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期當前,一對夫妻被派到同一家醫院服務。他們在不同部門,各自穿上厚重的防護衣,誰也不認識誰... 他們在走廊擦身而過,透過聲音認出彼此,短暫擁抱一下,各自離開。原來,他們已經五天沒見面了。

好久沒聽音樂,今晚聽聽羅大佑:盲聾

...

電視傳來醫院監視器的畫面,短暫二十秒,兩套防護衣抱在一起,互相祝福... 全世界都安靜了。

...

大難臨頭,有人忙著救人,有人忙著整人。有人解決問題,有人解決提出問題的人。總是這樣,有些人的存在讓人放心,有些人的存在讓人擔心... 總是這樣,救人與整人共在,放心與擔心並存,它們在天平的兩端,彼此襯托彼此的感動與荒謬。

大陸疫情的"吹哨者"李文亮醫生過世了。他並不是"英雄",只是一個平凡人,做了一件平凡事,只因最早揭露疫情而被捕,獲釋後又投入救災,染病不治。生前有人說要替他平反,他正忙著救人,平靜留下一句:"有些事比平反更重要"。 

什麼樣的事會比個人申冤更重要?家事國事天下事?... 曾幾何時,災難變得如此有價值...

 

 

我知道你聽不到我的歌聲你也看不到這世界
也許你不瞭解有多少願意關懷你的人們
或許你早已適應了黑暗的生存
或許你不願接受同情的滋潤... 來自庸俗的人

我知道他聽得到我的歌聲他也看得清這世界
可是昨日的信仰已變成了過去狂熱猶存的餘溫
人們歡聚在鬧市裡喧囂的霓虹燈
破落的庭院的主人也成了回憶中... 我們遺忘的人

有人因為失去了生命而得到了不滅的永恆
有人為了生存而出賣了他們可貴的靈魂
心中深處的天平上你的慾望與真理在鬥爭
曾經一度自許聰明的你... 是個迷惑的人

我看到一個女人的眼睛在向我暗示她那情感的純真
可是彷彿又看到她美麗的面孔後面虛偽的矛盾
銅板的正面說這世界是清晨
銅板的反面說這世界是黃昏
聽... 我的歌聲

地下道的牆上問著今天誰是盲聾
算命的老者受到無知人們過度的恩寵
空中傳來先知的話 他是否進入你耳中
潮汐與蟬聲傳來的訊息
一片朦朧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假不安寧,病毒鬼魅橫生,媒體引用當地的官方說法:"外人勿進,居民勿出"... 想到卡謬的"瘟疫"。 

如同卡謬的其他著作,這是一本絕望與希望的小說,多年前,這本書陪我度過一段絕望與希望的日子。

...

"外人勿進,居民勿出",這句話意味著封城隔離:裡面的人不能出城,外面的人不能進城。 

小說的主要結構是在這樣的情境下進行,透過在城內的作者與"紀錄者"(這是存在主義作家常用的手法)的對照,描寫封城之後居民的各種反映:有人義憤填膺,有人自責懺悔,有人及時行樂,有人反省人生,有人怪罪天意,有人指望上帝,有人趁火打劫,有人默默努力... 有人研發疫苗,死馬當活馬醫,相信救一個是一個。當然也有人為這樣的相信付出更大代價。有人宣稱"放棄希望",但很快就發現,他們的生活其實並沒有希望,甚至不知道"希望"為何,所以也就無從"放棄"起...

...

隔離的可怕並非隔離本身,而是"不知道"的恐懼:外面的人不知道裡面,裡面的人不知道外面。

大家被一種"不知道"的東西綁在一起,每當越想知道,就越發現自己越不知道,到頭來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不知道什麼(這也是存在主義作家常用的荒謬主題)。不僅如此,正是這種無可言說的"不知道",考驗著作為個體的"我"與作為群體的"我們"之間的關係... 寫著寫著,"再見沙特"的鬼魂再現...

...

...

關於有感的閱讀,我喜歡在空白處寫下當時的心情,這也是重讀的趣味之一... 於是我發現:

第65頁,我寫下:"給自己設立一道自我安慰又痛苦的最後防線,然後再自行拆解它"

第120頁,我在空白處打了一個問號。不知當時在困惑什麼。

第170頁,我寫下:"被上帝丟棄... 放逐,分離... now"

第186頁,我寫下:"逃避自由"

第214頁,我寫下:"all or none, belief"

第234頁,我寫下:"共犯"

第239頁,我寫下:"然後的力量"

第240頁,我寫下:"真正的樂觀並非白目高興"

...

