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陸生同學你們好,歡迎來到"藝術概論"課程。疫情關係,這學期好像過得特別快,期末將近,大家還是要注意身體。這幾週的課程是劇場與表演藝術。

...

1. 藝術的感覺是一個整體現象,這種感覺不僅來自藝術品(對象),還是一種物我合一的遭遇和體會,換句話說,藝術的感覺並不只是"喜歡"而已,更是一種"享受"...

"喜歡"與"享受"的感覺不同:"喜歡"是一種"對象"的說法,"享受"則是"狀態",享受自己 (如 I like it 與 I enjoy myself,或者可以說,"享受"就是"喜歡自己的喜歡")... 比較起來,視覺藝術有點像"喜歡"的感覺 (如喜歡一幅畫),時間藝術則像"享受"的感覺 (如享受聆聽一首曲子。我們很少說"享受一張畫")。時間藝術的作品在時間中鋪陳/展開/迂迴/轉折,這是時間藝術的魅力:戲劇性 (Dramatics)。

除了戲劇該有的戲劇性,任何時間藝術的作品都具備戲劇性,包括音樂/舞蹈/動態裝置 (甚至文學)... 視覺藝術給人一種瞬間凝固的"情緒",時間藝術則給人一段隨波逐流的"情境",觀眾必須用同樣的時間交換而來,因為只有在劇終的時候才能一窺作品全貌,而當一窺全貌的時候,作品就結束了。

...

2. 為什麼表演會成為一門藝術? 其條件為何?

"表演"是人類最早的藝術形式,起源於古代的儀式 (如古代皇帝帶著文武百官一起祭天)。儀式的意義除了內容,更有觀禮的作用,甚至是一種集體催眠,凸顯"看"與"被看"的關係...

"看"與"被看"同時發生,這是表演的條件,讓肢體動作帶有"扮演(play)"的味道:一種刻意安排的展現。因此,一個人在浴室唱歌並不是表演,除非你知道有人在偷看... 觀眾並不只是表演的旁觀者,更是表演(這個行為)的"構成者",正因有觀眾在場,才讓人的動作具備"表演"特質,進而成為一門藝術。

表演的動作是需要設計的 (如面向、語氣、走位、姿態或表情等,甚至連呼吸換氣都要注意),這是一門活生生的藝術,而這種經驗只有親身經歷才能體會...

...

哈姆雷特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看看不同的唸法,各有重點:

 

...

哈姆雷特的經典獨白... 就算聽不懂內容,也可以感受演員的功力,他連呼吸都是表演...

 

...

3. "故事"是什麼? 如何產生?... "故事"的構成條件是什麼?...

許多書上會提到戲劇性(戲感)來自"衝突(conflict)",這個說法大致沒錯,但可能會引起誤解,以為故事越衝突暴力越好,其實不然,因為衝突只是事後詮釋的說法,一個好的故事並非為了衝突而衝突,而是讓衝突在"情理之內 / 意料之外"自然發生... 衝突並非對立,倒像某個"缺口",讓原本的預期有了阻礙 (如:該來的沒來 / 該走的沒走 / 原本預期的事沒發生 / 愛上不該愛的人 / 誤會 / 錯過...),這就是"哏",換言之,一件平順無奇的事沒什麼可說 (如小明喜歡小花,小花也喜歡小明),但是... (可自行想像)

通常故事會有"起-承-轉-合",其中的"轉"就是戲感所在... 此外,文字中常用的否定(疑問或條件)連接詞,如:但是、除非、儘管、難道、莫非... 等,都是具備戲感的語境,有興趣的同學可由此練習寫作。

...

4. 同樣是表演藝術,"戲劇(Drama)"與"劇場(Theatre)"卻是不同概念,前者來自文學,後者則是操作。換言之,若將"戲劇"比喻為故事,"劇場"就是如何讓故事在舞台上發生,也就是戲劇的執行,包括導演、表演、舞台設計、音效設計、燈光或服裝設計等,這是劇本之外的另一種創作,來自新的詮釋...

除了親自參與製作或觀賞,時間藝術(尤其是劇場)很難用文字說明,同學只能盡量想像現場狀況... 這幾週上課,我們還看了一部賴聲川早期的"暗戀桃花源",這是台灣小劇場的經典作品之一,據說這齣戲在大陸也很有名,也是許多學校話劇社團的入門功課之一。

 

...

好啦,疫情稍減,有空多看戲吧。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學入學的季節,許多專家紛紛預測"未來十大熱門(或冷門)科系",引來熱烈討論。有人問我唸什麼最好,我說"不知道"。最近也有家長問我"該不該在意小孩的分數?"... 想了很久,還是說"不知道"...

...

其實,說"不知道"是會心痛的,這種心痛並非自責無法回答,而是這些問題的背後,那個將心比心的"問題意識",讓一群愛子心切又無能為力的家長心急如焚,又讓一群從小在分數制約下的孩子前途茫茫,也讓一個在體制邊緣的老師啞口無言...

"也許你問錯人了,我並不是一個好例子",腦中浮起那段灰色歷史...

用現在的標準看來,我小時候應該是低能兒,不僅愚蠢呆滯,成績更是奇爛無比。我無法在任何"被要求"的課業中獲得認可 (並非我不想,只是太笨學不會),家人為此傷透腦筋。我落榜重考,轉校又轉系,卻慢慢發現知識在考試之外的另一個世界,開始為興趣讀書,且多半是自學而來... 我選擇唸的科系與熱門無關 (其實我這輩子所做的事大多與熱門無關,或說,熱不熱門從不是我的考量,甚至我還希望越冷門越好,這樣才能不受干擾),大學之後的讀書原則是:有興趣的全力以赴,沒興趣的及格就好。

https://wuhwaihsuan2011.pixnet.net/blog/post/109959251

...

其實,說"不知道"是不想害人:

因為我認為科系無分好壞,不能保證什麼,以現代社會變化的速度看來,入學時的熱門科系到了畢業是否還在都是問題。文憑只能替已經有本領的人加分,那些不能為自己的學習負責的人才會依賴學歷 (順便騙騙懶惰的老闆),因為知識是死的,本領才是活的。所以,有興趣的系就是好系,剩下的就是自行鑽研,自己有責任把冷門的知識變成熱門的本領... 當然,這是"對我而言"。

其實,說"不知道"是不想害人:

因為多年來,我們的學校越來越沒格調,只會把學生變成考試機器,要他們越跑越快 (以此作為招生廣告),卻不在乎學生要跑去哪裡。學校與教育形成某種"便宜行事"的共犯結構,這是(偽)菁英社會的集體代價:樣子十足卻內容空洞,形式掛帥卻忽略本質... 知識的價值在教育中被分數所取代,成為交換籌碼 (但卻不知要交換什麼,只好追求越高分越好,但又不知到底好在哪裡),美其名曰培養競爭力,卻不知要競爭什麼,其結果只是鞏固這個懶惰又無能的形式體制... 也許應該這麼說:"我當然不在意分數,我只在乎本領,但不幸的是,你的小孩是活在這樣的分數教育中。"

...

雖然如此,幸好幸好幸好,王爾德曾說:"放心,我們的學校已經越來越不重要了"... 意思是"再差也不過如此",所以請家長放心,學歷貶值的年代,貴子弟不論唸什麼系都不會更糟。

...

說來好笑,教了二十多年書,漸漸發現,我們的學校已經把教育變成一件羞恥的工作了,這個發現有一種"幸好"的感覺,也許某種理念"幸好還在",因為這種不知道也是一種知道。

https://wuhwaihsuan2011.pixnet.net/blog/post/86716794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陸生同學你們好,歡迎來到"藝術概論"課程。天氣越來越熱,大家還是要注意防疫。這幾週的課程是"時間藝術",內容包含音樂、電影與劇場。

...

1. 相較於靜態的視覺藝術,"時間藝術(Time Art)"顧名思義是與時間相關的藝術形式,也就是以"時間"作為創作及欣賞的條件。通常視覺藝術(這件事)給人的感覺與時間無關,譬如"蒙娜麗莎"永遠是那個樣子,這類作品單位是一幅(畫)或一個(雕塑)。時間藝術以時間為載體,其作品是一段 (3分鐘的音樂或20分鐘的影像),也就是 in a period of time ,這是一種"在時間之中"的體驗... 換句話說,面對時間藝術,觀眾必須"交出時間"才能欣賞,而當演出的時間結束之後,作品就消失了。

"時間藝術"是一種藝術形式,也是一個美學概念,近年很流行的"展演"(Performance) 也是廣義的時間概念延伸,意思是把"作品的主體"交還給觀眾,畢竟"作品(的概念)"是透過觀眾才得以成立,因此從觀眾的立場看來,我們可以說,任何藝術形式都具備展演特質。

...

