會有雙重解釋
In a tree by the brook there's a songbird who sings     溪旁的一棵樹上  鳥兒在唱著歌
Sometimes all of our thoughts are misgiven      有時候我們的想法會被誤導

Woe oh oh oh oh oh
And it makes me wonder     那使我不禁懷疑

There's a feeling I get when I look to the west     往西方望去  我有一種感覺
And my spirit is crying for leaving     我的靈魂哭喊著要離去  在我的思緒中
In my thoughts I have seen rings of smoke through the trees     我看見了樹林中煙霧嬝繞
And the voices of those who stand looking         以及那些冷眼旁觀的聲音

Woe oh oh oh oh oh
And it makes me wonder     那使我不禁懷疑

And it's whispered that soon, if we all call the tune     當我們呼喚那曲調時  立刻低語繚繞
Then the piper will lead us to reason     吹笛人將帶領我們朝向理性  展新的一天將至
And a new day will dawn for those who stand long     為了那些佇立許久的人們
And the forest will echo with laughter     樹林裡將迴盪著笑語

And it makes me wonder     那使我心生懷疑

If there's a bustle in your hedgerow     如果你在樹籬裡忙忙碌碌
Don't be alarmed now     先別急
It's just a spring clean for the May Queen     那只是春天在為五月皇后號打掃

Yes there are two paths you can go by     是的  你有兩條路可以走
but in the long run     但終究
There's still time to change the road you're on     你還有時間可以更換路線

Your head is humming and it won't go in case you don't know     你腦裡有揮之不去的哼唱聲
The piper's calling you to join him     但只怕你你不知道  吹笛人召喚你加入他的行列  親愛的女士
Dear lady can't you hear the wind blow and did you know     你聽見風吹的聲音嗎  你知道嗎
Your stairway lies on the whispering wind     你的"天堂之梯"正在低語的風中

And as we wind on down the road     當我們在路上迂迴前進
Our shadows taller than our soul     影子高過我們的靈魂
There walks a lady we all know    我們所認識的女士在那裡走著
Who shines white light and wants to show     她綻放出白光並急著告訴我們
How everything still turns to gold     每樣東西仍會變為黃金
And if you listen very hard     如果你認真傾聽

The tune will come to you at last     這種曲調最終一定會找上你

When all are one and one is all     當萬物合一  一即為萬物
To be a rock and not to roll     成為一塊不會滾動的石頭
Woe oh oh oh oh oh
And she's buying a stairway to heaven     她想買一座"天堂之梯"

...

... 

這首歌有許多傳說,有人把曲子反過來聽,據說可以聽到"撒旦的訊息",變成"通往地獄的台階" ...

http://www.albinoblacksheep.com/flash/stairway

將這首歌4:18-4:42倒帶聽聽看,歌詞似乎變成:Heres to my sweet Satan, The one who little path would make me sad...Whos power is Satan, He will give those with him 666, and all the evil foots it will suffer sadly.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喜歡"寄信"的郵局勝過"領錢"的郵局,聽說他們最近推出一項新服務:未來信,意思是寄出去的信會先放在郵局保管,可指定在未來的某一天寄達,而且最長期限是三十年... 貧乏的日常生活終於出現一件浪漫又有創意的事,令人想像無窮...

今天推薦 Jim Croce:Time in a Bottle (1973)

...

好一個預約未來的想法,比"時光膠囊"更感人,絕非 Email 可比擬,不限時空,突破現在,甚至跨越生命... 於是,我可以寄信給未來的自己,母親可以寄信給腹中的胎兒,小男生可以寄信給未來的老婆,或子孫... 於是,張先生可以寄信給未來的李太太...

信封(包裹)裡裝著一些東西、一種筆跡、些許空氣、還有一份超越時空的想念與叮嚀,不管人事已非,也不管今夕何夕... 於是,我會親手打開"從前的我",小孩成年後會收到媽媽懷孕時的祝福,"老婆"會收到小男生當年不敢送的紙條,晚輩會收到長輩親筆的叮嚀... 至於"李太太",也許會收到一份深情告白的遺憾... 

...

寫信是一種關注,所傳遞的訊息遠超過廉價的電話或簡訊。它不只是把"字"寫在紙上,也不只是"告訴"對方什麼,更不是簡單的表情符號可以取代,而是多了一種說不出的東西... 