存在主義者相信,絕望與希望之間的荒謬是一種能量,我相信這也是"認真探究荒謬"的代價。

祝大家新年快樂,希望武漢的疫情能得到控制。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課的報告很精彩,同學介紹自己喜歡的舞曲及樂團,連蹦帶跳... 熱情會感染,下課前我說:有一件喜歡的事可做是幸福的。生活最好有個內容,否則每天都一樣...

今年第一首歌 Dinah Washington:What Difference a Day Makes (1959)

...

遠遠看來,太陽底下的確沒有新鮮事... 那些被稱為"日常生活"的東西,理直氣壯叫你不要想太多,最好過一天算一天,不但吞食你每天細微的感覺,更如濾網般篩選出不知不覺的日子...

遠遠看來,太陽底下的確沒有新鮮事... 但不幸的是,那些被稱為"日常生活"的東西又如此靠近,想躲都躲不掉。於是,當可憐的 24 little hours 不知不覺變成可憐的 24 little years...

這首歌是一個問句,但,好像也只有自己才能回答。

...

不知為何,這首歌經常出現在各類電影中:重慶森林(港)、蘿拉快跑(德),瀟灑搶一回(美)...

印象中相同的場景是"追逐之後的平靜",一種抽離的轉場,輕飄飄的視野,環顧日常生活之後,重新降落人間... 也許導演想說:"跑一跑,停下來的時候也該問一問"。

 

 

What a difference a day made
Twenty-four little hours
Bought the sun and the flowers
Where there used to be rain

My yesterday was blue, dear
Today I'm a part of you, dear
My lonely nights are through, dear
Since you said you were mine

Lord, what a difference a day makes
There's a rainbow before me
Skies above can't be stormy
Since that moment of bliss, that thrilling kiss

It's heaven when you
Find romance on your menu
Oh, what a difference a day made
And the difference is you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總是以過去式的形式存在... 2019年還剩兩天,兩天之後,這個數字將永遠成為歷史檔案,不論是發生或沒發生的事,一件件都會變成"去年"、"前年"、"某一年",或"曾經"、"從前"、"小時候"...

今年最後一首歌,聽聽老王樂隊:我還年輕 (2017)

...

周末上課很精彩,平常鮮少出現的人都出現了,其樂融融。於是,從網紅直播聊到"空虛經濟學",從畫室模特兒聊到"不完美的完美",最後話鋒一轉,我問:"你如何意識到時間?"... 沉默。

他說:"當我看到爸媽有白頭髮時"。她說:"當我看到越來越年輕的網紅時"... 都好,但不論你看到什麼,最終都會回到你自己身上。這是意識到時間"的感覺",因為你自知身在其中。

...

有人說"活在當下",似乎意味著某種切片或暫停,但這句話只能說給自己聽,不足以安慰人,因為時間無法中斷。時間的連續性讓"當下"的感受因人而異。25歲的人看待自己究竟是20+5的當下?還是30-5的當下?兩者心境不同,"活法"當然也不一樣... 算了,這問題太殘酷。

其實,"當下"並不是時間的存在,而是此時此刻面對時間的態度(時間感),畢竟生命永遠處於移動狀態,永遠介於歷史(經驗或記憶)與未來(期望或想像)之間。"當下"持續進行,該做什麼自己都知道,而且自己還知道兩天之後就是2020... 當然,這也意味你必須決定自己是 20+6 或 30-4?

...

時間總是以過去式的形式存在,卻又不斷提醒著越來越少的未來...

好吧,"我還年輕"... 祝大家新年快樂。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音樂與傳播"最近介紹西洋流行音樂,課堂上有人在睡覺,有人在發呆,也有人興高采烈手舞足蹈...

下課前播了這首,獻給所有女人,Roy Orbison:Pretty Woman (1987)

...

螢幕上出現三十多年前的畫面,一群色老頭在台上歌頌 Pretty Woman,充滿遐想...

"這首歌很有名,經常出現在許多電影或廣告中,算算應該是你爸媽在談戀愛時所聽的曲子"... 我努力替這首歌找出某種現代關聯,彷彿深怕它突然消失,但最後還是加了一句:"放心,你不一定要喜歡它,但作為一個音樂傳播人,你必須知道這首歌..."

...

說著說著我開始猶豫起來,因為我越來越不知道"經典"的意思...

那些朗朗上口的 Carpenters們,那些 Eagles 和 Modanna們,那些 Bee Gees們,那些 Michael Jackson們... 那些曾經霸佔你的年輕歲月,如今又從記憶的墳墓裡爬出來的鬼魂,一個個張牙舞爪在教室裡亂竄,活靈活現,繼續糾纏那些手舞足蹈的同學... 