2. 這幾週我們從音樂出發,介紹音樂與聽(覺)的關係,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特質是"層次(layer)"的概念。

人的感覺是一個整體現象,不僅相互關聯,也相互影響。視覺與聽覺最大的區別,在於視覺是一種單一線性的感官,這與眼睛構造有關,也與光線直射有關 (通常我們一次只能看到一樣東西),但聽覺不同,我們可以同時聽到(前後左右)很多聲音... 生活中所聽到的聲音不只一種 (如人聲/車聲/電視聲/手機聲),它們同時存在,構成現代生活的"環境音",我們早已習慣這種吵雜。

雖然如此,我們對於一首歌的印象通常卻只有旋律 (如KTV唱歌),很少有人會聽到編曲,這是內行聽眾與外行聽眾的差別,因為編曲就是"同時處理"此時此刻的層次。

 

...

3. 許多人喜歡彈吉他唱歌,這也是層次的概念,譬如有人一彈吉他就不會唱,或一唱就不會彈,這種邊彈邊唱是需要練習的,一種身體與節奏的練習。除了創作之外,時間藝術的欣賞也是一種"共時性"的體會,譬如,管弦樂的樂器很多,編曲複雜層次很多 (管樂/弦樂/打擊...),層次越多音樂越厚。流行音樂的編曲也是如此,一軌一軌疊加,目前我們多用電腦處理 (sequencer)。

除了單色音的樂器 (提琴或笛)之外,許多樂器本身也是層次的組合,吉他和弦就是其一 (譬如大調和弦就是1 3 5同時出現),鋼琴的雙手十指也如此。此外,如果你會打鼓,你會發現人體四肢的奇妙分離...

基本上,時間藝術的感動來自身體,視覺藝術的感動多來自思考,因此,"時間藝術"比"視覺藝術"更容易親近,也更容易隨著節拍起舞。哲學家尼采曾把視覺藝術比喻為具體又光明的太陽神,而音樂則是隱晦又神秘的酒神,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美感經驗在人身上造成某種"悲劇的誕生" (參考藝術概論-3)。

 

...

4. 把"層次"的概念用在影片裡,同樣可獲得不少靈感,譬如畫面與聲音的搭配(或反搭配)。想像一下,畫面上出現戰爭的場景,配樂卻是貝多芬田園交響曲,或,一對情侶在月下散步,配樂卻是大白鯊... 這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就是時間藝術的"蒙太奇(剪接)"趣味。

視覺藝術的藝術家通常被稱為"畫家",時間藝術的藝術家通常是"導演",因為時間藝術的創作是立體的,建立在一個共時且不斷進行的序列(sequennce) 之下。音樂家手中的套譜如同導演手中的分鏡腳本,他們必須想像當小提琴在演奏的時候,長笛要吹什麼,或者,當鏡頭特寫男女主角在路邊接吻時,要不要加進的緊急煞車聲...    

 

 

這是一首層次漸進的曲子,音樂越來越厚實,來自法國近代音樂家拉威爾(Ravel)。

仔細聽聽樂器搭配的方式,也看看這首曲子的三種樣態:波列露舞曲 (Bolero) 。

...

相較於視覺藝術的"永恆感",時間藝術的作品是會結束的:散場代表劇終,掌聲代表落幕,除非你明天再來,但即便如此,你明天所看的是明天的戲,因為今天已過... 這種"當下感"讓時間藝術多少帶有一種"瞬間即逝"的宿命悲劇,但也正因如此,時間藝術的作品更貼近生命,尤其是活生生的劇場藝術。

有人說劇場在每天早晨死去,到了晚上又重生,希望你可以體會... 其實,任何時間藝術作品都具備"文學性"的美感,一種如詩般的立體透明/層次堆疊,起承轉合的流動讓人甘願隨著作品"載浮載沉"...      

...

好啦,祝大家身體健康。下次再聊聊劇場(Theatre)與戲劇(Drama)。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ris 寫了一首歌送我,用我的故事... 頓時百感交集,萬般心情湧現。幹!師徒至此,夫復何求... 

...

都是"戀人絮語"惹的禍...

那天,疫情當頭,全世界都忙著 Zoom in 授課,我們還是決定 Zoom out。大夥冒著生命危險,用更寬廣的視野,面對面說話... 於是,五個人戴上口罩,併了兩桌。咖啡館的走廊有點冷清,路上行人稀少,涼風拂面,煙草與咖啡之間,圍繞當代思潮,聊聊羅蘭巴特,聊聊愛情,也聊聊傳說中的戀人。

...

原本以為已經過去,因為聽說時間會帶走一切,但生命至此,把情人"孵"成朋友,老實說還是有點困難... 也許必須承認:傷痛,是為了還能保有一絲關聯。

為了讓結痂的疤留下漂亮痕跡,必須偶爾摳出一點血。傷口帶來刺痛,也帶來某種欣慰:"幸好還在"... 卡謬說真正的傷痛是無法療癒的,我們只能帶著傷痛繼續活下去。說得真好,但言重了,其實是,真正的傷痛是無法忘記的,頂多只能假裝不再想起。

...

這天,佈展結束,一夥人到 Chris 家吃涼麵,七嘴八舌的話題最後又落在"愛情的想像"。Chris 說他開始會在洗澡的時候留意把馬桶蓋放下,也會隨手把曬衣架上原本沒掛好的肩線對齊...

Chris 唸起他朋友的來信,信很長,我只記得一句:我們不能因為找不到分手的理由而繼續交往下去... 好狠,愛情就該如此理直氣壯,想到曾寫過一句話:人活著要有想像,不能只因還沒死而繼續呼吸。

 

96234008_601555413776431_3588988970207281152_n.jpg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陸生同學你們好,歡迎來到"藝術概論"課程。最近疫情稍緩,但還是要多留意個人健康管理,希望大家都平安。今天我們要介紹一段"很靠近"的歷史,也就是二十世紀的藝術。

首先聲明兩件事:

a. 二十世紀對你們來說也許並不靠近,畢竟你們是二十一世紀才出生的新世代,但歷史是一種延續現象,許多觀念的影響環環相扣,尤其是瞬息萬變的現代生活 (與現代藝術)。換句話說,"現在"並不是現成的,因此,了解一段最靠近我們的歷史不僅必要,更是一種養分。

b. 歷史與史觀不同,前者是"事情的發生",後者是"事情的判斷"。藝術概論課程主要以介紹發生為主,希望大家保持好奇心,多知道一些事情,至於喜好與否則是你的自由判斷。換言之,你不一定要喜歡這些藝術事件或作品,但作為一個藝術相關科系學生,你應該要知道這些事。

...

1. 上回提到印象派繪畫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視覺體驗,到了後期印象派(梵谷、塞尚等)更發展出"色塊"的概念 (塞尚被稱為現代藝術之父)。"繪畫"的意義從傳統所講求的"精神寄託"回到"材質表現"的層面。因此,相較於文以載道的古典繪畫,二十世紀的藝術基本上沒什麼高尚意義,而是強調藝術家如何運用材料的直觀表現。換言之,人們看待藝術的眼光從以往的"議題取向"回到以個人為主的"風格取向",結果是:藝術家必須有自己的風格,這是一種實驗,也就是"前衛"精神 (Avant Garde)。

 

Paul_Cézanne_Jeune_garçon620.jpg

...

2. "藝術的意義被消解",這是個革命性的觀念突破,但要弄清,並非藝術變得沒意義,而是新的(實驗)意義取代了舊的(文以載道)意義,這種"實驗精神"讓許多藝術家勇於嘗試...

於是在"色塊"的影響下,二十世紀初的馬諦斯(Matisse)選擇色塊中的"顏色"繼續研究,發展出野獸畫派(Fauvism),同時期的畢卡索(Picasso)則選擇色塊中的"造型"繼續研究,發展出立體畫派(Cubism)。此時期的俄國畫家康定斯基(Kandinsky)也發展出抽象藝術(Abstractism)的理論。 

1200px-Matisse-Woman-with-a-Hat.jpg       Pablo_Picasso,_1910,_Girl_with_a_Mandolin_(Fanny_Tellier),_oil_on_canvas,_100.3_x_73.6_cm,_Museum_of_Modern_Art_New_York..jpg       Wassily_Kandinsky,_1910,_Landscape_with_Factory_Chimney,_oil_on_canvas,_66.2_x_82_cm,_Solomon_R._Guggenheim_Museum.jpg

Matisse, 1905                          Picasso, 1910                          Kandinsky, 1910

...

3. 藝術不僅離不開生活,更是嚴謹生活的一部分。二十世紀發生過兩次世界大戰,分別帶來不同影響。

1910年代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戰",許多人見證這個悲劇,開始對現代文明產生懷疑。藝術家尤其敏感,他們透過作品對世界提出控訴,表達某種荒謬/鄙視/不屑/嘲笑/絕望等想法,甚至宣稱"反藝術",這就是盛行於二十世紀前半葉的"達達主義(Dadaism)"。

Dada 是一個很"觀念"的藝術形式,讓人重新思考藝術這件事。Dada 的素材大多是"現成物",透過現成物"意義扭曲"的趣味,加以拼貼/重組/變形(這與立體派的概念很像)。藝術在Dada 眼中似乎又找回某種精神意義,但這個意義並非崇高偉大,而是對人類文明的嘻笑怒罵。

02 MarcelDuchamp Fountain1917.jpg       786217480_m.jpg

Duchamp, 1917                        Duchamp, 1919 

...