那些說不出的東西藏在文字之外,在信紙的空白處或字裡行間,潦草或謹慎的筆跡塗塗改改,細心或慌張的摺疊,裝入信封,小心寫上收信人的名字,最後貼上郵票,蓋上有日期的戳印... 不管是什麼,"寫信"與"讀信"都好像黑膠唱片一樣,保存著永遠的"現在"...

... 

時間彷彿凍結了... 未來信會暫時放在郵局某個保險箱,塵封多年只為等待... 等著紙張泛黃,等著墨跡褪色,等著老郵差退休,等著新郵差接手,等著"下一輪太平盛世"的某一天... 重出江湖...

...

如果可以,真想把自己放入信封... 

 

 

Jim Croce 是義大利血統的美國歌手,是我大學時期常聽的曲子,也曾試著彈過幾首。他曲風飄逸又扎實,嗓音輕重自如,吉他編曲巧妙,可惜他出完這張唱片後就因飛機失事而過世,作品不太多,但都是彈吉他的經典佳作... 歌詞很美,尤其是最後一句... "等著被妳所應許的記憶"

...

Well, 親手寫一封信給十年後的自己吧... 這是下學期的第一個作業。 

... 

If I could save time in a bottle     如果我能夠把時間裝在瓶子裡
The first thing that I'd like to do     我最想做的事
Is to save every day     就是把每一天都存起來
Till eternity passes away     直到永久
Just to spend them with you     如此與妳共渡

If I could make days last forever     如果我可以讓每一天都持續
If words could make wishes come true     如果文字能讓夢想成真
I'd save every day like a treasure and then,     我會將每一天都如寶藏般存著 
Again, I would spend them with you     然後  再次  與妳共渡

*But there never seems to be enough time     但是時間似乎總是不夠
To do the things you want to do     當你發現一些真正想做的事時    
Once you find them
I've looked around enough to know     我環顧四周才了解到
That you're the one I want to go     妳才是我唯一的追求
Through time with     是我願共渡的伙伴

If I had a box just for wishes     如果我有一個許願的盒子
And dreams that had never come true     裡面裝著那些未完成的夢
The box would be empty     那盒子將被清空
Except for the memory     只留下那些
Of how they were answered by you     等著被妳所應許的記憶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ake Five" 是劇場用語,通常是導演才能說的,意思是"休息五分鐘",在這裡不只休息五分鐘,還有別的意思...

今天推薦美國 Dave Brubeck 爵士四重奏:Take Five (1964)

...

這首好聽的曲子是 Woody Allen 的最愛之一,經常在他的電影中出現,旋律雖然輕快,但要彈得好卻不容易,因為它的拍子很特別... 這首很少見的 "5 拍" 節奏(5/4拍),也就是每 5 拍一個循環,這與我們所習慣的二拍(如街舞或嘻哈)或三拍(如Waltz)或四拍(如Blues)都不同,鼓手必須特別"穩"才行,Double Bass 也必須特別"準",再搭配不同層次的樂器,否則很容易散掉。

...

我喜歡 Jazz,尤其是這種小團體(三重奏或四重奏),感覺上不只是"聽音樂",更像"看表演",大家都是高手... 我想起以前一位加拿大同學(Jared Burrows),曾與我們劇團合作演出。他不但是知名演奏者而且還會自己做吉他,主修 Jazz Guitar,博士班專攻"即興"研究。他的音樂會非常精彩,一群久未碰面的朋友剛下飛機,到現場臨時湊在一起,沒有彩排,也沒有樂譜,就這麼玩了起來,通常是由一個人開頭,其他人再慢慢"跟上" (其實也不知道在"跟"什麼),各自玩各自的,但又好像是個整體... 從頭到尾都是"即興"...

...

記得曾讀過這段話:如果要問如何表演"即興",通常最好的回答是反問自己"是什麼讓你停下來?"... 這是一種很奇妙的狀態,自己跟"自己的音樂"融為一體,又從中發展新的片段,繼續融為一體,再發展出更新的片段,就這麼沒完沒了,如同一個在移動中不斷擴大的螺旋體... 從前劇團的表演訓練也是如此,讓演員在他人的"注目"中找回自己的節奏...

似乎只要當藝術不是"再現(represent)"的時候,"即興"就發生了,作為一種"表現(present)"... 仔細想想,其實很多事都是這個道理... 

...

Dave Brubeck Quartet 是美國 5~60 年代重要的爵士團體,作品小巧精準,幽默又不花俏,被稱為 "古典爵士(Classical Jazz)",這首是他們的招牌曲之一。  

 

>

...