也許,"經典"就是有人在睡覺,有人在發呆,也有人興高采烈手舞足蹈... 的東西。

...

下課了,睡覺的人醒了,發呆的人回神了,手舞足蹈的人繼續手舞足蹈...

真好,下周要介紹英國搖滾,從 Beatles 開始。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女孩專心畫畫,老師問:"你在畫什麼",女孩回答:"我在畫上帝"... 老師說:"但沒人知道上帝長什麼樣子啊",女孩邊畫邊說:"他們很快就知道了"...

 

 

每隔一陣子就會給學生看這段影片,關於藝術思維與宗教思維的結構性矛盾,也關於人與角色的存在自覺,聊著聊著,最後都會變成教育議題:"學校如何扼殺創意"... 也就是,到底是因為沒看過上帝的樣子,所以不會畫?或,就是因為沒人看過上帝的樣子,所以"我"才要畫?

與其歸咎老師不會教,不如漸漸相信這是"機構(Institute)"的遺傳特質所影響,讓教育工作者不知不覺成為鞏固學校(價值)的一份子,進而成為維持機構的力量... 然而,終究,學校只是一個(在教育概念下)的行政機構,學校的複製特質與機構的遺傳特質基本上都與創意無關,不忍苛責,但值得同情的是,並非他們刻意拒絕創意,而是機構本身不知創意為何,當然不會(或不敢)教出挑戰機構本身的創意學生。

...

小女孩眼中的"上帝"只是一個代名詞,代表未知 (好奇與探索的勇氣)... 在此,如果機構對人的影響是一種生存心態(habitus)的表現,對未知事物的"態度"則決定了教育者的"高度"...

"... I don't mean to say that being wrong is the same thing as being creative, but if you are not prepare to be wrong, you'll never come up with anything original..." 

(我並不是說"犯錯"就同等於有創意,但若你沒"準備”有可能會出錯,你不會有任何原創思考。)

...

機構本身是不會犯錯的,就算錯了也不能說,這是機構的自保之道,否則將挑戰機構本身的合法性,更糟的是,這個合法性也回過頭來鞏固了(菁英)教育本身,讓學生不敢犯錯,否則就是教育的失敗...

於是,以教育為名的"處罰"應運而生,這是最廉價的方式,讓大家在威脅中"順從地"長大,不但大人不敢犯錯,連鼓勵學生"嘗試錯誤"的勇氣都沒有,如此上下交相賊,漸漸成為學生無所作為的玻璃心藉口。

"學校扼殺創意嗎?"  我不知道,只是越來越相信,平庸並非邪惡,平庸加上權力才是最大的邪惡。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航空公司的老闆親自把自家的飛機開回來"... 這是最近少數令人振奮的新聞,展現領導者的魄力,充滿霸氣、能耐、膽識,更是對飛行的熱情...

"每次看到飛機都很感動... 哇,全新的飛機,然後你要把它飛回台灣"...

 

 

不必刻意宣傳,也不用大聲嚷嚷,行為的影響力在行為本身就已完備。據說這位老闆從小在機棚裡長大,跟著維修師傅鬼混,不僅熱愛飛機,也是台灣唯一取得波音777機師及專業維修執照的航空公司董事長。如今這位被視為家族企業叛徒的年輕人自立門戶,駕著自己的第一架飛機返台,起飛的不只是他的夢想,而是專業與熱情的希望。

...

"領導的魅力究竟為何?"... 通常這是領導者最不關心的問題,於是大至國家大事,小到分組作業,經常看到許多行政掛帥/管理迂腐/事倍功半/又不得人心的蠢事。這也是世代交替問題的核心。

其實真正的專業就是一種熱情,不夠熱情的"專業"就是"不夠專業",對事如此,帶領一個團隊更是如此。我喜歡這位老闆,因為他對飛航的熱情只會讓他更專業,更專業之後就會更熱情,進而又更專業...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天,"音樂與傳播"介紹華語流行音樂,下課後與同學聊到現在常用的maj7和弦:"不如我彈給你聽吧"... 匆匆回辦公室,發現門上掛了一個小袋子,裡面有一包咖啡和一塊咖哩,經過提醒才猛然看到門上貼了一張手繪海報,還來不及回神,耳邊傳來五音不全的"生日快樂"...

都是maj7惹的禍,聽聽五月天:擁抱

...

原本打算默默度過的日子,卻成為終生難忘的一天... 

海報上有一首小詩:鐵路地下化了,山還在。文字數位化了,筆還在。時間具體化了,夢還在...

 

...

