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是一種創造,通常並非莫名其妙的"有感而發",而是刻意撥動了生命中某一根生鏽的弦... 讓人"感動"的東西好像一支音叉,發出同心圓般的共鳴,牽引著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記憶... 那些自以為已經過去,卻還沒死的東西...

今天推薦電影:巴黎野玫瑰 (37°2 le matin / Betty Blue), 1986  

... 

導演:(法) Jean-Jacques Beineix

主演:Béatrice Dalle 與 Jean-Hugues Anglade

...

這是一部美麗又狼狽的電影... 攝氏 37°2 的早晨,如同孕婦的體溫,沒什麼道理,也不是意外,有一點燥熱,或蠢蠢欲動的不安。兩個鮮活的年輕生命相遇,激情、荒謬、悲慘又真實...

...

這是真的,那些會被(你)認為好看的電影,通常並不是劇情的關係,而是一種說不出的東西... 一種情境,持續勾引著觀看,彷彿深陷其中捨不得離開。"情境"無關乎悲劇或喜劇,甚至只是一個眼神或一棟房子... 那些能把"電影"當成"電影"的素材,那些一格一格的精心設計:畫面、顏色、光線、音樂、鏡頭、道具、空間、場景... 那些"小事"... 最後才是"故事"...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末輕鬆一下... 這首歌比我還老,經常出現在一些穿越時空的場景中,有一種荒誕的華麗幽默,也有一份神秘的"復古前衛"... 畫面中出現穿著高領旗袍的張愛玲、紙醉金迷的上海"百樂門"大舞廳... 那些"花樣年華"們...  

今天推薦姚莉:愛情的魔力 (1952)

...

華爾滋(Waltz)是一種三拍舞曲,最早發源於十六世紀的歐洲民間,之後進入貴族社交圈,成為"舞會(Ball)"的象徵音樂,一般給人高貴優雅的印象,而"快三拍"(6/8)的華爾滋則有一種輕快俏皮的味道,女士們戴上白色長手套,一手抓著蓬蓬裙襬,在男伴的帶領下環繞全場...

其實"三拍"並非自然的身體節奏,因為人體四肢是雙數對稱的,大多會比較習慣二拍或四拍的曲子。華爾滋刻意違背這種對稱,讓第一拍(重拍)必須左右腳輪流交錯,或以輕快的"墊步"前進,帶動身體搖擺或旋轉,產生一種搖曳生姿的"錯位",非常好看。 

...

遠遠看來,如果愛情的"美"是建立在某種"不穩定"的曖昧狀態,"華爾滋"就好像某種若即若離的愛情隱喻、撲朔迷離的神話,優雅俏皮又真真假假,讓人心甘情願意亂情迷。有時靠近是為了分開,有時分開又是為了靠近,就著麼轉著轉著互相牽引又持續進行,如同月亮繞著地球,而地球又繞著太陽...

 

 

月光在今夜份外明 只為那愛情的魔力
春風在今夜份外暖 只為那愛情的魔力

琴聲輕 叮啊鈴啊鈴 叮啊鈴啊鈴
你聽多麼的甜蜜
我的心 的格的格的 的格的格的
好像份外的熱烈

花兒在今夜送清香 只為那愛情的魔力
但願我們倆永相守不分離 甜甜蜜蜜

不管海枯石爛 有一日天地都變異
也願兩顆心在一起 歌頌那愛情的魔力

愛的魔力

...

這首歌的原唱是 Dean Martin 的 "That's Amore",是當時美國有名的電視劇主題曲。Amore 是義大利文的 "love",一種樂天派的視野,好像歌詞的第一句:在拿坡里,愛情就是國王...

同一首歌,男聲女聲的感覺不同,但都有一種"耍帥"的嫵媚,好像孔雀開屏招蜂引蝶。手風琴和曼陀鈴是編曲重點,慵懶又輕快,彷彿看到義大利人比手畫腳在"說話"。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久沒交新朋友了,昨天透過蔡一峰的眷村紀錄片拍攝,結識一位"文人"大哥。他住在即將被拆的日式平房裡(鳳山黃埔新村),矮舊的書房古意十足,地板、牆面、木窗台、書櫃、天花、處處充滿歷史。我們一見如故,一面喝茶一面聊存在主義... 我彷彿看到十二年後的自己... 

今天推薦 Bette Midler:The Rose (1979)  

...

這是很奇妙的感覺,成長經驗中很少有機會可以叫人"大哥",而且是一種由衷佩服的稱呼...

"文人"應該是個歷史名詞了,年輕朋友很難體會,那是一種具有"絕對理想性"的生存姿態,一種(人類的)遠方視野,表面的優雅卻矛盾夾雜著"出世(者)"的孤單與"入世(者)"的熱情... 現代社會中,"文人"當然是個歷史名詞,但對我而言,"文人"最簡單的現代縮影就是擅長"用文字思考"的人,"大哥"飽讀群書,文學與哲學涵養豐富,曾是報社編輯、影評人,現在是業餘翻譯。

...

不知怎麼了,最近經常不自覺往眷村跑,彷彿進行某種最後"巡禮"... 左營眷村已經快搬光了,圍牆內盡是狼藉,巷弄冷清,路邊大榕樹有些蕭瑟,好像正低頭俯視這個"人去樓空"的年代...

大哥說今年過年要在巷子裡"辦桌",最好還能有小朋友來放放鞭炮,重溫兒時回憶... 在這間房子裡出生、求學、成長,做了一輩子的鄰居,大夥在此過最後一個"年",互道珍重...

 

 

歌詞很美,令人落淚...

... 

