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覺得,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擁有一些興趣,而人生最大的享受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這種享受因人而異,可大可小,可貴可賤,卻是一種自覺,得來不易... 樓下的小朋友正在練小提琴,聽說是社團作業。他越拉越好了,希望他是真的喜歡...
說白了就是"快樂打發時間",這是權力,也是義務,不但考驗個人意志與能力,還得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事實是,我經常看到一些整天瞎忙喊累又抱怨生活無聊的人...
...
"喜歡"與"享受"不同,喜歡的是對象,享受的卻是自己...
"興趣"是個動詞,自成一個獨立世界,把玩樂在其中,不需討好人也不需被討好,只需排除萬難努力維護... 有人享受植栽,有人享受烹飪,有人享受做模型,有人賞鳥觀星,做什麼都好,前提是自己必須先"有"一些喜歡的東西,但我慢慢發現,儘管科技發達娛樂眾多,真正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的人卻越來越少。
...
興趣不是"被娛樂",也不是'快時尚",無法快速獲得,也無法等待被給予,只能自己填補,慢慢摸索...
首先是一種好奇或關注,為了一探究竟而越陷越深,進而著迷而產生更大的好奇或關注,於是慢慢內行。由此看來,認真的興趣多半是自己培養的,而且多少帶有一種"研究"精神,而這正是趣味之所在... 可惜在升學主義的影響下,所有學習都是為了成績,導致那種被稱為"興趣"的培養最終也淪為交換籌碼。
興趣原本就是用來"玩"的,當然不能(也不必)當飯吃,否則就叫"工作",但興趣玩得好卻可以賺錢,殊不知生活中許多有趣的事物都是當初被那些"有興趣"的人所發明... 創造或追隨皆可,拿捏自在人心。
...
做"有興趣"的事很奇妙,既不具體也不勉強,無法客觀描述到底在爽什麼,卻有一種"進駐"(inhabit)的感覺,彷彿逃離日常瑣事,為自己創造另一個世界... 也許正如康德所說:審美的"無目的之合目的性"。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感謝年輕時那些有的沒的,支撐起一輩子的樂趣,再忙也要畫兩筆,再累也要彈兩下... 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繁重,正因如此,興趣雖累,反倒是一種平衡,畢竟賺錢的目的是為了享受生活,既然上班是"必要之惡"已經夠慘的了,如果連下班後還覺得無聊,人生乏味至此...
...
興趣不是吃喝玩樂,真正的興趣是需要用力的,在漸漸失衡的生活天平上,為自己找到另一端的重量。
人生很短,人生也很長,總要學著過日子,讓自己過好一點... 其實人生就是一連串打發時間,快樂打發時間是一輩子的功課,也是活著的責任...