既然Dada 藝術家用"現成物的扭曲"來表達情感,回到繪畫,畫家當然也可以用"現成物的扭曲"來畫畫,加上當時(戰後)社會不安經濟蕭條,人們追求某種"弗洛依德式"的潛意識寄託,促成了1930年代的"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 "超現實"的意義來自"現實"的對比,所以超現實的趣味並不是憑空捏造的趣味,而是某種"扭曲的趣味",好像夢境一般。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創作形式很多,最常見的是繪畫與電影,但超現實的"畫家"其實很像"導演",在畫面上"導"一齣戲給你看。

41WUNAE85SL._AC_.jpg       rene-magritte-golconde_a-g-13173386-0.jpg

Dali, 1931                                Magritte, 1953

...

4. 人類好像永遠學不會和平相處,二十世紀中葉的地球更加混亂。1940年代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比第一次更大,死傷更慘,影響歐洲、亞洲與美洲,不同的是,歐洲與亞洲一片廢墟,美國趁勢崛起,不僅改變了全球政治,也改變了全球藝術... 這也再次驗證了"歷史是強者的詮釋"。

簡單說,自古以來我們所認識的"藝術"多來自歐洲的觀念 (如之前所說的希臘/羅馬/文藝復興/巴洛克/古典主義/印象派...),但因二戰的關係,許多原本歐洲知名的科學家及藝術家紛紛離開故鄉遷居美國,加上美國開放的移民政策,以及強大的科技與資本主義社會,很快就建立一套"美式"的藝術規則... 換句話說,二次大戰之前,人們所說的"藝術之都"通常是指巴黎,二戰之後,世界的"藝術之都"是紐約,這個改變也說明了藝術並不是生活之外的獨立事件,而是活生生的權力拉扯軌跡。

...

1950年代的美國出現一個名為"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畫派。這是美國引以為傲的"本土"畫派,雖然成員中有許多是從歐洲移民過來的畫家。他們各顯神通,風格不拘議題不同,但都以大膽表現為主,有些帶有某種"鄉愁"或"新生"的味道。這個畫派帶動了1960年代的美國盛事,也就是影響全世界的"普普藝術(POP Art)。

hb_57.92-1024x538.jpg      350421@2x.jpg

Pollock, 1950                          de Kooning, 1952

...

"普普藝術"的意思是"大眾藝術" (Popular Art),顧名思義與流行文化有關,目的是另起爐灶,把傳統由歐洲所主導的"藝術精神(High Art)"轉變為美國社會中的"生活符號(Low Art)",如瑪麗蓮夢露、可口口樂或康寶濃湯... "藝術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觸手可及",這種強調量產或複製的藝術形式不僅具備商業考量,當然也具備藝術的政治考量 (話語權之爭)...

對我而言,"普普藝術"並不是一個藝術議題,而是一個美學與社會議題,內容龐大複雜,有機會再介紹。

ZIgx10UlwlUZEPR-6gti3ueXdeOnk25OO2gRjztoEY8.jpg      hopeless-1963.jpg

Andy Warhol, 1962                  Lichtenstein, 1963

...

除了標榜大眾文化或商業複製之外,普普藝術也開啟另一波前衛藝術實驗。1970年代之後,現代藝術的風貌越來越多,有人喜歡"地景藝術(Earth Work)",有人喜歡"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有人喜歡"極限主義(Minimalism)",有人喜歡"行為藝術(Happening Art)"... 同時,表演藝術 Performing Art (劇場、聲音藝術及現代舞等)也蓬勃發展,科技及影像藝術(Video Art)更掀起一波新的媒體形式...

好啦,這就是"西洋藝術史"的部分,希望你找到有興趣的部分,自行研讀。

...

祝大家身體健康,下次再聊。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是天意,還是某種高科技運算,Youtube 經常帶來驚喜... 這首曲子曾在二十多年前一部電影中聽過,但從不知是誰寫的,無從查起。曾經以為永遠忘了,今天卻意外發現,有一種"被找到"的感覺...

夜深人靜,聽聽 Scarlatti:鋼琴奏鳴曲 B小調 

...

感動的東西永遠記得,否則就不夠感動。儘管所記之物並不具體。儘管二十多年來我早忘了這部電影。儘管當時聽到的也許只是片段或誤植或想像,或,甚至根本沒這回事,但這幾個音符所構成的世界卻在記憶中真實發生,好像野地裡的種子,隨風飄逝,卻又落地生根。

"記憶"只有在"想起"的時候才會出現,此時此刻驗證了彼時彼刻,而每當想起的時候,記憶又成了記憶之外的東西,等著被呼喚,才能再次想起。

...

電影"一代宗師"裡有一句台詞:人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說得真好。這句話也可以倒過來說:只有歷經了重逢,才會發現原來早已久別。

也許,"被找到"就是一種久別的重逢,只是不知是誰被誰找到,或誰又找到了誰?

...

此人竟與巴哈同年... 眼前飄過記憶中三百年前的畫面。義大利那不勒斯王國宮廷作曲家。假髮長袍...

當"被找到"的時候,又突然想起,"靠,原來巴洛克音樂也有這麼溫柔的..."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她考上北京電影學院的表演藝術研究所,特地發訊息告訴我一聲,聊聊現況...

...

忘了是哪一年,幾個大陸同學一起選修了我的表演課。她們是大陸知名大學的交換生,各有各的專業,但從來沒學過藝術相關的東西... 她們風塵僕僕來到高雄,一邊上課,一邊努力適應本土人情,而印象中我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上不上課沒關係,妳們好不容易來台灣,應該多出去逛逛..."

她們的期末作品令人驚艷,不但自製劇本還熟背台詞,有模有樣弄了一齣半小時的戲。相較於那些經常把"愛台灣"掛在嘴邊卻什麼事都沒做的同學而言,她們的認真讓我既欣慰又矛盾,只好無言。

...

名校畢業,她有許多不錯的升學就業機會,也曾考慮去英國,但她"不知不覺"加入了劇團的工作。於是,從大舞台到小劇場,從行政管理到親自披掛上陣,從小助理到大明星 (to be)...

"恭喜妳終於下海了"... 沒想到她是玩真的,我帶著訝異的心情,遠遠觀察,遠遠想像,遠遠祝福...

"回想起來,人生第一堂表演課就是在您的課上的"... 這句話讓我有點緊張。

...

由於不是本科畢業,她得加強一些演員的基本訓練,要我給她一些建議,但其實我也不知道... 事實是,我還在"記憶中的她"與"現在的她"之間遊走,腦中一直浮現她們一夥人臨走前在我家做飯的情景...

"劇場表演與鏡頭表演不同,但表演的本質應該是類似的,就是動作"。我建議她多觀察周遭人的行為細節,但不是只用眼睛看,而是用身體去感覺他們的舉手投足,那是一種節奏... 我也提醒她演員心中必須有一個"秒針",所有動作都必須在時間的精準計算中...

我們在網上聊了史坦尼斯拉夫斯基,還有一些關於身體記憶的東西。還來不及扯上葛羅托夫斯基,她說她說話的聲音太"正"了,於是我又想起她當年在台灣說話的樣子,"沒錯,這樣的腔調會沒感覺"。

"這是一種習慣性的自我保護或姿態,妳需要突破這個",她若有所悟。最後我說:"趁年輕,多折騰吧"... 演員是我心中的藝術之神,活生生的存在,聲嘶力竭,狼狽翻滾...

...

最後我們聊到 messenger 在打字的時候,對方欄位裡會出現三個小浮點,上下漂動,令人期待。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陸生同學你們好,疫情持續,外面的世界很慌亂,但內心依舊要保持平靜,祝大家健康... 今天我打算單獨介紹一個我最喜歡的畫派,也是影響現代藝術最重要的一個觀念:印象派。

我喜歡印象派,不是因為它"偉大",恰恰相反,它一點也不偉大,甚至主題貧乏內容空洞,沒什麼特殊意義,卻正因如此,它把繪畫的"主體性"還給了創作者。繪畫不再是一個概念中的名詞,而是一個當下揮灑的動詞,內外交錯,又輕又重... 於是,在時間進行中,我們重新思考"藝術"這件事。

...

1. 上回提到十八世紀前後,近代人類文明的重要轉折:威權瓦解、啟蒙運動、知識爆炸、工業革命、大量生產、資本主義、民主國家、(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寫實主義...

在那個充滿各種理論的實驗年代,人們心中的"傳統價值"不斷崩解/重組/又崩解/又重組。舊的已然過去,但新的又還沒來,大家既興奮又恐懼,"世界"的樣貌越來越多樣,也越來越不確定... 科技改變了人的視野,也改變了人的視覺經驗,而威權消失也改變了傳統藝術作品的雇傭關係...