Some say love, it is a river     有人說愛是一條河流
that drowns the tender reed.     淹沒了溫柔的麥穗
Some say love, it is a razor     有人說愛是一把剃刀
that leaves your soul to bleed.     能讓你的靈魂滲血
Some say love, it is a hunger,     有人說愛是一種需要
an endless aching need.     一種無止境的渴求
I say love, it is a flower,     我說愛是一朵花
and you its only seed.     而你就是那唯一的種子

It's the heart afraid of breaking     總是那顆害怕破碎的心    
that never learns to dance.     (讓你)不敢學著跳舞
It's the dream afraid of waking     總是深怕夢想破滅
that never takes the chance.     (讓你)不願抓住機會
It's the one who won't be taken,     總是那個你不敢珍惜的人
who cannot seem to give,     (讓你)無法付出
and the soul afraid of dyin'     總是那個害怕死亡的靈魂    (好一句"存在主義")
that never learns to live.     (讓你)不敢好好學著去"活"

When the night has been too lonely     當夜晚依舊孤寂
and the road has been too long,     當漫漫長路遙遙無期    
and you think that love is only     當你想到的愛只是一種         
for the lucky and the strong,     僅存的宿命與力量
just remember in the winter     想想寒冬吧
far beneath the bitter snows     那些被大雪埋在深處的種子
lies the seed that with the sun's love     它們伴隨著陽光的愛
in the spring becomes the rose.     等著在春天開出玫瑰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長"與"成長率"不同... 從力學的觀點看來,如果"成長"代表速度(距離/時間),成長率就是"加速度",也就是速度對時間的微分(速度/時間)。成長率並非三角函數中的"斜率",而是斜率的斜率,套一句哲學用語"梯度(gradient)",意味一種"非靜態線性的存在,而是動態結構性的存在",因為這種存在必須在"正在進行"的結構中才能展現,好像複利計算的"再次置入"與"再次衡量"...

總之,"成長率"就是一個"不容許穩定"的臨界概念,這個詞彙的發明讓人類生活永不安寧...

...

"率"是一個"個別對整體"的比例關係數字,如出席率、錄取率或降雨機率,原本只是(靜態)客觀現象的量化陳述,但"成長率"不同,因為"成長"本身就是一個正在發生的動詞,因此必須有一個相對動態的參考點,譬如說是對(如去年同期)而言的"增幅",換句話說,就算今年賺了和去年一樣多的錢,成長率是零,不構成"成長"績效...

"(年)成長率"並不是一個線性等差的比較,而是一個可怕的等比概念,因為它的計算是以"每年增加的幅度"為分子,而分母則年復一年永無終止... "成長"當然不是壞事,但盲目追逐"成長率"... 最笨的笨蛋都想得到,除非朝向極速滅亡,否則,天底下哪有這種事...

...

資本主義經濟學家把成長率視為一種"驅動力",象徵生活進步的指標,用來衡量一切物質文明,他們在乎的不是"和去年賺一樣多錢",而是"比去年多賺多少"。因此為了配合這個(自訂的)衡量標準,資本家與政府無所不用其極卯起來賺錢,而且每年還要(比前一年)賺更多,甚至為了維持這個數字的"表面張力",他們還發明了"擴張性經濟"這個概念,意思是"用花錢來賺錢"。

自古以來人類文明的所有"建設"都是基於"開發"的心態,因而產生掠奪、佔領或控制等行為。"開發"就是"擴張版圖"的意思,這在資本主義商業競爭中尤其明顯,因為"版圖"必須來自於消費者的口袋... 所有開發的前提都是"人口擴張",製造商預期持續有新買主加入而(更)大量生產,否則只是挖東牆補西牆,但這個千古不變的"前提"近年來逐漸趨緩,新的買主越來越少,製造商只好粗製濫造讓東西容易壞,或以時尚之名誘使舊的買主不斷"更新",以補足當年富庶的"成長率"...

...

把"成長率"這概念放在 GDP 的考量上是危險的,因為追求數字的結果並不代表幸福(今天的新聞標題:幸福力不等於 GDP)... 因為"成長率"只是一個"果"的概念,而不是"因"... 

GDP 是 Gross Domastic Product 的縮寫,意思是"國內生產毛額",也就是"在某一段時間內,一個國家內所有的人所生產的所有最終商品和勞務的市場總價值",但是"市場總價值"並不能保證有效,有時反而因盲目追求"成長率"這個數字而自欺欺人... 曾讀到一則有趣的例子,有一家公司花了一百萬蓋了一棟房子,另外一家公司花了一百萬做了一顆炸彈,炸了那棟房子。兩家公司的 GDP 貢獻是兩百萬,但卻製造了一堆垃圾。

... 

"成長率"的迷思經常帶來過度開發與過度消費,為了配合這個數字,大家有意無意卯起來浪費,賺了還要更賺,吃了還要更吃,買了還要更買,用了還要更用,只因為"好還要更好"...

其實"生活"早就足夠,所不足的只是貪心... 還是回到商品計畫性汰舊的那句話:"這個世界很大,大到足以養活所有的人。這個世界也很小,小到無法滿足某些貪婪的生產者與消費者"...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視裡播著"非誠勿擾",我沒怎麼在看,卻聽到一段大學時期熟悉的旋律,但忘了歌名也忘了是誰唱的,快速奔向書桌... 經由年代考察,搜尋找到洪榮宏的台語版本(為何那會斷了情),再由歌詞找到日本原唱谷村新司,然後透過鄧麗君的日文版本,最後終於找到這段大學記憶...   

今天推薦鳳飛飛:另一種鄉愁 (1981)

...

這首歌現在聽來有點好笑,因為實在太簡單了,但也正因如此簡單而得以流傳,透過一小段旋律就可以找到。雖然年代久遠但氣勢滂湃,還有許多翻唱,包括鄧麗君、余天、洪榮宏、楊烈、殷正洋、費玉清... 男聲唱來沉著厚實,女聲則典雅婉約... 一首舞會必備的曲子...

...

這首歌送給同梯的熟男熟女,那些叔叔、伯伯、嬸嬸、阿姨們...  