臉書的祝福彷彿回憶錄,喚起不同年代的自己,也喚起不同年代的自己與世界的關係:

那些老朋友/老同學/老同事/老情人/老學生... 那些劇團的/樂團的/學校的/拍片認識的/路邊彈吉他的/喝咖啡抽菸認識的/學生的/學生的學生的... 那些東海的/大葉的/雲科的/嶺東的/中山的/南藝的/高師的/文藻的/空大的... 那些工業設計的/視覺傳達設計的/空間設計的/流行設計的/建築藝術的/劇場藝術的/視覺藝術的/傳播藝術的/文化藝術的... 那些畢業的/沒畢業的/快畢業的/不能畢業的/不想畢業的... 那些高雄的/台中的/南投的/台北的/台南的/上海的/香港的/英國的/法國的/越南的/泰國的/澳洲的... 

... 

小丸子說得好:有一種徒子徒孫滿堂的感覺... 突然覺得這輩子好像做了不少事。

...

...

這首很好聽,裡面有很多飄來飄去的maj7和弦...

擁抱一下,感謝這份緣。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校門口有個吸煙區,我們都叫它"煙亭"... 煙亭地處偏僻視線隱蔽,顯然是個不該被發現的地方,小小空間貼滿警語,卻經常人滿為患... 煙亭是個被遺棄的角落,大家帶著被遺棄的罪惡來這紓壓,說說被遺棄的心事,也聽聽被遺棄的對話:

...

老師A:最近學校要推生命教育,要開一些課,我想請你幫忙。

老師B:生命教育?那是什麼?   (B剛點一支煙,睜大眼睛,拿著沒抽)

老師A:就是關於生命的教育嘛。放心,教育部有補助。  (A淡定拿出一根煙,敲一敲)

老師B:不行啦,你知道我不是學這個的。  (B抽了第一口,差點嗆到)

老師A:幫幫忙囉,能配合時段的老師不多,排課很麻煩的。  (A點煙,無奈抽了第一口)

老師B:這我懂,但問題是... 我不會什麼生命教育。  (B有點緊張,又抽一口)

老師A:這有什麼難?生命教育很廣啊,以你自己的經驗,隨便跟學生聊聊就可以了。

老師B:聊什麼?   (B越來越緊張)

老師A:聊聊生命的意義啊、生命的本質或生命的價值之類的東西。學生嘛...

老師B:但我從來沒想過這些,怎麼聊?  (B還是很緊張,又抽一口) 

 

      (他們專心抽煙,兩人都沒說話,各自陷入沉思)

    (夕陽的光線很漂亮,微風拂面,校門口人車嘈雜,學生來來去去)

    (離開前,A 熄掉香煙,好像突然想到什麼)

 

老師A:這樣吧,我那裡有一份之前開課老師用的PPT,我把檔案寄給你。

老師B:那太好了,有PPT就放心多了。

老師A:你收到先看一下,很快就可以教生命教育了。

 

       (兩人先後走出煙亭,B 不忘回頭再叮嚀 )

 

老師B:謝謝啦,記得一定要寄給我喔。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達洛威夫人說她自己要去買花"。一句話說出三個女人的故事... 經常想起這部電影,作為日常生活的印記,在逐漸失焦的視線中,努力為自己找回某種重量。最近意外又看了一遍,感動依舊。

今晚看電影:時時刻刻 (The Hours), 2002

...

導演:Stephen Daldry

編劇:David Hare 

原著小說:達洛威夫人 (吳爾夫)

演員:Nicole Kidman, Julianne Moore, Meryl Streep

...  

很多人說我是沉重的人,特別喜歡嚴肅的作品。哈哈哈。也許我相信真正的感動,通常都不太輕鬆。

這部電影放在"草稿"裡已經很久很久了,每次看完都想寫點什麼,但每次又覺得不論寫什麼都是一種破壞,不是破壞這部電影,而是破壞看完後的心情,一種美的感覺。

...

電影人看電影通常不會有劇透的問題,這部電影也沒有偉大的劇情可供描述,而是一種敘事結構的趣味:一句話說出三個女人的故事,一個是20年代的吳爾夫,一個是50年代的Laura,一個是當代的Clarissa。前者是作者本人,中者是二戰後身為人妻人母的讀者,後者是一個去買花準備舉辦趴的紐約客... 

美的感覺來自三個女人一生的"時時刻刻":關於日常生活、合情合理的幸福、不安的平靜、記憶的代價、愛情、性別、存在的權利與義務、為他人而活、生命微不足道的重量、逃避或掙脫...

美的感覺是:"詩人必須死",吳爾夫說,"為了讓身邊的人更加珍惜生命"...