一個簡單的例子:照相機發明之前,傳統的肖像畫扮演重要的"紀錄"功用,尤其是紀錄皇家貴族,所以要畫得很細緻(畫得像才能拿到工錢),繪畫在此服務於"功能"。照相機發明之後,肖像畫作為紀錄的需求消失了,加上雇傭關係的改變,畫家面對同一張畫布,必須自找出路。這是藝術在自由意志(free will)下的新挑戰,有人害怕也有人為此興奮,當然也呈現新的意義,如"純藝術(Fine Art)"的概念。

順道一提,英文中的 Modern 與 modern 都是"現代",但意義不同。小寫的 modern 是一個普遍的形容詞,任何時間都試用。但大寫的 Modern 專指上述這個年代。一般的說法是工業革命開啟了 Modernism (現代主義),也有人說得更早,說是從文藝復興時代就開始了,主要來自"人的自覺"。  

...

2. 印象派的畫風出現於十九世紀下半,但印象派(這個詞彙)並不是事先規劃好的畫派,而是一群"落選"的畫家湊成的團體。他們的作品風格類似,卻都被官方拒絕,只好在美術館旁邊的小畫廊展出,臨時找了一張莫內的"日出印象"當標題,於是被稱為"印象的畫展"。這在當時是一個嘲笑的稱呼,因為這些作品的共通特色是筆觸凌亂模糊不清,有人說根本沒畫完,還有人說像未乾的壁紙... 

 

unnamed.jpg

 

但這個非主流的畫展卻越來越有名,人們開始重新思考"繪畫"是什麼?而"顏色"又是什麼?... 原來,顏色不是天生"長"在物件上的固定質性,顏色不但沒有本質,更是光線與眼睛相互作用(或相互欺騙)的現象。換句話說,"紅色的花"只是一瞬間的印象(甚至只是一個概念),"紅色的花"在太陽下所呈現的顏色每分鐘都不一樣,"紅色的花"到了晚上其實是黑色的。

繪畫回到單純的顏料關係,塗抹/堆砌/筆觸/覆蓋,繪畫的"物質性"取代了傳統的"意義",與內容無關。換句話說,蒙娜麗莎是一張"畫",而不是一個"人"。馬格利特的名言"這不是一個菸斗"(這是一張畫)... 想到年輕時在美國上人體素描課,老師一再叮嚀:"你不是在畫一個模特兒,而是在處理一個畫面"...

 

claude_monet_la_grenouillc3a9re_v9M3J_1200x0.jpg

...

3. 印象派關注材料的"物質性",也關注繪畫的"時間性"(他們經常與光線賽跑),雖然筆觸凌亂,卻讓顏料在畫面上"獨立存在"(譬如,"紅色"並不是為了畫"花",而只是畫面上的一塊顏色),因此產生了"色塊"的概念。在他們心中,所謂"繪畫",就是一堆色塊塗在一塊布上。於是,為了忠於平面素材,印象派之後的現代繪畫的共通性是扁平(flat)。這個"扁平性"並不只是內容空間感的扁平,而是一種回歸的態度。

陳丹青說得好:印象派畫出了時間,因為畫一張畫的狀態,比這張畫重要。

 

...

4. 藝術是個人創作的事,因此"畫派"通常不會持續太久(也不需要),尤其是現代藝術。印象派最初以莫內為主,但很快就解散了,之後帶動了"後期印象派"(梵谷、塞尚),成為現代藝術的開端,他們各自影響了二十世紀的繪畫與視覺藝術,包括之後的(立體派)畢卡索和(野獸派)馬蒂斯,還有更多當代藝術家。

 

...

...

順道一提,印象派不只是繪畫的運動,對現代音樂也深具影響,改變了傳統的音樂調性結構。

聽聽德布西(Debussy)的印象音樂,有一種很輕的感覺,但這種"輕"卻是很扎實的。這樣的音樂特別有"畫面感",常用於影像配樂,配上這些繪畫應該更有想像。

 

...

好啦,祝大家健康。

下次再聊聊二十世紀的藝術。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陸生同學你們好,疫情繼續,大家多保重。最近事情很多,春假/網路授課/期中考/畢業劇展等,上課方式及內容不斷調整,有點慌亂。幸好"藝術"是一個整體的美感經驗,並無先後順序之分,只要能在"最有感覺的時候"讓感覺多一點,足矣... 今天繼續聊聊西洋藝術史。

...

1. 延續上回我們說到文藝復興所強調的"人的覺醒",他們第一次發現自己是"人"(而非威權的工具),因此文藝復興之後的兩三百年出現了許多由"人的覺醒"所發明(創造)的東西,包括藝文觀念、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科學及產業等,世界越來越多樣,慢慢進入"現代"的開端。

還是提醒一句話,"歷史"永遠是"選擇紀錄"的結果,來自強者... 文藝復興之後的巴洛克(Baroque),展現了"人的覺醒"之後,十七世紀的強權華麗。

...

2. 如果你很時尚,不難發現許多時尚品牌的源頭多來自"巴洛克"(或至少會這麼寫,某種歷史傳承的驕傲)。巴洛克是一個時期,也是一種藝術風格,精緻華麗的象徵,包括建築、音樂、時尚、繪畫與雕塑等。

最有名的巴洛克建築是凡爾賽宮,最常見的巴洛克裝扮是香港電影中"法官"的誇張形象(長袍/假髮/短褲長襪),最常聽到的巴洛克音樂是巴哈(音樂之父)還有卡農 (Canon)... 可想而知,那是一個富裕年代的美感秩序,精緻華麗,甚至到了後來有點"為華麗而華麗"的豔俗味道(如洛可可Rococo)... 但終究而言,巴洛克(的精神)培養了某種藝術創造的養分,開啟了後人"藝術創造"的覺醒,影響甚鉅。

...

3. 巴洛克之後,"人(的自覺)"越來越聰明,創造了許多"知識"上的事情,稱為"啟蒙運動"或"理性年代",意思是"擺脫神學迷信包袱,讓大家變聰明"(雖然這個說法備受質疑)。現代知識的分類大多來自於此(如現今大學的科系分類: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物理學...)。其中一個很大的影響是"民主制度"的誕生,產生史上第一批民主國家:美國(獨立宣言)與法國(民有民治民享/自由平等博愛)。

民主國家的誕生標誌著傳統威權勢力的瓦解,這個影響非常大。想想看,許多早期的古典繪畫多半是"雇傭關係"的產物,那些早期的畫家必須依賴威權才有"case"可做(如受雇於皇權或宗教),如今威權瓦解了,他們必須重新思考"藝術"這件事,到底是為自己而畫,還是為別人而畫?

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工業革命",改變了傳統手工的生產方式... 這個影響伴隨著政治威權的瓦解,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機器量產、資本主義、都市化與人口集中、產業分工、金融服務與經濟活動... "世界"進入一個多樣的年代,但又在工業化的量產中,呈現一種扁平(統一標準)的樣貌。

...

4. 經常有一種感覺,長期生活在威權下的人不知道威權為何,這是一種習慣,甚至會不知不覺鞏固這個威權。由此看來,文藝復興的人真了不起,發起一種自覺運動,引發後續這些有的沒的近代文明。

十八到十九世紀的歐洲世界很紛亂,各家學說雜陳,但也因此很精彩,醞釀許多藝文思維,包含文學、音樂與繪畫:古典主義繪畫、浪漫主義繪畫、寫實主義繪畫、古典樂派(貝多芬)、浪漫樂派(蕭邦)... 這些"主義"聽起來很厲害,但對藝術家而言意義不大,畢竟創作的當下沒什麼絕對道理...

這些"主義"大多只是史學家事後的分類,他們透過作品回朔藝術家的創作心態,譬如古典主義的畫家相信藝術必須"文以載道"(這句話應該倒過來說:那些相信藝術必須文以載道的畫家被稱為"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的畫家認為藝術是一種生活之外的"唯美寄託"(這句話也應該倒過來說:那些把藝術當成幻想寄託的畫家被稱為"浪漫主義"),寫實主義畫派則認為藝術必須忠於生活事物(同樣:那些關注真實生活事物的畫家被稱為"寫實主義")... 他們都對,只是各自不同。當然這只是最簡單的分類,藝術因為牽涉"技法",也會互相影響創作心態,同學也應有自己的觀點:"你心中的藝術創作心態是什麼?"...

欣賞一下巴哈(巴洛克)、貝多芬(古典主義),與蕭邦(浪漫主義)的作品,聽聽他們有何不同:

 

 

 

...

...

讀歷史的趣味是漸進式的,我們透過了解過去發生的事,慢慢進入十九世紀末的"現代藝術"的開端。

下次要聊一件重要的事:印象畫派。

...

大家多保重。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去台中參加學生的首映會,想寫點什麼... 但很奇怪,剛才在腦中出現的第一句話卻是:"回台中參加學生的首映會"...

...

這群人難得早起。疫情並沒澆熄他們看電影的興致,很好,但我卻一直在想別的。

校門口集合,包車北上,沿國道一號高速公路,途經台南關廟/嘉義民雄/雲林斗六/彰化鹿港/台中南屯,這些都是交流道的名字... 我彷彿走進時光隧道,歷經一場回憶之旅。

"好久沒走這條高速公路了",我看著窗外對隔壁的學生說,她正在背台詞... 每一個交流道都代表一份工作,每一份工作又代表一個年紀,而每一個年紀又代表一種生命狀態,跌跌撞撞,至今:關廟是去南藝大,民雄要去南華大,斗六是去雲科大,鹿港是去大葉大,南屯則是嶺東... "下一站是西屯,去東海",我心裡想著,可惜我們已經下交流道了。

...