 

 

改編日本歌曲《昴(すばる)》  作詞:晨曦,作曲:谷村新司

沒有哭泣的那一種滋味,那種使人刻骨銘心的鄉愁;
如果深深經歷那種感受,才會明白為何佔滿心頭。

*啊!只要獨處,日昇日落,許多感觸;
啊!那種滋味,澎湃飛舞,怎麼傾訴。

那雲和樹,不要遮斷那故鄉的道路;
我雖沒有哭,只怨那雨和露。

閉上眼睛的那一種的滋味,那種使人刻骨銘心的鄉愁;
就在眼前不斷的漫步,睜開眼睛它又佔滿心頭。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午佑子帶著晉嘉、羽玲和承曄到家裡排戲,簡短暖身適應場地,大家很快進入狀況... "假裝"這裡有個屏風,"假裝"那裡有個平台,"假裝"燈暗燈亮... 一個語氣、一個眼神,一個轉身動作... 一行一行,一頁一頁,一幕一幕... wao... 我好像又活過來了,只希望我沒有說太多...

今天推薦 Bach:Invention #13

...

我喜歡排戲的感覺,甚至勝過演出... "假裝"本身就是一種戲感,走路"假裝"繞過屏風,假裝躲起來,假裝被殺... "假裝"的戲感來自於"真",相較於正式演出的"真",排戲多了一分戲劇層次。

很奇怪,雖然很久沒有參與製作,對表演的敏感度倒是不減反增,彷彿還看到以前看不到的東西,也許是一種對身體掌控的再次體認... 相信如果我現在是演員,應該會做得比以前更好...

...

作戲的時候會想聽巴哈,這是十多年來養成的習慣,好像一種養份... "它"讓思緒冷靜細密,理性嚴謹又帶著幽默,一種天旋地轉的立體感,而且是透明的...

"這首是巴哈的創意曲第十三號,也是對位法中最嚴謹也是最經典的一首。所謂對位,就是音符與音符之間相對位置的模式,也可以說是一種規矩。所有的相對位置都是有規矩的,或者你也可以想成是一種拉扯關係。高音低音互相拉扯穿插進行,循環、重覆、精準又嚴格綁在一起。有時候你以為可以脫離,卻不知不覺進入另一個循環,有時候眼看這一小節就要結束,卻沒想到另一段旋律卻偷偷伴隨另一小節,在另一個地方悄悄展開"... 這是以前某一齣戲的台詞... 

 

 

這首曲子雖然好聽,但原作實在太快了,快到聽不出層次的細節,我曾改為 1/2 與 1/10 的速度應用在我的戲裡... 有一種宿命的味道,好像所有的"事情"就該如此...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資本主義精神在 3C 商品中獲得最佳驗證:一件明明還可以使用的東西,在商業考量下,刻意被置入"計畫性故障"的程式,為了淘汰換新... 這太簡單了,電池早死無法替換,按鍵短路無法替換,印表機超過 5000 張自動停擺,甚至只要一個小螺絲就可以讓整台機器報廢...

撇開環保意識與國際政治壓力,總是一種綁架... 設計師與工程師從小的夢想就是做出"好"東西,努力發揮創意改善人類生活(至少我的老師是這樣教我的),但這個理想卻在商品交換的資本市場中淪為敗筆,因為他們並不需要堅固耐用的"好"產品,而是能夠"持續"賣錢的商品...  

... 

去年暑假我去修一雙皮鞋,老師傅問我為什麼不買新的,我說我喜歡這款樣式,他低頭笑笑... 他是台灣某知名鞋廠的退休師傅,閒暇之餘在自家門口擺個小攤替人修鞋,順便賺點零用錢。他說早期的鞋廠致力研發的"目標"是讓鞋子能穿很久,並以此為傲,現在鞋廠關注的"目標"卻是讓鞋"不能穿太久",因此必須故意動些手腳,甚至成立一個"破壞部門"研發如何讓鞋容易壞... 

這當然不是新聞,站在廠商立場也是一種"策略",但令我同情的卻是設計師與工程師的"態度"... 其實並不是他們做不出好東西,而是被迫不能做出好東西,為了老闆的商業利益... 如果"文明"來自於"好東西"的流傳,我不知現代文明將會留下什麼(技術與價值觀)給後代... 當技術遇上道德,甚至不知道該跟學生說什麼。

鞋修好了,老師傅靦腆收了錢,也尷尬瞪我一眼,嘆一口氣說:"還是買新的吧,促進經濟嘛"... 我望著他的背影,突然覺得自己像個罪人,而且被迫淪為共犯...

...

這是一部好電影,感謝好心人在 Youtube 流傳,值得深思... 有人說這是商品"流行化"的必然現象,反正"現代人喜新厭舊,所以東西不用做得太好",也有人說"就是因為東西做得太爛,我只好經常被迫換新"... 總是一種綁架,只是不知道是誰綁架了誰...

我想是一種視野吧,如同片中有人說:"這個世界很大,大到足以養活每一個人。這個世界也很小,小到無法滿足某些貪婪的生產者與消費者"...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溫度適中,光線適中,我反覆讀著佑子的劇本"哈哈哈姆雷特",想像著演員走位與燈光變化,一面也思考著這齣戲的舞台設計... 中午去了一趟特力屋,買回一些木料,用僅有的居家手工具,在僅有的玄關小角落,敲敲打打,獨自做著道具... 想到這首歌。

推薦日本歌手桑田佳祐:淚光閃閃 (2002, 夏川里美)

...

已經好久沒有這種感覺了,拿起鐵鎚來既熟悉又陌生。我想起當年劇團的朋友,想起台中二十號倉庫,想起大度山的理想國社區,想起我們的"象工廠"... 一群傻氣的"流浪漢"湊在一起,拒絕人間煙火, 七嘴八舌討論著劇本,到處敲敲打打塗塗抹抹。我們曾為一句台詞爭執不休,也曾因撿到一個破沙發而雀躍不已... "我們"是一群認真玩耍的朋友,"我們"是一段認真玩耍的記憶...