 

Dear Leonard.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Leonard.  Always the years between us. Always the years. 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

片尾,拋夫棄子的 Laura 與自己和好,一輩子活在別人心中的 Clarissa 擺脫過去重拾自己,小說作者吳爾夫投河自盡,留下一封給摯愛丈夫的信,關於生命,關於愛,也關於他們生命中的"時時刻刻"。

...

這部電影另一個迷人之處是電影配樂,來自當代"極限主義音樂家" Philip Glass,他也是我很喜歡的另一部電影"楚門的世界"的配樂大師... 似乎,關於生命探討的電影配樂,總是離不開對"極限"的追求。

快兩年了,夜深人靜時,他的音樂陪伴我畫了不少張臉,彷彿越看越透徹...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剎那間的永恆是否為我終生所追尋的標的抑或是我期待的終點"... 意外從Youtube上發現這段聲音,彷彿瞬間回到大學歲月,那個還是卡帶的年代。

今晚聽聽相聲,表演工作坊:那一夜 我們說相聲 (1985)

 

...

這是表演工作坊第一個作品,李國修與李立群合演的一段現代相聲。集體創作的精彩演出,從80年代聊到康熙年間,從西門町聊到長安城,從大同寶寶聊到徐志摩... 那一年的那一夜,舜天嘯與王地寶,華都西餐廳的舞台上,連說帶演兩小時。

可惜當時人在台中無法親臨現場,又可惜影像資料據說已焚毀,無法看到演出的畫面,但透過Youtube聽了又聽,聽了又聽,彷彿又親臨... 親臨某種說不出口的東西。

...

我試著釐清那種說不出口的東西... 眼前出現模糊的相聲場景,但更清楚的卻是大學時期的校外宿舍:東海別墅小王自助餐樓上的邊間,製圖桌上放著三角板與平行尺,各類紙板與木片,南寶樹脂與模型材料,破吉他靠在牆角,房間裡總是有一罐喝了一半的可口可樂...

彷彿親臨一段青春歲月,一段打麻將與舞會的日子,一段看日出比看夕陽還多的日子,一段充滿吉他聲與信封信紙的初戀,一段騎摩托車不用戴安全帽的逍遙馳騁...

...

究竟"剎那間的永恆是否為我終生所追尋的標的抑或是我期待的終點?"  我越來越不知道。

也許現在聽的並不是相聲,而是一段追憶中的似水年華...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秋天是一年的黃昏,喧囂之後,華燈初上... 秋天的黃昏有一份涼,攪拌出透明的回憶...

畫著畫著,慢慢喜歡這首歌,莫文蔚:慢慢喜歡你 (2018)

...

總覺得,夏天是大家的,秋天才是自己的。

夏天是尖銳的長鏡頭,忙碌又精準,拍給大家看;秋天像緩慢的廣角鏡頭,遠遠的,把自己裝進去...

...

...

兩個月沒畫畫,調色盤上匆匆留著夏天的顏料,一坨一坨,一塊一塊,一層一層... 破鞋的顏色。

破鞋沾著記憶的灰塵,走過這裡也走過那裡,陪伴這些人或那些人,來來去去,靠近或離開... 破鞋的顏料藏著夏天的喧嘩,不論是期待或焦慮,興奮或沮喪,漸漸溶化在秋天的涼意裡。

鏡頭緩慢後退,漸漸拉遠。音樂進。角度拉高,視野擴大,眼前出現一個秋天的房間,一條秋天的街道,一座秋天的城市... 副歌進,遠遠的角落,窗內,一個秋天的老頭正在清洗調色盤...

...

一天的黃昏,一年的黃昏,一輩子的黃昏... 也許必須承認,時間在晝夜交界的地方,走得特別快。

"好聽"不足以形容這首歌,好聽之外,真是他媽的好聽... 我費力刮掉破鞋的顏料。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久不見的畢業學生回高雄,兩個從台北來,一個從澳洲來... 今天是她們的專屬日,忙裡偷閒,吃飯喝茶遊車河,聊聊愛情,聊聊事業,聊聊徬徨,聊聊異國生活,卻滿腦子都是這首歌...

聽聽 Queen:Love of My Life (1975)

...

"23歲的女孩愛上47歲大叔":這事我懂,愛情不但霸道,而且不講道理,矛盾/猶豫/期待/困惑/害怕同時發生... 但吵架歸吵架,抱怨歸抱怨,她說的時候還是滿心歡喜...

"萬華龍山寺的異國邂逅":驚鴻一撇的感覺不錯,卻差臨門一腳,甚至懷疑是否錯過了什麼,只好相信也許是因為國情不同... 但害怕歸害怕,她說的時候還是面帶微笑...