首映會的場地是"台中市文化中心",老實說,這是我決定受邀的主要原因,其實不太與電影相關,幸好學生也不太介意... "因為這棟房子是我的老師設計的,好久沒來了,想回來看看"。

我的老師姓詹,我們都叫他詹先生。不知為何,當年建築系的學生都習慣稱老師為"先生",甚至連稱呼女老師也如此。某種對傳承的敬意吧,我想... 首映會還沒開始,我在大廳走來走去,眼前浮現當年建築系的生活模樣,1983年夏天,文化中心尚未啟用,我們曾在這裡上課。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建築的地方...

很難想像,除了角落多了一部醜陋電梯 (這一定不是詹先生的意思),室內景色竟然依舊...

 

DSC_1125.JPG

...

學生的影片很有趣。我想這與他們的指導老師有關:用劇場的方法說影像,也用影像的方法說劇場。不管是一加一大於二或一加一小於二,或,其實一加一與二無關... 總之,劇團的記憶取代了建築的記憶。

上個世紀的1996年,一群人在台中西屯的大度山上弄了一個怪怪的東西... 於是有人畫畫,有人做戲,有人研究電影,有人討論希臘悲劇,有人舉辦海德格讀書會... 不管那是什麼,我們叫它"象劇團"。

"如何面對生命中最精彩的一段日子,尤其當這些日子已成記憶中的記憶?"... 這個問題好像電影台詞。

首映會結束,我穿過大廳走出這棟房子,拿下口罩,呼吸著台中的空氣... 我坐在英才路的路邊,往右看著通往舊市區的方向,往左看著通往新市區的方向,手上拿著著當時還不存在的煙斗... 

...

導演堅持的片名叫做"被遺忘的存在這"... 我苦笑,吸一口煙。

劇情簡介沒說到重點,其實這部片是關於一個人"與自己和好"的故事... 我吸一口煙,苦笑。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久沒聽音樂了,Youtube 突然冒出這首。也好,就是它了...

睡前聽聽 Queen:Imagine

...

病毒席捲全世界,與其說擾亂了生活節奏,不如說擾亂了生活結構,許多事還來不及... 來不及認識...

但,就在許多事還來不及認識的時候,又會覺得,也好,就是它了。

...

約翰藍儂已經死了四十年,這首歌繼續活著...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陸生同學,你們好,疫情依舊嚴峻,首先還是祝大家平安,乖乖待在家裡閱讀/思考/創作/感覺... 這幾週的藝術概論課程,我們要聊聊西洋藝術史。

...

1. 不知道你喜不喜歡"歷史",如果不喜歡,我想大多是考試經驗讓你害怕,導致你沒發現歷史的趣味而怯步,非常可惜,因為"歷史"很有趣,只要你有想像力,尤其是藝術史... 藝術史是一門專業的學問,有些甚至還牽涉考古學,但藝術概論不是藝術史專論,在此介紹幾個重要且有趣的年代。

首先要釐清一個觀念,何謂"歷史"?... A 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B 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被記錄下來。C 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被"選擇"記錄下來。很明顯,所有被稱為"歷史"的東西都是被選擇紀錄的結果,而且通常是勝利者的觀點,這些觀點可能是真相的一部分,但不是真相的全部,所以在讀的時候要保持一個彈性的好奇心,把自己放在"那個"年代裡,盡量去"想像"那個時代的生活,才能有所體會。

藝術史並不是獨立事件,而是全部歷史的一部分(包含文化史及思想史),所以要有一個大格局才能體會... 讀歷史要有一個"時間軸"的概念,才能把事情連起來。

這幾週的課程,我打算聊聊古希臘,古羅馬,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啟蒙運動,印象派與二十世紀。

...

2. 從"古希臘"與"古羅馬"開始,這是西方文明的開端。

一提到古希臘,你想到什麼?... 希臘哲學(柏拉圖)?希臘神廟(帕特農神殿)?希臘柱式(建築)?希臘神話(宙斯)?希臘悲劇(伊底帕斯)?希臘劇場(半圓形劇場)?畢氏定理(幾何學)?阿基米得原理(物理學)?黃金比例(美學)?奧林匹克(運動)?航海強權(經濟)?... 這些代表了什麼?

古希臘是我最嚮往的年代,想像一下那種的"文明盛世":大家豐衣足食披著長袍,各自專研自己的興趣:有人研究哲學,有人研究建築物的柱子,有人研究天上的神仙,還把神仙抓來編故事,有人寫了曠世悲劇,讓大家痛哭流涕面對生命,有人研究幾何數學和物理學,有人主張全民運動...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F%B1%E5%BC%8F

0.jpg

這些柱子各有名字,各有嚴謹的比例關係,你可能看過某些仿製品(如高雄漢神百貨或台北土地銀行),這些都是古希臘文明的象徵。前幾年希臘發生歐債危機,全歐洲都很苦惱,希臘人很不服氣說:"我的祖先在研究哲學的時候,你們的祖先還在爬樹"... 古希臘是如此樂觀/開朗/求知/豁達/優雅的遙遠年代,所以也成為西方文明"想像中"的共通祖先。有興趣的同學可自己再鑽研。

...

3. 再次提醒,讀歷史需要身歷其境的"想像"... 

一提到古羅馬,你想到什麼?... 競技場?鬥獸場?水道橋?公共浴場?廣場?萬神殿?議會政治?凱薩大帝?日本電影"羅馬浴場"?... 這些又代表什麼?

不同於古希臘的樂天知命/吃喝玩樂或喜歡研究純粹知識(哲學/數學/物理學),古羅馬人比較實際,他們活得很"入世",關注自己的生活以及相關的"眾人的事",也就是很政治。他們很在意社交關係...

想像一下,什麼樣的人(群)會喜歡一起洗澡?他們在洗澡的時候又會聊什麼?...

因此,為了管理眾人的事,他們必須建造許多公共建築 (如上述這些遺跡多是可容納很多人的大型建築),但卻面臨建築結構的問題... 古代的房子多為石材的"樑柱結構"(如希臘建築),室內空間的大小取決於"樑"的長度,但石材的長度有限,所以為了撐起一個大屋頂,一般房子裡面會有很多柱子(如希臘神廟),導致能夠使用的空間並不多。因此,為了讓室內有更大的空間可用,古羅馬人給世界帶來最大的貢獻是發明了"拱(arch)",增加了建築物的"跨度"。("arch" 也是建築 "architecture" 的字根)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B%B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A4%E7%BE%85%E9%A6%AC%E5%BB%BA%E7%AF%89

拱的發明既是科學也是美學,它把原本"房樑"所承受的重量(剪力)透過楔形石塊改成壓力,一片片分散到兩邊的柱子上,形成較大的室內空間... "拱"的種類很多,如圓拱/尖拱/拱圈等,在建築的應用很廣,最有名的是十二世紀的歌德建築 (如巴黎聖母院)。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3%A5%E7%89%B9%E5%BC%8F%E5%BB%BA%E7%AD%9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otre-Dame_de_Paris

...

順道一提,關於建築物的方位/面向,東西方解釋有所不同,代表不同的世界觀...

當我們說"房子的右邊",西方人的觀點是人 (從房子外面看) 的右邊,所以其實是房子的左邊。東方人的觀點是房子 (本身) 的右邊,所以其實是人的左邊。這個觀察也說明了東西方哲學的"世界觀"的不同,一個是二元認識的"指認(世界)",一個是本體認識的"擁抱(世界)"... 這個差異很有趣。

...

4. (東)羅馬帝國結束後,西洋歷史有一千年的中世紀,人們通稱"黑暗時期",直到文藝復興時代。

一說到文藝復興,你想到什麼?... 達文西(蒙娜麗莎)?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米開郎基羅(大衛雕像)?米開郎基羅(創世紀)?拉菲爾(雅典學院)?佛羅倫斯大教堂?透視圖技法?... 這些又代表什麼?

也許經過一千年的(黑暗時期)無聊日子,文藝復興的義大利人好像忽然醒過來一樣,懷念起他們祖先的希臘輝煌 (如同許多不滿現況的人會開始"懷舊")。這是"文藝復興"的最初動機,企圖恢復古希臘文明,但他們做著做著,卻展現出另外一番更大的"人的自覺"。

西方文明受基督教的影響很大,這是一種長期在威權概念下的順從習慣,展現在教皇/君王/貴族/平民/奴隸等階級關係上。譬如,以繪畫而言,我們印象中的"古典繪畫"大多是宗教/君王/貴族/戰爭等議題,這些高尚的主題在文藝復興時代開始鬆動,雖然繪畫的主題依舊受威權影響,卻開始加進"凡人"的視野,也就是用"人"的觀點看世界,而且不斷企圖超越...