...

體力還是有差,加上工具和場地都有限,所能施展的"功力"大不如前,釘得歪歪的,有點沮喪,有點孤單...

我在舞台上偷偷藏進一個小元素,為了某種紀念...

 

 

翻著古老的相片簿 對著總是總是 在心中鼓勵著我的人
囁囁著謝謝兩個字 晴空翊爽也好 大雨滂沱也罷
那時時刻刻浮現的笑容 即使回憶已遠離褪色
我依然追尋絲絲影跡 當他甦醒時總讓我 淚光閃閃

對著第一顆升起的星星祈禱 已經變成我的習慣
在黃昏時仰望的天空裡 滿心尋找你的蹤跡
悲傷落淚也好 歡喜雀躍也罷 你的笑容總會浮上心頭
我相信從你所在的地方看得到我
也相信我們總有重逢的一天而活著

晴空翊爽也好 大雨滂沱也罷 那時時刻刻浮現的笑容

即使回憶已遠離褪色
如此孤單 如此眷戀 對你的思念讓我淚光閃閃
想見你一面 想見你一面 對你的思念讓我 淚光閃閃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為什麼,我總是很關心"藝術教育",也許正因為這種雞婆,我無法成為"藝術家",而幸好我也沒興趣被貼上這個標籤... 我在乎(個體)沒有標籤的自由,勝過(群體)張牙舞爪的頭銜,而我在做的,是盡其可能分享自己的藝術思考的樂趣,如果這種"分享"可以被稱為"教育"的話...

...

基本上,任何創造都是一件沒事找事的"事",伴隨許多"無中生有"的樂趣,雖然這種樂趣有時是痛苦甚至孤單的,但我享受的卻是"自由":一種"可以"沒事找事的自由、"可以"胡思亂想的自由、可以決定做"這個"或做"那個"的自由... 甚至是一種"可以"為自己選擇痛苦或孤單的自由...

我享受著"自由的(真)痛苦",勝過"不自由的(假)快樂",前者是一種選擇與冒險,當然必須付出承擔代價,而後者,我認為,比較像是一種逃避(逃避自由),人們不敢面對真自由,只好處處衡量算計,以交換價值取代。人們漸漸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只在乎這個東西能為我"帶"來什麼,而這種趨勢在現代生活中好像越來越明顯... 當然這是一個比較"老派"的說法,因為逃避自由也是一個自由選項,但人終究要面對自己,冷暖自知無法騙人... 其實,自由之道無他,只在享受一種選擇的權利,而這也是,我認為,"藝術"在人身上的真正價值,一種無可取代的自由實踐...

...

"體現創意"這本書目前已陸續刊登完前兩章,主要是第一篇(人與角色)的觀念延伸與釋題,內容雖圍繞"藝術教育",但大多只是對目前我們藝文環境的批判與分析,尚未進入真正主題,畢竟先要弄清楚真正的問題是什麼,我們才知道自己在哪裡,或者,必須先知道自己要什麼,我們才知道真正的問題在哪裡... 

我不敢說自己的論點絕對正確,只是一種多年來"在藝術之中"的切身體會與分享,同樣的,如果這種"分享"可以被稱為"教育"的話...

...

今天開始進入第三章,也是本書的主要立論所在,談的是"存在"與"創造"... 原文篇幅不小,為方便閱讀,我將會再分段刊出,並加上說明... 這是簡短引言:

 

創意是什麼?創造力又該如何培養?這是教育工作者經常面臨的問題。雖然在一片強調提昇全民競爭力的呼聲中,創意這個詞彙早已被廣泛討論與應用在各產官學界,但創意的本質(或創意究竟是什麼意思?) 卻較少有人探討。人們總喜歡在「當創意已經成為成品」的時候,再藉由分析作品的質性與成份,企圖回溯創意的源頭。這個倒果為因的作法顯然是無效的,因為任何事後分析都無法說明「靈機一動」是怎麼一回事,也無法支持任何新的創造行為,畢竟"成功"並無法還原複製。

 

事實上,當「創意」這個詞彙以一個名詞或形容詞的概念出現在我們腦海中的時候,創意就離開我們了。這不僅是語言描述的宿命,也是思想上的盲點,因為創意並不是一樣東西,更無法附著於任何物品、事件或他人身上,而是來自我們自身嚴謹的"存在意識"。這個時候,創意應該是一個動詞,或是用來修飾這個動詞的副詞(創意地...)。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19 Sat 2013 21:20
  • maoTV

期末的"電視節目製作",學生說要採訪我... wow,上電視囉...  

...

這是一份集體製作,大家各司其職分工練習,還煞有其事加了片頭片尾,甚至還有廣告...

感謝同學的邀請以及同意播出,希望大家都有收穫...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期末,開完最後一個會,看完最後一份報告,打完最後一份成績,我決定把辦公室整理一下,清掉一堆"光榮的垃圾",準備迎接下學期的混亂... 突然想到這首歌,祝各位寒假快樂... 

今天推薦奧地利歌手 Falco:Rock Me Amadeus (1985)

...

這學期音樂課的報告題目自訂,也可以自訂主題(模擬)自製一張十首歌的精選集... 也許是年紀大了視野不同,看學生的報告竟然會大笑...

有人自訂的主題是"女人們的愛情旅程",精心設計了(女人)愛情的十個階段:暗戀、曖昧、告白、熱戀、乏味、第三者、爭執、掙扎、分手、釋懷,並分別找出對應的歌曲,第一首是王藍茵"惡作劇",第二首是楊丞琳"曖昧",最好笑的第四首是郭采潔的"給他"、第十首"分手快樂"...