給 Ukulele 愛好者一個鼓勵... 這位可愛的小女生叫做 Brittni Paiva,從小彈到大,以演奏聞名,還出了不少專輯。這首... 看起來不算太困難...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幾天看了一部紀錄片"女書回生",說的是"女書"作為一種"陰性書寫"的歷史與流傳。看完有一種不知該怎麼形容的"惆悵",倒不是對女書的失傳感到惋惜,而是一種對"存在"與"權力"的重新思考... 

今天推薦 Elvis Costello:She (1999)

...

"女書"是一種在悲情時代下的"文字系統",據說最初起源於宋朝,在現今湖南附近一帶流傳,而且傳女不傳子,是媽媽教女兒的"私房話",主要是女人之間用來"訴苦"的文字... 相較於這個觀點,在長久以男性所主導"文明"中,四方形的漢字可以被稱為"男書"。

"她"長得歪歪斜斜扭扭捏捏,有點像駝背的菱形老頭,光從形狀上看來就隱晦神秘,但卻韌性十足,尤其是當用毛筆書寫的時候,似乎正皺著眉頭,斜眼嘲笑那些由視覺的"象形"或推理的"轉注"與"假藉"所形成的"造字原理"... "她"躲在相對弱勢的方形邊緣,是女人之間用來"秘密傳遞"某種在傳統父權或理性暴力壓迫下的符號... "她"沒有冠冕堂皇的"道理",但似乎更貼近人心,彷彿說出了傳統語言權力之外的世界...

...

海德格曾說"語言是存在的家",這句話說得真美... 因為,"人說話。我們在清醒時說話,在睡夢中說話。我們總是在說話,哪怕我們根本不吐一字,而只是傾聽或閱讀,這個時候,我們也總是在說話。甚至我們並沒有傾聽或閱讀,而只是做著一些事或悠然閒息,我們也總是在說話... 我們不斷以各種方式說話..." 

語言"說"出了我們所知道(與不知道)的事情,展現出我們"把自己放進世界"的姿態,不但從中張顯自己,也是一種與世界產生關係的方式。如果女書在女人世界中表達了某種更真實的"語言邏輯外的世界",不知男人之間的"訴苦文字"會是什麼... 我想,不管男書女書,如果語言最大的權力在於指稱、命名、分類或描述,存在的暴力將無所不在,剩下的,只是如何誠實面對"訴苦"的問題罷了... 

 

 

從"女書"想到這首歌,有點怪,但好像又有點貼切,"她"原是法國歌手 Charles Aznavour 1974 年的作品,後來在電影"新娘百分百(Notting Hill)"中被翻唱... 一部好看的電影,一首好聽的曲子。

"她",一個謎樣的字,有著謎樣又真實的臉孔、活出謎樣又真實又神祕的生命...

... 

She     她
May be the face I can't forget     也許是那張我無法忘懷的臉孔
The trace of pleasure or regret     帶著愉悅或悔恨的軌跡
May be my treasure or the price I have to pay     也許是我終究必須付出的代價
She     她
May be the song that summer sings     也許是夏日的歌曲
May be the chill that autumn brings     也許是秋天的冷風
May be a hundred different things     也許在一天之中
Within the measure of a day     所能帶來的一百件不同的事情   

She     她
May be the beauty or the beast     也許是美女或野獸
May be the famine or the feast     也許是飢餓或大餐    
May turn each day into a heaven or a hell     能把每一天都變成天堂或地獄
She may be the mirror of my dreams     也許是我夢想的鏡子
The smile reflected in a stream     如同反映在溪流中的笑容
She may not be what she may seem     但也可能不是這樣    
Inside her shell     在她那堅硬的甲殼內

She     她
Who always seems so happy in a crowd     總是在人群中顯得高興
Whose eyes can be so private and so proud     帶著驕傲又私密眼神
No one's allowed to see them when they cry     不准人們看到她們的哭泣
She     她
May be the love that cannot hope to last     也許是我休想持續的愛情    
May come to me from shadows of the past     也許又突然從過去的陰影中浮現
That I'll remember till the day I die     如此霸佔我的記憶  直到我死去

She     她
May be the reason I survive     也許是我苟延殘喘的理由
The why and wherefore I'm alive     我存活的動力
The one I'll care for through the rough in ready years     有生之年所在乎的人
Me     我
I'll take her laughter and her tears     我將帶著她的笑容與眼淚
And make them all my souvenirs     成為我的珍藏
For where she goes I've got to be     因為我將追隨她
The meaning of my life is     我生命的意義就是

She     她
She, oh she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不願刻意強調"本土",因為不論世界有多大,任何文化的最初與最終都是"本土文化",或至少都應該被當成"本土文化"來認識,一種"來自於土地且回到土地"的熱情... 

