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論與唯名論的對抗浮現,True 與 Real 的紛爭再起,然而故事(本身)並不存在,(故事)必須被"說"出來,才能成為"故事";"畫什麼"也無法追問,直到停筆自然浮現... 彷彿某種宿命,要等說了"這一句"才會想到"下一句",非得先畫了"這一筆"才能看出"下一筆",完全空白的畫面無從判斷,也沒得修改。
我很喜歡一句藝術教育的名言:We don't learn to make art. We create it. (我們並非學習去製造藝術,而是去創造它),希望你能分清楚make(製造)與create(創造)的差別... 藝術是一門很特別的學問,來自一種由內而外的(存在)展現,換句話說,我們始終在創造我們所學到的東西。
"喜歡"與"享受"的感覺不同:"喜歡"是一種"對象"的說法,"享受"則是"狀態",享受自己 (如 I like it 與 I enjoy myself,或者可以說,"享受"就是"喜歡自己的喜歡")... 比較起來,視覺藝術有點像"喜歡"的感覺 (如喜歡一幅畫),時間藝術則像"享受"的感覺 (如享受聆聽一首曲子。我們很少說"享受一張畫")。時間藝術的作品在時間中鋪陳/展開/迂迴/轉折,這是時間藝術的魅力:戲劇性 (Drama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