有人自訂的主題是"勵志",他說"... 愛情太麻煩了,有些歌一點意義也沒有,而勵志的方向明確,可以鼓舞人心",所以第一首勵志歌曲是叮噹的"全世界不懂無所謂",第二首是"翻滾吧阿信",其餘還包括"隱形的翅膀"、"出頭天"... 竟然還出現"海海人生"...

有人自訂的主題是"旅行",他說"... 生活就像在旅行,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地球這麼大,該去哪旅行呢?"... 於是,第一首"台北的天空"、第二首"流浪到淡水"、第三首"忠孝東路走九遍"、第四首"九份的咖啡店"、第五首最好笑"阿里山的姑娘",然後是"鹿港小鎮"、"綠島小夜曲"、"外婆的澎湖灣"... 真是全台走透透,如果旅行到國外,應該可以去住"加州旅館"...

...

Andrew Webber 在"貓"劇結束全球演出時曾說:... 任何努力都值得驕傲,我們很高興參與了這一堆"光榮的垃圾"... 我非常喜歡這句話,畢竟生命一切終究是"垃圾",重要的是"光榮"... 對我而言,生命最大的光榮並非獲得什麼(如獲獎或"證照"之類的鬼東西),而是認真、趣味與無愧...

Amadeus 是莫扎特的名字,他的垃圾從以前一直光榮到現在,因為認真的趣味,才會做什麼像什麼...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流行歌曲是一種通俗音樂,這種音樂老早就有了。它通常不會被放在冠冕堂皇的正統音樂史,而是流傳在每一個年代的大街小巷... 介紹一首兩百多年前的英國流行歌曲。

今天推薦 John Gay:Greensleeves (1728/1982)

...

這首通常被稱為"綠袖子",來自巴洛克年代的"乞丐歌劇" (Beggar's Opera),一部由六十首短歌所組成民間歌謠集,內容都是民間的小故事,日子雖然清苦卻很真實。"綠袖子"據說是一名風塵女子(或通稱)... 這樣的作品通常沒有龐大編制,大多只有吉他或魯特琴,小提琴或小豎笛,樂器的"手感"十足也特別貼近人心...

今天這首是 1982 年的版本,由英國 Jeremy Barlow 帶領的"古典民俗樂團" Broadside Band 演奏,Paul Elliott 演唱。清脆的男高音聽來格外"飄盪",有一種遠方的感覺... 這張專輯是大學時期的精神糧食之一...

 

 

Alas! my love you do me wrong     唉呀  親愛的你對我真的不好
To cast me off discourteously     就這麼粗暴把我扔掉
When i have loved you so long,     就在我深愛你之時
Delighting in your company!     在享受著你的陪伴之日

*Greensleeves is my delight,     綠袖子總是讓我開心
Greensleeves is all my joy     給我喜樂
Greensleeves, my heart of gold     綠袖子是我心中的寶石
And who but my lady greensleeves?     也只有她

I have been ready at your hand     我隨時在妳身邊
To grant whatever you would crave!     確保妳的渴求    
I have both wagered life and land     以生命和土地擔保
Your love and good will for to have!     妳將獲得的愛情與好處

Well, i will pray to god on high     我向上天祈禱
That thou my constant sea may see     希望萬事不要改變         
And that yet once before i die     在我此生離開前
Thou will doth say to love me!     妳都願意說愛我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eremy 是林書豪的名字,也是四十年前一部電影的名字,描寫一個小男生偷偷喜歡一個小女生... 他唱得並不好,甚至有些走音,但卻很好聽,因為很"真"... 也許這就是初戀...  

今天推薦 Robby Benson:Blue Balloon (1973)

...

已經忘了"偷偷喜歡一個人"是什麼滋味,印象中,好像感覺還不錯... 總是必須如此,生命的美並非優雅,而是建立在某種"無助"的情況下,甚至是一種狼狽...

與時下所流行的大剌剌的告白相比,"偷偷喜歡一個人"的美在於"偷偷",全世界只有自己知道的秘密,不求表白,不求回報,沒有目的,甚至沒有未來... 時間彷彿靜止,也許只是"純欣賞",欣賞一個活生生的"她":一抹嘴角微笑、一個挑眉、一個說掰掰的手勢或一個梳頭的動作、一個打噴嚏的聲音或一段走路的節奏、甚至只是一個背影... 足矣。 

...

這首歌叫做"沙漏之歌"(The Hourglass Song),來自小時候一部電影"初戀的故事"(Jeremy),描寫一個學大提琴的男生偷偷喜歡上一個學跳舞的小女生,後來因為小女生搬家而分開...

小時候的"搬家"是殘酷的,硬生生拆散不少事情... 聽起來有點像小毛音樂廚房裡的另一個故事,自己去找...

  

 

I have a blue balloon, a happy tune.     我有一個藍色氣球  還有一段美妙的旋律
Long enough to last me all through the afternoon,     夠多了  讓我可以渡過整個午後
I have the "New York Times", fourteen dimes,     我有一份一塊四毛錢的紐約時報   
The explanations of the most profound nursery rhymes.     上面寫著最需要被關注的事    

*Before the rivers run dry, before the last sad goodbye     在河流乾涸之前  在最後道別之前
Let us be kind to one another we can try.     讓我們試著對彼此好一點吧
So don't just throw your love about it's not too late to find out  不要把妳的愛束之高閣 
Before the sand does all run out of the hourglass.     趁早發現  在沙漏鐘的沙流光之前

The carnival is here, the clowns appear     嘉年華帶來了人潮
Plastic painted people hold each other near,     面無表情的人們彼此靠近
Hopes are always high they echo off the sky, when it's over   "希望"總是在遙遠的空中迴盪
There's just the lonely sound of goodbye.     當它結束時  只剩下孤單的道別聲 

Too late to hide it now, it's all around us now,     現在已來不急躲藏  我們已身陷其中
Oh, how I want you girl, to lie beside me now,     多麼希望妳現在躺在我身邊
While there still is time, and all my poems still rhyme      趁著還有一點時間  詩的韻腳猶存
Let me love you now, we can drink the good good wine.     讓我愛妳吧  我們一起喝杯好酒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期末發表,有同學報告的題目是"影像的暴力美學"。這是個有趣的議題,而且漸漸受到重視... 她用了許多(類)血腥畫面說明暴力美學的影像"內容",但我更有興趣的卻是"暴力美學"是什麼意思?這個概念的"條件"是什麼?或者,那些在畫面中被我們稱為"暴力"的東西所具備的特質...