"我打算租車來一趟兩千公里的旅行":她頂著一顆免費燙髮的新頭,風塵僕僕大包小包來到高雄,行李內放了一個玩偶和一個鍋子... 但累歸累,她說的時候還是衝勁十足...

...

"妳們這夥人真不錯,畢業了還經常黏在一起,而且什麼都能說"... 我既像聽眾,又像同夥人。 

軟體園區的海邊,夜色通明潮水不斷,船上有人在工作,旁邊有人在釣魚,熟悉的地方依舊寧靜。

...

離開前我們互相祝福,各自保重,下次再見囉。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多年前在加拿大念完博士,返台前夕,我的老師送我一句話:Hold on your subjectivity. 意思是"把握你的主體性"... 這句話隨著歲月在我心中激盪多年,不時產生疑惑與驗證,卻越來越清晰。

最近一篇文章,感觸良多,標題是:"當奴隸習慣身為奴隸,便開始互相炫耀自己腳上的腳鐐。"

...

當代思潮裡,"主體性"是一個矛盾又弔詭的議題,既抽象又具體,每個人都可以宣稱是自己的主人,但通常又不知道這個主人是誰... 想到一段話:Everybody is conscious of himself/herself, but nobody is conscious of themselves collectively. (每個人都自認擁有自覺,但人群中,卻又都沒有。) 

"主體性"如同"自由",不可說也無法質疑,甚至很難討論,畢竟"放棄主體"也是一種主體,"逃避自由"也是一種自由。教育的威脅利誘從小在身上注入配合的血液,大家只知道要跑得很快,卻多不知要跑去哪裡,就連害怕/或懷疑/或停下來休息一下都帶著幾分內疚,遑論自覺對抗...

只會填空的人一但失去表格,連字都不會寫;只會用PPT報告的人一但沒帶電腦,連話都不會說;只喜歡用考試來證明自己讀書有效的人一但改寫心得報告,連書都不會唸;習慣被關在籠裡的鳥一但獲得自由,連飛都不會飛... 然而可悲的並不是不會飛,而是不想飛,甚至鄙視其他想飛的同伴。

一齣有趣的戲碼:"迫害"總在結構中自我循環,不僅自編自導,還會自演,而鞏固這齣戲最強大的後盾,通常就是台下那些受迫害的觀眾... 五年過去了,【再見沙特】的劇本字字浮現。

...

...

永遠記得論文口試那天,某個三月的早晨,寒風逼人細雨綿綿,教室裡同學簇擁旁聽,走廊上我緊張萬分。

口試開始,我走進會場,意外發現滿頭白髮的院長也來了,他首先上台,用流利的法文唸了一首詩,作為歡迎與開場,大意是:"在知識的海洋裡,我們只能謙卑摸索,努力讓自己進步一點點..."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媒體報導:"921大地震已經過了20年...",這兩個數字代表不同意義:一個是事件,一個是歷史;一個是社會的,一個是自己的;一個是過去式,一個是進行式... 還有,一個是年代,一個是年份;一個可說,一個不可說... 

...

二十世紀的最後一年發生很多事:結束一段婚姻,賣了一棟房子,做了一齣戲,認識一個女孩... 秋天,我帶著一隻狗,從台中搬到學校附近的斗六,正準備打起精神好好面對自己的荒謬人生。

...

...

那天晚上風特別大,我忙著準備課程大綱,突然一陣上下震動,整個房間好像"頓"了一下,接著連續左右搖晃。我無法站立,只好蹲在桌邊,我試圖存檔,但滑鼠按不到那個小方塊。

停電了,窗外月光格外明亮,但明亮的不只是月光,還參雜許多崩裂與墜落的聲音。九樓的窗外,我好像聽見有人尖叫... 短暫的停頓卻搖晃依舊,我決定離開,出門前上廁所,卻怎麼也尿不準。我抓起鑰匙和狗鍊,小黑癱在地上,只好用抱的。離開前,我聽到身後大書架倒下的聲音。

電梯變形了,我摸黑走下樓,樓梯的緊急照明慘淡,牆上磁磚碎落一地,糞管破裂,臭氣熏天。我抱著小黑,一步步踩在碎磁磚和不知是什麼的東西上面。走著走著,總覺得整個樓梯間是斜的。

一步步下樓的感覺是很穩定的,印象中我並不緊張,心中一直數著數字。終於回到地面,沿著中庭邊緣走出大門,突然停住,覺得大廳與路面的台階好像少了一階,但我沒有回頭,繼續走。

我有意識向前走,始終沒有回頭,來到車邊,卻不知要去哪裡... 手機斷訊,我決定去台中找那個女孩... 地震又來了,連開車都晃。一路上明月高掛,但目光所及,整條高速公路一片漆黑。

...