換言之,人類活了幾萬年,但直到文藝復興,人才開始有自覺,覺得自己是"人",而非"工具"。

文藝復興的藝術家多是"跨領域"奇才,繪畫/雕塑/建築/科學/醫學樣樣精通:達文西解剖屍體為了探究生命,還做了許多物理實驗,發明各類"飛行器"。他畫了一張以"人"為宇宙中心的圖,也研發新顏料畫了著名的"最後的晚餐"(一個"人"的背叛故事);米開郎基羅的"創世紀"描繪亞當(人)的誕生,他著名的大衛雕像則是來自一個聖經裡的小人物;拉菲爾的雅典學院描繪一群希臘智者在探究知識...

leonardo-da-vinci.jpg

...

文藝復興的"價值"並非那些有名的"作品",而是這些作品背後的企圖:一種"人"的價值覺醒。雖然"文藝復興"的最初動機是"復興",但結果卻遠大於此... 換言之,古希臘人固然囂張,他們可以讓天神下凡變成神話,但文藝復興的人更囂張,他們骨子裡是想把自己推上天,這個"企圖"影響了之後的巴洛克/新古典/啟蒙運動,也開啟了精彩的現代文明。

slide_1___Source.jpg

...

...

簡單介紹到此,希望你能有一個概略的認識...

在此推薦一個很棒的藝術史網站,可一併連到幾個主要美術館或藝術研究機構,大概你所想得到的藝術家或藝術知識,這裡都有,而且圖檔畫質還不錯。

http://arthistoryresources.net/ARTHLinks.html

...

用這種方式介紹藝術史,有點奇怪,也有點不足,但藝術概論只是入門介紹,抓到重點即可自行研讀。

祝大家健康,下次再見。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疫期的夜晚,有點涼,去看看學生排戲... 路上人煙稀少,排練場卻熱鬧無比,演員導演各司其職,能量十足... 看著,想著,感覺著,回憶著,恍如隔世的荒謬,如同恍如隔世的真實...

劇場內外,兩個世界,卻隱約說著同一件事,關於那些被遺忘的日常慣習:碎片... 

 

90231848_151269563018764_7505296113847500800_o.jpg

...

"好久沒進劇場了"... 這感覺在兵荒馬亂的日子特別明顯,彷彿某種提醒...

"幸好",我聽到自己說,"幸好還在"... "幸好還沒死"...

...

演員拿著劇本,手勢/語氣/眼神/走位/節奏/面向/呼吸/表情... 一遍又一遍。 

導演拿著劇本,奮筆疾書:快一點/慢一點/高一點/遠一點... 一句又一句。

我站在最後面,東張西望,看著導演的背影,也看著導演面前這四個演員,想起那些"幸好還在"的東西:是這個永遠無法弄乾淨的黑盒子吧,慘淡的日光燈,斑駁的黑膠地板。是這面牆上的鏡子吧,還有旁邊幾個歪歪扭扭的木箱... 是這群可愛的傻子吧,他們認真讓自己成為"作品"...

 

...

內行人才知道排戲的樂趣,感謝這個疫期夜晚,我有一種回到二十年前的感覺... 幸好還沒死。也許。

"當然要戴口罩進場啊,口罩讓人內外分明,戴上口罩才能感覺呼吸,才能好好看看自己"...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陸生同學你們好,歡迎來到本週的藝術概論課程,首先還是祝大家健康,沒事在家多閱讀/多思考/多感覺/多創作,今天我們要從觀看的經驗中,聊聊"視覺"與"視覺藝術"...

...

1. 這門課很強調經驗,尤其是檢查自己的感覺,所以首先要問一個笨問題:"看"是什麼感覺?...

如果"感覺"來自經驗的對比,不妨想想:張望與凝視有何區別?"看"與"看到"又有何不同?或者,我們的視覺經驗究竟是如科學家所言的 Seeing is Believing (眼見為憑),還是如藝術家所言的 Believing is Seeing (相信才看得到)?... 這裡涉及一個有趣的視覺迷思,因為我們總是把"看"當成"理解"的過程 (如"I see"=我懂了),甚至是一種探索/追問。於是,對於我們沒見過的東西,我們會說"看不懂"。

To see is to know,這是習慣天性,無可厚非,因為我們多用眼睛去"認識/遭遇"這個世界(包括理解/猜測/驗證/懷疑...)。但這個習慣卻存在一個循環風險,因為當我們知道了之後,"what we know"也會反過來影響"what we see",導致某種封閉侷限... 換言之,你習慣"只能"看到你知道的東西,你也"只想"看到你知道的東西,如同你也"只認得"你見過的東西,最慘的是,你也"只想"知道看到了"什麼"。

哈哈,這不是繞口令,而是提醒一個需要自我突破的觀看自覺。

...

2. 由於觀看"內建"理解的需求,視覺就是一種"建構式(constructive)"的體會,好像加法一樣,透過視線來回搜索,慢慢堆積出一個"能被理解"的可見世界 (就算面對一張看不懂的畫,你也會理解為"抽象畫")... 你在畫面上"搜尋"你所認識的蛛絲馬跡,慢慢拼湊出對這幅畫的理解,才能讓自己安心。

觀看需要想像 (雖然這也是某種"理解"),卻是一種創造。如同之前提到牛頓"看到"蘋果掉到地上,發現了萬有引力... 真正的"看"不是東張西望,而是"看到",因為凝視是一種創造。其實對我來說,任何知覺都是創造。我有時會不戴眼鏡畫畫,刻意去感覺一種朦朧的視覺,很有趣。這個說法希望你能體會。

 

unnamed.jpg

...

3. 雖然眼睛所見之物都是視覺,但"視覺藝術(Visual Art)"這個詞,通常特指作品以"物件"形式存在的一樣"東西",靜態,佔據特定空間,如繪畫/雕塑/裝置等。這些作品具備形狀/質感/顏色等特質,因此視覺藝術又稱"造形藝術(Plastic Art)"... 雖然看電影也是視覺,但我們通常不會把電影/劇場或表演當成視覺藝術,因為藝術分類的對象不是作品(樣子),而是人的感受。這是美感體會的差別,以後再說。 

除非創作者"別有用心" (如前一陣子有一張畫在拍賣會上被碎紙機當場毀了一半),視覺藝術的"作品"通常可以放很久(十年/百年/千年),加上物件的具體存在,便於流傳/買賣/展覽/拍照/印刷/討論等,因此,對大多數民眾而言,"視覺藝術"幾乎就是我們對"藝術"的通稱... 譬如你可以問問朋友,請他們說說自己喜歡的藝術家,相信大部分會說畢卡索或莫內(畫家),因為對大眾而言,貝多芬是音樂家,不是藝術家。但其實我認為不需如此狹隘分類,對我來說,莎士比亞也是藝術家,只是創作的素材工具不同罷了。

...

4. 視覺藝術是"物件"的藝術,具備可見的造形並可流傳久遠,再加上視覺的"理解"作用,所以一般而言,視覺藝術的"美"是某種"理性"的經驗,可以細細琢磨/玩味再三... 相較之下,"聽覺"似乎比較"鬆"。

如果你會下象棋,可以把"視覺"想像成橫衝直撞的"車/砲",它們直線飛越,精準獵取。相對的,"聽覺"有點像迂迴的"馬/象",是一種圍繞的感覺... 兩種知覺在棋盤上交鋒,想到尼采筆下的"悲劇的誕生"。

尼采是有趣的近代德國哲學家,他的名著"悲劇的誕生",將視覺(繪畫)與聽覺(音樂)做了有趣的對比。他認為"視覺"具備太陽神阿波羅(Apollo)精神,是一種如白晝般的具體/清晰/光明/扎實/秩序的美感經驗,相對的,"聽覺"則具備酒神戴奧尼索斯(Dionysus)特質,是一種如黑夜般的隱晦/爛醉/狂喜/飄渺的美感,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知覺在人身上合而為一,充滿矛盾的悲劇美感... 

當然這只是尼采的說法,不知你覺得如何?... 但我是真的有這樣的感覺啦。

 

amnd11-apollonian-and-dionysian-2-638.jpg

...

好啦,細細感覺吧,感覺多了就會有靈感。祝大家身體健康。

下次再見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陸生同學你們好,歡迎來到本週的"藝術概論"課程... 疫情持續,請大家多保重,沒事在家多閱讀/多思考/多觀察/多感覺/多創作,本週要談一個大哉問的迷思,關於"創意"...

...

1. 上週上課,我問同學:"這次疫情給你最大的感覺是什麼?",有人說"自私",有人說"愚蠢" (當然還有別的,只是大部分同學沒回答,不知是沒感覺還是不想說)... 這些感覺來自不同面向,都是真實又深刻的體驗,若再加以處理,都可成為不錯的創作題材,也許是一篇小說或劇本,也許是一幅畫或一首歌... 想說的是,如果藝術的趣味來自"創造",那就是感覺之後的"行動"。

許多人覺得自己沒創意 (所以"只好"一事無成),他們迷信"創意"是一種"被給予的天分",所以只好等待降臨(或等待靈機一動)。這種說法看似謙卑,但其實只是放縱自己無所作為的藉口,因為創意並不是"知而後行"的前提,甚至不是一門知識,倒像某種"知行合一"的狀態,用我的話說叫做"體現"... 多年前我寫了一本400頁的書 (體現創意),就是在說這個,可參考部落格專欄。

...