"反差"是同學們討論出的"暴力"元素之一,意思是"不同",因而形成一種與傳統經驗落差的趣味或快感,如透過鏡頭(特效或特寫)讓人見識到一些平常沒看過的誇張"場面",並強調"流血"、"扭曲"、"醜陋"或"邪惡"等特質... 這是有趣的觀點,但問題是"反差從何而來,又有何不同?"

...

我持續思考這個問題... 如果"正常"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認知基礎(包括在正常經驗下的"觀看"),"正常"就不是一個認識"對象"的判斷,也不只是認識的內容問題,而是認識"本身",應同時包含(觀看)行為經驗,因此"暴力"成為一種"影像美學"的條件似乎就不應只是畫面中所出現的噁心或開腸破肚的"內容"而已(雖然這是最直接的暴力印象),而更是一種觀賞"狀態"的反差,因為詮釋作品永遠是觀眾的權利,對一個外科醫生來說,開腸破肚的畫面並不稀奇...

我想到的是一種觀看"意識"的再現:清楚把自己帶進此時此刻觀看的現場,並"強迫"自己繼續面對這個畫面... "強迫"並非真正的強迫,畢竟我們可以選擇關機或轉台,而是一種"想看看它還能怎樣"的好奇... 不同於一般劇情片所強調的的故事融入,這種觀看的"意識"是清楚的,甚至有一種將"看(這個行為)""物化"之後的疏離效果... 原來似乎是"觀看的慾望"成就了"影像的暴力美學"(這件事),讓自己享受"被侵犯"的樂趣...

...

我持續思考這個問題... 如果任何"形容詞"都是相對成立的話,好像所有"藝術"都具備"暴力"特質,因為那些能被稱為"藝術"的東西都必須在"反差"的視野下才能夠被看到(或被接受),如同審美的陌生化效應(參考"距離美學")... 任何"進入眼簾"的東西都是一種選擇性的觀看,而任何"新"的東西對"舊"的而言總是一種"暴力植入"... 這樣說來,"暴力"似乎永遠是"舊"的觀點下的詮釋...

"暴力"一定有暴力的"對象",也就是對"誰"暴力... 想起現代藝術發展,也許印象派的筆觸對新古典而言是一種暴力,而杜象的小便斗對"藝術品(這個概念)"來說也是一種暴力... 有人說王家衛的電影是暴力美學,我同意,那是一種鏡頭"物化"的美,鏡頭並非服務劇情,鏡頭就是觀眾...

...

...

今天推薦兩部(我認為的)暴力美學電影,第一部叫做"機械生活(Koyaanisqatsi)",1982 年由 Godfrey Reggio 執導,是一部精心製作的(生態)紀錄片,意思是"生活失去平衡"... 它一點都不血腥,甚至還非常美,但曾有學生看完後心臟病發作送醫急救,音樂來自 Philip Glass... 二十年前在美國唸書時看的,看完後頭昏腦脹瞠目結舌。想像一下在電影院的大螢幕前,面對這樣的(極限)音樂與(縮時)畫面 90 分鐘的感覺...

 

 

第二部是丹麥導演 Lars von Trier 2000 年的作品"在黑暗中漫舞"(Dancer in the Dark),冰島女歌手碧玉(Bjork)主演一位近乎盲眼又熱愛跳舞的小女工,整天遊走在自己的世界與外在"重機械"的危險環境之間... 這首歌叫做"I've Seen It All"... "鏡頭"讓人膽戰心驚,火車的節奏又美又暴力...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重讀拉康,既魔幻又真實,突然想到 80 年代有一系列"斯迪麥口香糖",主打"意識形態"的廣告。始終記得這句話:幻滅是成長的開始... 這些年下來,不知究竟是需要"幻滅"的東西越來越多,還是能夠"成長"的東西越來越少,總之已經買不到這種口香糖了。 

今天推薦德國 Scorpions:Always Somewhere (1979)

...

當代美學有一個重要議題是在討論"他性(otherness)",這個"他"並非主體(我)之外的東西,而是認為"主體(我)"其實是一個在"外邊思維"下才得以存在的(無可言說的)概念,一但說出"我(這個字)",我就消失了,只是"他"的代理者,好像從鏡子中所看到的"自己"其實是在"他"的概念下被理解的... "他"不是"誰"的問題,只是一個"空位",好像虛主詞 it ,填補了"自我認識"的這個概念...

聽來有些沮喪,人越來越不像"人",但其實又蠻興奮的,好像給"存在"又開了一扇窗,也許人從來就沒有"像"人過,只能說有一種"彷彿若有光"的外在趨力,讓"自己"成為永遠的"彼岸"...

...

有人說:"力量總是來自於外邊..." 我喜歡這句話,因為我我似乎感覺到就連"喜歡"都是一種外邊勾引,但所勾引的並不是"我",而是"他"。"我"作為一個等待被填補的"空位",把"他"裝進來,去感覺"他的感覺",如同去渴望"他的需求"... 一種"不在場的在場","不滿足的滿足"... 

...

總是在另一個地方想到妳,而當想到妳的時候,我總是已經在另一個地方... 如果"力量總是來自於外邊,而且是比所有的外邊更外邊的外邊...",這首歌還真適合,因為幻滅就是成長的開始... 或者說,成長就是幻滅的開始,一種永遠的不滿足...