台中的女孩住在理想國社區,住戶驚慌失措,紛紛圍著廣場聽廣播,原來震央在埔里,7.2級。

隔天回到斗六,房間凌亂不堪,冷氣機從牆上掉落到床頭,紗窗不見了,兩片落地鋁門卡在同一條軌道上。順著窗戶往外看,不遠處的大樓成45度傾斜,裂成兩半,廚房掛在外面...

斗六成了重災區,學校停課三個禮拜,不時看到救災直升機往返於操場上空,於是我又回到台中,暫住朋友公司的樓上,過著每天單程80公里開車上課的日子。

...

...

"親身經歷的事算歷史嗎?",回想起來,竟發現如此印象深刻,如此歷歷在目,然而再回想起來,我發現,印象深刻的背後,主要並不是921作為一個地震的日子,而是"20年"。

這20年,與其說是921過後的20年,不如說是"我的"20年,一段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畢竟,921會一直這樣被我記得,但我的20將繼續下去...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菸草店的阿嬤走了。菸草店的阿公很平靜告訴我這個消息...

這個消息,相較於最近眾多荒謬至極的事件而言,並不是最特別的,卻格外顯得安靜,甚至讓人舒服:一種身心分離的舒服,彷彿漂浮在熱鬧的鹽埕商圈。

...

荒謬的當然不是生老病死的無常,空洞的廢話不足以安慰人,反倒是阿公開始安慰我...

"六天",他用大拇指和小拇指比出一個微笑的手勢,帶著堅定又有點神氣的語調:"老毛病了"。

"兩天普通病房,兩天加護病房,兩天安寧病房,很快,也很平靜"... 

...

...

其實今年夏天並不平靜,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讓人掛心。臉書許多朋友的小孩今年開始唸小學或中學或大學,畢業學生有人結婚或離婚,有人就業或失業,老同學中有人退休有人出國,有人繼續為事業打拼,有人回家安享天年... 不同訊息揭露不同階段的人生,標誌不同自我認定的角色...

時間帶來一切,時間也帶走一切,這讓生命更輕盈,也更踏實。有人說:"大人的世界沒有'容易'這兩個字",說得真好,但恐怕只有當了"大人"才能聽懂... 從不懂到懂,也許就是一輩子。

...

阿公從櫃子上拿出一包菸草:"這是最近新進的,聽說不錯,你抽抽看"... 我還來不及回神。

"我覺得阿嬤是幸運的,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走完生命最後一程...",我拍拍阿公的肩膀...

...

轉身離開,初秋的太陽有點刺眼,鹽埕街頭景物依舊...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24 Sat 2019 12:43
  • 靜物

那天第一次畫靜物,畫著畫著,心就靜下來了。回想當時的狀態,明明是熱死人的天氣好像忽然變得沒這麼熱,明明是西曬的窗戶也不再刺眼... 原來靜物不只是靜物,而是一種靜心...

 

2019_0806.JPG  

 

暑假一點也不輕鬆,南北奔波,訪視/備課/找房,還得抽空感冒/補牙。忙裡偷閒的閒特別珍貴,與其說畫畫,不如說調整節奏,透過觀察,讓自己隨時處於一種"歸零"狀態...

...

西方人從辨識的角度,將繪畫分為肖像、風景與靜物,這是內容的分類,甚至連畫布的規格都預先設計好。但材料終究只是材料,繪畫是一種"框景"的視覺凝固,畫什麼與怎麼畫才是重點。 

靜物的英文是 Still Life,但這是一句廢話,因為任何東西一但畫成了畫,都是靜物...

其實,Still Life 並不是某個東西的樣子,而是一種創造的節奏,藏在畫家的眼睛與手之間...

...

...

那天光線特別亮,在地板上框出一塊斜斜的長方形... 找出一雙破鞋,曬曬太陽...

當深咖啡色遇到淺咖啡色... 曬曬鞋,也曬曬心...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outube 傳來這段影像,上面寫著:"本頻道為拍攝紀錄影片的雲端備份,內容很無聊,會看到睡著,拜託疑慮者千萬不要觀賞"...

... 

不知為何需要這樣的備份,也不知是誰安排這樣的工作:攝影機架在火車前端,沒有導演,一鏡到底... 原來順時針環島一周叫做順行,逆時針叫做逆行,於是台北到台中是"逆行",台北到花蓮是"順行"... 鏡頭沿著各式各樣的路程,看著各式各樣的風景,聽著駕駛員各式各樣的談話,帶來各式各樣的平靜... 就這樣,陪伴的眼睛直視前方,紀錄環島各式各樣的旅程...