今天推薦伍佰:被動 (1997)

...

第一次聽到伍佰大約是 1993 年,當時我在南投草屯工作,好友季鐵生車上的卡帶引起我的注意... 印象中有一種莫名的振奮,我好像聽到一種從這片土地"長出來"的台灣搖滾...

...

伍佰的音樂只能用"非常棒"來形容,這種棒並非美聲的"字正腔圓",也非艱澀或華麗獻技的編曲,更非傳統在"英文"或"國語"概念下的文學/音樂結構,而是一個恰如其分的整體,彷彿"就是這樣"...

他不是羅大佑那種大山大水的"民族視野",沒有那種豪放霸氣的"音樂的文學性"表現,也不像李宗盛那種兒女私情的"都市情懷",沒有那種細膩煽情的"文學的音樂性"(我稱他是用"歌"在"唱文字"),更不像同時代的某些刻意唯美甚至"矯情"的男歌手,而是一種如呼吸般的自信與自在...

...

一種有重量的"輕",不俗的"俗",所表現的不只音樂,而是一種"生活樣態",甚至可以說是某種社會氛圍: 90 年代的本土意識覺醒讓原本"主流"的流行文化悄悄改變,宛如一場世紀末台灣的文藝復興運動,兩岸危機與泡沫經濟讓我們隱約察覺某種不安,但似乎又必須懷抱希望,繼續"帶上鋼盔向前衝",因而產生一種樂觀與悲觀共存的不確定感。大家都沒說什麼,但大家都有一點悶,在外表亮麗的社會背後,大家都感覺某種壓迫氛圍... 伍佰的出現"唱"出了大家的心情,他的情歌不是為了浪漫,他的批判也不是為了對抗,他的難過一點也不悲... 一種"解脫"的熱情,宛如"天高皇帝遠"的自由...

...

不論是品牌或身分認同,流行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追逐(符號),作為一種"象徵",但這點在伍佰身上彷彿看不到,他的作品並不是"撫慰人心"的良藥,無法讓人寄託,也不是"鍍金鍍銀"的品味標籤,倒像是一種陪伴,陪你一起快樂、難過... 陪你一起苦中作樂... 一種道地"台式"的笑傲江湖...

 

 

許多人會用"說哪一種話"或"唱哪一種歌"來界定(或討好)本土,這通常是政客分化的伎倆,因為在台灣,"我們"就是本土...

... 

作詞:潘麗玉   作曲:伍佰   編曲:江建民

我可以很久不和你連絡 任日子一天天這麼過
讓自己忙碌可以當作藉口 逃避想念你的種種軟弱

我可以學會對你很冷漠 為何學不會將愛沒收
面對你是對我最大的折磨 這些年始終沒有對你說

愛你越久我越被動 只因你的愛居無定所
是你讓我的心慢慢退縮退到你看不見的角落

愛你越久我越被動 只因我的愛不再為你揮霍
是我讓我的心失去自由卻再也沒有勇氣放縱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課的關係,最近又看了"金枝玉葉",一部細緻又可愛的香港電影。故事巧妙緊湊,編導拍攝及演員都很精彩,有一種"巴洛克喜劇"的華麗幽默... 這是一部透過"音樂"表達"愛情與性別"的小品...

今天推薦張國榮:追 (1994)

...

"電影配樂"通常是一部電影成敗的關鍵,也是許多流行音樂工作者最有興趣的終極挑戰...

...

有些較嚴肅的觀點認為一部成功的電影配樂應該是"聽不到的聲音",最好是看完之後感覺不到音樂的存在,甚至反對任何外加音樂,純粹讓"鏡頭"帶動劇情節奏。有些則持較輕鬆的立場,認為電影就是一個整體創作... 當然這是電影屬性的差別,並無絕對標準,而且各有各的趣味。僅管如此,在"影像中加入音樂"的確是一門學問,對於音樂本身、音色質感、長度、cue 點、劇情的關係等,這些細節足以影響整個觀賞經驗,甚至改變原本的"視點",讓悲劇變成喜劇,讓配角變成主角...