2. "胡思亂想"並非創意,重要的是做法,因為創意必須在"行動"中才能被驗證,那些吃飽沒事幹,又經常抱怨日子無聊的閒人,不但沒創意,也不需要創意... 所以,Do something.

創意當然不限藝術,事實上,這次疫情讓我看到許多有創意的事... 譬如,由於隔離者不方便出門,有人發明"空拍機 + 紅外線體溫器",隔離者只需把頭伸出窗外就可遙控測體溫。有人將"google map + 口罩商店",造福許多排隊的市民。醫院裡有人將"機器人 + 紫外線殺菌",有效避免醫護人員感染... 

...

我的求學過程非常坎坷,唸過很多科系,也許正因"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我一直很佩服科學家的創意... 譬如,打從盤古開天闢地,所有蘋果都會從樹上掉下來。蘋果從樹上掉了幾百萬年,但為什麼只有牛頓"看得到"?還因此發現了大球吸小球的萬有引力... 水遇到高溫會沸騰,這也是自古大家都知道的事,但瓦特卻是第一個發明蒸汽機的人,進而開啟近代文明的工業革命... 另外,為了在畫面上畫出更真實的場景,文藝復興的畫家,從自己的觀看經驗中發明了"透視法",影響後代的寫實技術... 另外,為了忠實表現所見之物,印象派的畫家發現光線會改變顏色,從此開啟現代藝術的大門...

"創意"是一個動詞 (如同"藝術"是一個動詞),來自"感覺"與感覺的行動 (Reflection in action),因為牛頓並不是用"眼睛"看到蘋果掉在地上,而是用"心"在看... 換言之,牛頓的"看"並不是蜻蜓點水的"張望",而是某種"物我合一"的領悟 (如同之前所說的感動),是一種有感覺的凝視。這就是"體現創意"。

...

3. 同樣一門課,有人覺得津津有味,有人卻抱怨"沒學到東西",但教與學都是知識傳遞的過程,方式因人而異,各自負責... 但其實,這類抱怨大多是自己偷懶的結果 (如同某些偷懶的校長會為此責怪某些老師)。因為,對有創意的學生而言,上任何課都"可以"有收穫,看你怎麼學而已... 學習是一種創造,無能又無知的人才會把自己偷懶的責任推給世界,甚至要求別人為自己的平庸負責,同學以此為戒。

創意是"how"的問題,而不是"what"的問題,再爛的學校也有好學生,再困難的情況也有好點子,端看你的自覺態度... 創意的學生帶著創意的目光與行動,他們每天一睜開眼就有新發現,"世界"對他們來說永遠是新的... 創意的學生就算坐在馬桶上,都能悟出一番道理,都可以"學到東西"。

...

4. 賴聲川對"創意"的解釋:"把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東西,透過你的邏輯,被你串連在一起"... 

這個說法不錯,但只對了一半,因為那些被我們所稱為"有創意的事",都是已經發生的結果 (如前面所提到的許多"+"),而這個結果是不可複製的... 這裡涉及一個"事後詮釋"的迷思...

藝術教學的難處之一,在於老師們(無可避免)必須例舉一些前人的作品,譬如:"你看,梵谷很有創意,他把星星畫成這樣",或,"你聽,貝多芬很有創意,他把月光變成旋律"... 但這些稱讚都是廢話,不僅毫無意義,也無法仿效,因為真正讓梵谷成為"梵谷"的並非創意,而是他的認真與執著。反過來說,也只有他夠執著又夠認真,才能有"創意"去畫出那樣的星空。

多讀書當然是好事,但不要讀死書,因為知識(本身)並不是力量,求知所真正"求"的並非知識,而是前人的態度與方法。許多人(包括我自己)喜歡讀偉人傳記,但我知道,就算我把"賈伯斯傳"整本背下來,我也不是賈伯斯,因為時空不同,因為沒必要,最重要的,因為我也不想成為"那個"賈伯斯... 這是學習者最重要的自覺態度,所以,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凡事不只要"見樹",更要"見林"。

...

...

"創意要怎麼學?"... 有人問我。

"創意不是學來的,而是被自己創造出來的,如同藝術"... 我說。

...

祝大家身體健康

下次再見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了九年的部落格,存了六百多篇文章,兩百多篇草稿,七十多本相簿,一萬多張圖像,最近才發現:原來我是部落客...

...

"老師,我的畢業製作想做一個部落格,記錄大四的生活感覺,順便練習寫作和攝影"... 九年前她說。

"很好啊,我陪妳一起寫吧"... 九年前我說。

...

...

防疫期間看了很多"自媒體":有的報導疫情,有的網路教學,有的發表評論。有些來自見義勇為的公民記者,有些是吉他高手的秘笈分享,有些是時事分析與觀察... 不同的平台有不同方式,有些以影像為主,有些著重圖片,有些則是文字。有些可即時互動,甚至可直播"打賞",有些則不要錢... 

觀看中帶著興奮,興奮中又帶著想像,並非針對特定內容,而是一種"有話要說的自覺",來自"個體的自由"... 終於,現代科技透過某一種方式,把某一種自由,還給了某一種人,剩下的就是"接招"而已。

想起二十多年前的劇團,當時成立的第一個宣言:劇團是一個媒體。

...

不知為何,一直很難讓人理解:某人不是為了要當部落客而寫,而是寫著寫著,就被稱為"部落客"。

這篇文章說得好,因為在凝視的世界中,某人"有話要說"... 

https://medium.com/%E6%88%91%E5%9C%A8%E5%AE%B6-%E6%88%91%E5%89%B5%E6%A5%AD/%E6%98%AF%E6%99%82%E5%80%99%E5%AF%AB%E9%83%A8%E8%90%BD%E6%A0%BC%E4%BA%86-5%E5%80%8B%E7%82%BA%E4%BD%95%E4%BD%A0%E8%A9%B2%E7%B6%93%E7%87%9F%E8%87%AA%E5%AA%92%E9%AB%94%E9%83%A8%E8%90%BD%E6%A0%BC%E7%9A%84%E5%8E%9F%E5%9B%A0-31764f65a711

...

部落格是自己的窩,不用勉強也不必對誰負責,自己打理,自己決定,自己安排,自己承擔,沒什麼"樣子"可供討好,也沒什麼"形式"值得交換,有的,只是每天凝視這個世界,有感而發...

一個"人"與"一個人"的自由... 總是有話要說吧。

https://wuhwaihsuan2011.pixnet.net/blog/post/118620225

 

294489043 (1).jpg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連好幾個月,背包裡一直放著這本書,赫曼赫塞的"荒原狼"... 斷斷續續反反覆覆,前前後後。與其說看完了,不如說捨不得看完...

這本大學讀過的書如今看來除了愛情回憶,更多了一份歲月。記得當時我們讀的那本叫"荒野之狼"。

...

也許是巧合,人活到半百的時候總會停下腳步,整理一下自己,如同那年我弄了個部落格... 

五十歲的赫塞寫了這本自傳式的小說,結構簡單卻非常巧妙,全書只有三部分:某人所寫的序、某人的自傳、某人評論某人... 虛構的讀者與虛構的作者同時存在,而虛構的評論又回到虛構的寫作,甚至最後還帶有魔幻的味道。這些"虛構體"文字優美,思想緊密細緻,各方觀點犀利精準,互相批判又互相支持,互相嘲笑又互相同情。五十歲的赫塞在我眼前顯靈,化為三個分身...

"某人"自稱荒原狼,身上流著半人半狼的血液,一輩子掙扎在"群體"與"個體"之間,他們各自都必須透過否定自己才能肯定自己,彼此討厭彼此,又需要彼此...

...

這當然是個沒有結論的故事,甚至有點草草結束的感覺,不是因為缺乏劇情主軸,也不是為了爭論誰贏誰輸,隱約只有一個方向,因為時間繼續... 在時間繼續的過程中,某人還會繼續批判某人...

...

...

開學前整理家裡,洗衣拖地打掃,看了一半的書歸位,畫了一半的畫有些放在地上,有些放在畫架上,窗外施工依舊吵雜,二十四小時的新聞繼續播報著疫情消息...

總覺得這本書很適合拍成電影。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親愛的大陸同學,你們好,歡迎來到這學期的"藝術概論"課程,我是小毛老師。

疫情關係讓你們必須滯留中國,無法親臨上課現場,這讓原本以"體驗"為主的課程設計面臨挑戰 (但卻也是個有趣的挑戰)。於是,為拉近上課距離,我打算以書信的方式與你們聯絡,每週寫一封信給你們,告訴你們本週上課的重點,也會附上一些相關的文章/資料/網站,請同學自行閱讀/體會。另外,我在部落格中新增"陸生的藝術概論"專欄,將此信轉載,當翻牆成功的時候也可以看看,順便看看其他文章。

...