 

 

Arrive at seven the place feels good     班機七點到達  這裡感覺不錯
No time to call you today     今天沒空打電話給妳了
Encore till eleven then chinese food     演唱會的安可曲11點才結束  順便吃了一頓中式消夜
Back to the hotel again     回到旅館

I call your number the line ain't free     打電話給妳  忙線中
I like to tell you come to me     想叫妳一起來
A night without you seems like a lost dream     沒有妳的夜晚就好像消失的夢
Love I can't tell you how I feel     不知該如何告訴妳這種感覺

*Always somewhere     總是在另外一個地方
Miss you where I've been     在另一個地方想念妳    
I'll be back to love you again     我想再回去愛妳

Another morning another place     清晨  來到另外一個地方
The only day off is far away     永遠別想休息
But every city has seen me in the end     我去了每一個城市  但終究    
And brings me to you again     都再次把我帶回妳身邊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聽到有學生私下抱怨某些老師或某些課"沒有學到東西"... 聽起來有點像"客訴"... 雖然這大多是教育者的責任,應該檢討,但對那些自認"嗷嗷待哺"的學生而言,我實在不知道"東西"要如何才能算"被學到",而這些被學到的"東西"又是什麼。我反倒比較相信對一個凡事好奇又有創造力的人來說,就算蹲在路邊或坐在馬桶上,也在學習...

雖然知識的傳遞經常是建立在"教"與"被教"的二元認知中,但學校教育(尤其是在"學分"累積概念下的大學教育)終究只是一種片段的"擬真"遭遇,沒什麼大不了。再"壞"的老師也可能教出優秀的學生,而再"好"的老師碰到不想學(或不願意為自己負責)的學生也沒轍... 學習者應把握"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師不如無師"的概念,好好為自己創造新知,因為在結構中,沒有任何一門學問是"現成且完整"的學習對象,因此不論好壞都不可太過依賴,否則就是"自廢武功"。

...

我不相信有人真正"學過" Office Word(或看完整本使用手冊),但我相信大家都會用,因為"自己需要"... 學習並非被動接收,而是主動創造:創造摸索,創造熟能生巧的技術,創造差異,創造問題,創造解決問題的方法,創造觀點與批判... 真正的學習如同藝術,是必須"用力"的...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全世界都在唱同一首歌,還蠻感動的... 想到一段特殊的往事,很少跟人提起... 大學畢業在台北工作的那些年,我獨自住在天母,參加一個國際非營利組織(ICA)...

今天推薦 Stand By Me (1961)

...

這首歌是美國黑人民謠歌手 Ben King 的作品,最早取材自教會的福音歌曲,有一種苦中作樂的味道。文字及旋律都很簡單,廣為流傳,目前全世界有過超過 400 種版本,包括最有名的 1975 年 John Lennon 的翻唱... 今天這個組織叫做 "Play for Change",他們不是知名樂團,由各地的街頭藝人所組成,跑遍全世界,在不同的國家"發聲",用音樂訴求"改變"... 

...

那是一段難忘的"參與"及生活經驗,在滾石工作期間,我住在一個"外國團體"裡,做著兼職打雜和翻譯的工作,順便換來較便宜的房租與食物...

...

ICA 是 Institute of Cultural Affairs 的縮寫,中文叫做"文化事業學會",總部設在比利時,全世界有許多"分支",主要的工作是人力資源潛能開發、諮商顧問,並協助在地社區及社群發展。這份兼差讓我大開眼界,原來"生活"還能有如此樣貌... ICA 的成員來自全世界且到處流動,當時在台灣的夥伴包括美國人、加拿大人、日本人、印度人和菲律賓人,還有一位非常機智又可愛的台灣女孩 Jo (這是一份永遠的遺憾)... 

跟這樣一群外國人住在一起是有趣的,他們不支薪(只發少許零用金),但吃住與工作都在一起... 樓上是各自臥房,樓下是辦公室,所有收入共同支出,並輪流打點生活瑣事... 他們是一群絕頂聰明的頂尖人士(包括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用一種類似"共產"的模式過活著,樂觀開朗,以軟性的訴求積極扮演協助溝通的角色... 這段生活雖然不長,但似乎影響我蠻大的。也許是一種"視野"吧,總覺得世界很小,沒有辦不到的事...

...

雖然對未來的困惑依舊,但我想,凡事有熱情與勇氣去改變,總是好的...

Well, let's play for change...

 

 

When the night has come, and the land is dark
And the moon is the only light we will see
No, I won't be afraid, oh, I won't be afraid
Just as long as you stand, stand by me
So darlin', darlin' stand by me
Oh stand by me
Oh stand, stand by me, stand by me

If the sky that we look upon should tumble and fall
Or the mountain should crumble to the sea
I won't cry, I won't cry, no, I won't shed a tear
Just as long as you stand, stand by me
And darlin', darlin' stand by me
Oh stand by me
Whoa stand now, stand by me, stand by me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期待已久的"世界末日"過了,聖誕節過了,元旦假期也過了,原來太陽依舊燦爛,原來地球依舊轉動,既然還活著,就好好活著吧... 今天參加一場可愛的系集會,同學們活力十足... 2013 年第一首歌,聽聽玫瑰人生... 

推薦一首可愛的法國名曲:La Vie En Rose (1947)

...

這首是法國名伶 Edith Piaf 的成名曲,意思是"Life on Rose",詞曲簡單廣為流傳,被翻成無數版本,還有不少演奏曲... 今天這個版本來自美國的 Foxtails Brigade ,一個有趣的雙人團體,成立於 2006 年,女生是 Laura Weinbach,擅長古典吉他,男生是 Sivan Sadeh,擅長大小提琴,他們的作品華麗又詭異,有一種超現實的感覺,有一點神秘的異國風味,也有一種黑色童話的味道。

...