"畫面中的音樂"其實是一種"角色",也是一種"立場"... 導演巧妙將觀眾情緒透過音樂"植入"鏡頭,讓人隨之起伏。也就是說,畫面中所出現的音樂通常是某一個角色(通常是主角)當時的心情寫照,或是一個"全知"的隱形敘述主體,讓觀眾在不知不覺的音樂陪伴下,加強某種閱讀的"同理心"...

...

好的電影配樂如同一首歌的編曲,並非純粹"伴奏",而是音樂的一部分,也是電影的一部分...

 

 

這部電影的片尾是李迪文自己的演唱,比起張國榮的版本要相對豪放一些,也非常好聽。

... 

作詞:林夕    作曲:李迪文

這一生 也在進取 這分鐘 卻掛念誰 
我會說 是唯獨你 不可失去 
好風光 似幻似虛 誰明人生樂趣 
我會說 為情為愛 仍然是對

誰比你重要 成功了敗了也完全無重要 
誰比你重要 狂風與暴雨都因你燃燒

一追再追 只想追趕生命裡一分一秒 
原來多麼可笑 你是真正目標
一追再追 追蹤一些生活最基本需要
原來早不缺少 WO..HA.. 
有了你 即使平凡卻最重要

好光陰 縱沒太多 一分鐘又如何
會與你 共同渡過 都不枉過
瘋戀多 錯誤更多 如能重新做過 
我會說 願能為你 提前做錯

一追再追 只想追趕生命裡一分一秒 
原來多麼可笑 你是真正目標
一追再追 追蹤一些生活最基本需要
原來早不缺少 只得你 會叫我彷彿人群裡最重要

有了你 即使沈睡了 也在笑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久沒聽到這首歌了... 上星期在家裡上課,當攝影記者的丹尼猴一進門就拿著相機和攝影機猛拍... 我想這並非他的工作習慣,只是一份用心... "一句承諾",他去了紐約,幫朋友拍了畢業展,也是一句承諾,他養了一隻十二年的貓,滿心溫暖與感激... 最後他自己剪接,配上這首歌... 

今天推薦伍思凱:分享 (1993)

...

僅管現在的"書"越來越難"教",當老師最大的樂趣還是在分享: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分享自己在知識歲月中的的理解、好奇、疑惑與感想... 最重要的是分享自己的熱情... 雖然這些分享未必真能"打動"學生,但如果只有照本宣科的知識傳遞,那教書也實在太無聊了。

...

這首歌據說是二十年前的"校歌",經常在畢業典禮上出現... 伍思凱是二十年前的"陽光大哥哥",雖然年代久遠,但陽光依舊燦爛,如今聽來依舊振奮... 感謝丹尼"猴"先生...

 

 

用心的人,總會有很多事可以分享...

... 

作詞:姚謙   作曲:伍思凱 

時間已做了選擇 什麼人叫做朋友
偶而碰頭 心情卻能一點就通

因為我們曾有過 理想類似的生活
太多感受 絕非三言兩語能形容

可能有時我們顧慮太多 
太多決定需要我們去選擇
擔心會犯錯 難免會受挫 
幸好一路上有你陪我

*與你分享的快樂 勝過獨自擁有 
至今我仍深深感動
好友如同一扇窗 能讓視野不同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三"是一個陌生人的名字,也是每一個人的名字... 上星期幫同學錄音,一年級的陳毅選了這首,唱得不賴,而且還自己搭配畫面... 我會心一笑,想不到這首歌還有人記得...

今天推薦李壽全:張三的歌 (1986)

...

與其他在銀光幕前"風光亮麗"的歌手相比,李壽全是個安靜的音樂人,他大部分時間躲在幕後詞曲創作,是 80 年代重要的唱片製作人,包括"天天天藍(潘越雲)"、"龍的傳人(李建復)"、"舊情綿綿(洪榮宏)"、"一場遊戲一場夢(王傑)"等,也是金馬獎電影配樂大師,包括"超級市民"、"搭錯車"等...

他個頭小小卻留著一臉大鬍子,斯文謙虛卻"概念"十足,作品大氣又不失細膩通俗,批判又不令人悲傷動怒,是台灣流行音樂武林的虯髯客...

 

 

這首是他少數的專輯之一,出自電影"父子關係",收錄在"八又二分之一"專輯。詞曲簡單卻情感十足。他的聲音跟他的人一樣,有一種安安靜靜"陪伴"的感覺... 也是我大學時期的收藏...