1. 相較於其他以知識累積為主的背誦或考試科目,"藝術"是一門很特殊的學問,特殊之處不在它是一門"知識",而是一種"體驗",這種體驗無法透過上課強行植入,不需要背誦,也不需要考試,只能由內而外有感而發,因為藝術的美感是一種需要被自己創造出來的感覺。 

"知道很多東西"與"感覺很多東西"是不同的,因此,藝術學習的第一步,就是拋棄依賴知識累積的習慣,把知識變成經驗,從自己切身的感覺出發,並嚴格檢查這個感覺...

事實上,雖然疫情造成不便,卻是重新檢查日常生活的好機會,那些平時習以為常的信念/習慣/價值/人際關係/信仰等,都在疫情中呈現不同面貌,這些都是深刻的創作題材。

這段時間也許是你這輩子遇過最特殊的日子,如果你夠敏銳又有行動力,我會希望你善加"利用"這場災難 (反正已經發生),化沮喪為力量,寫寫東西 (日記/隨記/小說/劇本),畫畫圖或拍拍照 (街景/社居/家景/房間),玩玩音樂或彈彈吉他 (作詞/作曲/寫詩)...

...

2. 既然藝術的美是一種自我創造的體會,這幾週上課的重點是"自我察覺",首先要自問"感動為何?"

"撇開藝術不談,從小到大,你感動過嗎?... 感動的感覺又是什麼?"...

事實上,當你真正感動的時候,並非表面上大哭一場,而是一種領悟,所謂"移情"。譬如,愛情電影讓你流淚的其實並不是故事情節,而是故事背後那個你所抱持的"愛情價值" (如對背叛者的憤怒,或對忠誠者的同情)。中文的"移情"恰好說明這個狀態。換言之,你不是"被感動",而是主動把自己"移"了進去。你創造了感動,如同創造一座橋樑,把自己投射在電影裡,跟著劇情起伏,反覆驗證那個你原本就有,但沒說,或說不出口的東西... 相反的,對於原本就沒有"愛情價值"的人來說,愛情電影是不會感動的。

畢卡索曾說:"每個小孩都是藝術家"。現代劇場大師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名言:"Love the art in yourself, not yourself in the art"... 如果藝術來自感動,藝術就是你與生俱來所"內建"的東西,只是也許你自己不曾發現,或在考試競爭的成長過程中(被)遺忘了,而這也是這門課所強調回歸"體驗"的原因。所以,慢慢體驗每天不同的生活,發現每天細微的不同之處...

藝術是一種語言,但不是文藻所教的那種語言,它說出(溝通)某種隱晦但深刻的感覺。

...

...

放心,這門課不是哲學課,而是"藝術概論"。這是一門最簡單卻最難教的課,之所以會在開頭說這些,是為了給這門課奠定一個學習基礎,希望你能體會。以後我還會介紹其他藝術議題。

好吧,既然防疫在家,沒事多閱讀,多思考,多創作,多感覺...

在此推薦兩個我很喜歡的視頻系列,他們是大陸知名藝文人士,一個是視覺藝術類的"陳丹青《局部》",介紹許多有趣又重要的中西繪畫及觀念,另一個是文學類的"梁文道《一千零一夜》",介紹許多重要的世界名著,Youtube上有,相信在大陸也有其他管道可觀看。

 

 

 

祝大家身體健康

下次再見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耳順將至,究竟該越來越圓融,睜一眼閉一眼將就度日?還是該越來越堅持,直接批判問題核心?"... 那天與朋友談及此事,低頭沉思,帶著一絲慚愧的苦笑:"抱歉啦,我選擇後者"... 

想起這首歌 Sting:Shape of My Heart (1993)

...

病毒像一面照妖鏡,挑戰原本平靜又麻木的社會秩序,也嘲笑脆弱又抽象的"人性"...

病毒是專業的科學議題,本該科學處理,但當病毒遇到政治/經濟/教育/宗教,病毒就具備利用價值,成了能做不能說的交換籌碼。於是,那些平時在乎"樣子"的"形式價值"紛紛中箭落馬,狼狽不堪,因為病毒真正挑戰的並非維穩/復工/開學/遶境,而是這些措施背後的"維穩的樣子/復工的樣子/開學的樣子/遶境的樣子",那些平日習以為常卻又總是覺得怪怪的東西。

...

經常想起佛洛姆(Fromm)的名著"逃避自由",書中將人的自由分為兩種,一種是積極的"做... 的自由",一種是消極的"免於... 的自由",前者來自人的天性本能,是一種超越,後者則是人在社會制約下的集體順從,來自恐懼 (雖然這種順從未必讓人舒服,但也只好在順從中發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自我安慰)... 當然,這本書的書名說明了一切,因為集體制約的世界讓人越來越無法承擔自己的"天性本能"。

如果"耳順"是一種資產,將讓人從第二種自由回到第一種自由,"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勇氣。

...

病毒是一根介於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的稻草,但絕不會是最後一根,輕輕壓在習以為常的駱駝世界裡...

...

世界好像越來越荒亂,但,卻又好像越來越有秩序...

亂中有序的世界有一種節奏,關於那些從不懷疑的事... 

 

 

He deals the cards as a meditation     他玩牌宛如沉思
And those he plays never suspect     對於那些從不懷疑的事
He doesnt play for the money he wins     他從不為錢而賭
He doesnt play for the respect     也不是為了被人尊敬
He deals the cards to find the answer     他從牌中尋找答案
The sacred geometry of chance     在那奇妙的機率中     
The hidden law of probable outcome     隱藏著無法預見的結果
The numbers lead a dance     紙牌上的數字決定一切

*I know that the spades are the swords of a soldier     我知道黑桃代表戰士的劍
I know that the clubs are weapons of war     我知道梅花是戰爭的武器
I know that diamonds mean money for this art      我也知道方塊代表財富    
But thats not the shape of my heart     但這些都不是我內心的形狀

He may play the jack of diamonds     他也許打出方塊Ace
He may lay the queen of spades     他可以打出黑桃Queen
He may conceal a king in his hand     他也可以隱藏手中的King     
While the memory of it fades     當這些記憶都消失時

And if I told you that I loved you     如果我告訴妳我愛妳
You'd maybe think theres something wrong     你也許會覺得不妥     
I'm not a man of too many faces     但我不是一個偽裝的人
The mask I wear is one     我只有一副面具
Those who speak know nothing     妄言的人懂個屁
And find out to their cost     他們終將付出代價
Like those who curse their luck in too many places     如同那些詛咒運氣的蠢蛋
And those who smile are lost     還有那些自以為是的笑容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答應幫同學寫推薦信,國外的學校寄來一份簡單問卷,徵詢我對這位學生的看法。評量的第一項不是學業成績,不是豐功偉績的優良表現,也不是獲獎資歷或證照數量,而是"工作道德(Work Ethic)"... 沉默許久,感慨萬千,好久沒聽到這個詞了,幸好如今還有人在乎這件事。

...

這些年幫不少學生寫推薦信,有的出國交換,有的出國進修,透過不同規劃與徵詢(reference),他們大多如願,而我也因此更了解這些學校所希望錄取學生的特質... 其實,他們關注的真的跟我們不一樣。

...

"工作道德"並非學校的"操性分數" (這是台灣教育最常見的廉價轉移,如同我們喜歡用證照數量來證明辦學績效,或用考試分數取代讀書的意義),而是"正直"的專業熱情與嚴謹的自我實踐態度。

"道德"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代表心中那條"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底線,無法教也無法考,只能自身實踐...

我花了一個早上寫下我對這位學生的看法,從認識過程到相處經驗,從個性描述到我所了解的優缺點,與其說重新認識這位學生,不如說重新認識"老師"作為一個知識傳播者的意義... 寫著寫著,感慨萬千,因為我自己知道,這些意義在現今的教育職場中早已不復見。

...

"老師的工作道德是什麼?"... 寫著寫著,心中不時冒出這個問題。當教育的"樣子"取代教育的本質,甚至開始妨礙教育時,老師的"工作道德"究竟是為了學生?還是為了滿足學校評鑑的荒謬條文?前者是教育理念的嚴謹實踐,後者是配合"樣子"的業績報告。 

"老師心中那條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底線在哪裡?"... 

...

教育是"人"的培養(cultivate),而非"工具"的訓練(training),如同藝術的趣味在於 create,而非 make。教育管理是人的管理,而非數字的管理。當教育的本質被"管理的樣子"所取代,那些真正該關注的事就變成表格中的"樣子",只知道越高分越好,卻不知到底好在哪裡,不僅自愚愚人,更隨時可被取代。

曾幾何時,我們的教育已被表面量化的數字所綁架,這是權力者的無能,也是管理者的失職,因為老師被迫"要"做的事,正是我們極力希望學生"不要"做的事...

寫著寫著,再次面對 Work Ethic,頓悟:"哈,原來我們的學校早已把教育變成一份不道德的工作了"...

...

好一封沉重的推薦信... 希望她能如願以償,順利進入自己喜歡的領域,繼續加油。

 

文章標籤

境象劇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