我喜歡語言,有很大一部分是喜歡"聽"不同語言所說的話,因為語言不只是文字的聲音(化)表達,更包含語調與表情,這種"韻味"讓"話"活了起來...

在文藻工作,曾報名推廣班學過一點點法文,總覺得法文是甜的,好像很好吃的樣子,聽起來很輕,但發音卻很重。法文沒有英文的"重音"規則,所以句子大多無法分段,全靠"語氣"來銜接,而且連音特別多,許多尾音要很費力才能有很"輕"的效果,唸不好還會噴口水,但終究非常好聽... 想想應該繼續學的,這是 2013 年的計畫之一。

 

 

des yeux qui font baiser les miens,
un rire qui se perd sur sa bouche,
voila le portrait sans retouche
de l'homme auquel j'appartiens

quand il me prend dans ses bras
il me parle tout bas,
je vois la vie en rose.

il me dit des mots d'amour,
des mots de tous les jours,
et ca me fait quelque chose.

il est entre dans mon coeur
une part de bonheur
dont je connais la cause.

c'est lui pour moi. moi pour lui
dans la vie,
il me l'a dit, l'a jure pour la vie.

et des que je l'apercois
alors je sens en moi
mon coeur qui bat

    Hold me close and hold me fast
    The magic spell you cast
    This is la vie en rose

    When you kiss me heaven sighs
    And tho I close my eyes
    I see la vie en rose

    When you press me to your heart
    I'm in a world apart
    A world where roses bloom

    And when you speak...angels sing from above
    Everyday words seem to turn into love songs

il est entre dans mon coeur
une part de bonheur
mon coeur qui bat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跨年要播哪一首?這是 DJ 的特權,代表某種"編輯室"觀點... 這個簡單的黑畫面替我作了決定... 好啦,今年最後一首歌,讓眼睛休息一下,聽聽安靜的聲音。祝大家新年快樂。

今天推薦張艾嘉:不變的是 (1985)

...

吵吵鬧鬧又過了一天,也許一個禮拜。吵吵鬧鬧過了一個月,也許一年,也許已經過了一千年... 在這個變化多端的時代,"不變"好像是一種退步,但卻更像一種奢侈...

...

張艾嘉的聲音有一種"都市中的寧靜"的味道,彷彿一面鏡子,等著深夜回家的主人,平靜中帶著疲憊與孤單,沒有年少輕狂的激情,也不再有繽紛的嚮往,只讓人拿下面具,好好看看自己... 最近看了早期她與李宗盛合演的電影"最想念的季節",質樸有味,想到大學時代的這張專輯"忙與盲",曾陪我渡過無數安靜夜晚,如今聽來,依舊"不變"...

...

腦海中經常浮現這個畫面:有一年在加拿大,開車經過某個人煙稀少的山區,高聳入雲的松樹林一片寂靜,只聽到輪胎壓過樹葉的聲音,天空很遠很藍。途中經過一個小小加油站,聽不到討好的音樂也看不到"贈品"。女服務生安靜不語,一手加著汽油,一手拿著書...

  

 

作詞:鄭華娟 作曲:鄭華娟 編曲:陳志遠

不變的是你笑的眼睛有喜悅的線條
不變的是你吹亂的髮像在想念我
不變的是你沈默嘴角有千言萬語
不變的是你的陪伴
那種孤單時可依靠的溫暖
而如今在不變的承諾中
變了的心外表不變的愛情
於是不變的是我的傷心
於是不變的是我永遠假裝不知情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冬天給人的感覺是靜止的,彷彿連呼吸都變慢了... 相較於南半球的熱浪,北半球在寒風中"歲末迎新"是有趣的,感覺好像舊的尚未過去,而新的又尚未到來,這種緩慢的交替讓"年底"更像"年底",有一種紀念或收藏的味道...

今天推薦羅大佑:光陰的故事 (1982)

... 

一首歌伴隨一個時代的轉變,見證了那些可以被我們稱為"歷史"的東西... 有人拒絕變老,忙著追憶似水年華,有人期待長大,急著眺望未來,世代交替的力量在音樂中流傳...

這首歌最早是張艾嘉唱的,曲風平實穩健,後來羅大佑拿回來自己唱,收錄在他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中,當時放在 B 面第四首,意思是"不太重要"的曲子,也不太有人注意(當時這張唱片最出名的是"鹿港小鎮"和"戀曲1980")... 時過境遷,經過 80 年代末期的解嚴與開放大陸探親,90 年代的本土意識抬頭,竹籬笆內的眷村文化開始受到注意,成為台灣族群生活的特色之一,加上賴聲川與王偉忠的劇場及電視劇加持,這首歌儼然成為 80 年代"童年往事"的代表。

...

流行歌曲很少有如此"象徵"的魔力,它簡潔有力朗朗上口,傳達的不只是音樂,而是歷史,甚至是"未來"的歷史。

 

 

作詞:羅大佑 作曲:羅大佑 

春天的花開 秋天的風以及 冬天的落陽
憂鬱的青春 年少的我曾經 無知的這麼想
風車在四季 輪迴的歌裡它 天天地流轉
風花雪月的 詩句裡我在  年年的成長
流水它帶走 光陰的故事  改變了一個人
就在那多愁 善感而初次  等待的青春

發黃的相片 古老的信以及 褪色的聖誕卡
年輕時為你 寫的歌恐怕  你早已忘了吧
過去的誓言 就像那課本裡 繽紛的書籤
刻劃著多少 美麗的詩可是 終究是一陣煙
流水它帶走 光陰的故事  改變了兩個人
就在那多愁 善感而初次  流淚的青春

遙遠的路程 昨日的夢以及 遠去的笑聲
再次的見面 我們又歷經了 多少的路程
不再是舊日 熟悉的我有著 舊日狂熱的夢
也不是舊日 熟悉的你有著 依然的笑容
流水它帶走 光陰的故事  改變了我們
就在那多愁 善感而初次  回憶的青春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