... 

詞曲:張子石

我要帶你到處去飛翔
走遍世界各地去觀賞
沒有煩惱沒有那悲傷
自由自在身心多開朗

忘掉痛苦忘掉那地方
我們一起啟程去流浪
雖然沒有華廈美衣裳
但是心裡充滿著希望

*我們要飛到那遙遠地方看一看
這世界並非那麼淒涼
我們要飛到那遙遠地方望一望
這世界還是一片的光亮

...

不知為何,這樣的聲音搭配這樣的畫面,特別是想到當天錄音的"場景",突然有一種"感動"...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陣子好像和"愛爾蘭"很有緣。之前讀了些喬伊斯的小說,迷上他那種哩哩拉拉的"影像式"敘述,又輕又飄,最近又聽到一些愛爾蘭民謠,一種很"土地"的感覺... 有人說愛爾蘭是一個出產"精靈"的國度,不知道英美"現代化"對他們的影響是什麼,總覺得那是一個很有骨氣的神祕地方...

今天推薦愛爾蘭歌手 Dana:The Far Off Place (1971)

...

相較於以英美為主的西方流行音樂,許多地方(特別是非主流的"小國家")的民謠都給人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這種感覺不是資本主義現代化所強調的富庶華麗,也不是附庸風雅的"異國情調",而是一種真真實實從土地長出來的聲音、旋律與樂器伴奏,手感十足,彷彿"事情就該如此"...

儘管有些"聽不懂",但這種聲音會讓人平靜,細細察覺呼吸換氣,甚至可以感受撥弦的手指移動... 儘管有些"哀怨",但似乎看得到笑容...

 

 

這是一部很久以前的愛爾蘭電影"清清河畔草"的主題曲,不記得內容,但這首歌卻一直印象深刻,是國中時期彈吉他的曲子... Dana 是可愛的愛爾蘭歌手,嗓音輕柔,很像吟遊詩人。

這首前半是愛爾蘭原住民語,後半是英語。黑膠唱片的"炒豆子"雜音增添了這種世外桃源的意境...

... 

I watch the clouds drift slowly by,     我看著天上的雲慢慢飄過
And dream of the far off place.     想著那遙遠的地方

I see each bird flies softly by,     我看到鳥而慢慢飛過
And dream of the far off place.     想著那遙遠的地方

 

I often wonder if God can see     我有時會好奇上帝是否能
The smile upon my face.     看到我臉上的微笑

I hope one day I'll go away,     我希望有一天能遠走高飛
And live in my far off place.     住在那遙遠的地方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一月是我最喜歡的月份,避開吵雜的"光輝十月",也躲過熱鬧的聖誕節,低調冷靜又熱情精準... 這首歌送給十一月的壽星,包括林青霞、李小龍、莫內、孫文、朱自清、杜斯妥也夫斯基、卡謬... 蔡一峰、法蘭克大叔... 一個叫小毛的老頭、一個叫阿蠻的摯友,還有一個叫阿財的小鬼...

今天推薦 Lutricia McNeal:When A Child Is Born (1972/1998)

...

這首最常聽到的是被放在"聖誕歌曲"裡,有一種莊嚴神聖的味道,雖然它最早並非為了宗教而寫...

Well, 幸好聖誕節還沒到,聽聽這 R & B 版本... 祝大家生日快樂... 也祝他們母子平安...

   

 

A ray of hope flickers in the sky     一道希望之光閃過天際
A tiny star lights up way up high     一顆小小的星星照亮穹廬
All across the land, dawns a brand new morn     到處傳來清晨的喜悅
This comes to pass when a child is born     就這樣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A silent wish sails the seven seas     一個無聲的願望航向大海
The winds of change whisper in the trees     改變的風聲在樹梢低語
And the walls of doubt crumble, tossed and torn     打破所有不信任的藩籬
This comes to pass when a child is born     就這樣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A rosy hue settles all around     玫瑰紅灑落大地
You've got the feel you're on solid ground     你感覺站在堅實的大地
For a spell or two, no-one seems forlorn     沒有人被詛咒或被遺棄
This comes to pass when a child is born     就這樣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It's all a dream, an illusion now     如同夢幻般    
It must come true, sometime soon somehow     終將甦醒
All across the land, dawns a brand new morn     到處傳來清晨的喜悅
This comes to pass when a child is born     就這樣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