我不僅沒睡,還看到入迷,一邊看一邊覺得意外,意外自己怎麼會看這麼久...

 

 

火車的路線不同於公路,荒山野地的美無法形容,尤其是花東線。

穿過群山溪流,經過路邊小鎮,甚至看到人家的後院,曬衣服的,曬棉被的,曬蘿蔔的... 沿路小站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月台上零零星星,大包小包,乖乖站在黃線內。他們一點都不急,默默看著列車進站/出站/經過,甚至還有狗狗趴在旁邊睡覺,不僅沒有狗吠火車,更和平共存... 小小平交道充滿人情味,細細的欄杆搖搖晃晃,有人剛買菜回來,有人騎腳踏車經過...

...

自從高雄鐵路地下化之後,窗外少了火車聲... 

當所有的地下車站都長得一模一樣的時候,身體的空間感就消失了,只能用站名來辨別方位... 

打開全銀幕,發呆,從這一站到下一站,身體跟著震動搖晃,好像有風...

 

https://wuhwaihsuan2011.pixnet.net/blog/post/118983949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年多前看了一部紀錄片:金城小子,描寫一個畫家回鄉畫畫的故事,非常喜歡,心動之餘也萌生畫畫的念頭,於是一路畫到現在... 今天又看了一遍,依舊讓人心動...

...

金城小子 (2011,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導演:姚宏易

製片:侯孝賢

畫家:劉小東 (大陸畫家)

...

 "繪畫如果能把一個人或物體交代得很舒服,既有你的態度又變得很含蓄,是非常不容易的..."

 

...

...

一直很難向人解釋自己開始畫畫竟是來自這部影片,因為在這之前,我不僅從未認真拿過畫筆,甚至連這個人是誰都不知道... 回想起來,也許是影片幽靜的氛圍(畫面/音樂),加上此人說話的聲調吸引我,最重要的,他的畫讓我感動,包含他畫畫的樣子。

真實的感動通常來自無聊小事,一種意外的發現,這種感動一點也不藝術,既不是影片中的鄉愁,也沒有時代變遷下的悲情,更不是美術課本裡的寫實或形象等技法,而僅僅是顏色與筆觸,讓我重新感覺,所謂"繪畫",其實就是仔細觀察,然後,老-老-實-實-把-顏-料-塗-上-去... 

 

...

"繪畫對我來說變得越來越老實,就是如何用自己的筆和顏色,把這世界交代清楚..."

簡單的旁白說出一個道理,畫畫是自己的事,大可不必冠上"藝術"的頭銜,這讓真正的藝術家有些尷尬,只好無言... "世界"當然是我眼中的世界,喜怒哀樂一頻一笑,在移植到畫面的過程中,孤單不足以說明孤單本身,只好把自己變得更孤單...

一份勞動的沉默,畫家在畫面上創造自己的世界,然後,平靜又熱情地,把自己種在裡面。

...

感謝有人在 Youtube 提供完整影片... 這部片很美,好像每一個鏡頭都是畫...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暑假到學校走走,午餐時間有人問我:"老師,對你來說,你覺得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

我愣了一下,"世界"瞬間凝固/翻轉:從堅信、懷疑、沮喪、絕望、掙扎、對抗、妥協... 到理解、接受,或更理解、更接受... 五十多年的歲月濃縮成上菜前的五分鐘,仿佛聽到自己心跳...

"這個問題,其實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答案"... 我有意識把自己從悲慘的歷史拉回餐桌:

"但,對我來說,我越來越相信,生命'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我說得很慢,特別強調"本身"這兩個字,還比了"括號"的手勢。她笑了,露出釋懷的表情:"我有一個朋友也這樣說"...

...

上菜了,洋蔥圈加薯條,久違的美式午餐... 她高高興興去拿番茄醬。David 也來了...

...

我怕她誤會,趕緊補充:千萬要弄清楚,"沒有意義"這四個字並不是價值判斷的(負面)說法,而是"尚未"的意思,因為時間繼續... 生命並非某個意義的產物,不必穿鑿附會,恰恰相反,正因為生命"本身"沒有意義,才會讓"活著"有意義... 存在是一個動詞,凡事都可行看你怎麼做而已沒有絕對好壞,只在選擇與承擔,而且每個人都知道自己遲早會死...

David 餓了,急忙以大師兄的身分下結論:"就因為生命是空的,才要靠你自己去填滿... 開動。"

她好像有點聽懂, 一邊點頭一邊吃炸雞。

...

...

“當垃圾食物遇見存在主義”,這頓飯吃得很荒謬,但其實我是高興的...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